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斜頂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20:21:16 1
專利名稱:一種斜頂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斜頂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注塑產品的倒扣比較大,智能通過斜頂機構來執行倒扣任務。但是由於目前注塑產品的倒扣量很大,當前的斜頂裝置所達到的角度只能達到15度左右,在這樣的角度標準下,倒扣不能完全退出,還得需要增加相應的其他措施,例如人為操作等,造成注塑過程繁瑣,增加人力物力,帶來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斜頂裝置,旨在解決現有技術提供的斜頂機構的·傾斜角只能達到15度,斜頂裝置不能使倒扣完全退出,增加了相應的人力和物力,帶來不便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斜頂裝置,所述斜頂裝置設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依次設有下頂針板和上頂針板,所述下頂針板和上頂針板設有斜頂滑片,所述斜頂滑片上固定連接有一斜頂,所述斜頂的一端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在所述斜頂滑片上,所述斜頂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頂固定板上,所述斜頂固定板設置在後模版上;所述斜頂裝置還包括一圓棒,所述圓棒與所述斜頂平行設置,所述圓棒的一端通過圓棒固定塊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圓棒一端通過軸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圓棒固定塊上,所述圓棒的另一端通過軸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斜頂固定板上,所述圓棒通過一圓棒導向套套接在所述斜頂滑片上。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圓棒導向套通過焊接或者螺栓連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斜頂滑片上。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圓棒固定塊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斜頂傾斜角度為20度。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斜頂裝置在現有斜頂機構的基礎上增加了圓棒和圓棒的輔助部件,從而增加了斜頂的傾斜角度,完全可以將倒扣退出,而且本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安全可靠。
圖I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斜頂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斜頂裝置工作狀態示意圖;其中,I-底板,2-下頂針板,3-上頂針板,4-斜頂滑片,5-斜頂,6-斜頂固定板,7-後模版,8-圓棒,9-圓棒固定塊,10-圓棒導向套。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圖I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斜頂裝置的結構示意圖,為了便於說明,圖中僅給出了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部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斜頂裝置設有底板I,該底板I的上表面依次設有下頂針板2和上頂針板3,所述下頂針板2和上頂針板3設有斜頂滑片4,所述斜頂滑片4上固定連接有一斜頂5,所述斜頂5的一端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在所述斜頂滑片4上,所述斜頂5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頂固定板6上,所述斜頂固定板6設置在後模版7上,該斜頂固定板6固定在該後模版7的方式可以是螺栓連接的方式,在此不用以 限制本實用新型;斜頂裝置還包括一圓棒8,所述圓棒8與所述斜頂5平行設置,所述圓棒8的一端通過圓棒固定塊9固定在所述底板I上,所述圓棒8 —端通過軸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圓棒固定塊9上,所述圓棒8的另一端通過軸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斜頂固定板6上,所述圓棒8通過一圓棒導向套10套接在所述斜頂滑片4上,其中,圓棒8的固定方式採用軸接的方式,在移動過程中,便於實現角度的增加和要求。在本實用新型中,上述圓棒導向套10通過包括但不限於焊接或者螺栓連接的方式固定在斜頂滑片4上,圖中給出的是圓棒8、圓棒導向套10通過螺栓的方式固定在斜頂滑片4上。在本實用新型中,圓棒固定塊9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固定在底板I上,當然也可以採用其他方式,在此不再贅述,但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斜頂傾斜角度可以達到20度,實現了完全將倒扣退出。在本實用新型中,圓棒8的直徑可以根據傾斜的角度進行相應的調整,在此不再贅述,但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當然,在本實用新型中,還可以包括其他動力移動裝置,在此不再贅述,但不能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斜頂裝置在現有的斜頂機構的基礎上增加了圓棒8和圓棒輔助部件(例如斜頂滑片4、圓棒導向套10、圓棒固定塊9等),實現了輔助斜頂達到更大的傾斜角度,其工作原理為參閱圖2,工作時,模具頂出,上頂針板3和下頂針板2向上運動(該上下方面的標準是基於圖I所示的方位),斜頂滑片4在下頂針板2頂力的作用和圓棒8導向的作用下向左移動,同時,斜頂滑片4向左移動時,帶動斜頂5向上向左移動,一直到斜頂5達到的角度為20度左右,倒扣完全退出為止。其中,在斜頂5向上向左移動的過程中,圓棒8頂替斜頂5受力,主要力都集中在圓棒8上,斜頂5的受力面是與斜頂5底部平面垂直的,這樣受力斜頂5不易斷,而傳統斜頂的受力點是與斜頂成一定角度的,較易折斷。在本實用新型中,由於斜頂傾斜的角度較大,從而可實現退出較多行程,完成較大倒扣任務。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斜頂裝置在傳統斜頂機構的基礎上增加一圓棒和圓棒輔助部件,從而實現斜頂可做大角度,達到20度,實現將產品較大倒扣全部退出的目的,結構簡單,加工方便無需增加其他費用,既安全,又可靠;斜頂的頂出行程少,無需增加模架厚度,這樣注塑機噸位可減少,從而也可節省注塑成本,有積極推廣意義。[002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 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斜頂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斜頂裝置設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依次設有下頂針板和上頂針板,所述下頂針板和上頂針板設有斜頂滑片,所述斜頂滑片上固定連接有一斜頂,所述斜頂的一端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在所述斜頂滑片上,所述斜頂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頂固定板上,所述斜頂固定板設置在後模版上;所述斜頂裝置還包括一圓棒,所述圓棒與所述斜頂平行設置,所述圓棒的一端通過圓棒固定塊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圓棒一端通過軸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圓棒固定塊上,所述圓棒的另一端通過軸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斜頂固定板上,所述圓棒通過一圓棒導向套套接在所述斜頂滑片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斜頂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圓棒導向套通過焊接或者螺栓連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斜頂滑片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斜頂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圓棒固定塊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斜頂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斜頂傾斜角度為20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適用於注塑模具設備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斜頂裝置,其設有底板,底板上表面依次設有下頂針板和上頂針板,針板設有斜頂滑片,斜頂滑片上固定連接有一斜頂,斜頂的一端固定在斜頂滑片上,斜頂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頂固定板上,斜頂固定板設置在後模版上;斜頂裝置還包括一圓棒,圓棒與斜頂平行設置,圓棒的一端通過圓棒固定塊固定在底板上,圓棒一端固定在圓棒固定塊上,圓棒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頂固定板上,圓棒通過一圓棒導向套套接在斜頂滑片上。本實用新型在現有斜頂機構的基礎上增加了圓棒和圓棒的輔助部件,從而增加了斜頂的傾斜角度,完全可以將倒扣退出,而且本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文檔編號B29C45/40GK202702539SQ20122038216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日
發明者蘭永鵬 申請人:蘇州日興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