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體育課用啞鈴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14:56:2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訓練工具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體育課用啞鈴。
背景技術:
啞鈴是一種用於增強肌肉力量訓練的簡單器材。學校體育課上,對於不同體質學生在進行啞鈴訓練時,對啞鈴重量的選擇具有一定要求,合適啞鈴重量的綜合訓練對整體訓練效果也產生較大影響。傳統的啞鈴結構簡單,啞鈴中部握持杆與啞鈴頭一般採用一體連接,這種結構的啞鈴重量單一,無法滿足不同要求的訓練者對啞鈴重量的需求。現有重量可調式啞鈴,一般採用在握持杆兩端嵌套多個重量不等的鐵片,通過改變鐵片大小數量來增減啞鈴重量,每次增減啞鈴重量的操作過程需要將握持杆上的螺帽旋出,調整鐵片大小和數量後再將螺帽旋上擰緊,過程麻煩、浪費時間且不實用;也有採用將啞鈴頭設置為空腔,通過往空強中裝填不同重量的介質進行啞鈴重量的調整,這一操作雖然簡單,但是啞鈴頭兩邊的裝填量不好控制,經常出現兩邊啞鈴頭重量不等的情況,而且,由於裝填介質後的啞鈴頭需要密封,一旦操作中密封不好便會出現介質洩露的麻煩;還有通過在啞鈴頭的兩側設置可裝卸重量塊的插孔以調節啞鈴重量的,但因為插孔位於啞鈴頭兩側,不容易查看,每次需要嚴格記清楚兩邊重量塊增減一致,以保證啞鈴在訓練過程中給人們手腕帶來的平衡、舒適感。此外,現有啞鈴的握持杆一般為光禿禿的杆,鐵質啞鈴的握持杆在冬天握持起來冰涼,夏天握持起來又因手心出汗而打滑,實用性較低,且在使用的過程中一旦不小心掉落,很容易造成地面或者啞鈴的損壞,萬一掉落在腳上,便會造成嚴重的損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體育課用啞鈴,可以通過將大小不同的啞鈴頭螺紋連接後安裝在握持杆兩側,從而實現啞鈴重量的調節,使用方便,通過握手部的設計既能避免冬天握持時冰涼的感覺,又能防止夏天長時間抓握出汗造成的握持杆打滑,通過矽膠層與彈簧連接件的設計,可以對啞鈴在掉落的過程的衝擊力進行很好的緩衝,減小了其對地面或者腳步的衝擊,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體育課用啞鈴,包括握持杆和若干啞鈴頭,所述啞鈴頭套接在握持杆上,且與握持杆螺紋連接,握持杆的外壁均勻設有外螺紋,握持杆上還螺紋套接有握手套,啞鈴頭一側設有帶有外螺紋的左連接套,另一側設有帶內螺紋的右連接套,左連接套和右連接套配合使用,所述啞鈴頭包括實心柱體和包裹在實心柱體外的矽膠層,矽膠層通過若干彈簧連接件與實心柱體的外壁相連。
作為優選,所述實心柱體上設有帶內螺紋的連接孔。
作為優選,所述握手套包括金屬套和包裹在金屬套外的橡膠套,橡膠套通過黏貼層與金屬套的外壁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彈簧連接件一端與實心柱體的外壁焊接,另一端通過粘合劑與矽膠層的內壁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可以通過將大小不同的啞鈴頭螺紋連接後安裝在握持杆兩側,從而實現啞鈴重量的調節,使用方便,通過握手部的設計既能避免冬天握持時冰涼的感覺,又能防止夏天長時間抓握出汗造成的握持杆打滑,通過矽膠層與彈簧連接件的設計,可以對啞鈴在掉落的過程的衝擊力進行很好的緩衝,減小了其對地面或者腳步的衝擊,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啞鈴頭的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本實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標準零件均可以從市場上購買,異形件根據說明書的和附圖的記載均可以進行訂製,各個零件的具體連接方式均採用現有技術中成熟的螺栓、鉚釘、焊接、粘貼等常規手段,在此不再詳述。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的不足提供一種體育課用啞鈴,包括握持杆1和若干啞鈴頭2,所述啞鈴頭2套接在握持杆1上,且與握持杆1螺紋連接,握持杆1的外壁均勻設有外螺紋,握持杆1上還螺紋套接有握手套5,啞鈴頭2一側設有帶有外螺紋的左連接套3,另一側設有帶內螺紋的右連接套4,左連接套3和右連接套4配合使用,所述啞鈴頭2包括實心柱體21和包裹在實心柱體21外的矽膠層22,矽膠層22通過若干彈簧連接件23與實心柱體21的外壁相連。
所述實心柱體21上設有帶內螺紋的連接孔24。
所述握手套5包括金屬套和包裹在金屬套外的橡膠套,橡膠套通過黏貼層與金屬套的外壁固定連接。
所述彈簧連接件23一端與實心柱體21的外壁焊接,另一端通過粘合劑與矽膠層22的內壁固定連接。
其中,握持杆1外壁上的外螺紋可以設計為一般為A螺紋,另一半為B螺紋,其中,A螺紋與B螺紋的型號不同,也可以全部設有為A螺紋或B螺紋,所示彈簧連接件23包括內彈簧和外彈簧,外彈簧套接與內彈簧外,且兩端與內彈簧的兩端焊接。
本具體實施可以通過將大小不同的啞鈴頭螺紋連接後安裝在握持杆兩側,從而實現啞鈴重量的調節,使用方便,通過握手部的設計既能避免冬天握持時冰涼的感覺,又能防止夏天長時間抓握出汗造成的握持杆打滑,且兩握手部之間的距離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節;通過矽膠層與彈簧連接件的設計,可以對啞鈴在掉落的過程的衝擊力進行很好的緩衝,減小了其對地面或者腳步的衝擊,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