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發生的危險性檢測三要素評價方法
2023-05-15 15:19:11 1
泥石流發生的危險性檢測三要素評價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地質災害防治領域,其公開了一種實施簡單且較為準確的泥石流發生的危險性檢測三要素評價方法。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要點是:根據統計的降雨量、泥石流溝縱坡坡降、泥石流溝內不穩定物源量與泥石流發生可能性大小建立針對單個因素的分級標準,並針對每一級賦予相應分值,再綜合此三個因素對泥石流發生可能性大小的影響,制定泥石流危險程度分級評價標準,並為每一級劃分綜合所述三個因素的綜合得分值;對照建立的針對單個因素的分級標準獲取待評價泥石流溝的綜合得分值,再對照泥石流危險程度分級評價標準判斷該待評價泥石流溝是否會發生泥石流並獲得相應的危險程度。本發明適用於對泥石流發生的危險性進行檢測評價。
【專利說明】泥石流發生的危險性檢測三要素評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地質災害防治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對泥石流發生的危險性的檢測三要素評價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我國是一個泥石流地質災害頻發的國家,特別是西部地區更為嚴重。泥石流的危害涉及水電、水利、國土、鐵路、交通等多個領域。目前,經過多年泥石流地質災害的治理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研究評價方法,但是這些方法考慮因素達10多個,重複考慮了較多影響因素,使用起來人為性仍然較大,評價結果常常帶來較大不確定性和較大誤差。
[0003]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實施簡單且較為準確的泥石流發生的危險性檢測三要素評價方法。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實施簡單且較為準確的泥石流發生的危險性檢測三要素評價方法。
[0005]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方案是:
[0006]泥石流發生的危險性檢測三要素評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7]a.根據統計的降雨量與泥石流發生可能性大小,建立降雨量因素分級標準,並針對每一級賦予相應分值;
[0008]b.根據統計的泥石流溝縱坡坡降與泥石流發生可能性大小,建立泥石流縱坡坡降因素分級標準,並針對每一級賦予相應分值;
[0009]c.根據統計的泥石流溝內不穩定物源量(指單位公裡長度不穩定物源量,下同)與泥石流發生可能性大小,建立不穩定物源量因素分級標準,並針對每一級賦予相應分值;
[0010]d.綜合降雨量、泥石流溝縱坡坡降和泥石流溝內不穩定物源量這三個因素對泥石流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影響,為每一個因素賦予一個權重值,並制定泥石流危險程度分級評價標準,並為每一級劃分綜合所述三個因素的綜合得分值;
[0011]e.對照步驟a、b、c中建立的降雨量因素分級標準、泥石流縱坡坡降因素分級標準、不穩定物源量因素分級標準獲得待評價泥石流溝針對三個因素的得分值,結合各個因素的相應權重值計算出待評價泥石流溝的綜合得分值,再對照步驟d中建立的泥石流危險程度分級評價標準判斷該待評價泥石流溝是否會發生泥石流並獲得相應的危險程度。
[0012]進一步,步驟d中,在制定泥石流危險程度分級評價標準時,將泥石流危險程度劃分為4級,為每一級劃分綜合所述三個因素的綜合得分值如下:
[0013]危險性很大:綜合得分值65?100分;危險性大:綜合得分值45?65分;中等危險性:綜合得分值30?45分;危險性小:綜合得分值〈30分。
[001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只需確定降雨量、主溝縱坡坡降、不穩定物源量就可以較為準確地確定泥石流的發生程度,從而為泥石流災害防治提供技術支撐,操作簡便快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三要素評分總和與降雨量、縱坡坡降、單位長度不穩定物源量之間的關係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實施簡單且較為準確的泥石流發生的危險性檢測三要素評價方法,其建立了一種採用降雨量、縱坡坡降、不穩定物源量三要素組合形成的泥石流危險性綜合評價體系,並根據三要素評分總和分值大小確定泥石流危險性。
[0017]本發明通過對一系列影響泥石流發育的因素分析,得出主要因子為降雨量、主溝縱坡坡降和不穩定物源量。收集西南地區已發生泥石流的55條泥石流溝所在地區降雨量,量測泥石流溝主溝縱坡坡降,調查溝內鬆散堆積物的儲量,確定不穩定物源量;進一步分析得出泥石流發生的危險性大小與降雨量、主溝縱坡坡降和不穩定物源量多少成正比,假定成線性關係,並賦予不同的權重先進行單因素評分,再將三者相加得出三要素總分,將三要素評分結果與降雨量、主溝縱坡坡降和不穩定物源量多少進行相關分析,使得三要素總分與三要素成線性正相關,見圖1,這時對應的各項因子權重可確定相應的分值。
[0018]實施例:根據統計的降雨量與泥石流發生可能性大小,建立降雨量因素分級標準,並針對每一級賦予相應分值;根據統計的泥石流溝縱坡坡降與泥石流發生可能性大小,建立泥石流縱坡坡降因素分級標準,並針對每一級賦予相應分值;根據統計的泥石流溝內不穩定物源量與泥石流發生可能性大小,建立不穩定物源量因素分級標準,並針對每一級賦予相應分值;在實際操作中,可以針對每一個因素劃分為4個等級,即「小」、「中」、「大」、「很大」,其中,每一個等級對應相應的標準,並且針對每一級賦予相應的分值,如此便可形成泥石流發生的危險性大小單因素評分標準表,參見表1:
[0019]表1:泥石流發生的危險性大小單因素評分標準表
[0020]
【權利要求】
1.泥石流發生的危險性檢測三要素評價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a.根據統計的降雨量與泥石流發生可能性大小,建立降雨量因素分級標準,並針對每一級賦予相應分值; b.根據統計的泥石流溝縱坡坡降與泥石流發生可能性大小,建立泥石流縱坡坡降因素分級標準,並針對每一級賦予相應分值; c.根據統計的泥石流溝內不穩定物源量與泥石流發生可能性大小,建立不穩定物源量因素分級標準,並針對每一級賦予相應分值; d.綜合降雨量、泥石流溝縱坡坡降和泥石流溝內不穩定物源量這三個因素對泥石流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影響,為每一個因素賦予一個權重值,並制定泥石流危險程度分級評價標準,並為每一級劃分綜合所述三個因素的綜合得分值; e.對照步驟a、b、c中建立的降雨量因素分級標準、泥石流縱坡坡降因素分級標準、不穩定物源量因素分級標準獲得待評價泥石流溝針對三個因素的得分值,結合各個因素的相應權重值計算出待評價泥石流溝的綜合得分值,再對照步驟d中建立的泥石流危險程度分級評價標準判斷該待評價泥石流溝是否會發生泥石流並獲得相應的危險程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d中,在制定泥石流危險程度分級評價標準時,將泥石流危險程度劃分為4級,為每一級劃分綜合所述三個因素的綜合得分值如下: 危險性很大:綜合 得分值65~100分;危險性大:綜合得分值45~65分;中等危險性:綜合得分值30~45分;危險性小:綜合得分值〈30分。
【文檔編號】G06F19/00GK104021294SQ201410257967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1日
【發明者】彭仕雄, 陳衛東 申請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