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塊裝置、具有該滑塊裝置的伸縮臂架及起重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16:40:51 3
專利名稱:滑塊裝置、具有該滑塊裝置的伸縮臂架及起重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滑塊裝置、具有該滑塊裝置的伸縮臂架及起重機。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起重機的組成部件中缺少不了臂架結構,隨著起重機的發展,臂架從結構、類型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和變化。箱型伸縮臂架主要應用於汽車起重機等工程機械,基於伸縮臂架重量輕,抗彎曲性能高的要求,箱型伸縮臂架的截面形狀以橢圓或方形較為常見。箱型伸縮臂架一般包括多個節臂,每相鄰的兩個節臂之間的載荷通過滑塊裝置實現傳遞,傳統的臂架滑塊與筒體在吊載前貼合較好,接觸壓力分布比較均勻。但是,在吊載作用下,因滑塊變形與臂架變形不協調,臂架筒體與滑塊之間貼合較差,存在明顯的局部擠壓現象,導致臂架滑塊作用位置局部應力過大,情況嚴重時將導致臂架筒體在滑塊作用處局部產生拱起、下塌、屈曲,甚至撕裂等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於伸縮臂架的滑塊裝置,能夠提高伸縮臂架中滑塊與臂架筒體之間作用力分布的均勻性,改善伸縮臂架筒體與滑塊裝置的滑塊之間的局部擠壓現象。另外,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 一種伸縮臂架,具有較高承載能力。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起重機,具有較高的使用壽命。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用於伸縮臂架的滑塊裝置,包括滑塊和滑塊支撐座,所述滑塊和所述滑塊支撐座相對的兩個面相互鉸接; 彈性元件,支撐在所述滑塊和所述滑塊支撐座相互鉸接的兩個面之間。優選地,所述滑塊為長方體結構,所述滑塊朝向所述滑塊支撐座的內側面設有凸起的第一鉸支座,所述滑塊支撐座朝向所述滑塊的一面設有凸起的第二鉸支座,所述第一鉸支座與所述第二鉸支座相互鉸接,且所述第一鉸支座與所述第二鉸支座的鉸接軸線垂直於所述滑塊的長度方向。優選地,所述鉸接軸線在所述滑塊內側面上的投影與所述內側面的兩個長邊中點連線重合;以及所述彈性元件為兩組,相對所述鉸接軸線對稱分布,每一組包括至少一個彈性元件。優選地,每一組包括一個彈性元件。優選地,所述鉸接軸線在所述滑塊內側面上的投影偏離所述內側面的兩個長邊中點連線的位置。[0017]優選地,所述第一鉸支座與所述滑塊具有一體式結構,所述第二鉸支座與所述滑塊支撐座具有一體式結構。或所述第一鉸支座與所述滑塊可拆卸地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鉸支座與所述滑塊支撐座具有一體式結構;或所述第一鉸支座與所述滑塊具有一體式結構,所述第二鉸支座與所述滑塊支撐座可拆卸地固定連接;或所述第一鉸支座與所述滑塊可拆卸地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鉸支座與所述滑塊支撐座可拆卸地固定連接。優選地,所述彈性元件為金屬彈簧或電磁彈簧,所述滑塊和所述滑塊支撐座相對的兩個面上對應地設有安裝槽,所述金屬彈簧或所述電磁彈簧的兩端分別設置於所述安裝槽內。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伸縮臂架,具有多個節臂,每相鄰兩個節臂的筒體之間設有上述技術方案中提到的滑塊裝置,所述滑塊裝置的滑塊背離所述滑塊支撐座的一面與第二節臂的外表面相抵,所述滑塊支撐座固定於第一節臂的外端部,所述第二節臂內套於所述第一節臂。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 一種起重機,包括上述方案中提到的伸縮臂架。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於伸縮臂架的滑塊裝置,包括滑塊和滑塊支撐座,所述滑塊和所述滑塊支撐座的相對的兩個面相互鉸接;彈性元件,支撐在所述滑塊和所述滑塊支撐座相互鉸接的兩個面之間。為了對上述伸縮臂架的滑塊裝置進行描述,下文引入了節臂的概念,下文以相鄰的兩個節臂為例,對滑塊裝置的原理進行描述以第一節臂和第二節臂為例,其中第二節臂內套於第一節臂;第一節臂的外端部具有加強結構,因此結構偏剛,具體地,上述滑塊裝置固定於第一節臂的外端部,在第二節臂的伸出端受到向下的拉力時,第二節臂筒體會發生整體彎曲變形,由於滑塊與滑塊支撐座之間鉸接,且支撐在滑塊和滑塊支撐座相互鉸接的兩個面之間的彈性元件具有伸縮變形量,能夠在實現滑塊與滑塊支撐座之間進行力傳遞的前提下,使得滑塊與滑塊支撐座之間可相對轉動,彈性元件的設置,能夠將滑塊支撐座的力均勻地傳遞給滑塊。因此,滑塊繞兩者之間的鉸接軸線隨著第二節臂筒體的變形旋轉後,滑塊背離滑塊支撐座的一面與第二節臂筒體的外表面之間處於良好的接觸狀態,增大了滑塊與第二節臂筒體的外壁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得滑塊與第二節臂筒體外壁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均勻分布。所以,上述滑塊裝置安裝於伸縮臂架中,能夠提高伸縮臂架中滑塊與臂架筒體之間相互作用力分布的均勻性,改善伸縮臂架筒體與滑塊裝置的滑塊之間的局部擠壓現象。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伸縮臂架,具有多個節臂,每相鄰兩個節臂的筒體之間設有上述技術方案中提到的滑塊裝置,所述滑塊裝置中的滑塊背離所述滑塊支撐座的一面與第二節臂的外表面相抵,所述滑塊支撐座固定於第一節臂的外端部,所述第二節臂內套於所述第一節臂。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伸縮臂架,由於各伸縮臂架之間安裝了上述滑塊裝置,在使用過程中,提高了滑塊與第二節臂筒體外壁之間相互作用力分布的均勻性,提高了上述伸縮臂架的承載能力。所以採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伸縮臂架,承載能力比較高。[0031 ]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 一種起重機,包括上述方案中提到的伸縮臂架。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機,由於具有上述方案中提到的伸縮臂架,起重機在承載較重的物體時,可以減小對起重機伸縮臂架的損傷。所以採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機,使用壽命較長。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滑塊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滑塊裝置安裝於伸縮臂架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滑塊裝置安裝於伸縮臂架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實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種滑塊裝置安裝於伸縮臂架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滑塊上的潤滑溝槽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範圍。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用於伸縮臂架的滑塊裝置,該滑塊裝置包括滑塊3、滑塊支撐座4和彈性元件54。其中,滑塊3和滑塊支撐座4的相對的兩個面相互鉸接;彈性元件54支撐在滑塊3和滑塊支撐座4相互鉸接的兩個面之間。為了對上述伸縮臂架的滑塊裝置進行描述,下文引入了節臂的概念,下文以相鄰的兩個節臂為例對滑塊裝置的原理進行描述如圖2所示,以第一節臂I和第二節臂2為例,其中第二節臂2內套於第一節臂1,第一節臂I的外端部具有加強結構,因此第一節臂I的結構偏剛。如圖2所示,上述滑塊裝置中,滑塊3背離滑塊支撐座4的一面與第二節臂2筒體的外壁相抵,滑塊支撐座4固定於第一節臂I的端部。在第二節臂2的伸出端部受到向下的拉力時,第二節臂2的筒體會發生整體彎曲變形,由於滑塊3與滑塊支撐座4之間鉸接,且支撐在滑塊3和滑塊支撐座4相互鉸接的兩個面之間的彈性元件54具有伸縮變形量,能夠在實現滑塊3與滑塊支撐座4之間進行力傳遞的前提下,使得滑塊3與滑塊支撐座4之間可相對轉動。彈性元件54的設置,能夠將滑塊支撐座4的力均勻地傳遞給滑塊3。因此,滑塊3繞兩者之間的鉸接軸線隨著第二節臂2筒體的變形旋轉後,滑塊3背離滑塊支撐座4的一面與第二節臂2筒體的外壁之間處於良好的接觸狀態,增大了滑塊3與第二節臂2筒體的外壁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得滑塊3作用在第二節臂2筒體外壁上的壓力分布更加均勻合理。所以,上述滑塊裝置安裝於伸縮臂架中,能夠提高伸縮臂架中滑塊3與臂架筒體之間作用力分布的均勻性,改善伸縮臂架筒體與滑塊裝置的滑塊3之間的局部擠壓現象。上述技術方案中,具體地,滑塊3的形狀為長方體結構,滑塊3朝向滑塊支撐座4的內側面設有凸起的第一鉸支座51,滑塊支撐座4朝向滑塊3的一面設有凸起的第二鉸支座52,第一鉸支座51與第二鉸支座52相互鉸接,且第一鉸支座51與第二鉸支座52的鉸接軸線垂直於滑塊3的長度方向。第一鉸支座51和第二第鉸支座52之間通過銷軸53連接,滑塊3和滑塊支撐座4繞第一鉸支座51和第二鉸支座52的鉸接軸線旋轉,以實現槓桿運動。優選地,鉸接軸線在滑塊3內側面上的投影可以位於滑塊3多個不同位置處方案一,如圖3所示,鉸接軸線在滑塊3內側面上的投影與內側面的兩個長邊中點的連線重合;以及彈性元件54為兩組,相對第一鉸支座51和第二鉸支座52的鉸接軸線對稱分布,每一組包括至少一個彈性兀件。當第二節臂2的伸出端部受到向下的拉力時,第二節臂2的伸出端由於外力的作用將產生向下的位移,第二節臂2的筒體產生整體彎曲變形。滑塊3可以繞著第一鉸支座51和第二鉸支座52之間的鉸接軸線隨著第二節臂2筒體的變形旋轉,滑塊支撐座4使靠近第一節臂I的外端的彈性元件542受到的壓力變大,彈性元件542長度縮短;遠離第一節臂I的外端的彈性元件541受到的壓力變小,長度伸長。彈性元件541和彈性元件542相對第一鉸支座51和第二鉸支座52的鉸接軸線對稱分布,使得滑塊3受力均勻;滑塊3繞第一鉸支座51和第二鉸支座52的鉸接軸線隨著第一節臂I筒體的變形旋轉後,滑塊3背離滑塊支撐座4的一面與第二節臂2筒體的外壁之間處於良好的接觸狀態,從而增大了滑塊3與第二節臂2筒體的外壁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得滑塊3與第二節臂2筒體外壁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均勻分布。具體地,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一,可以使滑塊3與第二節臂2筒體外壁的局部擠壓力被分布在以鉸接軸線為界,靠近伸縮臂架的節臂端部約一半以上滑塊3長度範圍內,增大了滑塊3與第二節臂2筒體外壁的接觸面積,提高滑塊3與第二節臂2筒體外壁之間作用力分布的均勻性。方案一中,優選地,每一組彈性元件54包括一個彈性元件。便於生產加工製造,當然每一組也可以包含多個彈性元件,多個彈性元件可以沿著鉸接軸線的方向依次排列,也可以沿著鉸接軸線的垂直方向依次排列,這裡就不再一一贅述。方案二,如圖4所示,鉸接軸線在滑塊3內側面上的投影偏離內側面的兩個長邊中點連線的位置,彈性元件54設置於鉸接軸線朝向上述兩個長邊中點連線的一側。優選地,彈性元件54與鉸接軸線中點的連線與滑塊3的長邊平行,在其它實施方式中,若彈性元件54為兩個,兩個彈性元件54位於鉸接軸線朝向上述兩個長邊中點連線的同一側,且依次排列。靠近鉸接軸線的彈性元件541剛度取較大值,另一個彈性元件542剛度取較小值,使得滑塊3在長度方向上受力均勻。在第二節臂2的伸出端部受到向下的拉力時,第二節臂2的外端由於外力的作用將產生向下的位移,第二節臂2筒體產生整體彎曲變形,滑塊3繞著第一鉸支座51和第二鉸支座52之間的鉸接軸線隨著第二節臂2筒體的變形旋轉。為便於描述,本方案中指定,方案二中提到的滑塊3朝向第一節臂I內端的端部稱為內端部,朝向第一節臂I外端的端部稱為外端部。當鉸接軸線在滑塊3內側面上的投影位於滑塊3的內端部,第二節臂2的筒體整體彎曲變形時,彈性元件54會在滑塊支撐座4與滑塊3的壓力作用下壓縮量變大,長度變短,從而在實現滑塊3與滑塊支撐座4之間進行力傳遞的前提下,保證滑塊3與滑塊支撐座4之間可相對旋轉;當鉸接軸線在滑塊3內側面上的投影位於滑塊3的外端部,第二節臂2的筒體整體彎曲變形時,滑塊3在彈性元件54的作用力下繞上述鉸接軸線旋轉,彈性元件54的壓縮量變小,長度變長,彈性元件54可以在實現滑塊3與滑塊支撐座4之間進行力傳遞的前提下,保證滑塊3與滑塊支撐座4之間可相對旋轉。因此,上述方案二的兩種實施方式,均可以在實現滑塊3與滑塊支撐座4之間進行力傳遞的前提下,保證滑塊3與滑塊支撐座4之間可相對旋轉,滑塊3旋轉後,其背離滑塊支撐座4的一面與第二節臂2筒體的外壁之間處於良好的接觸狀態,增大了滑塊3與第二節臂2筒體的外壁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得滑塊3作用在第二節臂2筒體外壁上的壓力分布更加均勻合理。具體的,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二,可以使滑塊3作用在第二節臂2筒體外壁上的局部擠壓力峰值降低了 55%左右,滑塊3與第二節臂2筒體外壁之間的接觸面積增加了 20%,使得滑塊3作用在第二節臂2筒體外壁上的壓力分布更加均勻合理。當然,方案二中,當鉸接軸線在滑塊3內側面上的投影偏離內側面的兩個長邊中點連線的位置,且鉸接軸線在滑塊3內側面上的投影既不位於滑塊3的外端部,也不位於滑塊3的內端部時,若彈性元件54為兩個,兩個彈性元件54也可以位於鉸接軸線的兩側,這裡就不再一一贅述。上述技術方案一、方案二中,第一鉸支座51與滑塊3、以及第二鉸支座52與滑塊支撐座4之間的連接可以有多種方式方式一第一鉸支座51與滑塊3具有一體式結構,第二鉸支座52與滑塊支撐座4具有一體式結構。滑塊3與第一鉸支座51做成一體式的結構,第二鉸支座52與滑塊支撐座4做成一體式的結構,減少滑塊裝置內部部件的安裝步驟。方式二 第一鉸支座51與滑塊3可拆卸地固定連接,第二鉸支座52與滑塊支撐座4具有一體式結構。滑塊3在與第一節臂2的內壁摩擦一段時間後,在第一鉸支座51未受磨損的情況下,滑塊3已經變形磨損,第一鉸支座51與滑塊3可拆卸固定連接,可以在不更換第一鉸支座51的情況下對滑塊3進行更換,降低滑塊裝置的使用成本。上述第一鉸支座51與滑塊3之間可以通過過盈配合實現可拆卸固定連接,還可以通過螺栓固定等方式實現。方式三第一鉸支座51與滑塊3可拆卸地固定連接,第二鉸支座52與滑塊支撐座4可拆卸地固定連接。上述結構,在保證了可以對滑塊3進行單獨更換的前提下,還可以對第二鉸支座52進行單獨更換。方式四第一鉸支座51與滑塊3具有一體式結構,第二鉸支座52與滑塊支撐座4可拆卸地固定連接。可以減少滑塊裝置內部部件的安裝步驟。上述技術方案中提到的彈性元件為金屬彈簧或電磁彈簧,滑塊3和滑塊支撐座4相對的兩個面上設有安裝槽,金屬彈簧或電磁彈簧的兩端分別固定設置於安裝槽內,從而實現彈性元件54對滑塊3和滑塊支撐座4的支撐作用。當然,彈性支撐元件54也可以通過其它方式安裝在滑塊3和滑塊支撐座4上,如通過焊盤焊接在滑塊3和滑塊支撐座4上,這裡就不再一一贅述。當承載元件54為電磁彈簧時,需要在滑塊支撐座4上開設導線槽。[0066]滑塊3在滑動過程中會產生摩擦阻力,為了減小滑塊3在滑動過程中會產生的摩擦阻力,滑塊3背離滑塊支撐座4的一面設有潤滑溝槽31,用於存放潤滑油脂。如圖5所示,進一步地,潤滑溝槽31的形狀為倒「8」字形。倒「8」字形的潤滑溝槽31,能夠實現潤滑油脂在溝槽的循環運動,能夠改善滑塊3的另一面與伸縮臂各節臂的筒體的內表面之間的潤滑條件,降低摩擦係數,減輕滑塊的磨損,提高滑塊的使用壽命。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滑塊3為長方體結構,滑塊支撐座4為L型。便於生產製造,當然滑塊3和滑塊支撐座4的形狀還可以為其他形狀,這裡就不再一一贅述。實施例二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伸縮臂架,具有多個節臂,每相鄰兩個節臂的筒體之間設有上述技術方案中提到的滑塊裝置,滑塊裝置中的滑塊3背離滑塊支撐座4的一面與第二節臂2的外表面相抵,滑塊支撐座4固定於第一節臂I的端部,第二節臂2內套於第一節臂I。具體地,滑塊支撐座4通過螺栓6固定於第一節臂I的端部。當然,滑塊支撐座4也可以通過其它方式固定於第一節臂I的端部,如螺釘等,這裡就不再一一贅述。本實施例提供的伸縮臂架,由於各伸縮臂架之間安裝了上述滑塊裝置,在使用過程中,提高了滑塊3與第二節臂2筒體外壁之間作用力分布的均勻性,提高了上述伸縮臂架的承載能力。所以採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伸縮臂架,承載能力比較高。實施例三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起重機,包括上述方案中提到的伸縮臂架。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機,由於具有上述方案中提到的伸縮臂架,起重機在承載較重的物體時,可以減小對起重機伸縮臂架的損傷。所以採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機,使用壽命較長。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伸縮臂架的滑塊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滑塊和滑塊支撐座,所述滑塊和所述滑塊支撐座相對的兩個面相互鉸接;彈性元件,支撐在所述滑塊和所述滑塊支撐座相互鉸接的兩個面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塊為長方體結構,所述滑塊朝向所述滑塊支撐座的內側面設有凸起的第一鉸支座,所述滑塊支撐座朝向所述滑塊的一面設有凸起的第二鉸支座,所述第一鉸支座與所述第二鉸支座相互鉸接,且所述第一鉸支座與所述第二鉸支座的鉸接軸線垂直於所述滑塊的長度方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滑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鉸接軸線在所述滑塊內側面上的投影與所述內側面的兩個長邊中點的連線重合;以及所述彈性元件為兩組,相對所述鉸接軸線對稱分布,每一組包括至少一個彈性元件。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滑塊裝置,其特徵在於,每一組包括一個彈性元件。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滑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鉸接軸線在所述滑塊內側面上的投影偏離所述內側面的兩個長邊中點連線的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2 5任一項所述的滑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鉸支座與所述滑塊具有一體式結構,所述第二鉸支座與所述滑塊支撐座具有一體式結構;或所述第一鉸支座與所述滑塊可拆卸地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鉸支座與所述滑塊支撐座具有一體式結構;或所述第一鉸支座與所述滑塊具有一體式結構,所述第二鉸支座與所述滑塊支撐座可拆卸地固定連接;或所述第一鉸支座與所述滑塊可拆卸地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鉸支座與所述滑塊支撐座可拆卸地固定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 5任一項所述的滑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元件為金屬彈簧或電磁彈簧,所述滑塊和所述滑塊支撐座相對的兩個面上對應地設有安裝槽,所述金屬彈簧或所述電磁彈簧的兩端分別設置於所述安裝槽內。
8.一種伸縮臂架,具有多個節臂,其特徵在於,每相鄰兩個節臂的筒體之間設有如權利要求I 7任一項所述的滑塊裝置,所述滑塊裝置中的滑塊背離所述滑塊支撐座的一面與第二節臂的外表面相抵,所述滑塊支撐座固定於第一節臂,所述第二節臂內套於所述第一節臂。
9.一種起重機,其特徵在於,包括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伸縮臂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用於伸縮臂架的滑塊裝置。包括滑塊和滑塊支撐座,滑塊和滑塊支撐座的相對的兩個面相互鉸接;彈性元件,支撐在滑塊和滑塊支撐座相互鉸接的兩個面之間。安裝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滑塊裝置的伸縮臂架,彈性元件能夠在實現滑塊與滑塊支撐座之間進行力傳遞的前提下,使得滑塊可以繞滑塊與滑塊支撐座之間的鉸接軸線隨各節臂筒的彎曲變形而產生轉動,確保滑塊背離滑塊支撐座的一面與第二節臂筒體的外表面之間處於良好的接觸狀態,增大了滑塊與第二節臂筒體的外表面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得滑塊與第二節臂筒體外壁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均勻分布。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具有該滑塊裝置的伸縮臂架和起重機。
文檔編號B66C23/687GK202848931SQ20122054205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2日
發明者曾維棟, 任會禮, 王玉超 申請人: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