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型金屬框自動焊接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6:45:26 3

本實用新型涉及焊接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大型金屬框自動焊接設備。
背景技術:
焊接是通過加熱、加壓,或兩者並用,使兩工件產生原子間結合的加工工藝和聯接方式,焊接應用廣泛,既可用於金屬,也可用於非金屬。
自動化焊接是指在沒有人直接參與的情況下,採用具有自動控制,能自動調節、檢測、加工的機器設備、儀表,按規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動進行,通過加熱、加壓,或兩者並用,使兩工件產生原子間結合的技術措施,自動化焊接能有效增加產量、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和勞動強度、保障生產安全等。自動化程度已成為衡量現代國家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
在自動化焊接中,一般通過自動化的機械手對已經夾持的工件進行焊接,夾持工件需要人工參與,傳統的自動化焊接設備在人工夾持工件時機械手停止工作,當工件單面焊接完成需要焊接另一面時,也需要人工進行翻面,在翻面過程中,機械手也會停止工作,大大影響了生產的效率,特別是在大型金屬框的焊接中,由於焊點多,焊縫長,人工焊接不僅工作強度大,而且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
鑑於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大型金屬框自動焊接設備,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大型金屬框自動焊接設備,包括一自動化機械手和在所述自動化機械手兩側相對稱設置的夾持設備,所述自動化機械手上設置有焊接頭,所述夾持設備包括機身,所述機身之間設置有工作檯,所述工作檯通過連接座設置在所述機身的轉盤上,所述轉盤通過設置在機身內的電機控制並可帶動所述工作檯轉動;所述工作檯包括矩形的臺面和設置在所述臺面兩側的若干側翼,所述工作檯上設置有夾持結構,所述夾持結構包括若干限位底座、若干頂緊裝置、若干壓緊裝置,若干所述限位底座、頂緊裝置和壓緊裝置根據夾持要求設置在所述臺面和側翼上並相互配合固定工件。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大型金屬框自動焊接設備,優選地,所述連接座橫截面呈「L」形。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大型金屬框自動焊接設備,優選地,所述工作檯底部設置有橫梁,所述橫梁固定在所述連接座上。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大型金屬框自動焊接設備,優選地,所述限位底座呈「L」形。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大型金屬框自動焊接設備,優選地,所述頂緊裝置包括底座一、限位圈、頂柱、手柄一、連杆一,所述限位圈設置在所述底座一前端,所述頂柱設置在所述限位圈中,所述手柄一端部與所述底座一後端可轉動連接,所述連杆一一端與所述頂柱尾部可轉動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手柄一中間可轉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大型金屬框自動焊接設備,優選地,所述壓緊裝置包括底座二、手柄二、壓杆、連杆二,所述底座二中心設置有呈三角形的連接塊,所述手柄二前端與所述連接塊底部前端可轉動連接,所述壓杆後端與所述連接塊上端可轉動連接,所述連杆二一端與所述手柄二中間可轉動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壓杆中間可轉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大型金屬框自動焊接設備,優選地,所述壓杆前端設置有壓頭。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為:
①本實用新型通過同一個自動化機械手,對兩個夾持設備上的工件進行焊接,當一個夾持設備上的工件在焊接時,工人可在另一個夾持設備上夾持工件,工作效率高。
②本實用新型在工作時,當完成工件的一面焊接後,通過電機轉動工作檯,可直接焊接另一面,自動化程度高。
③本實用新型的三種夾持結構可根據焊接要求和工件的結構自由安裝在工作檯上,三種夾持結構之間相互配合,夾持穩定。
④本實用新型在對大型金屬框焊接時,即使焊點多,焊縫長,仍能保證極高的工作效率,無需人工焊接,也極大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強度。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或者優選地描述,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大型金屬框自動焊接設備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大型金屬框自動焊接設備的夾持設備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限位底座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頂緊裝置的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壓緊裝置的示意圖。
圖中:1、自動化機械手;11、焊接頭;2、夾持設備;21、機身;211、轉盤;22、工作檯;221、臺面;222、側翼;223、橫梁;23、連接座;3、限位底座;4、頂緊裝置;41、底座一;42、限位圈;43、頂柱;44、手柄一;45、連杆一;5、壓緊裝置;51、底座二;511、連接塊;52、手柄二;53、壓杆;531、壓頭;54、連杆二。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至圖5對本實用新型一種大型金屬框自動焊接設備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大型金屬框自動焊接設備,包括一自動化機械手1和在所述自動化機械手1兩側相對稱設置的夾持設備2,所述自動化機械手1上設置有焊接頭11,所述夾持設備2包括機身21,所述機身21之間設置有工作檯22,所述工作檯22通過連接座23設置在所述機身21的轉盤211上,所述轉盤211通過設置在機身21內的電機控制並可帶動所述工作檯22轉動;所述工作檯22包括矩形的臺面221和設置在所述臺面221兩側的若干側翼222,所述工作檯22上設置有夾持結構,在臺面221和側翼222上設置有多處安裝孔用於夾持結構的固定,所述夾持結構包括若干限位底座3、若干頂緊裝置4、若干壓緊裝置5,若干所述限位底座3、頂緊裝置4和壓緊裝置5根據夾持要求設置在所述臺面221和側翼222上並相互配合固定工件。
所述連接座23橫截面呈「L」形,所述工作檯22底部設置有橫梁223,所述橫梁223固定在所述連接座23上。
所述限位底座3呈「L」形,在限位底座3上還設置有用於固定的安裝孔。
所述頂緊裝置4包括底座一41、限位圈42、頂柱43、手柄一44、連杆一45,所述限位圈42設置在所述底座一41前端,所述頂柱43設置在所述限位圈42中,所述手柄一44端部與所述底座一41後端可轉動連接,所述連杆一45一端與所述頂柱43尾部可轉動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手柄一44中間可轉動連接,底座一41上設置有用於固定的安裝孔,只需轉動手柄一44即可控制頂柱43的頂出和收回,操作簡單。
所述壓緊裝置5包括底座二51、手柄二52、壓杆53、連杆二54,所述底座二51中心設置有呈三角形的連接塊511,所述手柄二52前端與所述連接塊511底部前端可轉動連接,所述壓杆53後端與所述連接塊511上端可轉動連接,所述連杆二54一端與所述手柄二52中間可轉動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壓杆53中間可轉動連接,所述壓杆53前端設置有壓頭531,底座二51上設置有用於固定的安裝孔,只需轉動手柄二52即可控制壓杆53的壓下和收回,操作簡單。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先根據工件的形狀尺寸設置好限位底座3、頂緊裝置4和壓緊裝置5的個數和位置,再將工件放置在限位底座3上並通過頂緊裝置4和壓緊裝置5固定,之後即可啟動自動化機械手1,自動化機械手1控制其上的焊接頭11對工件進行焊接,當完成一面的焊接後,電機轉動工作檯22,使工件翻面,繼續焊接,當自動化機械手1對一個夾持設備2上的工件進行焊接時,工人可在另一個夾持設備2上夾持工件。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