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瘀阻腸絡證型慢性腸炎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05:37:01 1
一種治療瘀阻腸絡證型慢性腸炎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瘀阻腸絡證型慢性腸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組成:五靈脂20份、三七末3份、丹參15份、沒藥20份、紅花6份、血竭末2份、黨參20份、延胡索10份、乳香15份、凌霄花15份、川續斷10份、米殼10份、赤石脂10份、土白芨10份。本發明採用合適的配方及適宜的配比,各藥物之間相互配合,協同作用,共奏通絡化瘀、活血止痛的功效,五年來,通過對80名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達97.5%,愈後隨訪半年不再復發。
【專利說明】 一種治療瘀阻腸絡證型慢性腸炎的中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到一種中藥,特別是一種治療瘀阻腸絡證型慢性腸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慢性腸炎是腸道的常見病,其發病緩慢,病程較長,遷延日久,常因飲食不當,情緒抑鬱,勞倦過度而復發,根據其病的臨床特點,屬中醫學的慢性腹痛、慢性腹瀉範疇。其發病原因可見脾胃虛弱、腎陽虛衰、和肝氣乘脾、瘀阻腸絡等。本病的病位在脾胃,但與肝腎密切相關。其病性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以脾胃肝腎之氣失司為本,胃腸功能失調為輔,致氣血逆亂,臟腑失調,陰陽不和等病理變化,清濁不分、混雜而下,走於大腸洩瀉為其臨床特點。目前,治療慢性腸炎的方法大多數採用西藥治療,西藥治療只起到暫緩症狀的作用,不能治本,幾天後甚至數小時後,又會復發。中藥治療慢性腸炎具有較好的療效,目前,治療慢性腸炎的中藥有許多種,但還沒有一種針對於瘀阻腸絡證型慢性腸炎進行治療的中藥。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治療瘀阻腸絡證型慢性腸炎的中藥,通過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其配比,達到安全有效治癒瘀阻腸絡證型慢性腸炎的目的。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瘀阻腸絡證型慢性腸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組成:五靈脂20份、三七末3份、丹參15份、沒藥20份、紅花6份、血竭末2份、黨參20份、延胡索10份、乳香15份、凌霄花15份、川續斷10份、米殼10份、赤石脂10份、土白芨10份。
[0005]上述配方中各藥材的來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五靈脂【來源】為I吾鼠科動物橙足騎鼠Trogopterus Xanthipes Milne-Edwards或飛鼠科動物小飛鼠Pteromys volans L.的乾燥糞便。【性味】甘,溫。【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炒炭止血。用於心腹淤血作痛,痛經,血瘀經閉,產後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0006]三七【來源】本品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H.Chen的乾燥根。【性味】甘、微苦,溫。【歸經】歸肝、胃經。【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於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腫痛。
[0007]丹參【來源】本品為唇形科植物丹參Salvia milt1rrhiza Bunge.的乾燥根及根莖。【性味】苦,微寒。【歸經】歸心、肝經。【功能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經,清心除煩。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積聚,胸腹刺痛,熱痺疼痛,瘡瘍腫痛,心煩不眠;肝脾腫大,心絞痛。
[0008]沒藥【來源】橄欖科沒藥屬植物沒藥樹Commiphora myrrha Engl.[C.moImoIEngl.]及同屬他種植物的樹幹皮部滲出的油膠樹脂。【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散瘀止痛,外用消腫生肌。用於跌打淤血腫痛,癰疽腫痛,胸腹諸痛;外用治瘡口久不收斂。
[0009]延胡索【來源】本品為S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ff.T.Wang的乾燥塊莖。【性味】辛、苦,溫。【歸經】歸肝、脾經。
[0010]【功能主治】活血,利氣,止痛。用於胸脅、脘腹疼痛,經閉痛經,產後瘀阻,跌扑腫痛。
[0011]紅花【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乾燥花。【性味】辛,溫。【歸經】歸心、肝經。【功能主治】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用於經閉,痛經,惡露不行,症瘕痞塊,跌扑損傷,瘡瘍腫痛。
[0012]血竭【來源】本品為棕櫚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 Blume.果實滲出的樹脂經加工製成。【性味】甘、鹹,平。【歸經】歸心、肝經。【功能主治】祛瘀定痛,止血生肌。用於跌扑折損,內傷瘀痛;外傷出血不止
黨參【來源】本品為桔梗科植物黨參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素花黨參(西黨參)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var.modesta (Nannf.) L.T.Shen 或川黨參Codonopsis tangshen Oliv.的乾燥根。【性味】甘,平。【歸經】歸脾、肺經。【功能主治】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用於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
[0013]乳香【來源】橄欖科乳香樹屬植物乳香樹Boswellia carterii Birdw.[B.sacraFluek.]、藥膠香樹 B.bhawdajiana Birdw.及野乳香樹 B.neglecta M.Moore 等,以其樹幹皮部傷口滲出的油膠樹脂入藥。搗成粉末,於鍋內炒溶後,除淨大量的刺激性濃煙(即揮髮油),倒出待微冷後,切成小塊即得。【性味】辛、苦,溫。【功能主治】活血止痛。用於心腹諸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瘡癰腫痛。
[0014]凌霄花【來源】本品為柴葳科植物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K.Schum.或美洲凌霄Campsis radicans (L.) Seem.的乾燥花及根。【性味】花:甘、酸,寒。根:苦,涼。【歸經】花:歸肝、心包經。【功能主治】花:涼血,化瘀,祛風。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癥瘕,產後乳腫,風疹發紅,皮膚瘙癢,痤瘡。根:活血散瘀,解毒消腫。用於風溼痺痛,跌打損傷,骨折,脫臼,急性胃腸炎。
[0015]米殼【來源】為S粟科植物S粟Papaver somniferum L.的乾燥果殼。【性味】酸;澀;寒。【歸經】肺經;腎經;大腸經。【功能主治】
斂肺止咳,澀腸,定痛。治久咳,久瀉,久痢,脫肛,便血,心腹筋骨諸痛,滑精,多尿,白帶。
[0016]赤石脂【來源】本品為矽酸鹽類礦物多水高嶺石族多水高嶺石,主含含水矽酸鋁[A14 (Si4010) (OH) 8.4H20] 0【性味】甘、酸、澀,溫。【歸經】歸胃、大腸經。【功能主治】澀腸,止血,生肌斂瘡。用於久瀉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帶下;外治瘡瘍不斂,溼疹膿水浸淫。
[0017]土白芨【來源】為蘭科植物二葉舌唇蘭的塊莖。【性味】苦,平。【歸經】肺;脾經。【功能主治】補肺生肌,化瘀止血。治肺癆咳血,吐血,衄血,創傷,癰腫,湯火傷。
[0018]瘀阻腸絡證型慢性腸炎的病因是因洩瀉日久,病邪入絡,血瘀壅滯腸絡所致。其臨床症狀表現為洩瀉日久,瀉後不爽,便下糞少不盡,大便時稀時幹,便如粘凍或黯血,或血色黑光如漆,腹部刺痛,痛有定處,左側少腹為著,按之痛劇難忍,常捫及條索狀瘀塊,面色暗滯無華,口乾不欲飲,舌邊有瘀斑或舌質暗紅,脈弦而澀。瘀血日久內停腸腑,損傷氣血,不通則痛,故有腹部刺痛;血瘀腸絡,脈絡受阻,則腹部刺痛固定不移,按之痛著;瘀阻氣滯,故有瀉下糞少夾粘凍黯血,瀉後不盡之感;瘀血內阻,血不歸經,敗血於外血黑如漆;口乾不欲飲,面色暗滯無華,舌邊有瘀斑,舌質暗紅,脈弦而澀,均為瘀血內停,腸絡瘀阻之徵象。本發明採用合適的配方及適宜的配比,各藥物之間相互配合,協同作用,共奏通絡化瘀、活血止痛的功效,五年來,通過對80名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達97.5%,愈後隨訪半年不再復發。
[0019]下面結合臨床實驗數據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資料
發明人2007年11月-2013年2月間共收集了 160例瘀阻腸絡證型慢性腸炎的門診患者,其中,男83例,女77例,年齡33-59歲,病情2個月-1年。隨機分為:治療組80例,對照組80例。兩組年齡等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0020]2、試驗方法
2.1對照組服用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中成藥「補脾益腸丸」,按照說明書服用。療程10天。
[0021]2.2治療組口服本發明按照具體實施例1製得的膠囊,早、中、晚各一次。療程10天。
[0022]3、療效標準及治療結果
3.1療效標準:
痊癒:瘀阻腸絡證型慢性腸炎的臨床症狀全部消失。好轉:瘀阻腸絡證型慢性腸炎的臨床症狀減輕,病情得到控制。無效:臨床症狀無明顯好轉或加重。
[0023]3.2治療統計結果見表I。
[0024]表I 兩組療效比較_
組別 η 痊癒好轉無效總有效率(%)
治療組 ^ 62 36 ~2 97.5%
對照組 |80|30 |36 |l4 182.5%—
由此可見,採用本發明的組方製得的藥物能夠安全有效治療瘀阻腸絡證型慢性腸炎。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了更好地理解與實施本發明,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0026]具體實施例1
稱取五靈脂20克、丹參15克、沒藥20克、紅花6克、黨參20克、延胡索10克、乳香15克、凌霄花15克、川續斷10克、米殼10克、赤石脂10克、土白芨10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時,過濾;合併濾液,濃縮,乾燥,再與三七末3克、血竭末2克混合均勻,裝入膠囊殼,即得符合正常成人I天用量的膠囊劑。
[0027]用於治療瘀阻腸絡證型慢性腸炎。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0028]具體實施例2
稱取五靈脂20克、丹參15克、沒藥20克、紅花6克、黨參20克、延胡索10克、乳香15克、凌霄花15克、川續斷10克、米殼10克、赤石脂10克、土白芨10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過濾;濾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合併濾液,濃縮,乾燥,再與三七末3克、血竭末2克混合均勻,包裝,即得符合正常成人I天用量的散劑。
[0029]用於治療瘀阻腸絡證型慢性腸炎。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0030]具體實施例3 稱取五靈脂20克、丹參15克、沒藥20克、紅花6克、黨參20克、延胡索10克、乳香15克、凌霄花15克、川續斷10克、米殼10克、赤石脂10克、土白芨10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時,過濾;合併濾液,濃縮,乾燥,再與三七末3克、血竭末2克混合均勻,按照本領域常規工藝制粒,包裝,即得符合正常成人I天用量的顆粒劑。[0031 ] 用於治療瘀阻腸絡證型慢性腸炎。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瘀阻腸絡證型慢性腸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組成:五靈脂20份、三七末3份、丹參15份、沒藥20份、紅花6份、血竭末2份、黨參20份、延胡索10份、乳香15份、凌霄花15份、川續斷10份、米殼10份、赤石脂10份、土白芨10份。
【文檔編號】A61K33/26GK104161991SQ201410156527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8日
【發明者】劉勇 申請人: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