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索道減速器潤滑系統用風冷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17:00:02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減速器潤滑系統裝置冷卻技術。
背景技術:
為滿足索道減速機特殊使用要求,潤滑系統為其可靠性和部件的潤滑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實際使用當中,其潤滑系統存在潤滑油工作溫度過高導致減速機部件處在一個不合理的潤滑條件下。從潤滑系統結構來看,雖然系統採取外循環加強制潤滑的方式,但其冷卻僅僅依靠自然冷卻,其潤滑條件極易受其運行工況和環境溫度的影響,顯然,系統缺乏一冷卻裝置。
針對以上分析所存在的潤滑條件問題,本實用新型創造提出一種可供選擇的風冷冷卻裝置手動控制方案,能夠解決在潤滑油工作條件不滿足要求時,通過此裝置可以有效的改善現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索道減速器潤滑油溫度過高導致潤滑效果不佳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對潤滑系統進行冷卻降溫的風冷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問題:在索道減速器潤滑輸油管路中安裝增加一個風冷裝置,通過風冷裝置對潤滑油進行冷卻降溫;通過換向閥裝置手動控制潤滑油輸送管路狀態,合理使用控制潤滑系統風冷裝置的工作狀態。
本實用新型索道減速器潤滑系統用風冷裝置,包括分配器、冷卻油管、換向閥和冷卻器組成;換向閥為帶有換向開關的三通管接口,三個口分別為進油口、常態出油口、冷卻出油口,換向開關的開關作業分別控制進油口與常態出油口和冷卻出油口之間的通路,進油口通過冷卻油管聯通分配器,常態出油口接通節流閥,冷卻出油口接通冷卻器的進油口;冷卻器出油口接通節流閥。
所述的分配器固定安裝在油箱的上箱蓋上,其上安裝有溢流閥和壓力表。
所述的換向閥上的換向開關採用手動控制方式。
所述的冷卻器採用風冷冷卻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構造簡單,操作方便;極大地改善了減速器的潤滑條件;與現有技術相比,引入一套風冷冷卻裝置成本較小,改造方便,潤滑油溫度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控制,這使得減速器及其部件的使用壽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正面構造示意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風冷裝置管道構造示意圖;
附圖中:油箱1、洩油口11、液位計12、回油口13、上箱蓋2、注油口21、吊環22、溫度計23、油泵3、油泵電機31、電氣控制櫃4、油加熱器5、風冷裝置6、分配器61、溢流閥611、壓力表612、冷卻油管62、換向閥63、進油口631、常態出油口632、冷卻出油口633、節流閥634、換向開關635、冷卻器6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過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索道減速器潤滑系統用風冷裝置,包括分配器61、冷卻油管62、換向閥63和冷卻器64組成;換向閥63為帶有換向開關635的三通管接口,三個口分別為進油口631、常態出油口632、冷卻出油口633,換向開關635的開關作業分別控制進油口631與常態出油口632和冷卻出油口633之間的通路,進油口631通過冷卻油管62聯通分配器61,常態出油口632接通節流閥634,冷卻出油口633接通冷卻器64的進油口;冷卻器64出油口接通節流閥634。
所述的分配器61固定安裝在油箱1的上箱蓋2上,其上安裝有溢流閥611和壓力表612。
所述的換向閥63上的換向開關635採用手動控制方式。
所述的冷卻器64採用風冷冷卻方式。
實施例
如附圖1、2所示為索道減速器潤滑系統結構圖,整個系統包括油箱1、上箱蓋2、油泵3、電氣控制櫃4、油加熱器5和風冷裝置6,油箱1底部設置有洩油口11,側邊設置有液位計12和回油口13,上箱蓋2密封安裝在油箱1上,油箱1內安裝有油泵3,油泵電機31固定安裝在上箱蓋2上,電氣控制櫃4通過線路管連接油加熱器5,油加熱器5安裝在油箱1中;風冷裝置6固定設置在油箱1頂部的上箱蓋2上;上箱蓋2上設置有注油口21和吊環22構造,並且固定安裝有溫度計23。
油箱1通過油泵3提供壓力將一定流量的壓力油從分配器61壓出,通過冷卻油管62通入換向閥63。工作中,當油箱1內的潤滑油溫度處於正常工作溫度或低溫時(通過溫度計顯示),換向閥63處於常態出油口632接通狀態,壓力油通過常態出油口632經過節流閥634進入減速器;當油箱1內的潤滑油溫度處於高溫時(通過溫度計顯示大於正常工作溫度值),手動操作換向開關635,將換向閥63切換到冷卻出油口633接通狀態,冷卻器64開啟,壓力油經過冷卻器64風冷降溫後,經過節流閥634進入減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