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雲母渦流沉砂罐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16:32:06 2
改良型雲母渦流沉砂罐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改良型雲母渦流沉砂罐,屬於雲母加工生產【技術領域】。它包括罐體,所述的罐體頂部設有進料管且該進料管延伸到罐體內部,所述的罐體底部設有閥門機構,所述的罐體底部連接有一根進水管,在進水管上方的罐體上設有溢流口,所述的罐體內還設有一個攪拌槳機構,所述的攪拌槳機構包括驅動電機及與驅動電機連接的減速器,所述的減速器連接攪拌槳。本發明利用水流形成渦流進行砂石與雲母的分離,分離過程不會產生粉塵,因此更節能、更環保;由於在罐體內能形成渦流,因此雲母與砂石的分離效率更高,分離效果較好。
【專利說明】改良型雲母渦流沉砂罐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雲母加工生產【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改良型雲母渦流沉砂罐。
【背景技術】
[0002]雲母是一種造巖礦物,通常呈假六方或菱形的板狀、片狀、柱狀晶形。顏色隨化學成分的變化而異,主要隨Fe含量的增多而變深。雲母的特性是絕緣、耐高溫、有光澤、物理化學性能穩定,具有良好的隔熱性、彈性和韌性,又有被剝成具有彈性的透明薄片的性能。在工業上用得最多的是白雲母,其次為金雲母。其廣泛的應用於建材行業、消防行業、滅火齊IJ、電焊條、塑料、電絕緣、造紙、浙青紙、橡膠、珠光顏料等化工工業。
[0003]在雲母的開採過程中,會混有少量的砂石或泥土,由於在某些雲母應用領域對雲母的純度要求較高,因此需要將雲母與砂石進行分離,從而提高雲母的純度。現有的分離方法通常是將雲母粉碎後用風機進行吹動,由於雲母的密度小於砂石,因此能將雲母與砂石進行分離,但是這種分離方法能耗大,且會產生大量的粉塵汙染,不環保。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沉砂效果好、能耗低、粉塵汙染少的改良型雲母渦流沉砂罐。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了下列技術方案:一種改良型雲母渦流沉砂罐,包括罐體,所述的罐體頂部設有進料管且該進料管延伸到罐體內部,所述的罐體底部設有閥門機構,所述的罐體底部連接有一根進水管,在進水管上方的罐體上設有溢流口,所述的罐體內還設有一個攪拌槳機構,所述的攪拌槳機構包括驅動電機及與驅動電機連接的減速器,所述的減速器連接攪拌槳。
[0006]在上述的改良型雲母渦流沉砂罐中,所述的進水管沿罐體的切線方向連接罐體內部,且進水管由下往上插入到罐體中,進水管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α為銳角。
[0007]在上述的改良型雲母渦流沉砂罐中,所述的進水管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α為35-45。。
[0008]在上述的改良型雲母渦流沉砂罐中,所述的罐體底部縮小形成倒圓臺形的沉降區。
[0009]在上述的改良型雲母渦流沉砂罐中,所述的閥門機構的口徑與沉降區的底部口徑相同。
[0010]在上述的改良型雲母渦流沉砂罐中,所述的攪拌槳位於進水管的上方。
[0011]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於:利用水流形成渦流進行砂石與雲母的分離,分離過程不會產生粉塵,因此更節能、更環保;由於在罐體內能形成渦流,因此雲母與砂石的分離效率更高,分離效果較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2]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本發明提供的進水管與罐體的連接示意圖。
[0014]圖中,罐體10、進料管11、閥門機構12、進水管13、溢流口 14、沉降區15、攪拌槳機構2、驅動電機21、減速器22、攪拌槳23。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如圖1-2所示,一種改良型雲母渦流沉砂罐,包括罐體10,所述的罐體10頂部設有進料管11且該進料管11延伸到罐體10內部,所述的罐體10底部設有閥門機構12,閥門機構12可以選擇用球閥、截止閥、蝶閥、關風閥等,所述的罐體10底部連接有一根進水管13,在進水管13上方的罐體上設有溢流口 14,所述的罐體10內還設有一個攪拌槳機構2,所述的攪拌槳機構2包括驅動電機21及與驅動電機21連接的減速器22,所述的減速器22連接攪拌槳23,當進水管13產生的渦流較小時,可以通過開啟攪拌槳機構2來增大渦流,從而加快砂石分離速度和分離效率。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的攪拌槳23位於進水管13的上方,因此,攪拌槳23在旋轉時產生的渦流不會造成對進水管13進水產生的渦流的破壞,起到渦流疊加的效果,也就提高了分離速度和分離效率。
[0016]砂石的密度遠大於水,雲母片的密度比水略高,因此當在含有砂石的雲母中通入水後,砂石會沉入到底部,而雲母會被水流衝洗後形成懸浮。通過在進水管13中通入衝洗水,當衝洗水接觸罐體10壁部時,會產生渦流效果,從而加速砂石下沉,當罐體10中的水位高於溢流口 14時,含有雲母的水就從溢流口 14流出,而砂石沉入到罐體10底部。通過輸送機構後進料機構等連接進料管11,可實現連續進料及砂石分離。
[0017]進水管13沿罐體10的切線方向連接罐體10內部,且進水管13由下往上插入到罐體10中,進水管13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α為銳角,這種結構使衝洗水進入罐體10後就形成渦流,且該渦流具有一定的上浮力,進一步加速雲母與砂石的分離。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進水管13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α為35-45°。
[0018]罐體10底部縮小形成倒圓臺形的沉降區15,使分離的砂石集中在沉降區底部,不會被渦流攪動。當沉砂結束後,需要將罐體10底部的砂石排出,在實施例中,閥門機構12的口徑與沉降區15的底部口徑相同,當打開閥門機構12時,沉降區15中的所有砂石均可以直接排出,而不會滯留在沉降區15的底部,因此提高了排砂效率,也就提高了整個沉砂
罐的工作效率。
[0019]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
[0020]儘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罐體10、進料管11、閥門機構12、進水管13、溢流口 14、沉降區15、攪拌槳機構2、驅動電機21、減速器22、攪拌槳23等術語,但並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發明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發明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
1.一種改良型雲母渦流沉砂罐,包括罐體(10),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罐體(10)頂部設有進料管(11)且該進料管(11)延伸到罐體(10)內部,所述的罐體(10)底部設有閥門機構(12),所述的罐體(10)底部連接有一根進水管(13),在進水管(13)上方的罐體上設有溢流口(14),所述的罐體(10)內還設有一個攪拌槳機構(2),所述的攪拌槳機構(2)包括驅動電機(21)及與驅動電機(21)連接的減速器(22),所述的減速器(22)連接攪拌槳(2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雲母渦流沉砂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進水管(13)沿罐體(10)的切線方向連接罐體(10)內部,且進水管(13)由下往上插入到罐體(10)中,進水管(13)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α為銳角。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型雲母渦流沉砂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進水管(13)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α為35-45°。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改良型雲母渦流沉砂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罐體(10)底部縮小形成倒圓臺形的沉降區(1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型雲母渦流沉砂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閥門機構(12)的口徑與沉降區(15)的底部口徑相同。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改良型雲母渦流沉砂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攪拌槳(23)位於進水管(13)的上方。
【文檔編號】B03B5/66GK103949334SQ201410165932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3日
【發明者】卓仲標 申請人:浙江凱色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