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超柔軟電纜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06:52:46 3
專利名稱:一種超柔軟電纜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電線電纜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超柔軟電纜,是對已有技術中的電纜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使電纜賦予柔軟的特點有助於施工時的敷設,通常將最小彎曲半徑達到電纜外徑的六倍的電纜稱為柔軟電纜。而所謂的超柔軟電纜是指最小彎曲半徑得以達到電纜外徑的兩倍的電纜,對於該彎曲半徑,小截面即橫截面面積小於16mm2的電纜是能夠實現的,而大於等於16mm2的電纜則難以甚至無法獲得這種彎曲半徑。為了使電纜獲得人們期望的彎曲半徑,例如期望獲得前述的達到電纜外徑的兩倍的最小彎曲半徑,業界通常將設計思路傾注於對構成電纜的導體的銅絲的選擇,也就是說儘可能選用超細銅絲。如業界所知之理,對於相同橫截面面積的電纜,銅絲越細,則銅絲的數量愈多,而眾多的細銅絲對於小截面的電纜或許勉強能夠應付,但是對於諸如前述的橫截面面積在16mm2以上的電纜而言,往往受到束絲機以及絞線機的軸數影響而無法生產。如何使橫截面面積大於16mm2的電纜既可擺脫成纜時受束絲機及絞線機的軸數影響又能獲得最小彎曲半徑達到電纜外徑的兩倍乃至更小的問題成了業界關注並且長期以來期望解決而始終未能解決的技術問題。尤其是在已公開的中外專利及非專利文獻中均未見諸有相應的技術啟示。本申請人作為電線電纜的專業生產廠商,針對上述問題,長期以來進行了探索和反覆的嘗試,終於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任務在於提供一種既可不受成纜時的束絲機以及絞線機的軸數約束又能使獲得橫截面面積大於16mm2以上的電纜的最小彎曲半徑達到電纜外徑的兩部而藉以滿足柔軟敷設要求的超柔軟電纜。本發明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超柔軟電纜,包括電纜本體,該電纜本體由一個中心導體股和圍繞中心導體股的圓周方向排列的結構與中心導體股相同的並且與中心導體股相絞合的六個邊際導體股構成,中心導體股由一個中心導體束和圍繞中心導體束的圓周方向排列的結構與中心導體束相同的並且與中心導體束相絞合的六個邊際導體束構成,而中心導體束由一根中心導體和圍繞該中心導體的圓周方向排列的結構與中心導體相同的並且與中心導體相絞合的六根邊際導體構成,其中六根邊際導體與一根中心導體的相絞合的絞合方向是和六個邊際導體束與一個中心導體束相絞合的絞合方向相反的,而六個邊際導體股與一個中心導體股相絞合的絞合方向是和六根邊際導體與一根中心導體相絞合的絞合方向相同的。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中心導體由複數根直徑為< 0. 25mm的細銅絲構成。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中心導體由複數根直徑為彡0. 127-0. 18mm的細銅絲構成。在本發明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當所述的六根邊際導體與所述的一根中心導體相絞合的絞合方向為左絞時,則所述的六個邊際導體束與一個中心導體束相絞合的絞合方向為右絞,而所述的六個邊際導體股與一個中心導體股相絞合的絞合方向為左絞。在本發明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當所述的六根邊際導體與所述的一根中心導體相絞合的絞合方向為右鉸時,則所述的六個邊際導體束與一個中心導體束相絞合的絞合方向為左絞,而所述的六個邊際導體股與一個中心導體股相絞合的絞合方向為右絞。在本發明的還有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當所述電纜本體的橫截面形狀依次為 16mm2、25mm2、35mm2、50mm2、70mm2和95mm2時,所述的六根邊際導體與一根中心導體相絞合的絞合節距分別為11mm、13mm、16mm、18mm、23mm和^mm ;而所述的六個邊際導體束與一個中心導體束相絞合的絞合節距分別為33mm、39mm、48mm、56mm、69mm和78mm ;而所述的六個邊際導體股與一個中心導體股相絞合的絞合節距分別為90mm、110mm、134mm、157mm、193mm和 218mm。在本發明的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當所述電纜本體的橫截面面積為16mm2、 25mm2、35mm2和50mm2時,則構成中心導體的複數根細銅絲中的單根細銅絲的直徑均為 0. 127mm ;當電纜本體的橫截面面積為70mm2和95mm2時,則構成中心導體的複數根細銅絲中的單根細銅絲的直徑均為0. 18mm。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所構成的電纜本體由於採用的是多層次的復絞結構,因而不會在製作過程中受到束絲機以及絞線機的軸數的約束,並且能夠達到最小彎曲半徑為電纜本體的直徑的兩倍的程度,有利於滿足在施工時的柔軟敷設要求。
圖1為本發明的電纜本體的橫截面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構成圖1結構的中心導體股的橫截面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的構成圖2結構的中心導體束的橫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專利局的審查員尤其是公眾能夠更加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和有益效果,申請人將在下面以實施例的方式作詳細說明,但是對實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對本發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發明構思所作出的僅僅為形式上的而非實質性的等效變換都應視為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範疇。請見圖1,在圖1中,示出了一個中心導體股11和圍繞該中心導體股11的圓周方向排列的六個邊際導體股12,該六個邊際導體股12的結構完全與中心導體股11相同,並且與中心導體股11絞合。請見圖2,該圖示意了中心導體股11的結構,該中心導體股11由一個中心導體束 111和六個圍繞中心導體束111的圓周方向排列的六個邊際導體束112構成,該六個邊際導體束112的結構與中心導體束111的結構完全相同,並且與中心導體束112絞合。
請見圖3,該圖示意了由圖2所示的中心導體束111的結構,該中心導體束111由一根中心導體1111和圍繞該根中心導體1111的圓周方向排列的六根邊際導體1112構成, 該六根邊際導體1112的結構完全與中心導體1111的結構相同並與中心導體1111絞合。前述的電纜本體1的橫截面面積、構成中心導體1111的單根細銅絲的數量及直徑、六根邊際導體1112與一根中心導體1111相絞合的絞合方向及節距、六個邊際導體束 112與一個中心導體束111相絞合的絞合方向及節距以及六個邊際導體股12與一個中心導體股11相絞合的絞合方向及節距均由下表所示。
權利要求
1.一種超柔軟電纜,其特徵在於包括電纜本體(1),該電纜本體(1)由一個中心導體股 (11)和圍繞中心導體股(11)的圓周方向排列的結構與中心導體股(11)相同的並且與中心導體股相絞合的六個邊際導體股(12)構成,中心導體股(11)由一個中心導體束(111) 和圍繞中心導體束(111)的圓周方向排列的結構與中心導體束(111)相同的並且與中心導體束(111)相絞合的六個邊際導體束(112)構成,而中心導體束(111)由一根中心導體 (1111)和圍繞該中心導體(1111)的圓周方向排列的結構與中心導體(1111)相同的並且與中心導體(1111)相絞合的六根邊際導體(1112)構成,其中六根邊際導體(1112)與一根中心導體(1111)的相絞合的絞合方向是和六個邊際導體束(112)與一個中心導體束(111) 相絞合的絞合方向相反的,而六個邊際導體股(1 與一個中心導體股(11)相絞合的絞合方向是和六根邊際導體(1112)與一根中心導體(1111)相絞合的絞合方向相同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柔軟電纜,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中心導體(1111)由複數根直徑為< 0. 25 mm的細銅絲構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柔軟電纜,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中心導體(1111)由複數根直徑為彡0. 127-0. 18 mm的細銅絲構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柔軟電纜,其特徵在於當所述的六根邊際導體(1112)與所述的一根中心導體(1111)相絞合的絞合方向為左絞時,則所述的六個邊際導體束(112) 與一個中心導體束(111)相絞合的絞合方向為右絞,而所述的六個邊際導體股(1 與一個中心導體股(11)相絞合的絞合方向為左絞。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柔軟電纜,其特徵在於當所述的六根邊際導體(1112)與所述的一根中心導體(1111)相絞合的絞合方向為右鉸時,則所述的六個邊際導體束(112) 與一個中心導體束(111)相絞合的絞合方向為左絞,而所述的六個邊際導體股(1 與一個中心導體股(11)相絞合的絞合方向為右絞。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柔軟電纜,其特徵在於當所述電纜本體(1)的橫截面形狀依次為16mm2、25mm2、35 mm2,50 mm2,70 mm2和95 mm2時,所述的六根邊際導體(1112)與一根中心導體(1111)相絞合的絞合節距分別為11 mm、13 mm、16 mm、18 mm、23 mm和26 mm ;而所述的六個邊際導體束(11 與一個中心導體束(111)相絞合的絞合節距分別為33mm、39 mm,48 mm,56 mm,69 mm和78 mm ;而所述的六個邊際導體股(1 與一個中心導體股(11)相絞合的絞合節距分別為 90 mm、110 mm、134 mm、157 mm、193 mm和 218 mm。
7.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超柔軟電纜,其特徵在於當所述電纜本體(1)的橫截面面積為16mm2、25mm2、35 mm2和50 mm2時,則構成中心導體(1111)的複數根細銅絲中的單根細銅絲的直徑均為0. 127 mm ;當電纜本體(1)的橫截面面積為70 mm2和95 mm2時,則構成中心導體(1111)的複數根細銅絲中的單根細銅絲的直徑均為0. 18 mm。
全文摘要
一種超柔軟電纜,屬於電線電纜技術領域。包括電纜本體,該電纜本體由一個中心導體股和圍繞中心導體股的圓周方向排列的結構與中心導體股相同的並且與中心導體股相絞合的六個邊際導體股構成,中心導體股由一個中心導體束和圍繞中心導體束的圓周方向排列的結構與中心導體束相同的並且與中心導體束相絞合的六個邊際導體束構成,而中心導體束由一根中心導體和圍繞該中心導體的圓周方向排列的結構與中心導體相同的並且與中心導體相絞合的六根邊際導體構成。優點由於採用的是多層次的復絞結構,因而不會在製作過程中受到束絲機以及絞線機的軸數的約束,並且能夠達到最小彎曲半徑為電纜本體的直徑的兩倍的程度,有利於滿足在施工時的柔軟敷設要求。
文檔編號H01B5/08GK102360599SQ20111027809
公開日2012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9日
發明者劉焱鑫, 孫令蜜, 張興飛, 田仕鴻 申請人:中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