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煤機液壓系統用動力注油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17:06:21 1
專利名稱:採煤機液壓系統用動力注油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採煤機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採煤機液壓系統用動力注油
>J-U裝直。
背景技術:
在煤礦井下綜採工作面中,採煤機負責割煤並將其裝到運輸機上,運輸機將煤運出工作面。採煤機的開機率直接影響煤礦生產的效率。採煤機減速箱各軸承齒輪的潤滑好壞直接決定採煤機的故障率,採煤機每運行一段時間後,必須對各減速箱的潤滑油進行更換。如果油液汙染,更換不夠及時,可能造成減速箱軸承損壞,進而使減速箱損壞,造成工作
面停產。現井下採煤機更換齒輪箱潤滑油液主要還是通過人工將油液注入減速箱中。解放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率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方向。而人工更換採煤機幾個減速箱更換潤滑油的過程,往往需要幾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人工更換油液時,效率低,且工人勞動強度大,並伴隨著一定的危險。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採煤機的開機率,進而影響了井下工作面的正常生產。這在煤礦井下高產高效的今天,已不能適應煤礦用戶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採煤機液壓系統用動力注油裝置,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實現方便,更換潤滑油效率高,能夠保證液壓系統的正常工作,減少了維護維修費用,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實用性強,使用效果好,便於推廣使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採煤機液壓系統用動力注油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連接在採煤機液壓系統調高油路中的二位六通閥和與二位六通閥連接的馬達泵,所述二位六通閥上設有六個油口且分別為油口 P1、油口 P2、油口 Cl、油口 C2、油口 C3和油口 C4,所述馬達泵上設有四個油口且分別為馬達進油口 PM、馬達出油口 RM、泵進油口 PB和泵出油口 RB,所述油口 Pl通過油管與採煤機液壓系統中精濾過濾器的出口連接,所述油口 P2通過油管與採煤機液壓系統中冷卻器的入口連接,所述油口 Cl通過油管與馬達進油口 PM連接,所述油口 C4通過油管與馬達出油口 RM連接,所述油口 C2通過油管與調高油缸的進油口連接,所述油口 C4通過油管與調高油缸的回油口連接,所述泵進油口 PB上連接有插入到齒輪油油箱內的吸油管,所述泵出油口 RB通過出油管與齒輪箱連接。上述的採煤機液壓系統用動力注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精濾過濾器的入口與採煤機液壓系統中調高泵的出口連接,所述調高泵上連接有用於驅動調高泵轉動的泵電機,所述調高泵的入口連接插入到液壓油箱中的供油管,所述供油管上連接有供油過濾器,所述冷卻器的出口連接有插入到液壓油箱中的回油管。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00081、本實用新型通過對現有採煤機液壓系統進行簡單的改造,即在現有液壓系統中增加一個馬達泵和一個兩位六通換向閥來來完成各減速箱的自動注油,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實現方便。2、本實用新型無需增加太多液壓元件,也不需要重新設計增加動力源,是基於對現有採煤機液壓系統中調高泵的進一步利用。3、本實用新型在採煤機更換潤滑油時具有很高的效率,並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同時可通過電磁換向閥遠程控制,方便實用。4、本實用新型能夠大大減少採煤機井下檢修的時間,保證液壓系統的正常工作,減少維護維修費用,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5、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性強,使用效果好,便於推廣使用。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實現方便,更換潤滑油效率高,能夠保證液壓系統的正常工作,減少了維護維修費用,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實用性強,使用效果好,便於推廣使用。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I- 二位六通閥;2_馬達泵;3-精濾過濾器;4-冷卻器; 5-調高油缸;6_齒輪油油箱;7-齒輪箱; 8-調高泵;9-泵電機;10-液壓油箱;11-供油管;12-供油過濾器;13-回油管;14-吸油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連接在採煤機液壓系統調高油路中的二位六通閥I和與二位六通閥I連接的馬達泵2,所述二位六通閥I上設有六個油口且分別為油口 P1、油口 P2、油口 Cl、油口 C2、油口 C3和油口 C4,所述馬達泵2上設有四個油口且分別為馬達進油口 PM、馬達出油口 RM、泵進油口 I3B和泵出油口 RB,所述油口 Pl通過油管與採煤機液壓系統中精濾過濾器3的出口連接,所述油口 P2通過油管與採煤機液壓系統中冷卻器4的入口連接,所述油口 Cl通過油管與馬達進油口 PM連接,所述油口 C4通過油管與馬達出油口 RM連接,所述油口 C2通過油管與調高油缸5的進油口連接,所述油口 C4通過油管與調高油缸5的回油口連接,所述泵進油口 PB上連接有插入到齒輪油油箱6內的吸油管14,所述泵出油口 RB通過出油管與齒輪箱7連接。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精濾過濾器3的入口與採煤機液壓系統中調高泵8的出口連接,所述調高泵8上連接有用於驅動調高泵8轉動的泵電機9,所述調高泵8的入口連接插入到液壓油箱10中的供油管11,所述供油管11上連接有供油過濾器12,所述冷卻器4的出口連接有插入到液壓油箱10中的回油管13。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過程是採煤機正常工作時,二位六通閥I上油口C2和油口 C3接通油路,採煤機液壓系統正常調高。具體地,泵電機9驅動調高泵8轉動,通過供油過濾器12從液壓油箱10中吸油,再經過精濾過濾器3進入二位六通閥1,控制採煤機動作,最終油液經過冷卻器4和回油管13返回液壓油箱10,完成採煤機動作。當採煤機需要加油時,推動二位六通閥I的手把,切換到二位六通閥I上油口 Cl和油口 C4接通油路,將馬達泵2上泵進油口 PB上連接的吸油管14插入齒輪油油箱6,馬達泵2上泵出油口RB連接需要注油的齒輪箱7,開啟採煤機,液壓系統驅動馬達泵2,馬達泵2吸油並將油液注入所需加油的齒輪箱7中,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動力注油裝置完成自動注油。本實用新型中採用了馬達泵2,其優點是不需要在採煤機上另外增加動力源。馬達泵2的功能是用液壓動力源驅動馬達,馬達再帶動泵運轉,通過泵來實現所需的功能。本實用新型中馬達泵2的動力源來自於採煤機液壓系統調高油路,通過二位六通閥I切換油路實現。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化,均仍 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採煤機液壓系統用動カ注油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連接在採煤機液壓系統調高油路中的二位六通閥(I)和與二位六通閥(I)連接的馬達泵(2),所述二位六通閥(I)上設有六個油ロ且分別為油ロ P1、油ロ P2、油ロ Cl、油ロ C2、油ロ C3和油ロ C4,所述馬達泵(2)上設有四個油ロ且分別為馬達進油ロ PM、馬達出油ロ RM、泵進油ロ PB和泵出油ロ RB,所述油ロ Pl通過油管與採煤機液壓系統中精濾過濾器(3)的出ロ連接,所述油ロ P2通過油管與採煤機液壓系統中冷卻器(4)的入口連接,所述油ロ Cl通過油管與馬達進油ロ PM連接,所述油ロ C4通過油管與馬達出油ロ RM連接,所述油ロ C2通過油管與調高油缸(5)的進油ロ連接,所述油ロ C4通過油管與調高油缸(5)的回油ロ連接,所述泵進油ロ PB上連接有插入到齒輪油油箱(6)內的吸油管(14),所述泵出油ロ RB通過出油管與齒輪箱(7)連接。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採煤機液壓系統用動カ注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精濾過濾器(3)的入口與採煤機液壓系統中調高泵(8)的出口連接,所述調高泵(8)上連接有用於驅動調高泵(8)轉動的泵電機(9),所述調高泵(8)的入口連接插入到液壓油箱(10)中的供油管(11),所述供油管(11)上連接有供油過濾器(12),所述冷卻器(4)的出口連接有插入到液壓油箱(10)中的回油管(1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採煤機液壓系統用動力注油裝置,包括連接在採煤機液壓系統調高油路中的二位六通閥和與二位六通閥連接的馬達泵,二位六通閥上設有六個油口且分別為油口P1、P2、C1、C2、C3和C4,馬達泵上設有四個油口且分別為馬達進油口PM、馬達出油口RM、泵進油口PB和泵出油口RB,油口P1與精濾過濾器連接,油口P2與冷卻器連接,油口C1與馬達進油口PM連接,油口C4與馬達出油口RM連接,油口C2與調高油缸的進油口連接,油口C4與調高油缸的回油口連接,泵進油口PB上連接有吸油管,泵出油口RB與齒輪箱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實現方便,更換潤滑油效率高,減少了維護維修費用,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實用性強,便於推廣使用。
文檔編號E21C35/00GK202419096SQ201120517820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2日
發明者宋曉軍, 趙友軍 申請人:西安煤礦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