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四列圓柱滾子軸承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14:58:06 2
專利名稱:新型四列圓柱滾子軸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軸承,特徵是涉及一種新型四列圓柱滾子軸承。
背景技術:
現有軋機常用的四列圓柱滾子軸承分FC、、FCD型、FCDP型,分別如下圖所示,其中FC型為雙外圈、單內圈結構,FCD型為雙外圈、雙內圈結構,FCDP型為雙外圈、雙內圈、雙外擋圈、雙外隔圈結構。
現有的FC加強型結構在技術上具有如下問題由於外圈帶擋邊,擋邊和滾道交接處必須要有砂輪越程槽(或稱為油溝),油溝在車加工中與擋邊和滾道過渡處不夠圓滑,易出現稜角,形成應力集中,這樣會在熱處理過程中因應力集中作用而容易使油溝部位出現淬火微裂紋,從而引起軸承零件早期疲勞破壞,甚至斷裂,降低軸承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由於外圈與滾子、保持架形成一不可分離外組件,在軸承使用過程中,若外圈損壞,滾子或保持架即使沒有損壞,也因它們與外圈為不可分離組件而隨外圈一起報廢;同理,若滾子或保持架損壞,也因它們與外圈為不可分離組件而使外圈一起報廢。上述兩種情況都造成了資源浪費。
同一外組件的兩列滾子長度相等,在軸承旋轉過程中,在兩列滾子端面相鄰處的滾道面上因受連續不斷的應力容易引起疲勞剝落,出現凸稜等傷痕,使軸承早期失效。
FC加強型結構的保持架屬於封閉性保持架,相對於開放式保持架而言潤滑脂存量不足,潤滑條件較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FC加強型結構的上述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各組件可互換的高負荷、長壽命的新型四列圓柱滾子軸承。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而採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新型四列圓柱滾子軸承,包括一個內圈、兩個外圈、相鄰兩外圈之間有外隔圈、兩個外圈,非相鄰端面上各安裝有一外擋圈,內圈與外圈之間安裝一整體保持架,整體保持架由保持架座和保持架蓋通過保持架座上的方頭鉚釘熱壓聯接成一體,保持架座和保持架蓋中間自然形成若干個兜孔,每個兜孔內都安裝有長、短兩列圓柱滾子,整個保持架與滾子組成一不可分離組件,其特徵在於該軸承的外圈、內圈、滾子保持架組件及外隔圈、外擋圈之間均為活動連接。
上述保持架在圓周方向上相鄰兜孔的滾子長短交錯排列。
在於在上述保持架兜孔中間部位沿圓周方向開有若干個圓弧缺口。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在於外圈不帶擋邊,用活動外擋圈和外隔圈代替起擋邊的作用。由於取消了擋邊,在加工中不再需要砂輪越程槽(即油溝),從根本上消除了因油溝部位車加工應力集中導致熱處理淬火裂紋的現象,極大地提高了軸承的可靠性,延長了軸承的使用壽命。外圈、內圈與滾子保持架組件均設計為互相可分離,且要求內、外圈均可互換,那麼在軸承使用過程中,當外圈損壞時,只需更換外圈,當內圈損壞時,只需更換內圈,當滾子保持架組件損壞時,只需更換滾子保持架組件,同理,當外圈擋圈或外隔圈損壞時,只需更換外擋圈或外隔圈。這樣,有利地延長了軸承的使用周期,降低了軸承的消耗量,促進了軸承使用方經濟效益的增加。同一外組件的兩列滾子長度不同,且在圓周方向上相鄰兜孔的滾子長短交錯排列,在軸承旋轉過程中,可有效避免在兩列滾子端面相鄰處的滾道面上因受連續不斷的應力引起疲勞剝落、出現凸稜等傷痕現象的發生,使滾道面受力均勻。採用計算機優化設計成加強型結構,使軸承具有很高的承載能力,同時保持架應用方頭電鉚實體黃銅保持架,提高了滾子保持架組件的可靠性,另外,在保持架兜孔中間部位沿圓周方向銑出若干個圓弧缺口,增加了潤滑脂填充量,改善了潤滑條件。本實用新型設計結構合理、成本低,有利於推廣應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具有一個內圈1和兩個外圈2,在內圈1與外圈2之間安裝有兩個方頭電鉚實體黃銅保持架5,整體保持架5由保持架座和保持架蓋通過保持架座上的方頭鉚釘熱壓聯接成一體,保持架座和保持架蓋中間自然形成若干個兜孔,每個兜孔內都安裝有長、短兩列圓柱滾子,整個保持架與滾子組成一不可分離組件,在圓周方向上相鄰保持架5兜孔內的滾子長短交錯排列,在保持架5兜孔中間部位圓周方向還開有若干個圓弧缺口,在上述兩個外圈2之間安裝有活動外隔圈3,在上述兩個外圈2兩邊分別安裝有活動外擋圈4。上述外圈2、內圈1、滾子保持架5及外隔圈3、外擋圈4之間均為活動連接。即不通過任何聯接件,滾子6、保持架5安裝在內圈1和外圈2中間,外隔圈3、外擋圈4與外圈2端面相靠在一起,當整套軸承安裝在軸和殼體上時,通過軸、殼體及壓蓋定位,施加一定的力使軸承的內圈1、外圈2、外擋圈4、外隔圈3相互靠緊成為一整體。外圈1、內圈2、滾子6、保持架5組件、外隔圈3、外擋圈4互相可分離、可互換,由於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外形尺寸空間,因而能承受更高的負荷水平,由於各組件之間均可互換使用,因而相應地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軸承的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四列圓柱滾子軸承,包括一個軸承內圈(1)、兩個外圈(2)、相鄰兩外圈之間有外隔圈(3)、兩個外圈(2)安裝有外擋圈(4),內圈(1)與外圈(2)安裝有保持架(5),每個保持架(5)中安裝有長、短兩列圓柱滾子(6),其特徵在於該軸承的外圈(2)、內圈(1)、滾子保持架(5)及外隔圈(3)、外擋圈(4)之間均為活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四列圓柱滾子軸承,其特徵在於上述保持架(5)在圓周方向上相鄰兜孔的滾子長短交錯排列。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新型四列圓柱滾子軸承,其特徵在於在上述保持架(5)兜孔中間部位沿圓周方向開有若干個圓弧缺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軸承,特徵是涉及一種新型四列圓柱滾子軸承,包括一個軸承內圈、兩個外圈、相鄰兩外圈之間有外隔圈、兩個外圈安裝有外擋圈,內圈與外圈安裝有保持架,每個保持架中安裝有長、短兩列圓柱滾子,其特徵在於該軸承的外圈、內圈、滾子保持架及外隔圈、外擋圈之間均為活動連接。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在於用活動外擋圈和外隔圈代替起擋邊的作用,極大地提高了軸承的可靠性,延長了軸承的使用壽命。外圈、內圈與滾子保持架組件等均設計為互相可分離,且要求內、外圈均可互換,有利地延長了軸承的使用周期,降低了軸承的消耗量,本實用新型設計結構合理、成本低,有利於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F16C33/48GK2699042SQ200420049019
公開日2005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12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12日
發明者李樹明, 紀毅, 莫瓊傑, 閆海翔, 劉瑞實, 高國慶, 胡桂蘭, 呂明瑩 申請人:西北軸承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