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存儲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22:57:31 1
專利名稱:移動存儲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移動存儲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移動存儲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插頭可伸縮於殼體中的 移動存儲裝置。背景技術:
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現有技術可參閱於2005年12月l日公告的中國臺灣專 利第M282294號所揭示的一種移動存儲裝置,其包括一中空殼體,安裝於該殼 體上的電路裝置載具及固持在該電路裝置載具上的電路裝置;其中所述殼體內 設有一滑槽,該滑槽內設有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且該殼體一端設有一開 孔,所述電路裝置載具一側設有一按鍵機構,該按鍵機構內含一定位柱,所述 電路裝置一端連接有一USB插頭,當定位柱移動到第一定位孔時該USB插頭通過 開孔露出,當定位柱移動到第二定位孔時該USB插頭則回到殼體中。如此設計 毋須使用任何外加式防塵配件,即可對該USB插頭提供良好的防塵保護。
然而,通過上述按鍵機構前後移動使插頭露出或隱藏於殼體中時,需要推 動按鍵機構運動較長的距離,如果用力不當很容易造成按鍵機構的損壞,從而 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
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移動存儲裝置進行改造以克服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方便操作的移動存儲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移動存儲裝置,其 包括存儲模組及包覆於存儲模組的殼體,所述存儲模組上設有可凸伸出殼體的 插頭,所述殼體內還設有安裝於存儲模組上的推桿及安裝於推桿上的齒輪,所 述殼體包括固定不動的第一內殼體,所述第 一內殼體上設有與齒輪一側配合的 第一齒條,所述存儲模組上設有與齒輪另一側配合的可移動的第二齒條,所述 推桿位於第一齒條及第二齒條之間,所述第一內殼體、推桿、齒輪及存儲模組 組成一行程;改大機構以推動存儲;漠組相對於殼體移動,則所述插頭可露出或隱藏於殼體中。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過與齒輪一側配合的
第 一 殼體內的第 一齒條靜止,而與其另 一側配合的存儲模組上的第二齒條可相 對於第一殼體移動,從而推桿、安裝於推桿上的齒輪、第一殼體及存儲模組組 成一行程放大機構,只需施加很小的力推動所述推桿,便可使存儲裝置移動較 大的距離,同時插頭運動較大的距離露出或隱藏於殼體,從而避免用力不當造 成損壞推桿,操作方便且能達到不使用任何外加式防塵配件,即可對插頭提供 良好的防塵保護的目的。
圖l為本實用新型移動存儲裝置的立體組合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移動存儲裝置的部分分解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移動存儲裝置的另一角度的部分分解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移動存儲裝置存儲模組的立體分解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移動存儲裝置存儲;漠組的另一角度的立體分解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移動存儲裝置推桿及齒輪的立體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移動存儲裝置第二本體的主視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移動存儲裝置的部分示意圖顯示插頭隱藏於殼體中的狀態。
圖9為本實用新型移動存儲裝置的部分示意圖顯示插頭凸伸出殼體的狀態。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移動存儲裝置8包括存儲模組2及包覆於 存儲^t組2的殼體l,所述存儲;f莫組2上安裝有推桿3,所述推桿3上安裝有齒輪4, 所述殼體1的 一端安裝有 一旋轉機構5 。所述存儲模組2包括可沿殼體1移動的 滑動本體20及固持於滑動本體20內的電路板21,所述電路板21上設有可凸伸 出殼體1的插頭22。
所述殼體l包括包覆於存儲模組2的內殼體及包覆於內殼體外圍的外殼體, 所述內殼體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內殼體10及第二內殼體ll,所述第二內殼體ll 設有呈縱長方向延伸的兩個相對的第二側壁110,連接旋轉機構5的第二連接壁 111,與第二連接壁111相對的第二對接壁112及底壁113,殼體l的縱長方向為第一方向A,與第一方向A相垂直的殼體l的;f黃向方向為第二方向B。所述第二側 壁110及第二連接壁111內側分別向殼體1內部凸設有用以與第一內殼體10相卡 扣的突出部1100,所述第二側壁110外側分別凹設有若干個用以固持外殼體的 凹陷部1101;所述第二連接壁111中間設有一圓弧狀收容孔1110,在第二連接 壁111上端設有一對凹槽1111以與第一內殼體10相配合;所述第二對接壁112 上設有一呈矩形的缺口1120以使插頭22可凸伸出殼體1,當插頭22隱藏於殼體1 中時,所述插頭22末端搭接於缺口1120上端。所述第一內殼體10設有一對與第 二側壁110對接的第一側壁100,連接旋轉機構5的第一連接壁101,與第一連接 壁101相對的第一對^接壁102及與底壁113相對的頂壁103。所述第一側壁100及 第一連接壁101上分別向下延伸設有若干個與所述第二內殼體11上的突出部 IIOO相扣持的卡扣部IOOO,所述第一側壁100外側分別凹設有若干個用以與外 殼體相固持的凹陷部IOOI,其中一個第一側壁100內側設有向內延伸的第一齒 條l 002用以與所述齒輪4相配合;所述第 一連接壁101中間對應第二連接壁111 也設有一圓弧狀收容孔1110,所述第一、第二內殼體IO、 ll上的圓弧狀收容孔 111 O結合在一起形成一 圓形通孔以固持旋轉機構5 ,在第 一連接壁101上端凸設 有一對與第二連接壁111上的凹槽1111相配合的突點1011;所述第一對接壁102 上也設有一與第二對接壁112上的矩形缺口1120相對應的缺口1120,該第一、 第二對接壁102、 112上的矩形缺口1120形成一矩形開口以使插頭22可凸伸出殼 體l;所述第一、第二連接壁IOI、 111上分別設有一凹口114。所述外殼體包括 分別貼靠於第一、第二內殼體IO、 11的第一外殼體12及第二外殼體13,所述第 一、第二外殼體12、 13的側壁內側分別設有與所述第一、第二內殼體IO、 11 上的凹陷部1001相扣持的凸塊120,從而將外殼體緊密固持於內殼體外圍。
所述存儲模組2包括安裝於第二內殼體11內的滑動本體20及固持於滑動 本體20內的電路板21,所述電路板21上設有可凸伸出殼體1的插頭22,所述電 路板n上可設置用以存儲外來資料的記憶體晶片(未圖示)。所述滑動本體20 呈長矩形設計,其設有一頂壁200、自頂壁200向下延伸的兩側壁201及連接兩 側壁201的兩端壁202,該滑動本體20頂壁200上設有一長矩形開口 2001,所述 側壁"1上設有與第一內殼體10上的第一齒條1002相對的第二齒條2011;由所 述頂壁200、兩側壁201及兩端壁202組合形成有一用以收容電路板21的收容腔 203,自所述滑動本體20遠離於插頭22的端壁202向下延伸有一滑動部2020,而另一端壁202及側壁201末端搭接於缺口1110上端,所述存儲裝置2通過滑動部 2020貼靠於第二內殼體11底壁113內側並沿第一方向A滑動而帶動插頭22露出 或隱藏於殼體l中;自兩側壁201分別向下延伸設有一扣持部2010,當所述電路 板21安裝於收容腔203內時,所述扣持部2010扣持於電路板21的底部從而將電 路板21固持於滑動本體20內,則所述滑動本體20的滑動可帶動電路板21移動, 從而帶動插頭22凸伸或隱藏於殼體1中,所述兩側壁201外側分別設有一限位塊 2 012以防止存^^莫組2在殼體1中左右晃動。
所述推桿3兩端分別安裝於殼體1及旋轉機構5中,所述推桿3設有安裝於滑 動本體2 0上的開口 2 001內的成平板狀的第 一部分3O及安裝於旋轉機構3內的成 圓柱狀的第二部分31。所述第一部分30遠離於第二部分31的一端凸設有一樞軸 300,所述齒輪4上設有套接於樞軸300上的樞接孔40,所述齒輪4的兩側分別與 第一內殼體10上的第一齒條1002及滑動本體20上的第二齒條2011相配合。所述 第一部分30設有連接第二部分31的連接部301,所述連接部301自成平板狀的第 一部分30靠近於第二部分31的一端向下延伸而成,在插頭22隱藏於殼體1內時, 所述連接部301抵靠於滑動本體20的一端;所述第二部分31遠離於第一部分30 的一端設有一對滑塊310,設所述圓柱狀第二部分31的軸心為X,則旋轉機構5 可繞軸心X轉動而推動推桿3向前移動。
所述旋轉機構5安裝於殼體1遠離於插頭22的一端,所述旋轉機構5由相互 扣合的第一本體50及第二本體51組成。所述第二本體51設有第二驅動部510及 安裝於殼體1內的第二安裝部511,所述第二本體51設有與第一本體50對接的第 二對接面512;所述第二安裝部511呈半圓環形^沒計,所述第二安裝部511的端 部向外突設有肋部5110,從而所述第二安裝部511安裝於第二內殼體11上的圓 弧狀收容孔l 110內,所述肋部511 O扣持於收容孔l 11 O的後端周圍以將所述第二 本體51固持於第二內殼體11上;自所述第二對接面512上分別向上或向下延伸 設有卡勾5120或扣持槽5121,在第二安裝部511的第二對接面512兩邊分別設有 突點5122及凹槽5123;所述第二本體51上設有安裝所述推桿3第二部分31的第 二裝配槽513,所述第二裝配槽513呈圓弧狀設計,所述第二裝配槽513內設有 驅動所述滑塊310滑動的第二驅動槽5130。所述第一本體50扣合於第二本體51 的上方,所述第一本體50設有與所述第二本體51對接的第一對接面502,自所 述第一對接面502向下或向上延伸設有與所述第二對接面512上的卡勾5120及 扣持槽5121相扣持的扣持槽5020及卡勾5021,從而使第一、第二本體50、 51緊密扣合在一起;所述第 一本體5 0也包括與第二本體5 l相對應的第 一驅動部 500及第一安裝部501,所述第一安裝部501也成圓環形設計,所述第一安裝部 501的端部向外凸設有肋部5010,從而所述第一安裝部501安裝於第一內殼體IO 上的圓弧狀收容孔1110內,所述肋部5 01 O扣持於收容孔1110的後端周圍以將所 述第一本體50固持於第一內殼體10上,所述第一安裝部501的第一對接面502
5023,從而第一、第二安裝部501、 502扣合在一起形成一完整的圓環狀安裝部
與第二本體51上裝配槽513對應的第 一裝配槽503,所述第 一裝配槽5 0 3內設有 驅動所述滑塊310滑動的第一驅動槽5030,所述第一、第二裝配槽503、 513組 合形成收容所述推桿3第二部分31的裝配孔,所述第一、第二驅動槽5030、 5130
所述第一、第二驅動槽5030、 5130靠近於安裝部的一端形成一可防止滑塊310 自動迴旋的擋止部53,另外所述第一、第二驅動部50、 51連接安裝部的端面上 凸設有可與所述凹口 114扣持的突點52,從而當轉動旋轉機構5使推桿3推動插 頭22凸伸出殼體1時,滑塊310抵持於擋止部53上,突點52與凹口114相扣持, 進而插頭22的插接不會使插頭22受抵壓退回到殼體1中。所述第一、第二本體 50、 51兩側還分別設有一安裝槽54, —對配件6分別固持於安裝槽54內,所述 配件6上可分別固定一掛繩(未圖示)的兩端以方便用戶攜帶。
組裝時,首先將存儲模組2與第二本體51安裝於第二內殼體11內,此時將 配件6分別安裝於第二本體51的兩側;其次將推桿3安裝於存儲模組2上的開口 2001及第二本體51上的第二裝配槽513內,所述推桿3上的滑塊310位於所述第 二驅動槽5130內,同時將齒輪4套接於推桿3上的樞軸300上,此時,齒輪4的一 側與存儲模組2上的第二齒條2011相咬合;再次將第一本體50及第一內殼體IO 分別扣合於第二本體51及第二內殼體11上,此時,所述齒輪4的另一側與第一 本體10上的第一齒條1002相咬合;最後將第一、第二外殼體12、 13分別貼靠於 第一、第二內殼體IO、 ll外圍,從而組合成本實用新型移動存儲裝置8。
如圖l、圖8和圖9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移動存儲裝置8推桿3推動插頭22隱藏 於或凸露出殼體l的運動狀態圖,當插頭22隱藏於殼體1內時,所述推桿3上的 滑塊310位於螺旋槽(未標號)遠離於殼體l的一端,此時,所述齒輪4的一側 與第一內殼體10上的第一齒條1002遠離於插頭22的一端相咬合,齒輪4的另一側與存儲模組2上第二齒條2011靠近於插頭22的一端相咬合;因為本實用新型 移動存儲裝置8中旋轉機構5是固持於殼體1內,且旋轉機構5不能相對於殼體1 沿殼體1的第一方向A運動,則繞軸心X旋轉所述旋轉機構5,所述推桿3上的滑 塊310順著旋轉機構5內的螺旋槽(未標號)沿第一方向A相對於殼體1向前運動, 同時,所述推桿3帶動齒輪4向前移動;由於所述殼體1相對於旋轉機構5沿第一 方向A靜止,則所述第一齒條1002相對於旋轉機構5沿第一方向A靜止不動,所 述存儲模組2位於殼體1內而未與殼體1固持,即所述存儲模組2可相對於殼體1 沿第一方向A運動,又所述齒輪4的另一側與存儲模組2上的第二齒條2011相咬 合,即所述齒輪4與其一側咬合的第一齒條1002靜止,而與其另一側相咬合的 第二齒條2011根據齒輪4的運動而會產生傳動,則所述推桿3帶動齒輪4向前運 動時,所述齒輪4可沿第一齒條1002向前轉動,同時,齒輪4的轉動將帶動第二 齒條2011向前傳動,則存儲裝置2向前運動而帶動插頭22相對於殼體1向前移 動,當所述旋轉機構5繞軸心X順時針轉動180度時,所述插頭22可完全凸伸出 殼體l,所述滑塊310抵持於擋止部53上以防止迴轉。因第一齒條1002靜止且齒 輪4一側是沿第一齒條1002轉動,則可以第一齒條1002處作為齒輪4向前運動的 運動軸心,假設推桿3的運動方向穿過齒輪4上的一點G,則該點G與推桿3沿第 一方向A的運動速度及運動行程相同,設該點G與第一齒條1002沿第二方向B的 距離為r,即該點G距離該運動軸心的距離為r,與第二齒條2011相配合的齒輪4 的另一側與該運動軸心之間的距離為距離r的n倍,另設齒輪4上該點G的運動速 度為v,運動時間均為t,沖艮據做圓周運動物體的線速度/>式v=27rr/t,則可 以得出與第二齒條2011相配合的齒輪4的另一側的運動速度為點G處的運動速 度的n倍,又根據運動行程=時間*速度,由於齒輪4各點的運動時間相同,可以 得出齒輪4另一側傳動第二齒條2011運動的行程為點G沿第一方向A運動行程的 n倍,即為推桿3沿第一方向A運動距離的n倍,從而使存儲模組2沿第一方向A 運動的距離得到有效放大,從而可減小推動推桿3運動的作用力。本實用新型 移動存儲裝置8中推桿3的運動方向是穿過齒輪4的圓心,即所述點G為齒輪4圓 心,設齒輪4圓心與運動軸心之間距離為R,則齒4侖4圓心處向前運動的速度 v=27rR/t;而齒4侖4的另一側離運動軸心的距離為2R,則齒輪4另一側向前運動 的線速度即為齒輪4圓心處運動速度的2倍,同時該齒輪4的另 一側傳動第二齒 條2011向前運動的速度也為圓心處運動速度的2倍,本實用新型移動存儲裝置8 中將旋轉機構5繞軸心X順時針旋轉l80度,推桿3可沿第一方向運動行程為S,則可得出齒輪4與第二齒條2011配合的另一側傳動第二齒條2011向前運動的行 程為2S,從而使得存儲模組2的運動行程得到有效放大,此時插頭22可完全凸 伸出殼體l以方便與對接連接器(未圖示)進行插接,即只要施加很小的向前 推動推桿3的作用力,便可使存儲裝置2運動較大距離,從而帶動插頭22凸伸出
殼體l。
此外,將所述旋轉機構5繞軸心X迴旋180度,所述推桿3順所述螺旋槽(未 圖示)朝第一方向A反方向運動,從而帶動存儲裝置2退回到殼體1中,此時, 插頭22便隱藏於殼體1內以提供良好的防塵保護的目的。
由此可以得出,所述推桿3,齒輪4及與齒輪4兩側相配合的第一本體10內 的第一齒條1002及存儲裝置2上的第二齒條2011組合形成一行程放大機構,通 過第一齒條1002相對靜止,而第二齒條2011可相對運動,從而只需施加較小的 力推動推桿3較小距離,便可使齒輪4通過傳動第二齒條2011帶動存儲裝置2移 動較大的距離,進而插頭22運動較大的距離露出或隱藏於殼體1中,從而避免 用力不當造成損壞推桿且方便操作;此外,本實用新型移動存儲裝置8通過繞 軸心X轉動旋轉裝置5固定角度,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為旋轉180度,使得 使用者可方便控制轉動角度及使用力度,帶動插頭22凸伸出或隱藏於殼體l中, 從而能達到不使用任何外加式防塵配件,即可對該插頭提供良好的防塵保護, 且方便攜帶。
權利要求1.一種移動存儲裝置,其包括存儲模組及包覆於存儲模組的殼體,所述存儲模組上設有可凸伸出殼體的插頭,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內還設有安裝於存儲模組上的推桿及安裝於推桿上的齒輪,所述殼體包括固定不動的第一內殼體,所述第一內殼體上設有與齒輪一側配合的第一齒條,所述存儲模組上設有與齒輪另一側配合的可移動的第二齒條,所述推桿位於第一齒條及第二齒條之間,所述第一內殼體、推桿、齒輪及存儲模組組成一行程放大機構以推動存儲模組相對於殼體移動,並帶動插頭露出或隱藏於殼體中。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移動存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推桿設有位於 存儲模組上的第 一部分及延伸出殼體的第二部分。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存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存儲模組上設 有開口,所述第一部分安裝於開口內。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存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部分遠離 於第二部分的一端凸設有一樞軸,所述齒輪設有套接於樞軸上的樞接孔。
5.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存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移動存儲裝置 還設有固持於殼體上的旋轉機構,所述推桿的第二部分與旋轉機構相連接。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移動存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機構內設 有螺旋槽,所述推桿的第二部分後端設有可沿螺旋槽運動的滑塊。
7.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移動存儲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內殼體設 有兩側壁,所述第一齒條自其中一側壁向殼體內部延伸。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存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存儲模組包括 可沿殼體移動的滑動本體及固持於滑動本體內的電路板,所述第二齒條自滑 動本體上與第 一齒條相向延伸。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存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還包括與 第 一 內殼體相扣合的第二內殼體,所述存儲模組安裝於第二內殼體中。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移動存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還設有包 覆於第一、第二內殼體的外殼體。
專利摘要一種移動存儲裝置,其包括存儲模組及包覆於存儲模組的殼體,所述存儲模組上設有可凸伸出殼體的插頭,所述殼體內還設有安裝於存儲模組上的推桿及安裝於推桿上的齒輪,所述殼體包括固定不動的第一內殼體,所述第一內殼體上設有與齒輪一側配合的第一齒條,所述存儲模組上設有與齒輪另一側配合的可移動的第二齒條,所述第一內殼體、推桿、齒輪及存儲模組組成一行程放大機構以推動存儲模組相對於殼體移動,即只需施加很小的力推動推桿,便可使存儲裝置移動較大的距離而帶動插頭露出或隱藏於殼體。
文檔編號H05K5/00GK201131085SQ20072004212
公開日2008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9日
發明者朱志文, 胡金奎 申請人:富士康(崑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