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重樓的高產種植方法與流程
2023-05-21 17:41:01 2
本發明涉及中草藥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滇重樓的高產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滇重樓為延齡草科重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可直接入藥,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之功效,用於癰腫、咽喉腫痛、毒蛇咬傷、跌打傷痛、驚風抽搐等症,是著名的中成藥雲南白藥、季德勝蛇藥片、宮血寧膠囊等的主要組成藥物。由於滇重樓的藥用價值高,民間濫挖嚴重,野生資源枯竭,而藥用部位生長周期長,短時間內難以滿足醫用需求。因此人工栽培重樓已成為必然趨勢。而現有的重樓的栽培通常是大田設施栽培,即將耕地或開荒地徹底挖好整理好之後,搭建遮蔭棚,再栽培重樓。這種方法栽培滇重樓,存在較多弊端:首先是佔用耕地多較,其次是投入成本高。整地、理墒、搭棚、澆水、施肥、打農藥、搭建遮蔭棚等一系列栽培措施都要投入較多的資金和勞動力。最後是生產出的滇重樓農殘較高,用藥的安全性極差。因此,現有人工栽培滇重樓方法已無法滿足藥品安全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了滇重樓的高產種植方法,採用該滇重樓的高產種植方法,解決人工滇重樓種植中成本高、周期長、藥效成分下降的問題。
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該滇重樓的高產種植方法,採用根莖繁殖方法進行繁殖,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選取90克以上野生滇重樓帶根塊莖,將帶有芽殘莖、芽痕的根莖切成5~6小段,每段保證帶有1個芽痕;切好後用專用營養菌素進行浸泡15~20分鐘,取出晾乾後將根段栽入苗床內蓋薄膜進行培養,15~20天根段生芽後進行移栽種植;
(2)選擇海拔2000~2200m之間,年降水大於900mm,適合滇重樓的松林生長區域,所述松林下的土壤為微酸性的腐殖土,腐殖土的厚度達60cm以上,腐殖土的有機質含量達6%以上;進行整地挖種植坑,種植坑寬120cm,深度為8~9cm,種植坑間距100~120cm,種植坑之間挖深度12~17cm,寬度為20~25cm的排水溝;在種植坑底覆蓋腐殖土;
(3)將步驟(1)中生芽的根段種入種植坑中,按株行距20X20cm進行移栽,蓋上栽培基質土,覆蓋栽培基質土的厚度為3~7cm,栽培基質土完全蓋住帶根塊莖後,再在栽培基質土上面鋪滿雜木樹葉;
(4)種植完後即進行澆水,保持土壤溼度為25%~40%,採用人工除草,種植坑內無雜草;每年增培栽培基質土,栽培基質土使用量為400~600公斤/畝;對病害的防治採用採用殺菌劑進行噴灑,並輔以黑光誘蟲燈和粘蟲板殺蟲,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帶離種植區銷毀;
(5)秋季得到原生態滇重樓種子,種子採摘後,選取飽滿種子,將種子保存在3~5℃環境下14~20天,用常溫清水浸泡3天,洗淨表皮和外殼;將洗淨的種子與35%溼度腐殖土拌勻後放入袋內,同時用塑料薄膜覆蓋,置於陽光下保持;待第二年春季溫度回升後,袋中的滇重樓種子出苗後,苗深4~6cm時,移栽至新整理的種植坑內種植;
(6)滇重樓栽種3~5年後,於植株枯萎後冬季以切老留芽的方法採挖,所述切老留芽的方法是挖出重樓後,切取早幾年生長的根莖做藥,將帶芽的頂端一節根莖連鬚根一起原坑栽回,持續利用。
較優的,所述步驟(3)中的栽培基質土包括以下組分的重量份:豬雞糞堆肥150~220份,椰糠100~130份,草木灰50~120份,泥炭60~80份,珍珠巖30~80份,磷酸銨10~20份,硫酸鉀10~25份,尿素5~10份。
所述松林為雲南松林、馬尾松林或思茅松林。
較優的,所述步驟(4)中的殺菌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石灰乳40~70份、α-松油醇7~9份、烏頭提取液2~7份、百部提取液3~5份:多菌靈3~5份、苦參提取液8~20份、狼毒提取液2~3份。
所述步驟(1)中苗床內培養溫度為18~22℃、相對溼度75%~85%,每天光照6~8小時、光照強度800~1100LX。
所述滇重樓種植量為每畝1.6~1.8萬株。
發明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滇重樓的高產種植方法,解決人工滇重樓種植中成本高、周期長、藥效成分下降的問題。本發明是將野生重樓通過人工塊莖種植獲得種子,將其種子播在能生長野生滇重樓的松林區域,松林無論在土壤、氣溫、溼度、降水量等環境要素方面,還是在遮陰度方面都是最適宜滇重樓種植的,松林下的土壤形成一個天然無汙染的有機質腐殖土層,而且在施肥時採用特製的栽培基質土,特製的殺菌劑的材料成分無毒、無殘留、無公害,因此本發明生產的重樓藥材,無化肥汙染、無藥物殘留、採挖的重樓中總皂苷含量高達1.35%,而市售重樓藥材中總皂苷含量一般為0.65%,使滇重樓整個生長過程與野生滇重樓一樣,保持原生態藥用價值。本發明方法得到的重樓藥用價值高,品質好、個頭大、且塊莖表面無蟲眼等病蟲造成的缺陷。其次可以利用林地大面積種植,增加農民收入,該方法種植成本非常低,不加設遮陰網和基本不需要澆水,因此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和種植成本,極大地節省了耕地、物資、勞力。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該滇重樓的高產種植方法,採用根莖繁殖方法進行繁殖,包括以下步驟:
(1)選取92克野生滇重樓帶根塊莖,將帶有芽殘莖、芽痕的根莖切成5~6小段,每段保證帶有1個芽痕;切好後用專用營養菌素進行浸泡15~20分鐘,取出晾乾後將根段栽入苗床內蓋薄膜進行培養,15~20天根段生芽後進行移栽種植;苗床內培養溫度為20℃、相對溼度80%,每天光照7小時、光照強度1000LX。
(2)選擇海拔2000~2200m之間,年降水大於900mm,適合滇重樓的雲南松林生長區域,雲南松林的土壤為微酸性的腐殖土,腐殖土的厚度達60cm以上,腐殖土的有機質含量達6%以上;進行整地挖種植坑,種植坑寬120cm,深度為8~9cm,種植坑間距100~120cm,種植坑之間挖深度12~17cm,寬度為20~25cm的排水溝;在種植坑底覆蓋腐殖土;滇重樓種植量為每畝1.6~1.8萬株。
(3)將步驟(1)中生芽的根段種入種植坑中,按株行距20X20cm進行移栽,蓋上栽培基質土,覆蓋栽培基質土的厚度為3~7cm,栽培基質土完全蓋住帶根塊莖後,再在栽培基質土上面鋪滿雜木樹葉;栽培基質土包括以下組分的重量份:豬雞糞堆肥200份,椰糠110份,草木灰80份,泥炭70份,珍珠巖60份,磷酸銨15份,硫酸鉀20份,尿素8份。
(4)種植完後即進行澆水,保持土壤溼度為25%~40%,採用人工除草,種植坑內無雜草;每年增培栽培基質土,栽培基質土使用量為400~600公斤/畝;對病害的防治採用採用殺菌劑進行噴灑,並輔以黑光誘蟲燈和粘蟲板殺蟲,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帶離種植區銷毀;殺菌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石灰乳60份、α-松油醇8份、烏頭提取液5份、百部提取液4份:多菌靈4份、苦參提取液15份、狼毒提取液2份。
(5)秋季得到原生態滇重樓種子,種子採摘後,選取飽滿種子,將種子保存在3~5℃環境下14~20天,用常溫清水浸泡3天,洗淨表皮和外殼;將洗淨的種子與35%溼度腐殖土拌勻後放入袋內,同時用塑料薄膜覆蓋,置於陽光下保持;待第二年春季溫度回升後,袋中的滇重樓種子出苗後,苗深4~6cm時,移栽至新整理的種植坑內種植;
(6)滇重樓栽種4年後,於植株枯萎後冬季以切老留芽的方法採挖,所述切老留芽的方法是挖出重樓後,切取早幾年生長的根莖做藥,將帶芽的頂端一節根莖連鬚根一起原坑栽回,持續利用。三年半滇重樓塊莖從92g生長到221g,增長2.4倍,滇重樓中總皂苷含量高達1.35%,藥性好。
本發明是將野生重樓通過人工塊莖種植獲得種子,將其種子播在能生長野生滇重樓的松林區域,松林無論在土壤、氣溫、溼度、降水量等環境要素方面,還是在遮陰度方面都是最適宜滇重樓種植的,松林下的土壤形成一個天然無汙染的有機質腐殖土層,而且在施肥時採用特製的栽培基質土,其中的配比根據滇重樓的需肥特性,進行氮磷鉀和微量元素的科學配比,保證滇重樓在生長過程中的營養物質。同時有機肥的使用能夠提高土壤中的有機質,保水保肥,防止土壤板結,促進滇重樓的生長。同時,有機肥中加入磷酸銨,能夠提高鉀的含量,在滇重樓生長期中,對氮肥和鉀肥的需求大,豬雞糞堆肥、椰糠和草木灰中均含有豐富的氮和鉀,同時加入泥炭和珍珠巖能提供豐富的礦物質、有機質和鈣質,少量化肥如硫酸鉀能夠穩定有機肥中的有效成分,兩者協同作用,促進營養成分的吸收,提高滇重樓的產量。有機肥中加入的微量元素,能夠改善重樓的吸收,提高其抗性,防止病蟲害的發生,同時促進滇重樓中有機物的合成,提高其藥用價值。特製的殺菌劑採用中草藥及藥劑合理配比,其材料成分無毒、無殘留、無公害,採用、殺蟲效果顯著,對地下害蟲和蚜蟲如獵蝽、蝗蟲、刺蛾殺蟲效果好,同時對根腐病和葉枯病也有較好的防治作用。該藥蟲殺菌劑的材料成分無毒、無殘留、無公害。本發明生產的重樓藥材,無化肥汙染、無藥物殘留、採挖的重樓中總皂苷含量高達1.35%,而市售重樓藥材中總皂苷含量一般為0.65%,使滇重樓整個生長過程與野生滇重樓一樣,保持原生態藥用價值。本發明方法得到的重樓藥用價值高,品質好、個頭大、且塊莖表面無蟲眼等病蟲造成的缺陷。其次可以利用林地大面積種植,增加農民收入,該方法種植成本非常低,不加設遮陰網和基本不需要澆水,因此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和種植成本,極大地節省了耕地、物資、勞力。
實施例2
該滇重樓的高產種植方法,採用根莖繁殖方法進行繁殖,包括以下步驟:
(1)選取103克野生滇重樓帶根塊莖,將帶有芽殘莖、芽痕的根莖切成5~6小段,每段保證帶有1個芽痕;切好後用專用營養菌素進行浸泡15~20分鐘,取出晾乾後將根段栽入苗床內蓋薄膜進行培養,15~20天根段生芽後進行移栽種植;苗床內培養溫度為18℃、相對溼度75%,每天光照6小時、光照強度800LX。
(2)選擇海拔2000~2200m之間,年降水大於900mm,適合滇重樓的馬尾松林生長區域,馬尾松林下的土壤為微酸性的腐殖土,腐殖土的厚度達60cm以上,腐殖土的有機質含量達6%以上;進行整地挖種植坑,種植坑寬120cm,深度為8~9cm,種植坑間距100~120cm,種植坑之間挖深度12~17cm,寬度為20~25cm的排水溝;在種植坑底覆蓋腐殖土;滇重樓種植量為每畝1.6~1.8萬株。
(3)將步驟(1)中生芽的根段種入種植坑中,按株行距20X20cm進行移栽,蓋上栽培基質土,覆蓋栽培基質土的厚度為3~7cm,栽培基質土完全蓋住帶根塊莖後,再在栽培基質土上面鋪滿雜木樹葉;栽培基質土包括以下組分的重量份:豬雞糞堆肥150份,椰糠100份,草木灰50,泥炭60份,珍珠巖30份,磷酸銨10份,硫酸鉀10份,尿素5份。
(4)種植完後即進行澆水,保持土壤溼度為25%~40%,採用人工除草,種植坑內無雜草;每年增培栽培基質土,栽培基質土使用量為400~600公斤/畝;對病害的防治採用採用殺菌劑進行噴灑,並輔以黑光誘蟲燈和粘蟲板殺蟲,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帶離種植區銷毀;殺菌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石灰乳40份、α-松油醇7份、烏頭提取液2份、百部提取液3份:多菌靈3份、苦參提取液8份、狼毒提取液2份。
(5)秋季得到原生態滇重樓種子,種子採摘後,選取飽滿種子,將種子保存在3~5℃環境下14~20天,用常溫清水浸泡3天,洗淨表皮和外殼;將洗淨的種子與35%溼度腐殖土拌勻後放入袋內,同時用塑料薄膜覆蓋,置於陽光下保持;待第二年春季溫度回升後,袋中的滇重樓種子出苗後,苗深4~6cm時,移栽至新整理的種植坑內種植;
(6)滇重樓栽種5年後,於植株枯萎後冬季以切老留芽的方法採挖,所述切老留芽的方法是挖出重樓後,切取早幾年生長的根莖做藥,將帶芽的頂端一節根莖連鬚根一起原坑栽回,持續利用。四年半滇重樓塊莖從103g生長到278g,增長2.7倍,滇重樓中總皂苷含量高達1.33%,藥性好。
以上所述僅為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發明,凡在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