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鹼法豎流式沉澱池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01:14:41 1
專利名稱:雙鹼法豎流式沉澱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中小型燃煤鍋爐煙氣脫硫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雙鹼法豎流式沉澱池。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燃煤電廠中小型機組的煙氣脫硫工藝在不斷發展,雙鹼法脫硫工藝以其脫硫效率高,投資成本低的優勢在市場上佔有很大比重。雙鹼法脫硫工藝中經過再生後的漿液進入豎流沉澱池,上清液返回吸收塔脫硫,沉澱送至氧化池氧化。該沉澱主要包括CaSO3、石灰中的雜質及煙氣帶來的飛灰等,具有較大的黏度。經過對國內多個雙減法脫硫工程的跟蹤發現,採用傳統豎流式沉澱池,沉澱極易粘附於沉渣鬥側壁,造成沉澱池淤積、排渣困難,不能保證脫硫系統長期穩定運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優化沉渣鬥的內部水力作用,改變池體的沉降區域,增大排渣範圍,從而避免池體淤積的雙鹼法豎流式沉澱池。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池體及從池體上方進入池體內的中心管,池體上部周邊設置溢流堰,下部為錐形沉渣鬥,其特殊之處在於中心管與池體上部的內壁之間設置脈衝懸浮泵,中心管下方安裝有若干個用於水力攪拌的噴嘴,噴嘴與脈衝懸浮泵通過脈衝懸浮管道連接,噴嘴位於沉渣鬥的上部,沉渣鬥底面上安裝有潛汙泵,潛汙泵連接延伸到池體外的管道及泵起吊裝置,該泵起吊裝置位於池體的頂板上。為了幫助來自再生池的漿液均勻分布,所述的中心管延伸至池體內下部。為了便於泵起吊裝置水平移動,所述的頂板上還設有與泵起吊裝置相適配的導軌。為了使來自再生池的漿液能均勻分配,所述的中心管位於池體中心。為了避免沉澱粘附於沉渣鬥側壁,所述的沉渣鬥側壁與水平位置間的角度大於55°。為了使管道組裝,拆卸簡單、輕便,所述的管道的材質為橡膠。本實用新型設計有脈衝懸浮泵,脈衝懸浮泵將池體內上部的上清液經脈衝懸浮管道送至噴嘴噴出,優化了沉渣鬥上部的水力作用,粘附於池壁的沉澱受衝擊作用在沉渣鬥上部保持懸浮狀態,最終聚集到沉渣鬥底部沉澱,改變了池體的沉降區域,沉渣鬥底部安裝潛汙泵,在池體頂板上設置泵起吊裝置及其導軌實現潛汙泵水平和垂直移動,增大了排渣範圍,從而避免池體淤積。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中心管,2沉渣鬥,3溢流堰,4脈衝懸浮泵,5脈衝懸浮管道,6噴嘴,7潛汙泵,8泵起吊裝置,9管道,10導軌。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的一種雙鹼法豎流式沉澱池,它包括池體及從池體上方進入池體內中心的中心管1,池體上部可以為方柱形或圓柱形,池體上部周邊設置溢流堰3,下部為錐形沉渣鬥2,沉渣鬥2側壁與水平位置間的角度大於55°,可以避免沉澱粘附於沉渣鬥2側壁,中心管I延伸至池體內下部,中心管I與池體上部的內壁之間設置脈衝懸浮泵4,中心管I下方安裝有若干個用於水力攪拌的噴嘴6,噴嘴6與脈衝懸浮泵4通過脈衝懸浮管道5連接,噴嘴6位於沉渣鬥2的上部,沉渣鬥2底面上安裝有潛汙泵7,潛汙泵7連接延伸到池體外的管道9及泵起吊裝置8,該泵起吊裝置8位於池體的頂板上,頂板上還設有與該泵起吊裝置8相適配的導軌10,為了使管道9組裝,拆卸簡單、輕便,所述的管道9的材質為橡膠。在使用時,來自再生池的漿液進入池體沉澱,在池體內從上向下形成澄清區、沉澱區及沉渣區,沉澱進入沉渣鬥2,池體上部澄清區的上清液通過溢流堰3返回利用;脈衝懸浮泵4將部分上清液通過脈衝懸浮管道5送至噴嘴6噴出,優化了沉渣鬥2上部的水力作用,粘附於池壁的沉澱受衝擊作用在沉渣鬥2上部保持懸浮狀態,最終聚集到沉渣鬥2底部沉澱,改變了池體的沉降區域,沉渣鬥2底部安裝潛汙泵7,在池體頂板上設置泵起吊裝置8及其導軌10實現潛汙泵7水平和垂直移動,增大了排渣範圍,從而避免池體淤積。
權利要求1.一種雙鹼法豎流式沉澱池,包括池體及從池體上方進入池體內的中心管(I),池體上部周邊設置溢流堰(3),下部為錐形沉渣鬥(2),其特徵在於中心管(I)與池體上部的內壁之間設置脈衝懸浮泵(4),中心管(I)下方安裝有若干個用於水力攪拌的噴嘴(6),噴嘴 (6)與脈衝懸浮泵(4)通過脈衝懸浮管道(5)連接,噴嘴(6)位於沉渣鬥(2)的上部,沉渣鬥 (2 )底面上安裝有潛汙泵(7 ),潛汙泵(7 )連接延伸到池體外的管道(9 )及泵起吊裝置(8 ), 該泵起吊裝置(8 )位於池體的頂板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鹼法豎流式沉澱池,其特徵在於中心管(I)延伸至池體內下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鹼法豎流式沉澱池,其特徵在於頂板上還設有與泵起吊裝置(8)相適配的導軌(1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鹼法豎流式沉澱池,其特徵在於中心管(I)位於池體中心。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鹼法豎流式沉澱池,其特徵在於沉渣鬥(2)側壁與水平位置間的角度大於5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鹼法豎流式沉澱池,其特徵在於管道(9)的材質為橡膠。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中小型燃煤鍋爐煙氣脫硫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雙鹼法豎流式沉澱池。該雙鹼法豎流式沉澱池包括池體及從池體上方進入池體內的中心管,池體上部周邊設置溢流堰,下部為錐形沉渣鬥,其特殊之處在於中心管與池體上部的內壁之間設置脈衝懸浮泵,中心管下方安裝有若干個用於水力攪拌的噴嘴,噴嘴與脈衝懸浮泵通過脈衝懸浮管道連接,噴嘴位於沉渣鬥的上部,沉渣鬥底面上安裝有潛汙泵,潛汙泵連接延伸到池體外的管道及泵起吊裝置,該泵起吊裝置位於池體的頂板上。本實用新型優化了沉渣鬥上部的水力作用,改變了池體的沉降區域,增大了排渣範圍,從而避免池體淤積。
文檔編號B01D21/24GK202822886SQ20122036210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5日
發明者陸陽, 馬繼德, 張新, 蔡琦, 王恩磊, 楊影影, 楊恆凱, 陳公衛 申請人:煤炭工業濟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