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織橫機導紗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12:30:26 1
專利名稱:針織橫機導紗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腦針織橫機上的導紗器。
背景技術:
在電腦針織橫機中,導紗器是一個很關鍵的部件。導紗器是安裝在電腦針織橫機的導軌上的。而且要在導軌的兩側均要安裝,通常導紗器安裝在導軌的兩側後是同步在導軌上高速滑動的。並且其結構基本上是包括具有本體和蓋板,
在本體的上部設有左右擋臂。本申請在2007年9月17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一種名稱為《電腦橫機紗嘴滑動座》,公開號為CN101117754A的發明專利申請,該專利申請就公開了如下內容 一種電腦橫機紗嘴滑動座,具有本體和蓋板,在本體的上部設置有第一角槽,在蓋板上設有滑動塊,所述滑動塊的一端具有斜面,該斜面與本體構成第二角槽,且第二角槽與第一角槽相對應,第一角槽和第二角槽與電腦橫機的導軌相匹配,在所述蓋板上設置有彈性裝置,所述滑動塊與所述彈性裝置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在本體上部設有第一潤滑裝置,在本體的下部設有第二潤滑裝置;所述第一潤滑裝置設置的本體上部的中間,所述第一潤滑裝置具有第一綿質體,且該第一綿質體設置在第一角槽內,所述第二潤滑裝置在本體與蓋板之間,所述第二潤滑裝置具有第二綿質體,且該第二綿質體微高於第二角槽的角線。上述結構的滑動座,以及如公開號為CN1316560A、 CN1764751A等/>開的有關導紗器的專利申請文件和附圖中,其中有關導紗器上的左右擋臂(在申請人申請的CN101117754A文件中稱為"左右滑道")都是固定在本體上,有的甚至與本體連為一體。由於左右擋臂之間形成一個凹槽,使得電腦針織橫機機頭撥杆置於凹槽內後可以撥動導紗器在導軌上高速滑動。在電腦橫機進行針織時, 一般當機頭上的撥杆卡住凹槽一個側壁開始使導紗器在導軌上移動時,導紗器上的紗嘴開始給織針餵線,而當機頭運動使得導紗器到位後,紗嘴給織針餵線結束。由於橫機的導軌兩側安裝有導紗器,並且同步移動,所以當導紗器上的紗嘴開始給織針餵線時,兩側的導紗器紗嘴就同時餵線,因而會導致紗線交叉,容易短線,而短線後,紗嘴餵線就存在漏餵的情況,最終導致針織品不合格或者成為廢品。因而就需要將導軌上兩個左右擋臂形成的凹槽相互錯開,才可使紗線餵線時不會交叉,不易斷線,而使紗嘴精確餵紗給織針。而以往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製作不同規格的導紗器,即各個導紗器上左右擋臂之間的距離各不相同,按照需要選擇導紗器。這樣,在使用中要根據情況選擇導紗器,而每次改變都需要重新選擇導紗器,非常麻煩。另外,導紗器在導軌上移動時,使用時間長後,導軌與導紗器之間存在磨損現象,而使得導紗器在高速移動中存在擺動的現象,也會使導紗器上的紗嘴餵紗不精確。同時,導紗器高速運動後,當機頭的撥扞離開凹槽後,存在慣性現象,而要將導紗器精確的停止在導軌上的某個位置是非常困難,也由於慣性引起的為題而使餵紗不精確。
發明內容
鑑於背景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將左右擋臂進行調節的針織橫機導紗器。
為此,本發明是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針織橫機導紗器,具有本體和左右擋臂,在本體上設置有第一角槽和第二角槽,且第二角槽與第一角槽相對應,第一角槽和第二角槽與橫機的導軌相匹配,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右擋臂可調節的安裝在本體上;所述本體上設有左右擋臂座,左右擋臂座上設有螺孔,所述左右擋臂上設有滑槽,所述左右擋臂通過螺釘穿過滑槽螺接於所述螺
孔內;所述左右擋臂座的面上設有第一直線紋路,且所述左右擋臂與所述滑道
座相配合的面上設有第二直線紋路,所述第一直線紋路與所述第二直線紋路相
匹配;所述本體的上部左右設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內設置有螺孔,所述左 右擋臂上設置有滑槽,所述左右擋臂通過螺釘穿過滑槽螺接於所述螺孔內;所 述本體的上部左右凹陷部內設有第一直線紋路,所述左右擋臂與所述凹陷部的 接觸面上設有第二直線紋路,所述第一直線紋路與所述第二直線紋路相匹配; 所述本體上設有磁體。
本發明中,將左右擋臂可調節的安裝在本體上後,其左右擋臂之間的距離 隨意可調,使之符合左右擋臂構成的凹槽在導軌的兩側存在錯位,所以,紗嘴 安裝在導紗器上後,餵紗時不存在交叉現象,不會使紗線斷線,達到餵紗精確 到位的目的,更不存在斷線漏餵的現象,保證針織品的針織質量,亦解決了經 常換導紗嘴的麻煩;而第一直線紋路和第二直線紋路的匹配,使之左右擋臂在 調整時能夠定位,具有精調的效果;本體上的磁體,在機頭撥杆不撥動的情況 下,其磁性的作用能夠迅速吸住鐵製導軌,具有精確停車的特點,同時,由於 磁體的設置,使得導紗器在導軌上高速移動時緊貼導軌移動,不會由於其之間 的磨損存在擺動現象。
下面再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有關細節。 圖1為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本體的正面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本體的背面結構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安裝左右擋臂的結構圖; 圖4為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左右擋臂的結構圖;圖5為本發明本體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第二個實施例本體的正面結構圖; 圖7為本發明第二個實施例本體的背面結構圖; 圖8為本發明第二個實施例左右擋臂的結構圖; 圖9為本發明第二個實施例左右擋臂安裝在本體上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照附圖1—5,這種針織橫機導紗器,具有本體1和左右擋臂6,在本體l 上設置有第一角槽11和第二角槽12,且第二角槽12與第一角槽11相對應,第 一角槽ii和第二角槽12與電腦一黃機的導軌相匹配,故而這種導紗器就是通過 第一角槽11和第二角槽12扣在橫機的導軌上的,所述左右擋臂6可調節的安 裝在本體l上;具體的來說,其第一個實施例的左右擋臂6是這樣安裝在本體1 上的在所述本體l上設有左右擋臂座4,左右擋臂座4上設有螺孔3,所述左 右擋臂6上設有滑槽10,所述左右擋臂6通過螺釘7穿過滑槽10螺接於所述螺 孔3內;所述左右擋臂座4的面上設有第一直線糹丈路5,且所述左右擋臂6與所 述左右擋臂座4相配合的面上設有第二直線紋路9,所述第一直線紋路5與所述 第二直線糹丈路9相匹配,這種直線紋路的設置,使得左右擋臂6具有微調的功 能,即稍微移動一點距離,其直線紋路可精確定位,防止左右擋臂6在調整時 移動過多。所以要調節左右擋臂6時,只要鬆開螺釘7,移動左右擋臂6到需要 的位置,再用螺釘7擰緊,即把左右擋臂6固定在本體1上,而達到調節左右 擋臂之間距離的目的。
本發明的第二個實施例,如圖6—9所示,它是這樣將左右擋臂6安裝在本 體上的所述本體1的上部左右設置有凹陷部13,所述凹陷部13內設置有螺孔 3,所述左右擋臂6上設置有滑槽1Q,所述左右擋臂6通過螺釘7穿過滑槽10螺接於所述螺孔3內;所述本體1的上部左右凹陷部13內設有第一直線紋i 各5, 所述左右擋臂6與所述凹陷部13的接觸面上設有第二直線紋路9,所述第一直 線紋路5與所述第二直線紋路9相匹配;同樣,這種左右擋臂6也可以像第一 個實施例一樣可以達到微調的目的,而要調節左右擋臂6時,亦鬆開螺釘7,移 動左右擋臂6,按需要來確定移動的位置,調節好後,擰緊螺釘7,同樣也可達 到調節的目的。由於本實施例在本體上直至凹陷部後,使得左右擋臂6的向下 長度增加,所以,與第一個實施例相比,具有穩定性較差的缺點,但也可以達 到調整的目的。
上述的兩個實施例中,其本體1上設有;茲體2,並且該磁體2具有若干個, 均勻的分布在本體l上,所以在導紗器高速移動過程中,由於磁體2的磁性作 用,導紗器均能緊貼在鐵製的導軌上,不會存在擺動現象;而橫機機頭的撥杆 離開左右擋臂時,也由於磁體2磁性的作用,迅速吸住鐵製導軌,不會由於慣 性而使導紗器繼續移動,而達到精確停車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針織橫機導紗器,具有本體(1)和左右擋臂(6),在本體(1)上設置有第一角槽(11)和第二角槽(12),且第二角槽(12)與第一角槽(11)相對應,第一角槽(11)和第二角槽(12)與橫機的導軌相匹配,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右擋臂(6)可調節的安裝在本體(1)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織橫機導紗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1)上設有左右擋臂座(4 ),左右擋臂座(4 )上設有螺孔(3 ),所述左右擋臂(6 )上設有滑槽(10 ),所述左右擋臂(6 )通過螺釘(7 )穿過滑槽(10 )螺接於所述螺孔(3 )內。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針織橫機導紗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右擋臂座(4 )的面上設有第一直線紋路(5),且所述左右擋臂(6)與所述滑道座(4)相配合的面上設有第二直線紋路(9),所述第一直線紋路(5)與所述第二直線紋3各(9 )相匹配。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織橫機導紗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1)的上部左右設置有凹陷(13)部,所述凹陷部(13)內設置有螺孔(3),所述左右擋臂(6 )上設置有滑槽(10 ),所述左右擋臂(6 )通過螺釘(7 )穿過滑槽(10)螺接於所述螺孔(3)內。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針織橫機導紗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1)的上部左右凹陷部(13)內設有第一直線紋路(5),所述左右擋臂(6)與所述凹陷部(13 )的接觸面上設有第二直線紋路(9 ),所述第一直線紋路(5 )與所述第二直線紋^各(9)相匹配。
6、 根據權利要求1—5任何一項所述的針織橫機導紗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1)上設有磁體(2 )。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針織橫機導紗器,具有本體(1)和左右擋臂(6),在本體(1)上設置有第一角槽(11)和第二角槽(12),且第二角槽(12)與第一角槽(11)相對應,第一角槽(11)和第二角槽(12)與橫機的導軌相匹配,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右擋臂(6)可調節的安裝在本體(1)上。本發明中將左右擋臂可調節的安裝在本體上後,使得左右擋臂之間的間距可以隨意調整,其配合針織橫機上的撥杆在針織橫機的導軌上移動後,能夠使得安裝在導紗器上的紗嘴精確地對織針進行餵紗,具有餵紗精確到位的特點。
文檔編號D04B15/56GK101525807SQ20091000176
公開日2009年9月9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2日 優先權日2009年1月2日
發明者林良金 申請人:林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