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真空管道垃圾收運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13:02:41 1
專利名稱:一種真空管道垃圾收運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真空管道垃圾收運系統,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通過對密閉管道抽真空使管道內產生高速氣流並利用氣流輸送垃圾的管道氣力輸送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生活垃圾的收運一般是這樣的垃圾袋裝後由居民放置於住宅樓下或進出通道兩側指定地點或容器內,保潔人員再用人力車將垃圾送至收集站(或垃圾房),然後用垃圾收集車運往垃圾壓縮站或直接送往垃圾處置場。這是一種人力、機械或半機械的收運方式,效率低、成本高,費時、費力,並且對周圍環境造成一定的汙染。因此,改變這種垃圾收運現狀勢在必行。
真空管道垃圾收運系統是一種以高效能抽風機和埋地垃圾輸送管道為基本設備的密閉化垃圾收集方式。其設計概念是用管道將收集範圍內建於樓宇內的垃圾豎管連接到一個離居民較遠的中央垃圾收集站,所有位於收集範圍內的垃圾都將由每個樓層的垃圾投放口進入系統,經過一系列的埋地管道後到達中央垃圾收集站,再經過垃圾分離與壓縮裝置,最後被推進密封的垃圾貨櫃並運至填埋場或垃圾焚燒場進行最終處置。整個真空管道垃圾收集系統的操作是密閉的、自動化的和機械化的,在收集進程中,垃圾不經人手處理,免除傳統系統中需要使用大量人力、物力的收集與傳送手段。該系統很適合高層公寓樓房、現代化住宅小區以及醫院、機場、車站等垃圾產生量大、垃圾成分相對穩定、收運頻率及要求較高的特定場所。
該系統在設計工藝和原理上完全顛覆了傳統垃圾收集方式與手段,是一種新概念系統。因此,在工藝技術上、功能上也體現出了傳統收運方式所不具有的特點和優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垃圾通過埋地管道輸送,密封、隱蔽,和人流完全隔離,有效地杜絕了搜集過程中的二次汙染,包括臭味、蚊蠅、噪聲、視覺汙染等;(2)顯著降低了垃圾收集勞動強度,提高了收集效率,優化了環衛工人勞動環境,使垃圾收集設施及作業上檔次,提升環衛行業形象;(3)取消手推車、垃圾桶、籮筐等傳統垃圾收集工具,基本避免了垃圾運輸車輛穿行於居住區,減輕了交通壓力和環境汙染,有利於保持清爽的居住區環境;(4)垃圾收集、壓縮可以全天候自動運行,垃圾成分不受雨季影響,有利於填埋場、焚燒廠的穩定運行;(5)使得居民排放垃圾更加方便自由,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和理念。
真空管道垃圾收運系統在瑞典、日本等國家已有應用,但國內尚未有應用的先例。瑞典、日本等國家使用的系統從工藝原理和工作方式上講是抽吸式輸送系統。這種系統主要是通過中央垃圾收集站的高壓風機抽吸,使主管道中產生足夠的壓力來有效的抽吸輸送由支管道排放的垃圾。這種系統的風機是一直處於工作狀態的,主管道始終待命並保持壓力等待下一次的垃圾輸送。有時候,需要增大抽風機的抽風量來提高主管道和支管道的真空度以縮短排空和收集時間,但這樣容易使管道內的垃圾被過度壓緊而形成栓塞堵塞管道,使分支管道或主輸送管道封閉,從而影響到整個系統的平穩運行;同時,真空度過高還會產生巨大的噪音,追加降噪方面的投資就成為必須考慮的事情。本發明從系統工藝和結構上另闢溪徑,在支管道段充分利用了垃圾的重力下滑、垃圾暫存及間歇排空而使中央收集站的風機無需長時間工作,各子系統亦通過中央控制室的調控而實現了協同運行,從而優化配置了系統資源,減少了系統設備故障,降低了能耗,保證了整個系統的高效、持續、平穩運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系統的不足,提供一種易維護、效率高、減少能耗、運行平穩、自動控制等優點的真空管道垃圾收運系統。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設計一種真空管道垃圾收運系統,在系統結構上,設置一系列裝置,包括室內垃圾管道(3)和與之相連的樓頂通風管(1),在每層室內垃圾管道(3)上都設有垃圾投料門(2),垃圾重力緩衝管(34)將室內垃圾管道(3)底部和垃圾暫存器(5)連接起來,垃圾重力緩衝管(34)和垃圾暫存器(5)的連接處設有特殊情況出口管(8),在室內垃圾暫存器(5)的兩端設有垃圾高度感應器(4)和料閥(6),埋於地下的室內垃圾管道(3)與室內垃圾暫存器(5)連接,其一端與地面上進風口及風閥(7)相接,另一端和室外垃圾管道(16)連接,在室外垃圾管道(16)都設有室外檢查口(14)、風速測試管(15),室外管道(16)與垃圾分路器(17)相接,在垃圾分路器(17)的兩個支口分別設有斧頭鍘1#(18)、斧頭鍘2#(19),並通過室外管道(16)與並列的垃圾收集分離器1#(20)、垃圾收集分離器2#(21)相接,兩個垃圾收集分離器的另一端均接抽風管道(26)並進一步與離心風機1#(28)、離心風機2#(30)連接,在抽風管道(26)相應處設基準風速測試管(27)、風閥1#(29)、風閥2#(30),抽風管道(26)末端與除塵去臭裝置(32)相接,設置消聲降噪裝置(33)並通過管道(34)與除塵去臭裝置(32)相連。
利用上述裝置進行垃圾收集與輸送,其方法是這樣的在系統沒有鎖住某一單元的投料門時,住戶可用鑰匙打開垃圾投料門(2),將生活垃圾投入室內垃圾管道(3),垃圾因重力落到底層後暫時貯存在垃圾暫存器(5)內,當垃圾暫存器(5)內的垃圾堆積達到設定排空高度,高度感應器(4)便發出信號到中央控制室,中央控制室隨即發出指令打開進風口及風閥(7)並啟動風機1#(28)或風機2#(30),同時將本棟樓內所有投料門上鎖,約10秒鐘後,基準風速測試管(27)測定風速達到基準風速,中央控制室發出指令啟動氣動系統打開管路控制料閥(6)並關閉進風口及風閥(7),垃圾進入輸送管道,在管路風壓驅動下,連同空氣經室外垃圾管道(16)進入機房,再經由垃圾分路器(17)和斧頭鍘1#(18)或斧頭鍘2#(19)進入垃圾收集分離器1#(20)或垃圾收集分離器2#(21),工作時一臺垃圾收集分離器運行,另一臺備用,當使用垃圾收集分離器1#(20)時,中央控制室發指令打開斧頭鍘1#(18),並關閉斧頭鍘2#(19),反之依然,垃圾分離收集器內置一個濾網,垃圾從收集分離器的側邊進入,沿容器壁作迴旋式下降運動並逐步進入容器底部,當垃圾在容器底部堆積到指定高度,垃圾分離器的高度感應器(22)即通知中央控制室打開收集分離器的下部料閥並啟動壓縮機(23),將垃圾壓縮並推進垃圾專用貨櫃(24)並由垃圾轉運車(25)運到垃圾填埋場。
為了保證整個系統協調、平穩運行,中央控制室對各個子系統的調控顯得極為重要。中央控制室的調控是這樣實現的系統設置了工業乙太網和現場總線網絡通信設施,由置於中央控制室的PLC(PROGRAMMABLELOGIC CONTROLLER)接收現場電子儀表、各探測傳感器等設備的數據信號,經分析處理後,輸出所需的控制信號,用以控制變頻器的頻率來達到自動控制風機轉速的目的,同時自動控制各風閥、料閥等電動閥門的開閉動作。PLC與PC主機連接並實時通信,工作人員可以通過PC主機監控現場單臺設備或通過系統的運行情況,亦可根據情況運行PC主機上的軟體而發出控制指令。PLC可通過乙太網與多臺PC主機通信。若需要,在系統中還可以擴展部分通信器件,經電話線將現場數據信號傳送到Internet,從而實現異地遠程監控、遠程診斷和遠程維護,也可在投料口等重要位置安裝攝像機,組成閉路電視網絡監視系統。
本系統的啟動、排空、輸送、分離等過程始終涉及到管道風速的檢測與調節,這是系統調控及協同運行的關鍵。管道風速的檢測、調節及作用於系統調控的方式是這樣的系統以初始值設定基準風速V1,隨著風機電機的不斷加速,管道中的風速不斷增加。根據該單元管道的實時風速測定返回的速度信號,當輸送管道的風速低於基準風速時,風機不斷加速,直到管道中的風速達到輸送垃圾的風速V2,則這時控制室給出指令信號,風機電機勻速運行並關閉對應單元入氣閥,開啟垃圾暫存器的卸料閥,延時開啟暫存器入氣閥,將暫存器垃圾排空。管道輸送系統將垃圾輸送到垃圾收集分離器。當系統處於排空和輸送的過程中時,中央控制室始終檢測垃圾流向的全部管道實時風速,如實時風速小於基準風速V1,則中央控制室發出指令讓風機電機再次加速,直到達到風速V2。所有需要排空單元的暫存器全部排空後,風機電機仍然運行,保持垃圾輸送管道的風速達到基準速度V1,直到管道中的垃圾全部進入垃圾收集分離器為止。
如前所述,系統設置了兩個垃圾收集分離器,其中一個是備用的,實際上,根據實際需要,甚至可以設置更多的備用垃圾收集分離器。在以下情況下,備用垃圾收集分離器將在中央控制室的調控下啟動在系統連續工作的過程中,如果垃圾收集分離器的高位探測開關檢測到該垃圾收集分離器的垃圾達到高位限定值,系統給出信號關閉該垃圾收集分離器前端的斧頭鍘,停止向該分離器收集供應垃圾,同時給出一個排空該分離器垃圾的信號。在關閉該分離器前端斧頭鍘的同時啟用另外一個收集分離器。管道垃圾自動進入另一個收集分離器。最後,當系統檢測到全部單元無需繼續排空垃圾時,則逐步停止工作,按順序分別關閉風機電機、收集分離器、斧頭鍘、遠端料閥、入氣閥等。
任何系統都在運行過程中都可能會出現異常情況,這考驗著整個系統設計的合理性和完備性。本系統異常狀況的處理涉及以下兩個方面①停電或系統故障後的異常情況處理當停電或系統故障後,整個系統將不能正常運作,需要人為進行垃圾清理,清潔員可以將位於垃圾緊急清理裝置上面的手動活動閥門轉動,阻斷系統垃圾管道,使垃圾經旁路傾入垃圾清理小車(8);②管路著火後的異常情況處理在管路不同位置處裝有溫度傳感器,當管路中某位置著火,溫度傳感器隨即將信號傳輸到中央控制室,中央控制室發出指令將著火處前後兩側最近處的斧頭鍘關閉,使火源與空氣隔絕,達到滅火的目的。
本系統有幾個子系統的結構組成及調控涉及到本發明申請人張涉已經或正在申請的幾個專利(1)暫存裝置的結構及其垃圾排控順序控制,在已申請專利「一種適用於真空管道垃圾收運系統的垃圾暫存裝置(申請號200520055505.4)」和「一種真空管道垃圾收運系統的垃圾排控順序控制方法(申請號200510033496.3)」已有詳細說明,本發明不再贅述亦不提出權利保護要求;(2)中央收集站的垃圾分離裝置結構及分離方法、排空調控,在已經申請專利「一種適用於真空管道垃圾收運系統的垃圾分離與收集裝置(申請號200520055507.3)」和「一種適用於真空垃圾收運系統的垃圾分離方法和裝置(正在申請)」中已經有詳細闡述,本發明不再贅述亦不提出權利保護要求;(3)垃圾投料門涉及到已經申請專利「一種適用於真空管道收運系統的垃圾投料裝置(申請號200520055506.9)」,本發明不再贅述亦不提出權利保護要求。
本發明涉及到的工藝參數及其取值範圍控制(1)輸送管直徑Φ輸送管道的直徑太大會造成壓力損失過大,降低了風機的效率,管道直徑太小容易引起堵塞,其合理取值範圍控制在400~600mm;(2)系統輸送半徑R即垃圾輸送範圍,其大小與風機的功率及管網的布置、壓力損失都有直接關係,涉及到系統的整體布置和設計,其取值範圍控制在0.1~5km;(3)系統壓力負壓,其取值範圍控制在1.2~12KPa;(4)管道基準風速設置該參數是為了在垃圾輸送前先清理可能殘留在管道內的垃圾,為即將開始的垃圾排空與輸送做準備,同時,設定基準風速V1也是為了保護風機,使其不至於在極短的時間裡提高風壓而使管道風速急劇升至垃圾輸送風速V2,這樣極易損害風機,其合理取值範圍為20~36m/s;(5)垃圾輸送風速V2該參數是能否實現風力輸送垃圾的關鍵參數之一,若風速太小則無法帶動垃圾運動而堵塞管道,風速太大則對風機要求較高且能耗大,其合理取值範圍控制在25~35m/s;(6)其它參數,如暫存器的預排空高度L1、高限排空高度L2、限定投放高度L3,分離裝置的可分離垃圾比率、空氣流動比率、空氣壓力損耗、網孔圓筒的網孔直徑Φ、圓筒壁厚度δ、孔間距L1、孔間距L2等等,在上述已申請或正在申請的專利中已有詳細描述。
與現有系統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明顯的優點1、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垃圾的排空、輸送、分離、壓縮等過程互不幹擾,提高了垃圾處理效率;2、優化配置系統資源,降低能耗,提高系統設備的使用壽命;3、系統安全性高,故障率低,系統平穩運行有保證。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結構進行詳細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在圖中1是樓頂通風管,2是垃圾投料門,3是室內垃圾管道,4是垃圾高度感應器,5是室內垃圾暫存器,6是料閥,7是風閥,8是特殊情況垃圾出口管,9是垃圾清理小車,10是室外垃圾投料門,11是室外垃圾暫存器,14是室外管道檢查口,15是垃圾輸送風速測試管,16是室外垃圾管道,17是垃圾分路器,18是斧頭鍘1#,19是斧頭鍘2#,20是垃圾收集分離器1#,21是垃圾收集分離器2#,22是垃圾分離器的高度感應器,23是垃圾壓縮機,24是垃圾專用貨櫃,25是垃圾轉運車,26是抽風管道,27是基準風速測試管,28是離心風機1#,29是風閥1#,30是離心風機2#,31是風閥2#,32是除塵去臭裝置,33是消聲降噪裝置,34是垃圾重力緩衝管。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更詳細的描述實例1以一個擁有5棟樓、每棟樓10層、每層樓包含2個三房兩廳住戶的花園小區的真空管道垃圾收運系統為例,每棟樓為一個基本單元,設置編號分別為A、B、……、E等5個單元,每單元設置垃圾暫存器2個。中央垃圾收集站位於該小區附近,內設高壓風機2臺,垃圾分離收集器裝置2套,中央控制室1個,包括PLC 1臺和與之相連的PC控制主機1臺。
本發明所涉及到的工藝參數設定如下系統輸送半徑R1km;輸送管直徑Φ450mm;系統壓力5KPa;管道基準風速V127m/s;垃圾輸送風速V232m/s;暫存器預排放高度L1 1.5m,高限排空高度L2 2.5m、限定投放高度L3 3.5m。
分離裝置的可分離垃圾比率5m3/min;空氣流動比率530m3/min;空氣壓力損耗400Pa;網孔圓筒的網孔直徑Φ16mm;圓筒壁厚度δ5mm;孔間距L115mm;孔間距L212mm分離裝置的自清理時間20S。
整個系統在中央控制室的控制下協同工作,在系統沒有鎖住某一單元的投料門時,即該單元暫存器沒有排空時,住戶可用鑰匙打開垃圾投料門(2),將生活垃圾投入室內垃圾管道(3),垃圾因重力落到底層後暫時貯存在垃圾暫存器(5)內,當垃圾暫存器(5)內的垃圾堆積達到設定的預排空高度L1 1.5m時,高度感應器(4)便發出信號到中央控制室,中央控制室隨即發出指令打開進風口及風閥(7)並啟動風機1#(28),同時將本棟樓內所有投料門上鎖,約10秒鐘後,基準風速測試管(27)測定風速達到基準風速V1 27m/s,中央控制室發出指令啟動氣動系統打開管路控制料閥(6)並關閉進風口及風閥(7),垃圾進入輸送管道,在管路風壓驅動下,連同空氣經室外垃圾管道(16)進入機房,再經由垃圾分路器(17)和斧頭鍘1#(18)進入垃圾收集分離器1#(20),垃圾分離收集器內置一個濾網,垃圾從收集分離器的側邊進入,沿容器壁作迴旋式下降運動並逐步進入容器底部,當垃圾在容器底部堆積到指定高度,垃圾分離器的高度感應器(22)即通知中央控制室打開收集分離器的下部料閥並啟動壓縮機(23),將垃圾壓縮並推進垃圾專用貨櫃(24)並由垃圾轉運車(25)運到垃圾填埋場,每次分離收集器排空垃圾後,都將在設定的自清理時間20s內完成自清理,然後在中央控制室的調控下進入下一個工作流程。
實例2以一個擁有10棟樓、每棟樓15層、每層樓包含4個三房兩廳住戶的花園小區的真空管道垃圾收運系統為例,每棟樓為一個基本單元,設置編號分別為A、B、……、J等10個單元,每單元設置垃圾暫存器4個。中央垃圾收集站位於該小區附近,內設高壓風機3臺,垃圾分離收集器裝置3套,中央控制室1個,包括PLC 2臺和與之相連的PC控制主機2臺。
本發明所涉及到的工藝參數設定如下系統輸送半徑R1.5km;輸送管直徑Φ520mm;系統壓力11KPa;管道基準風速V130m/s;垃圾輸送風速V233m/s;暫存器預排放高度L1 1.6m,高限排空高度L2 2.8m、限定投放高度L3 3.5m。
分離裝置的可分離垃圾比率7m3/min;空氣流動比率680m3/min;空氣壓力損耗600Pa;網孔圓筒的網孔直徑Φ15mm;圓筒壁厚度δ5mm;孔間距L120mm;孔間距L218mm;分離裝置的自清理時間25S。
整個系統在中央控制室的控制下協同工作,在系統沒有鎖住某一單元的投料門時,即該單元暫存器沒有排空時,住戶可用鑰匙打開垃圾投料門(2),將生活垃圾投入室內垃圾管道(3),垃圾因重力落到底層後暫時貯存在垃圾暫存器(5)內,當垃圾暫存器(5)內的垃圾堆積達到設定的預排空高度L1 1.6m,高度感應器(4)便發出信號到中央控制室,中央控制室隨即發出指令打開進風口及風閥(7)並啟動風機1#(28),同時將本棟樓內所有投料門上鎖,約10秒鐘後,基準風速測試管(27)測定風速達到基準風速V1 30m/s,中央控制室發出指令啟動氣動系統打開管路控制料閥(6)並關閉進風口及風閥(7),垃圾進入輸送管道,在管路風壓驅動下,連同空氣經室外垃圾管道(16)進入機房,再經由垃圾分路器(17)和斧頭鍘1#(18)進入垃圾收集分離器1#(20),垃圾分離收集器內置一個濾網,垃圾從收集分離器的側邊進入,沿容器壁作迴旋式下降運動並逐步進入容器底部,當垃圾在容器底部堆積到指定高度,垃圾分離器的高度感應器(22)即通知中央控制室打開收集分離器的下部料閥並啟動壓縮機(23),將垃圾壓縮並推進垃圾專用貨櫃(24)並由垃圾轉運車(25)運到垃圾填埋場,每次分離收集器排空垃圾後,都將在設定的自清理時間25s內完成自清理,然後在中央控制室的調控下進入下一個工作流程。
實例3以一個擁有20棟樓、每棟樓20層、每層樓包含4個三房兩廳住戶的花園小區的真空管道垃圾收運系統為例,每棟樓為一個基本單元,設置編號為A、B、……、T等20個單元,每單元設置垃圾暫存器4個。中央垃圾收集站位於該小區附近,內設高壓風機2臺,垃圾分離收集器裝置2套,中央控制室1個,包括PLC 2臺和與之相連的PC控制主機3臺。
本發明所涉及到的工藝參數設定如下系統輸送半徑R1.8km;輸送管直徑Φ500mm;系統壓力10KPa;管道基準風速V131m/s;垃圾輸送風速V234m/s;暫存器預排放高度L1 1.9m,高限排空高度L2 2.8m、限定投放高度L3 3.5m。
分離裝置的可分離垃圾比率9.5m3/min;空氣流動比率630m3/mim;空氣壓力損耗700Pa;網孔圓筒的網孔直徑Φ17mm;圓筒壁厚度δ7mm;孔間距L123mm;孔間距L220mm;分離裝置的自清理時間30S。
整個系統在中央控制室的控制下協同工作,在系統沒有鎖住某一單元的投料門時,即該單元暫存器沒有排空時,住戶可用鑰匙打開垃圾投料門(2),將生活垃圾投入室內垃圾管道(3),垃圾因重力落到底層後暫時貯存在垃圾暫存器(5)內,當垃圾暫存器(5)內的垃圾堆積達到設定的預排空高度L1 1.9m,高度感應器(4)便發出信號到中央控制室,中央控制室隨即發出指令打開進風口及風閥(7)並啟動風機1#(28),同時將本棟樓內所有投料門上鎖,約10秒鐘後,基準風速測試管(27)測定風速達到基準風速V1 31m/s,中央控制室發出指令啟動氣動系統打開管路控制料閥(6)並關閉進風口及風閥(7),垃圾進入輸送管道,在管路風壓驅動下,連同空氣經室外垃圾管道(16)進入機房,再經由垃圾分路器(17)和斧頭鍘1#(18)進入垃圾收集分離器1#(20),垃圾分離收集器內置一個濾網,垃圾從收集分離器的側邊進入,沿容器壁作迴旋式下降運動並逐步進入容器底部,當垃圾在容器底部堆積到指定高度,垃圾分離器的高度感應器(22)即通知中央控制室打開收集分離器的下部料閥並啟動壓縮機(23),將垃圾壓縮並推進垃圾專用貨櫃(24)並由垃圾轉運車(25)運到垃圾填埋場,每次分離收集器排空垃圾後,都將在設定的自清理時間30s內完成自清理,然後在中央控制室的調控下進入下一個工作流程。
權利要求
1.一種真空管道垃圾收運系統,其特徵在於在系統結構上,設置一系列裝置,包括室內垃圾管道(3)和與之相連的樓頂通風管(1),在每層室內垃圾管道(3)上都設有垃圾投料門(2),垃圾重力緩衝管(34)將室內垃圾管道(3)底部和垃圾暫存器(5)連接起來,垃圾重力緩衝管(34)和垃圾暫存器(5)的連接處設有特殊情況出口管(8),在室內垃圾暫存器(5)的兩端設有垃圾高度感應器(4)和料閥(6),埋於地下的室內垃圾管道(3)與室內垃圾暫存器(5)連接,其一端與地面上進風口及風閥(7)相接,另一端和室外垃圾管道(16)連接,室外垃圾管道(16)都設有室外檢查口(14)、風速測試管(15),室外垃圾管道(16)與垃圾分路器(17)相接,在垃圾分路器(17)的兩個支口分別設有斧頭鍘1#(18)、斧頭鍘2#(19),並通過室外管道(16)與並列的垃圾收集分離器1#(20)、垃圾收集分離器2#(21)相接,兩個垃圾收集分離器的另一端均接抽風管道(26)並進一步與離心風機1#(28)、離心風機2#(30)連接,在抽風管道(26)相應處設基準風速測試管(27)、風閥1#(29)、風閥2#(30),抽風管道(26)末端與除塵去臭裝置(32)相接,設置消聲降噪裝置(33)並通過管道(34)與除塵去臭裝置(32)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設置工業乙太網和現場總線網絡通信設施,由置於中央控制室的PLC接收現場電子儀表、各探測傳感器等設備的數據信號,經分析處理後,輸出所需的控制信號,用以控制變頻器的頻率來達到自動控制風機轉速的目的,同時自動控制各風閥、料閥等電動閥門的開閉動作,PLC與PC主機連接並實時通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採用垃圾緊急出口管道、活動門、清理小車等設施作為系統緊急清理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為及時感知可能出現的系統管道某段著火,在管路不同位置設置溫度傳感器並與中央控制室的PLC及PC主機相連。
5.採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進行垃圾收集與輸送,其特徵在於中央控制室對系統啟動、排空、輸送、分離等過程的調控是通過管道風速測量與調節來實現的,系統設定基準風速V1和垃圾輸送風速V2,當輸送管道的風速低於基準風速時,風機不斷加速,直到達到垃圾輸送風速V2,此時控制室給出指令信號,風機、電機勻速運行並關閉對應單元入氣閥,使該單元垃圾暫存器進入排空程序,在這個過程中,中央控制室始終檢測垃圾流向的全部管道實時風速,如實時風速小於基準風速V1,則中央控制室發出指令讓風機電機再次加速,直到達到風速V2,所有需要排空單元的暫存器全部排空後,風機電機仍然運行,保持垃圾輸送管道的風速達到基準速度V1,直到管道中的垃圾全部進入垃圾收集分離器為止。
6.採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進行垃圾收集與輸送,其特徵在於需要設定一系列參數來保證工藝與設備的處理效率和系統安全、平穩運行,其取值控制範圍分別為輸送管直徑Φ400~600mm;系統輸送半徑R0.1~5km;系統壓力20~50KPa;管道基準風速V120~36m/s;垃圾輸送風速V225~35m/s。
全文摘要
一種真空管道垃圾收運系統,在系統結構上,包括室內投料門、室內垃圾管道、暫存裝置、室外投料口、垃圾輸送管道、暫存裝置、風速測量管、由垃圾收集分離器、消聲裝置、變頻器與電機、離心風機等裝置組成的中央垃圾收集站以及系統控制部分的硬體和軟體,系統各部分在中央控制室的調控下協同運行,實現了系統資源的優化配置,減小了系統設備故障率,降低了能耗,保證了整個系統高效、持續、平穩運行,在工藝和原理上,該系統完全顛覆了傳統的垃圾收集方式與手段,是一種新概念系統,整個收運過程無需人手接觸,是全封閉、自動化的,克服了傳統人力、機械或半機械收運方式所有具有的效率低、成本高,費時、費力、汙染環境等弊端,應用前景極其廣闊。
文檔編號B65G53/04GK1847110SQ20051003400
公開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05年4月11日
發明者張涉, 楊先明, 李大志, 郭正好 申請人:張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