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一株利迪鏈黴菌及其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06:39:26 2

專利名稱:一株利迪鏈黴菌及其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株利迪鏈黴菌及其應用,特別涉及該株利迪鏈黴菌及其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真菌所引致的植物病害佔所有植物病害的80%以上,許多重大病害對農業生產造成的損失慘重,如果蔬類作物的灰黴病、炭疽病、番茄葉黴病、水稻稻瘟病、玉米大小斑病、小麥赤黴病等。其中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灰黴病是蔬菜保護地栽培普遍發生的一種世界範圍的流行性重要病害,近年其危害的作物種類不斷增加,目前已成為番茄、黃瓜、茄子、西葫蘆、甜椒、辣椒、菜豆、韭菜、草莓、葡萄等果蔬的主要病害或首要病害,常造成果實腐爛,損失嚴重。歐美、澳洲、非洲、日本、印度等國家因灰黴病引致的田間產量損失一般20-30%,我國黃淮東北和西北溫室集中的地方蔬菜灰黴病發生嚴重,田間產量損失30%左右,嚴重的達50-70%。目前蔬菜生產中對灰黴病尚無理想的抗源材料,抗病育種進展緩慢,因此該病的防治仍依賴於化學藥劑。但是長期大量應用化學農藥,不但嚴重汙染人們的生活環境、破壞生態平衡、威脅人畜的健康和安全,而且也導致病原生物抗藥性的產生,致使病害再度猖獗而更難防治。據報導,近年來,防治灰黴病的兩類主要農藥苯並咪唑類和二甲醯亞胺類的一些藥劑已引起灰黴病菌的抗藥性,使其田間防效明顯下降。同時,果蔬產品的農藥殘留超標也構成了其出口創匯的重要障礙。而微生物農藥源於自然,具有環境兼容性好、持效期長、低毒、對人畜和天敵安全等特點,同時其資源豐富,是植物尤其是果蔬病害控制的重要綠色環保途徑之一,符合可持續農業發展的要求。因此,近年微生物農藥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了迅速發展。
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 DeBoer et al.)是習居於土壤的腐生微生物,已有多年的研究歷史,作為鏈黴菌的一種,此菌能夠產生多種抗菌活性物質。其著名的代表菌株是S.lydicus NRRL2433,該菌株在醫藥領域研究和應用廣泛,能夠產生具有廣譜抗細菌和分枝桿菌作用的利迪黴素(Lydimycin)和抗革蘭氏陽性細菌和分枝桿菌的利迪鏈菌素(Streptolydigin)。在植物病害防治上應用較廣的菌株是S.lydicus WYEC 108,此菌株最初分離自英國農業土壤,其能夠定殖在植物的根尖部位,主要以重寄生的方式作用於土傳病害的病原菌,包括腐黴菌(Pythium)、絲核菌(Rhizoctonia)、鐮刀菌(Fusarium,)、輪枝菌(Verticillium)、頂囊殼(Gaeumannomyces)等屬真菌的種類,也能分泌幾丁質酶(chitinase)破壞真菌的細胞壁。在國外該菌株已開發出活菌製劑用於植物根腐病、種子腐爛病等病害的生物防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新的利迪鏈黴菌,該菌株經過發酵後產生具有強烈抑菌作用的活性代謝產物,該活性代謝產物可用於製備廣譜性抗植物真菌病害的生防製劑,用於植物氣傳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
本發明所提供的利迪鏈黴菌,是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已於2006年03月16日保藏於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簡稱CGMCC),保藏登記號為CGMCC No.1654。
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是從北京遠郊天然次生林土壤中分離得到的。具體方法如下從北京遠郊天然次生林地採集土樣,取10g加入內裝100ml無菌水和玻璃珠的三角瓶中,於100轉/min搖床上振蕩20min,取0.5ml加入4.5ml無菌水中,再依次稀釋10-2,10-3,10-4倍,分別取以上土壤懸液0.1ml在高氏一號培養基平板上均勻塗布,超淨工作檯內吹至略幹;每濃度3個重複,置於28℃恆溫箱中培養5-10天,挑取放線菌單菌落進行稀釋劃線分離純化。以灰黴病菌等病原真菌為靶標菌,利用平板對峙培養法進行拮抗菌的初篩;對初篩獲得的有拮抗性的菌株進行搖瓶發酵培養,發酵液經0.45μm的無菌微孔濾膜過濾除菌獲得無菌發酵濾液;進一步測試該無菌發酵濾液對病原菌菌絲生長、孢子萌發的抑制作用和溫室防病效果,最終篩選出性狀優良的生防菌株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
綜合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的形態學特徵、培養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序列分析的結果,將其鑑定為利迪鏈黴菌。具體鑑定結果如下(1)菌體的形態特徵革蘭氏染色陽性;在GYM瓊脂、JCM42#瓊脂、燕麥粉瓊脂等培養基上生長7天後,基內菌絲髮育良好,無橫隔,不斷裂;氣生菌絲生長良好,多分枝;孢子絲柔曲或彎曲,孢子橢圓形。
(2)培養特性在6種固體培養基上的培養特性如表1所示。
表1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的培養特性

(3)生理生化特性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的生理生化特性如表2所示。
表2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的生理生化特性

注「W」表示弱陽性結果;「+」表示陽性結果;「-」表示陰性結果。
4.16SrDNA序列分析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的部分16SrDNA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與GenBank中相關序列Blast比較的結果表明其屬於鏈黴菌屬;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的16SrDNA序列與目前發表的利迪鏈黴菌相關菌株相比相似性很高,為99.9%。
本發明的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能夠向培養基中產生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質。平板對峙培養試驗表明這種活性代謝產物對灰黴病菌(Botrytis cinerea)、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yia solani)、小麥赤黴病菌(Fusarium graminearium)、番茄葉黴病菌(Fulvia fulva)、芹菜斑枯病菌(septoria apiicola)、大蔥紫斑病菌(Alternaria poprri)、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等多種植物真菌性氣傳病害的病原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但通過平板打孔法和濾紙片法測定抑菌圈的實驗表明,其對黃瓜細菌性角斑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辣椒瘡痂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vesicatoria)、根癌土壤桿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等細菌無抑菌活性;經培養皿中直接對峙培養觀察和菌核重寄生試驗證明,該菌株不具菌寄生性。可見它的抗菌譜與前述已知菌株S.lydicus NRRL2433明顯不同,其主要抑菌作用方式則與WYEC 108的不同。
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接種於種子培養基,28℃,200rpm/min搖瓶培養24h-30h後,按5%(體積比)的種子量接種發酵培養基,裝液量以三角瓶體積的1/5為標準,在31℃條件下,以13mm的旋轉半徑,240rpm/min的轉速搖瓶發酵96h,可使該菌株在發酵液中產生高濃度的抑菌活性代謝產物,其發酵液的無菌濾液對灰黴病菌的抑菌圈直徑可達40mm以上,溫室盆栽防病效果為82%-90%。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抗植物真菌病害的生防製劑。
本發明所提供的抗植物真菌病害的生防製劑,是發酵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得到的代謝產物。
所述代謝產物可從除去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No.1654菌體的發酵濾液中獲得。
所述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發酵培養基的pH為7-8,由如下物質配成15g黃豆粒,5g蛋白腖,2.5g硫酸銨,10g蔗糖,10g澱粉,0.25g硫酸鎂,0.2g磷酸二氫鉀,5g氯化鈉,1g碳酸鈣,加水定容至1000ml。其中,所述15g黃豆粒是將15g黃豆粒加水煮沸0.5-1h,取濾液。
所述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的發酵溫度可為28-31℃。
所述發酵中的通氣量可由裝液量為搖瓶體積的1/5,13mm旋轉半徑240rpm/min振蕩的條件控制;發酵時間可為90-100小時。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抗植物真菌病害的生防製劑的製備方法。
本發明所提供的抗植物真菌病害的生防製劑的製備方法,是發酵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從其發酵液中分離得到的代謝產物即為抗植物真菌病害的生防製劑。
所述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發酵培養基的pH為7-8,由如下物質配成15g黃豆粒,5g蛋白腖,2.5g硫酸銨,10g蔗糖,10g澱粉,0.25g硫酸鎂,0.2g磷酸二氫鉀,5g氯化鈉,1g碳酸鈣,加水定容至1000ml。其中,所述15g黃豆粒是將15g黃豆粒加水煮沸0.5-1h,取濾液。
所述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的發酵溫度為28-31℃;所述發酵中的通氣量可由裝液量為搖瓶體積的1/5、13mm旋轉半徑240rpm/min振蕩培養的條件控制;發酵時間為90-100小時。
實驗證明,本發明的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的無菌發酵濾液(抗植物真菌病害的生防製劑)對番茄灰黴病和甜椒灰黴病均有很好的防效;其2倍稀釋液對二者的平均防效分別達89.34%和90.04%,方差分析和均值多重比較結果表明其效果顯著高於目前生產上灰黴病防治的優良用藥50%灰康懸浮劑;其5倍稀釋液對二者的平均防效分別達83.63%和82.74%,與灰康的防效無顯著差異。因此,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No.1654和用它製備的抗植物真菌病害的生防製劑在果蔬灰黴病的防治中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的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的無菌發酵濾液(抗植物真菌病害的生防製劑)對番茄和甜椒種子的萌發和生根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對其它供試作物的種子萌發沒有抑制作用。


圖1為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與黃瓜灰黴病菌的平板對峙培養實驗圖2為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無菌發酵濾液抑制番茄灰黴病菌菌絲生長的平板照片圖3為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對番茄灰黴病菌產生的抑菌圈的平板照片圖4為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對番茄灰黴病菌分生孢子萌發的抑制作用照片圖5為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發酵濾液對番茄灰黴病的溫室防效照片具體實施方式
下述實施例中的實驗方法,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常規方法。
實現本發明所採用的培養基具如下所述1、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平板分離和斜面保存採用高氏一號培養基K2HPO40.5g,NaCl 0.5g,KNO31.0g,FeSO4·7H2O0.01g,MgSO4·7H2O 0.5g,可溶性澱粉20g,瓊脂20g,水1000ml;pH 7.2-7.4。
2、平板對峙培養採用PDA培養基馬鈴薯200g,蔗糖10-20g,瓊脂17-20g,水1000ml;pH自然。
3、經正交試驗優化得到的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No.1654發酵培養基15g黃豆粒(加蒸餾水煮沸0.5-1h,取濾液),5g蛋白腖,2.5g硫酸銨,10g蔗糖,10g澱粉,0.25g硫酸鎂,0.2g磷酸二氫鉀,5g氯化鈉,配成水溶液,調pH7-8後,加1g碳酸鈣,加水定容至1000ml。0.10342Mpa滅菌20min。
4、種子培養基將發酵培養基配方中的10g蔗糖代之以20g葡萄糖,其它成分不變。
實施例1、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菌種培養和抗植物真菌病害的生防製劑樣品製備將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接種到上述高氏一號斜面培養基上,28℃培養7-10天,待其產生足量的孢子,用無菌鉑環刮取其孢子2-3環接種於250ml三角瓶內的50ml上述種子培養基內,置可控溫搖床上,在28℃條件下,200rpm/min(旋轉半徑13mm)恆溫振蕩培養24h-30h;然後在無菌條件下將其分接於10個500ml三角瓶內的上述發酵培養基內(每瓶裝液量為100ml);接種後的搖瓶在31℃條件下,以240rpm/min(旋轉半徑13mm)的轉速振蕩培養96h;此時菌株已在發酵液中產生高濃度的抑菌活性代謝產物。
將以上步驟獲得的發酵液5000rpm/min離心10-15min沉降菌絲體及固形物,上清液用0.45μm的無菌微孔濾膜過濾,收集濾液(該濾液中無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菌體),該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lydicus)A02 CGMCC No.1654的無菌發酵濾液即為抗植物真菌病害的生防製劑樣品,置4℃貯存備用。
實施例2、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及其代謝產物的抑菌活性試驗在本實施例中供試的培養基有高氏一號培養基、PDA培養基、種子培養基和發酵培養基,其組成均如上所述;供試靶標病原菌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Pers.)的3個菌株,即黃瓜灰黴病菌、番茄灰黴病菌和甜椒灰黴病菌。
1.平板菌落的抑菌活性試驗採用平板對峙培養法,先將固體斜面上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的孢子用無菌水製成菌懸液,取200-500μl菌懸液均勻塗在直徑90mm的高氏一號固體平板上,28℃培養2-4d,使其長滿平板;用直徑7mm的無菌打孔器打制菌餅,然後在事先準備好的PDA平板一側接種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菌餅,另一側對稱位置接種無拮抗性的對照菌株菌餅,28℃培養2天後,以同樣的方法利用PDA平板打制靶標病原菌菌餅;在上述已接種好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lydicus)A02 CGMCC No.1654和對照菌株的PDA平板中央接種靶標病原菌菌餅,28℃下培養,觀察拮抗反應。每處理三個重複。
對峙培養的結果如圖1所示,接種靶標病原菌4天後在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與靶標菌株黃瓜灰黴病菌、番茄灰黴病菌及甜椒灰黴病菌菌落之間產生明顯的抑菌帶,其寬度分別為20.9mm、21.2mm和22.4mm,且抑菌帶寬度不隨時間的推移而改變;而在對照菌株與靶標病原菌菌落間則無抑菌帶產生(圖1)。圖1中,A02為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黃灰為黃瓜灰黴病菌,CK為無拮抗性的對照菌株。
2.菌株代謝產物抑菌活性測定採用實施例1的方法製備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No.1654的供試真菌抑制劑(無菌發酵濾液),然後分別測定以下指標(1)菌絲生長速率抑制測定將製備好的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無菌發酵液與PDA培養基混合,分別製備成含有5,10,20,100,200倍稀釋發酵液的PDA平板,以含有相應稀釋倍數發酵培養基的PDA平板為對照;平板中央接種番茄灰黴病菌菌餅,28℃下培養,分別在第1,2,3,4,5天用十字交叉法測量菌落直徑,計算菌絲生長抑制率。每處理三個重複。
實驗結果如表3所示,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不同濃度無菌發酵濾液對番茄灰黴病菌菌絲生長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隨著發酵濾液稀釋倍數的增加而降低,隨著時間延長而有所下降。在處理後經120h,其5倍和10倍稀釋液對病原菌菌絲生長的抑制率仍達100%,即可以完全抑制番茄灰黴病菌的生長(圖2)。圖2中,CK為未接種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lydicus)A02 CGMCC No.1654的發酵培養基,5倍、10倍、20倍、100倍、200倍分別為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無菌發酵液的稀釋倍數。
表3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無菌發酵濾液對番茄灰黴病菌菌絲生長速率的抑制

注CK為含有相應稀釋倍數發酵培養基的PDA平板對照。
(2)抑菌圈測定採用平板打孔法。刮取PDA平板上培養產生的番茄灰黴病菌和甜椒灰黴病菌的分生孢子,用無菌水製成菌懸液,均勻地塗於新製備的PDA平板上,置超淨工作檯內吹乾;用直徑7mm的無菌打孔器在平板四周對稱位置打孔,然後每孔中注入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的無菌發酵濾液100μl,以未接種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No.1654的發酵培養基為對照;28℃下培養3d,十字交叉法測量抑菌圈直徑。每處理三個重複。
實驗結果表明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無菌發酵濾液在PDA平板上可對番茄灰黴病菌和甜椒灰黴病菌均產生明顯的抑菌圈,其三次重複的抑菌圈平均直徑分別為41.0mm和40.4mm(圖3)。圖3中,A、B、C為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無菌發酵濾液;D為對照。
(3)孢子萌發抑制率測定刮取平板上產生的番茄灰黴病菌分生孢子,用發酵培養基配成10×10倍顯微鏡下每視野50-100個孢子的菌懸液,然後用其將利迪鏈黴菌A02(CGMCC No.1654)的無菌發酵濾液稀釋成5倍、10倍、20倍、100倍、200倍等5個不同濃度的處理,以不接種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CGMCC No.1654的發酵培養基為對照,用無菌凹玻片在28℃下靜置培養,分別於處理後4h,8h,12h,24h鏡檢孢子萌發情況,以芽管長度超過分生孢子直徑的一半作為萌發標準,統計萌發數量並計算萌發抑制率;每處理三個重複。
結果表明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對番茄灰黴病菌分生孢子萌發的抑制作用十分顯著(如表4);其無菌發酵濾液稀釋倍數≤20時幾乎可以完全抑制病菌孢子萌發;稀釋倍數大於20倍而小於100倍時,雖不能完全抑制孢子萌發,但可顯著降低其萌發率和芽管伸長速度;100倍稀釋液對孢子萌發後的芽管頂端具有明顯的致畸抑制作用,使其至少在24h內不再繼續伸長,失去侵染寄主的能力(圖4)。圖4中,1為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無菌發酵濾液的100倍稀釋液處理後24h;2為對照處理後24h。
表4S.lydicus A02無菌發酵濾液對番茄灰黴病菌分生孢子萌發的抑制

實施例3、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的溫室防病實驗供試靶標病原菌番茄灰黴病菌和甜椒灰黴病菌供試作物品種;中蔬6號番茄、茄門甜椒供試對照藥劑50%灰康懸浮劑(農藥登記號Ls20041062,內蒙古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按照實施例1的方法製備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No.1654的無菌發酵濾液。番茄灰黴病菌和甜椒灰黴病菌在PDA平板上22℃培養7-10天,待其長出大量分生孢子後,用無菌水洗下孢子,配製成10×10倍鏡下每視野30-50個孢子的菌懸液備用。
實驗設4個處理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的無菌發酵濾液5倍稀釋液和2倍稀釋液(A02發酵濾液(5×)和A02發酵濾液(2×));50%灰康懸浮劑1000倍稀釋液(50%灰康(1000×));清水對照。每個處理15株苗,三次重複;各處理隨機排列。
在番茄和甜椒苗長至現蕾開花期接種,先均勻噴施各處理藥劑和清水對照,以葉面滴水為度;待葉面稍幹後,再噴霧接種番茄灰黴病菌和甜椒灰黴病菌的孢子懸液。接種後用塑料薄膜遮蓋,並以加溼器加溼,22℃條件下保溼48小時;去掉遮蓋後,經常噴水勿使過幹。接種後第7-10天調查發病情況,計算發病率、病情指數和防治效果,並利用統計分析軟體SPSS11.0,選擇Duncan法對實驗結果進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
病情調查以葉片為單位進行普查,病害分級標準如下0級無病斑;1級單葉片有病斑3個;3級單葉片有病斑4-6個;5級單葉片有病斑7-10個;7級單葉片有病斑11-20個,部分密集成片;9級單葉片有病斑密集佔葉面積25%以上;病情指數=〔∑(各級病葉數×相對級數值)/(調查總葉數×9)〕×100防治效果(%)=〔(對照病情指數-處理病情指數)/對照病情指數〕×100實驗數據及統計分析結果如表5至表8和圖5。圖5中,1為50%灰康(1000×);2為A02發酵濾液(2×);3為A02發酵濾液(5×);4為清水對照。
表5.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發酵濾液對番茄灰黴病的溫室防治效果

表6Duncan法對表5進行均值多重比較齊次子集結果


表7.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發酵濾液對甜椒灰黴病的溫室防治效果

表8Duncan法對表7進行均值多重比較齊次子集結果

表5-8表明,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的發酵濾液對番茄灰黴病和甜椒灰黴病均有很好的防效;其2倍稀釋液對二者的平均防效分別達89.34%和90.04%,方差分析和均值多重比較結果表明其效果顯著高於目前生產上灰黴病防治的優良用藥50%灰康懸浮劑;其5倍稀釋液對二者的平均防效分別達83.63%和82.74%,與灰康的防效無顯著差異。因此,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和用它製備的抗植物真菌病害的生防製劑在果蔬灰黴病的防治中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用按照實施例1的方法製備的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No.1654無菌發酵濾液處理番茄、甜椒、黃瓜、白菜、茄子、甘藍、小麥、玉米等8種植物種子,結果表明該生防製劑對番茄和甜椒種子的萌發和生根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對其它供試作物的種子萌發沒有抑制作用。
實施例4、菌株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抑菌譜的測定採用實施例2中的平板對峙培養法,在PDA平板上檢測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對17個供試靶標植物病原真菌菌株的抑制作用,並利用SPSS軟體進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結果如表9所示,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對供試的全部病原菌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這些病原菌共9屬12種,幾乎在半知菌亞門兩大綱的各個目中均有分布;它們對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的敏感性有一定的差異,Duncan法多重比較的結果將其分為7個齊次子集;總的看灰黴病菌的6個菌株和番茄早疫病菌、小麥赤黴病菌、瓜類炭疽病菌的敏感性較高。
本實施例中供試靶標僅僅是隨機選用的植物病原真菌的少數代表種,而它們無一例外地對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具有敏感性;可見本發明的菌株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的抑菌譜不會受此限制,至少其對半知菌類應該是廣譜的。
表9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對供試病原菌的拮抗試驗

注字母a-g分別代表7個齊次子集,凡標有同一字母的各菌株歸在同一子集內,其對菌株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的敏感性無顯著差異序列表160121012111361212DNA213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4001gtcgaacgat gaacctcctt cgggagggga ttagtggcga acgggtgagt aacacgtggg60caatctgccc ttcactctgg gacaagccct ggaaacgggc tctaataccg gatacgacac120ggggtcgcat gacctccgtg tggaaagctc cggcggtgaa ggatgagccc gcggcctatc180agcttgttgg tggggtgatg gcctaccaag gcgacgacgg gtagccggcc tgagagggcg240accggccaca ctgggactga gacacggccc agactcctac gggaggcagc agtggggaat300attgcacaat gggcgaaagc ctgatgcagc gacgccgcgt gagggatgac ggccttcggg360ttgtaaacct ctttcagcag ggaagaagcg agagtgacgg tacctgcaga agaagcgccg420gctaactacg tgccagcagc cgcggtaata cgtagggcgc aagcgttgtc cggaattatt480gggcgtaaag agctcgtagg cggcttgtca cgtcggatgt gaaagcccgg ggcttaaccc540cgggtctgca ttcgatacgg gcaggctaga gttcggtagg ggagatcgga attcctggtg600tagcggtgaa atgcgcagat atcaggagga acaccggtgg cgaaggcgga tctctgggcc660gatactgacg ctgaggagcg aaagcgtggg gagcgaacag gattagatac cctggtagtc720cacgccgtaa acgttgggaa ctaggtgtgg gcgacattcc acgtcgtccg tgccgcagct780aacgcattaa gttccccgcc tggggagtac ggccgcaagg ctaaaactca aaggaattga840cgggggcccg cacaagcagc ggagcatgtg gcttaattcg acgcaacgcg aagaacctta900ccaaggcttg acatacaccg gaaaaccctg gagacagggt cccccttgtg gtcggtgtac960aggtggtgca tggctgtcgt cagctcgtgt cgtgagatgt tgggttaagt cccgcaacga1020gcgcaaccct tgttctgtgt tgccagcatg cccttcgggg tgatggggac tcacaggaga1080ctgccggggt caactcggag gaaggtgggg acgacgtcaa gtcatcatgc cccttatgtc1140ttgggctgca cacgtgctac aatggccggt acaatgagct gcgataccgc gaggtggagc1200gaatctcaaa aagccggtct cagttcggat tggggtctgc aactcgaccc catgaagtcg1260gagttgctag taatcgcaga tcagcattgc tgcggtgaat acgttcccgg gccttgtaca1320caccgcccgt cacgtcacga aagtcggtaa cacccgaagc c136權利要求
1.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
2.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在製備抗植物真菌病害的生防製劑中的應用。
3.抗植物真菌病害的生防製劑,是發酵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得到的代謝產物。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生防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代謝產物從除去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菌體的發酵濾液中獲得。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生防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的發酵培養基的pH為7-8,由如下物質配成15g黃豆粒,5g蛋白腖,2.5g硫酸銨,10g蔗糖,10g澱粉,0.25g硫酸鎂,0.2g磷酸二氫鉀,5g氯化鈉,1g碳酸鈣,加水定容至1000ml;所述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的發酵溫度為28-31℃;發酵時間為90-100小時。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生防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植物真菌病害為灰黴病。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生防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植物真菌病害為番茄灰黴病和/或甜椒灰黴病。
8.一種製備權利要求3-7中任一所述的抗植物真菌病害的生防製劑的方法,是發酵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從其發酵液中分離得到的代謝產物即為抗植物真菌病害的生防製劑。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lydicus)A02 CGMCC No.1654的發酵培養基的pH為7-8,由如下物質配成15g黃豆粒,5g蛋白腖,2.5g硫酸銨,10g蔗糖,10g澱粉,0.25g硫酸鎂,0.2g磷酸二氫鉀,5g氯化鈉,1g碳酸鈣,加水定容至1000ml。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lydicus)A02 CGMCC No.1654的發酵溫度為28-31℃;所述發酵中的通氣量由裝液量為搖瓶體積的1/5、13mm旋轉半徑240rpm/min振蕩培養的條件控制,發酵時間為90-100小時。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株利迪鏈黴菌及其應用。該菌株是利迪鏈黴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 CGMCC No.1654。該菌株經過發酵後產生具有強烈抑菌作用的活性代謝產物,該活性代謝產物可用於製備廣譜性抗植物真菌病害的生防製劑,用於植物氣傳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
文檔編號C12R1/465GK1834230SQ200610065620
公開日2006年9月20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06年3月21日
發明者劉偉成, 裘季燕, 劉建華, 田兆豐, 劉霆, 劉德文, 潘爭豔, 盧彩鴿 申請人:北京市農林科學院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