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帳篷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02:23:46 1
專利名稱:簡易帳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帳篷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結構簡單、便於攜帶與存放且搭架使用時其穩固性好的簡易帳篷。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其為現有技術中較具代表性的帳篷,其包括有帳篷布10』和帳篷架 20,,該帳篷布10,連接於帳篷架20』上,該帳篷架20,包括有頂架21,和連接於頂架21, 下方的多個支腳22』,該頂架21』通過多個支腳22』來支撐。通常,帳篷系攜帶至戶外使用, 可是,現有之帳篷由於重量及體積較大,攜帶及存放均不方便。以及,上述現有帳篷內部系通過帳篷布10』圍合形成的一個近似密閉空間,其存在通風效果不佳等缺陷。因此,需研究出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簡易帳篷,其結構簡單、整體重量及體積均較小、便於攜帶與存放,而且,搭架使用時,其穩固性好, 不易出現移位等現象。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之技術方案一種簡易帳篷,包括有帳篷布和用於固定帳篷布的帳篷架,該帳篷架包括有頂架, 該頂架下方連接有至少兩個支腳,且該頂架上另設有至少一個用於與外物連接以藉助外物支撐力的連接部。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連接部系連接於頂架周緣的吸盤。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吸盤包括有吸盤體、壓件、抵壓彈簧、旋轉壓扣、掛鈎、螺絲及螺帽;該吸盤體背面一體成型有第一連接凸部,該第一連接凸部上開設有連接孔;該壓件包括有壓盤部及一體成型於該壓盤部背面的第二連接凸部,該第二連接凸部上開設有連接槽,且該第二連接凸部內形成有貫通於壓盤部底面的容置空間;該壓件的壓盤部罩於前述吸盤體背面,前述抵壓彈簧位於容置空間內且抵於第一連接凸部與壓件間;前述螺絲穿過吸盤體的連接孔及壓件的連接槽,並前述螺帽鎖固於螺絲上;前述旋轉壓扣及掛鈎均樞接於螺絲上,且該旋轉壓扣上設置有用於抵推前述壓件之壓盤部的抵壓部。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帳篷布連接於前述掛鈎上。作為一種優選方案,進一步設置有織帶穿過前述掛鈎,並該織帶的兩端分別連接於帳篷布上。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頂架包括有自頂架中心向周緣延伸的四個連接杆,前述兩個支腳分別連接於其中兩個連接杆端部,前述連接部分別設置於另兩個連接杆的端部。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其有益效果在於,主要系通過於帳篷架的頂架下方連接有至少兩個支腳,且該頂架上另設有至少一個用於與外物連接以藉助外物支撐力的連接部;本實用新型之結構簡單,節省了部分支腳的設置,以及利用例如車外側壁或牆壁等作為屏障,也有效節省了帳篷布的用量,其收折後其整體重量及所佔體積均較小,便於攜帶與存放,而且,使用時,其連接部系連接於其它諸如汽車、牆壁等固定式外物上,相比直接置放於地面等場地上的帳篷而言,該種簡易帳篷更為穩固,不易出現移位等現象;其次是, 該簡易帳篷系敞開式結構,相比傳統技術的密閉式帳篷而言,該簡易帳篷具有更好的通風效果,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適度。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和功效,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中較具代表性的帳篷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2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中吸盤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中吸盤體的分解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中吸盤體另一角度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7中M-M處的截面示意圖。附圖標識說明10,、帳篷布21,頂架10、帳篷布21、頂架22、支腳231、吸盤體2312、連接孔2321、壓盤部2323、連接槽233、抵壓彈簧2341、抵壓部236、螺絲30、織帶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見圖2至圖8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該簡易帳篷包括有帳篷布10和用於固定帳篷布10的帳篷架20,該帳篷架20包括有頂架21,該頂架21下方連接有至少兩個支腳22,且該頂架21上另設有至少一個用於與外物連接以藉助外物支撐力的連接部,藉此,本實用新型區別於傳統技術的改進技術在於,該簡易帳篷不完全依靠支腳22來支撐整個帳篷,其系通過部分支腳22並將頂架21上的連接部與外物連接
20』帳篷架 22』支腳 20、帳篷架 211、連接杆 23、吸盤
2311、第一連接凸部 232、壓件
2322、第二連接凸部 23 、容置空間
234、旋轉壓扣
235、掛鈎 237、螺帽 40、吊鉤。來共同實現帳篷的搭架,同時,利用例如車外側壁或牆壁等作為屏障,也有效節省了帳篷布 10的用量。如圖3所示,該頂架21包括有自頂架21中心向周緣延伸的四個連接杆211,前述兩個支腳22分別連接於其中兩個連接杆211端部,前述連接部分別設置於另兩個連接杆 211的端部。結合圖2及圖4所示,該帳篷布10固定於帳篷架20下方,該帳篷布10的頂部設置有吊鉤40以掛於帳篷架20的頂架21上,並該帳篷布10通過織帶30連接於吸盤23的掛鈎235上,具體系將織帶30穿過前述掛鈎235,並將織帶30的兩端分別連接於帳篷布10上。於本實施例中,前述連接部系連接於頂架21周緣的吸盤23,(如圖6至圖8所示) 該吸盤23包括有吸盤體231、壓件232、抵壓彈簧233、旋轉壓扣234、掛鈎235、螺絲236及螺帽237 ;該吸盤體231背面一體成型有第一連接凸部2311,該第一連接凸部2311上開設有連接孔2312 ;該壓件232包括有壓盤部2321及一體成型於該壓盤部2321背面的第二連接凸部2322,該第二連接凸部2322上開設有連接槽2323,且該第二連接凸部2322內形成有貫通於壓盤部2321底面的容置空間23M;該壓件232的壓盤部2321罩於前述吸盤體231 背面,前述抵壓彈簧233位於容置空間23M內且抵於第一連接凸部2311與壓件232間;前述螺絲236穿過吸盤體231的連接孔2312及壓件232的連接槽2323,並前述螺帽237鎖固於螺絲236上;前述旋轉壓扣2;34及掛鈎235均樞接於螺絲236上,且該旋轉壓扣2;34上設置有用於抵推前述壓件232之壓盤部2321的抵壓部2341。使用時,將吸盤23吸附於例如汽車外側壁或牆壁等平面上,用力將旋轉壓扣234 朝向所吸附平面按壓以排出吸盤23與吸附平面間的空氣,形成近似真空的吸附空間,該吸盤23則穩固地吸附於汽車外側壁或牆壁等平面上。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在於,主要系通過於帳篷架的頂架下方連接有至少兩個支腳,且該頂架上另設有至少一個用於與外物連接以藉助外物支撐力的連接部;本實用新型之結構簡單,節省了部分支腳的設置,以及利用例如車外側壁或牆壁等作為屏障,也有效節省了帳篷布的用量,其收折後其整體重量及所佔體積均較小,便於攜帶與存放,而且,使用時,其連接部系連接於其它諸如汽車、牆壁等固定式外物上,相比直接置放於地面等場地上的帳篷而言,該種簡易帳篷更為穩固,不易出現移位等現象。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範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簡易帳篷,包括有帳篷布和用於固定帳篷布的帳篷架,其特徵在於該帳篷架包括有頂架,該頂架下方連接有至少兩個支腳,且該頂架上另設有至少一個用於與外物連接以藉助外物支撐力的連接部。
2.根據權利要求1的簡易帳篷,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部系連接於頂架周緣的吸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簡易帳篷,其特徵在於所述吸盤包括有吸盤體、壓件、抵壓彈簧、旋轉壓扣、掛鈎、螺絲及螺帽;該吸盤體背面一體成型有第一連接凸部,該第一連接凸部上開設有連接孔;該壓件包括有壓盤部及一體成型於該壓盤部背面的第二連接凸部, 該第二連接凸部上開設有連接槽,且該第二連接凸部內形成有貫通於壓盤部底面的容置空間;該壓件的壓盤部罩於前述吸盤體背面,前述抵壓彈簧位於容置空間內且抵於第一連接凸部與壓件間;前述螺絲穿過吸盤體的連接孔及壓件的連接槽,並前述螺帽鎖固於螺絲上; 前述旋轉壓扣及掛鈎均樞接於螺絲上,且該旋轉壓扣上設置有用於抵推前述壓件之壓盤部的抵壓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簡易帳篷,其特徵在於所述帳篷布連接於前述掛鈎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簡易帳篷,其特徵在於進一步設置有織帶穿過前述掛鈎,並該織帶的兩端分別連接於帳篷布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簡易帳篷,其特徵在於所述頂架包括有自頂架中心向周緣延伸的四個連接杆,前述兩個支腳分別連接於其中兩個連接杆端部,前述連接部分別設置於另兩個連接杆的端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簡易帳篷,包括有帳篷布和用於固定帳篷布的帳篷架,帳篷架包括頂架,該頂架下方連接有至少兩個支腳,且頂架上另設有至少一個用於與外物連接以藉助外物支撐力的連接部,該連接部可為吸盤等;使用時,可以將吸盤吸附於車外側壁上於車邊搭架帳篷,或者將吸盤吸附於牆壁上依牆搭架帳篷等;本實用新型之結構簡單,節省了部分支腳的設置,以及利用例如車外側壁或牆壁等作為屏障,也有效節省了帳篷布的用量,其收折後其整體重量及所佔體積均較小,便於攜帶與存放,而且,使用時,其連接部系連接於其它諸如汽車、牆壁等固定式外物上,其結構更為穩固,不易出現移位等現象;以及,該簡易帳篷系敞開式結構,其具有更好的通風效果。
文檔編號E04H15/34GK202170667SQ20112024021
公開日2012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8日
發明者周南慶 申請人:秋野地(廈門)露營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