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脾胃腸道保健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07:08:06 2
專利名稱:一種脾胃腸道保健中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保健藥品,具體涉及腸胃保健中藥。
背景技術:
常用的腸胃保健中藥一般是由多味藥材加輔料組合製成,如「香果健消片」由蜘蛛香、草果、木香、糯米、糊精、澱粉、硬酸鎂、白糖配方組成;「大山楂丸」由山楂、六神曲、麥芽、蜂蜜配方製成等。此類中成藥有助於開胃、消化,能夠減輕胃部不適、緩解不良症狀,雖具有一定療效,但對於年老體弱、常年服藥的患者作用有限,服藥期間症狀好轉,停藥後往往容易復發,對藥物形成依賴性,連續服藥時間過長,會使療效下降,對腸胃也成為負擔。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合成保健中藥,能夠健脾、和胃、潤腸,兼具治療和預防保健功能,既有長效治療功效,又起到預防保健作用。
本發明的任務是這樣完成的選擇若干中藥材按比例組合加工,製成脾胃腸道保健中藥金食丹,主要成份是雞內金、五味子、番瀉葉。配方中各種中藥材組合的成份比例為雞內金10~15份五味子1~5份番瀉葉1~5份。配方中各種中藥材組合的加工方式可以是按比例製成乾粉,裝入空心膠囊包裝而成,也可以是在基本配方中各種中藥材組合基礎上添加輔料(如蜂蜜或麥芽糖等)製成蜜丸。外包裝可以選瓶裝,將製成的中成藥裝入塑料瓶或玻璃瓶,也可以採用盒裝方式裝入包裝盒中,以備隨時取用。在本發明配方中,雞內金具有消積滯、健脾胃功能,使胃液分泌增多、胃蠕動加快,促進胃運動機能改善,可治食積脹滿、嘔吐反胃;五味子具有滋腎、生津、益氣、消食功能,具有保健作用;番瀉葉的特點是瀉熱導滯、促進消化,可治熱結便秘、積滯腹脹。本發明主要採用上述配方製成。
按上述配方比例,組合加工製成本發明金食丹,經相關人群服用證明,本發明具有調和脾胃、消瘀化滯、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腸胃蠕動的功效,用於治療中老年消化不良、腹脹便秘,有獨特的療效;對於改善腸胃功能、保持消化系統正常運行可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且無任何毒副作用及不良反應,較好地達到了預定目的。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選優質雞內金1000g、五味子300g、番瀉葉500g,軋製成粉末,裝入空心膠囊,每瓶100粒裝入塑料瓶中包裝。治療病例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鬥虎屯鎮雲水村村民徐長安,男,現年65歲,因腹脹、胃口不適、食不甘味,需常年服用香果健消片、山楂丸、胃必治等多種藥品,雖有一定療效,症狀減輕,但必須長期堅持服用,對腸胃本身造成一定負擔,停藥即症狀復發。經改服本發明金食丹三天,日服三次,每次4粒,第四天即排出大量黑色硬塊狀排洩物。原因是年老體弱,胃蠕動緩慢,食物消化不良,殘渣積滯胃腸形成宿便,造成排洩不暢,堵塞腸道,腹脹胃滿。持續服用一瓶金食丹,症狀完全消失。未再服其它藥物,痊癒至今四年未重犯。
實施例2取雞內金1500g、五味子100g、番瀉葉150g,磨製成乾粉灌入膠囊,置於玻璃瓶中。治療病例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鬥虎屯鎮鬥虎屯村村民孫長喜之母李老太太,現年81歲,長期腹脹、不思飲食,氣喘心慌、心率不齊,經醫院診斷為「心臟病」,按心臟病治療,一直未見好轉。經定期服用本發明金食丹,每日三次,溫水吞服,連服三瓶,腹脹便秘症狀消失,消化功能恢復正常,飯量增加,心臟經醫院全面檢查恢復正常。其原因是老人腸胃功能衰退,消化不良造成腸胃積食,導致心臟負擔過重,出現「假性心臟病」症狀。一旦解決了腸胃病灶,心臟負擔自然減輕,「心臟病」隨之不治而愈。停藥之後未再復發。
實踐證明,本發明對於腹脹、便秘、脾胃不適等症狀確有明顯療效。對於消化系統衰退體弱和中老年人群的脾胃腸道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權利要求
1.一種脾胃腸道保健中藥,由若干中藥材按比例組合加工製成,其特徵在於其主要成份是雞內金、五味子、番瀉葉。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脾胃腸道保健中藥,其特徵在於所說中藥材組合的成份比例為雞內金10~15份五味子1~5份番瀉葉1~5份。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脾胃腸道保健中藥,其特徵在於所說中藥材組合的加工方式,可以是按配方比例製成乾粉,裝入空心膠囊包裝而成。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脾胃腸道保健中藥,其特徵在於所說中藥材組合的加工方式,也可以是在基本配方基礎上添加輔料(如蜂蜜或麥芽糖等)製成蜜丸。
全文摘要
脾胃腸道保健中藥金食丹,主要由雞內金、五味子、番瀉葉配方組成,其成份比例為10~15∶1~5∶1~5。可以按配方比例製成乾粉,裝入空心膠囊,也可以在基本配方基礎上添加輔料製成蜜丸。本發明具有調和脾胃、消淤化滯、增強腸胃蠕動的功效,用於治療中老年消化不良、腹脹便秘有獨特療效,對於改善腸胃功能,保持消化系統正常運行可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文檔編號A61K35/38GK1899376SQ200610044928
公開日2007年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19日
發明者李銀江 申請人:李銀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