80核心幕後 論CPU領域可怕「核裂變」
2023-10-23 13:40:10 4
「核裂變」引發的鏈式反應,將釋放出巨大能量,帶來計算技術的全面革新!
雙核已經普及,四核也已經發布,甚至在最近的一次IDF(英特爾開發者論壇)上,英特爾已經向世人展示了運算性能可以達到Teraflop級的80核心處理器原型。所有這一切證明,在未來的若干年裡,處理器將延著多核這條道路發展下去,一場「核裂變」正在我們身邊悄然進行。而多核技術對於計算技術的影響可以說是多方面並且是革命性的,同時它也在挑戰著用戶原有的使用模式。
x86多核處理器標誌著計算技術的一次重大飛躍,現在來看,它的出現也可以說是處理器發展的必然。在此之前,處理器的發展一直以頻率作為主導,但由於頻率與發熱量的平方關係,巨大的功耗讓人無法承受。
多核技術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也打破處理器發展遇到的瓶頸。包括英特爾和AMD在內,整個行業都認識到了多核架構的重要性,並且朝著一個方向努力。當然在這場「核裂變」中,從雙核到多核,由多核到很多核心的演變過程中,還有很多問題必須去思考,例如異構多核化就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趨勢,多個內核之間的連接方式也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多核技術的發展,將讓研發人員在對處理器架構的認識上更為深入。
英特爾與AMD的四核處理器
多核技術簡單說,就是基於單個半導體的一個處理器上擁有多個一樣功能的處理器核心。那麼這樣的技術,勢必對工藝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帶動著這方面技術的高速發展。
一直以來,英特爾在工藝技術方面都是處於業界的領先地位,最近你會發現,其在這方面的領先幅度更大,這與堅持走多核路線不無關係。2007年下半年英特爾將發布基於45nm工藝的處理器,未來的32nm、22nm也在規劃中。而AMD目前65nm工藝也日漸成熟,可以說工藝技術是多核技術的基礎,多核技術也極力的促進了工藝技術的發展。
基於工藝技術的高速發展,大家所熟知的摩爾定律,在多核時代也有了新的詮釋。摩爾定律原文表達是每18個月晶片中電晶體的數量將翻番。那麼在多核時代,實際上對應的是每兩年左右工藝技術的翻新換代。
以英特爾為例,目前65nm技術已經成熟,2007年將發布45nm工藝的產品,在2009年將開始採用32nm工藝技術,後面還會有22nm、15nm等等。工藝技術提高30%,那麼換算的核心尺寸將減小50%,電晶體數量最終還是翻番。可以預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摩爾定律將依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