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手動壓裝碗型塞的工裝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11:28:18 4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且特別涉及一種手動壓裝碗型塞的工裝。
背景技術:
大部分主機廠,在發動機開發階段或者產量不大的情況下,對於碗型塞的安裝,一般很少採用正規的壓裝機進行壓裝,而採用成本更低,更靈活的手動壓裝。在進行手動壓裝時一般採用普通的直接式敲杆,該種敲杆一般採用圓鋼加工而成,頭部根據碗型塞片的尺寸加工成兩個臺階,使碗型塞片以稍低於安裝平面的方式敲入。但手持普通敲杆敲裝碗型塞片時很難保證敲杆軸線方向與碗型塞片垂直,導致碗型塞片敲偏,進而容易造成碗型塞片鬆脫而產生滲漏。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對碗型塞片實現定點、定向壓裝的手動壓裝碗型塞的工裝。
為達上述優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手動壓裝碗型塞的工裝,其包括底板、導向管和壓頭,導向管通過第一固定件而固定於底板上,底板通過第二固定件和第三固定件進行固定,壓頭包括頭部、軸芯部以及頂端部,軸芯部可插入於導向管內,第二固定件與其安裝孔之間具有一定間隙,軸芯部與導向管之間具有一定間隙。
進一步地,第二固定件是銷,第一固定件和第三固定件分別是第一螺栓和第三螺栓。
進一步地,銷、第一螺栓和第三螺栓均具有兩個,且都分立於導向管的兩側。
進一步地,所述銷具有兩個且分立於所述導向管的兩側,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三螺栓均具有三個且都分立於所述導向管的四周。
進一步地,軸芯部與導向管之間的間隙值在0.1mm以內。
進一步地,在壓頭的頭部設置有一供風槍穿入的風槍孔,風槍用於對碗型塞進行壓裝。
進一步地,在壓頭的頂端部設置有一用於吸住碗型塞的磁鐵。
進一步地,其還包括一芯軸,芯軸包括上端部分、中間部分以及下端部分,上端部分、中間部分以及下端部分的直徑與壓頭的頭部、軸芯部以及頂端部的直徑一致,中間部分與導向管之間以及下端部分與碗型塞安裝孔之間均具有一定間隙。
進一步地,中間部分與導向管之間以及下端部分與碗型塞安裝孔之間的間隙值均在0.1mm以內。
進一步地,壓頭的頂端部具有三級臺階,最下端的第一級臺階的外徑最小,中間的第二級臺階其次,且第一級臺階和第二級臺階的外徑小於碗型塞安裝孔的孔徑,最上端的第三級臺階的外徑最大,且其外徑大於碗型塞安裝孔的孔徑,在壓裝時碗型塞位於中間的第二級臺階上。
綜上,通過本實用新型的手動壓裝碗型塞的工裝可對碗型塞實現定點、定向壓裝,可避免在人工裝配時出現的裝配一致性差的問題,且通過該工裝壓裝的碗型塞也不易出現洩露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底座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芯軸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壓頭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所示的壓頭的頂端部的放大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芯軸導向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壓頭壓裝原理示意圖。
圖7為圖6所示的壓頭的頂端部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至圖4所示,手動壓裝碗型塞的工裝包括底板4、導向管5、芯軸7和壓頭6。底板4和導向管5構成底座。底板4的形狀可根據碗型塞安裝孔周邊結構確定,主要是為了支撐定位。導向管5為旋轉體,主要作用就是導向。導向管5通過第一固定件1而固定於底板4上,在本實施例中,具體地,第一固定件1是第一螺栓,且為兩個,分立於導向管5的兩側。
底板4通過第二固定件2和第三固定件3進行固定,在本實施例中,具體地,第二固定件2是銷,第三固定件3是第三螺栓。進一步地,銷和第三螺栓均具有兩個,且都分立於導向管5的兩側。銷的直徑稍小於銷孔直徑,保持一定的浮動量。銷、第一螺栓和第三螺栓的規格可根據碗型塞密封體上銷孔及螺紋孔的規格設定。
芯軸7包括上端部分71、中間部分72以及下端部分73。上端部分71的外徑大於導向管5的內徑且位於導向管5外,中間部分72可插入於導向管5內,下端部分73可插入於碗型塞安裝孔內。中間部分72與導向管5之間以及下端部分73與碗型塞安裝孔之間均具有一定間隙。在本實施例中,具體地,中間部分72與導向管5之間以及下端部分73與碗型塞安裝孔之間的間隙值均在0.1mm以內。通過以上兩處間隙值的控制,可確保導向管5的軸線與碗型塞安裝孔的軸線在同一條線上,這樣在用壓頭6安裝碗型塞時,能夠實現定點定向安裝。
壓頭6包括頭部61、軸芯部62以及頂端部63。頭部61的外徑大於導向管5的內徑且位於導向管5外,軸芯部62可插入於導向管5內,頂端部63的一部分可插入於碗型塞安裝孔內。軸芯部62與導向管5之間具有一定間隙。在本實施例中,具體地,軸芯部62與導向管5之間的間隙值在0.1mm以內。
頂端部63具有三級臺階,最下端的第一級臺階631的外徑最小,中間的第二級臺階632其次,且其外徑小於碗型塞安裝孔的孔徑,最上端的第三級臺階633的外徑最大,且其外徑大於碗型塞安裝孔的孔徑。在壓裝時碗型塞位於中間的第二級臺階632上。通過第二級臺階632和第三級臺階633之間的高度差可確保碗型塞的壓裝深度。
在本實施例中,優選地,在頂端部63設置有一供風槍穿過的風槍孔64,風槍用於對碗型塞進行壓裝。在頂端部63還設置有一用於吸住碗型塞的磁鐵65,可防止在壓裝的時候碗型塞脫落。
下面參考圖5-7就本實用新型的手動壓裝碗型塞的工裝的裝配使用原理進行詳細描述。
先將底板4通過銷安裝到碗型塞密封體上,然後將四顆緊固螺栓擰入到碗型塞密封體的螺紋孔內,這時先不擰緊,然後將芯軸7沿著底座的導向管5插入,如圖5所示。由於底座的銷與安裝孔有一定的間隙量,因此,可利用設計的間隙值彌補碗型塞安裝孔加工的位置度誤差。操作時,可通過晃動芯軸7及底座,使芯軸7的下端部分73進入到碗型塞安裝孔內,這時再擰緊四顆緊固螺栓。此時,由於芯軸7的中間部分72與導向管5之間以及下端部分73與碗型塞安裝孔之間的間隙值均在0.1mm以內,因此,緊固螺栓擰緊後,芯軸7已經與碗型塞安裝孔基本同軸線了,即導向管5的中心與碗型塞安裝孔的中心也基本處於同一軸線上。然後取出芯軸7,即完成了芯軸7的定位過程。
這時將碗型塞安放在壓頭6的頂端部63的第二級臺階上,如圖7,壓頭6的頂端部63上的磁鐵65會將碗型塞吸附在臺階上。然後將帶有碗型塞的壓頭6深入到導向管5內,直到不能伸入為止。由於之前已經使用芯軸7進行過定位,此時通過導向管導向的壓頭頂端部63上的碗型塞恰好處於碗型塞孔口中心位置,且壓頭軸線、碗型塞軸線及碗型塞安裝孔軸線基本處於同一軸線上。最後使用風槍進行壓裝,直至聽到清脆的金屬聲為止。最後取出壓頭6,拆掉底座,整個壓裝過程完成。
採用以上方式進行的碗型塞壓裝,能夠確保每次壓裝均能使碗型塞從碗型塞安裝孔中心位置壓入,並且壓入的方向均能沿著碗型塞安裝孔軸線方向,即可做到定點定向壓裝。
綜上,通過本實用新型的手動壓裝碗型塞的工裝可對碗型塞實現定點、定向壓裝,可避免在人工裝配時出現的裝配一致性差的問題,且通過該工裝壓裝的碗型塞也不易出現洩露問題。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雖然用芯軸7進行定位使壓頭軸線、碗型塞軸線及碗型塞安裝孔軸線基本處於同一軸線上,但也可以不用芯軸7而通過壓頭6和銷進行定位。此外,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銷、第一螺栓和第三螺栓均具有兩個,且都分立於所述導向管5的兩側,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以銷具有兩個且分立於導向管5的兩側,而第一螺栓和第三螺栓均具有三個且都分立於導向管5的四周。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