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年間皇帝排名(開皇)
2023-05-07 17:48:04 2
「文景之治」、「光武中興」、「貞觀之治」……我們耳熟能詳的一系列盛世背後有著共同特徵,都帶有一個專有名稱——年號。顧名思義,年號就是封建時代帝王用來紀念的名號。年號起始於漢武帝,終結於滿清溥儀,漢武帝的年號為建元。這是中國封建時代最第一個年號,此後形成制度。新皇登基都要啟用新年號,叫建元。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王朝內訌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叫改元,所以明清以前,帝王一般都有多個年號,到明清帝王后則基本一帝一號。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創建年號「建元」, 這是中國第一個年號。從此,中原帝王便開始普遍使用年號紀年,不再使用帝王紀年法。帝王年號作為一種政治符合,意義深刻,代表了一定時期內王朝的風向和美好祈願。
漢武帝
泰始,是西晉第一個皇帝司馬炎的年號,意蘊「天地交泰」。後來,司馬炎用新年號 「鹹寧」,出自乾卦「彖傳」:「首出庶物,萬國鹹寧。」意思是《周易》以象徵天的乾卦為首,王者踐行天道,天下萬國皆得安寧。
隋煬帝取年號為「大業」,語出《周易》:「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王者的仁愛之心,可使其恩澤普施於天下萬物,此稱「盛德大業」。
「貞觀」是唐太宗年號,出自於《周易》。貞的含義是「正」,人事吉兇與治道盛衰,都決定於能否行正道。「貞觀」就是以正道治理國家,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
貞觀帝
洪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號。洪,盛大之意,洪武,即洪大的武功,這個明朝第一年號,彰顯了朱元璋掃滅群雄、驅逐蒙元之英武,後來就有了「洪武之治」。
永樂,明成祖朱棣的年號。永樂就是天下永遠太平、百姓安居樂業。永樂皇帝時,國力達到鼎盛,百姓安樂盡顯,國威大增。
永樂帝
萬曆,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萬曆喻指大明朝與世長存,皇帝歷世長久、萬壽無疆之意。萬曆也是明朝使用最久的年號。
天命,是大清開國皇帝努爾哈赤的年號。 「天命」出自《尚書》「先王有服,恪謹天命」,《周易》也有「大亨以正,天之命也」,意思是上天授命我來掌管天下。
崇德,皇太極的第二個年號。皇太極認識到後金政權是在馬背上打下的天下,要長治久安、進一步開疆擴土,就必須吸收漢民族的優秀文化。崇德,即崇尚德化,出自《周易》隨卦「象傳」:「雷出地奮,先王以作樂崇德。」
順治,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的年號。順,順利;治,治理。順治就是順而治之、華夏一統的意思。
康熙,清朝第四位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的年號。康,安寧;熙,興盛。康熙即是萬民康寧、天下熙盛之意。滿清盛世確實從康熙這一朝開啟,該年號用了六十一年,是中國歷史上延用時間最長的年號。
康熙帝
雍正,愛新覺羅·胤禛的年號。雍,諧和,雍正即是「得位正、為君正」之意。
乾隆,愛新覺羅·弘曆的年號。乾表示「天」,乾隆之意就是「天道昌隆」。
再來看清末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的年號。光,光大;緒,指未竟之功業。光緒即「光大未竟之功業」,此年號反映出清廷重振國力的願望。
宣統,愛新覺羅·溥儀的年號。 宣,大,即大統,宣統二字強調了清王朝統治的正當性。
年號是一個時代的符號,也是一位皇帝的標籤。寄予宣示了皇帝的治國理念,寄託國泰民安、江山永固的願望。年號作為中國兩千年封建君主的專有產物,雖然在中國已經成為歷史,但它對中國社會發展所做的貢獻是十分巨大的,是中國歷史的寶貴精神文化遺產。
國泰民安
相比我們熟知的一些著名、霸氣的年號,一些少見甚至陌生的年號也意義非凡,氣勢一點也不輸於治世年號。就有小編比較喜歡的年號「天監」(梁武帝蕭衍年號)、「太平興國」(宋太宗年號)、「大中祥符」(宋真宗年號)、「中統」(元世祖忽必烈年號)等。大家都比較中意哪些年號,歡迎評論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