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光伏板撐託瓦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13:57:11

本申請涉及新能源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特別涉及光伏板撐託瓦。
背景技術:
現如今,隨著工業的發展,新能源越來越受到重視,對於太陽能的利用更是越來越普遍,目前,我國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理論儲量達每年17000億噸標準煤。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的潛力非常巨大。
到本世紀末,新能源在所有能源消耗中將達到80%,而新能源中光伏發電將佔60%。通常,我們說的太陽能發電指的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簡稱「光電」,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
我國光伏發電產業於20世紀70年代起步,90年代中期進入穩步發展時期。太陽電池及組件產量逐年穩步增加。經過30多年的努力,已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在「光明工程」先導項目和「送電到鄉」工程等國家項目及世界光伏市場的有力拉動下,中國光伏發電產業迅猛發展。
然而,光伏發電在推廣應用受到制約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光伏板安裝存在巨大困難,現有技術中光伏板的安裝多為採用鋁合金、不鏽鋼等材料製成的支架和固定件把光伏板固定在屋面上,現有建築物的屋面多為彩鋼瓦和陶瓦,在其上安裝支架生根非常困難,此外彩鋼瓦的使用壽命大多在12年左右,而光伏板的使用壽命長達25年至30年,這就意味著在光伏發電的全壽命周期中,至少要更換一次彩鋼瓦,屋頂光伏板的二次安裝為使用者的生活造成許多不便,導致用戶體驗度非常差,且這種採用支架的安裝方法工作量繁瑣巨大,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陶瓦的生產需要消耗大量粘土和煤炭,汙染物排放巨大,陶瓦的大批量生產必然會導致環境的嚴重汙染。
如何設才能方便快捷地將光伏板安裝在屋頂,無須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即可實現光伏板的大批量快捷穩定地安裝,已達到節約人力物力提高使用者舒適度的好效果,已經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光伏板撐託瓦,光伏板可穩定地裝在光伏板撐託瓦上,且該光伏板撐託瓦使用壽命長,無須用戶中途更換,利用該撐託瓦進行光伏板的安裝可節約大量人力物力,且方便快捷,為光伏發電的推廣做出顯著的貢獻。
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光伏板撐託瓦,包括:瓦片本體,瓦片本體上設有用於放置光伏板的支撐高峰,支撐高峰至少為兩個,支撐高峰上設有凸出部和位於凸出部兩側用於支撐光伏板的支撐部。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支撐部上設有凸緣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凸緣設置在支撐部遠離凸出部的一端。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瓦片本體上設有反光層,反光層是一次共擠成型的,反光層材料是由耐曬、高強度、高反光度的樹脂材料製成。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瓦片本體表面設置有防滑層。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凸出部側壁上設有用於限制光伏板移動的限位件。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限位件包括擋板和轉軸,擋板的一端與轉軸鉸接,轉軸卡接在凸出部的側壁上。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瓦片本體由PVC樹脂基製成。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瓦片本體上設有用於光伏板上正負極接線通過的通槽。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光伏板撐託瓦還設置有夜光照明層。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光伏板撐託瓦,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光伏板撐託瓦包括設置在瓦片本體上的用於放置光伏板的支撐高峰,支撐高峰至少為兩個,支撐高峰上設有凸出部和位於凸出部兩側用於支撐光伏板的支撐部,如此,光伏板可在支撐部撐託的作用下穩定安裝於屋頂上,避免了現有技術中使用安裝架等設備安裝光伏板時複雜的步驟,節約了寶貴的金屬材料,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極大程度上提高了光伏板的安裝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光伏板撐託瓦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光伏板撐託瓦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光伏板撐託瓦在裝有光伏板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申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申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申請保護的範圍。
請如圖1至圖3所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光伏板撐託瓦,包括瓦片本體1,所述瓦片本體上1設有用於放置光伏板的支撐高峰2,所述支撐高峰2至少為兩個,所述支撐高峰2上設有凸出部21和位於所述凸出部21兩側用於支撐光伏板的支撐部22。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光伏板撐託瓦,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光伏板撐託瓦包括設置在瓦片本體1上的用於放置光伏板的支撐高峰2,支撐高峰2至少為兩個,支撐高峰上設有凸出部21和位於凸出部21兩側用於支撐光伏板的支撐部22,如此,光伏板可在支撐部22撐託的作用下穩定安裝於屋頂上,避免了現有技術中使用安裝架等設備安裝光伏板時複雜的步驟,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極大程度上提高了光伏板的安裝效率。
由於採用本實施例所提供的光伏板撐託瓦進行光伏板的安裝,可以直接使用無框光伏板進行安裝,因此,整個光伏板系統無需接地避雷,節約了大量的安裝成本。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板撐託瓦中,支撐高峰2的具體數量和總體高度不做限制,可根據具體實際情況設計並進行製造;支撐高峰2延伸方向的長度可根據屋頂具體尺寸設計和製造,支撐高峰2在垂直於延伸方向上的截面猶如「頭肩頂」形狀;支撐高峰與支撐高峰之間的距離可根據光伏板的具體尺寸型號設計並製造,此處不做限制。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光伏板撐託瓦中,瓦片本體的含義並非指「一片瓦」的概念,而是具有實現光伏板撐託作用的瓦片單元。
需要說明的是,支撐高峰2的具體高度優選為70mm至100mm,以滿足光伏板散熱的需要。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支撐部22上設有凸緣23。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凸緣23的設置能夠增強支撐部22的抗壓強度,一定程度上延長了光伏板撐託瓦的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凸緣23設置在支撐部22遠離凸出部21的一端。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瓦片本體1上設有反光層。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反光層的設置提高了光伏板的發電效率。設置反光層,光伏板撐託瓦可安裝雙面光伏板,提高發電效率,提高單位面積功率,同時,極大程度上減少了屋面的高熱現象。
在本實施例中,當然也可以是,在瓦片本體1的生產過程中直接加入反光物質以達到反光的效果;或者,在瓦片本體1加工過程中採用塗刷或粘貼反光物質的方式使得瓦片本體1的表面具有反光作用;亦或者,採取表面電鍍反光層的方式實現瓦片本體1的表面反光,不對本實施例中瓦片本體1具有反光作用實現的手段做出限制,實現瓦片本體1表面的反光作用即可。
反光層是由一次共擠成型的,反光層材料是耐曬、高強度、高反光度的樹脂材料。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支撐部22外表面設置有防滑層。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防滑層的設置提高了光伏板安裝在光伏板撐託瓦上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凸出部21側壁上設有用於限制光伏板移動的限位件。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限位件的設置限制光伏板在光伏板撐託瓦上的移動,提高光伏板安裝在光伏板撐託瓦上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限位件包括擋板、轉軸,擋板的一端與轉軸鉸接,轉軸卡接在凸出部21的側壁上。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瓦片本體1由PVC樹脂基製成。
在本實施例中,瓦片本體1的製作方式當然也可以是以PVC樹脂為主,添加其他輔助性製劑製成。
在本實用新型中瓦片本體由PVC樹脂製成,現有的瓦片本體1多由彩鋼瓦和陶瓦製成,彩鋼瓦的使用壽命一般在12年左右,而光伏板的使用壽命長達25年至30年,在光伏發電的全壽命周期中,用戶至少要更換一次屋頂瓦,屋頂光伏板的二次安裝為使用者的生活造成許多不便,導致用戶體驗度非常差,且這種採用支架的安裝方法工作量繁瑣巨大,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耗費大量經濟成本,且陶瓦的生產需要消耗大量粘土和煤炭,汙染物排放巨大,多次更換必然會導致環境的嚴重汙染使用壽命長,由PVC樹脂基製成的瓦片本體1既能避免光伏板的二次安裝帶來的許多不便和資源的浪費,並且避免了陶瓦的大量生產所帶來的環境的汙染。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瓦片本體1上設有用於光伏板上正負極接線通過的通槽。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太陽能光伏板的正負接線可通過所述通槽伸出外界,可外接逆變器、控制器、蓄電池等,用於直接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儲存起來,或者直接使用亦或者直接上網,提高了光伏板撐託瓦的通用性,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捷。
需要說明的是,光伏發電作為主要綠色能源之一,光伏板的潔淨程度尤為重要,光伏組件表面汙濁對發電效率的影響相當顯著,表面汙濁影響光的透射率,進而影響到光伏板組件表面所接受的輻射量,此外,汙濁物粘附在電池板表面會形成陰影,在光伏組件的局部產生熱斑效應,進而對光伏板造成損傷,影響發電效率的同時也會縮短光伏板的壽命。
由於採用本實施例提供的光伏板進行安裝,可以直接採用無框光伏板進行屋面的安裝,無需使用鋁合金邊框。無框光伏板的使用情況證明雨雪所帶來的汙染物很難留在玻璃面上,從而,極大程度上提高了光伏板的自潔能力,減輕了光伏板局部出現熱斑效應的現象,光伏板的發電效率很難因表面存在汙染物的原因受到影響,同時一定程度上也有利於延長光伏板的壽命。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