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06:26:31 3
專利名稱: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體淨化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用於工業、餐飲業以及食品 加工業的氣體淨化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餐飲業油煙味淨化、工業油霧淨化和工業廢氣淨化大都採用靜電或等離子 與活性碳吸附組合、靜電式與水處理(水膜、噴淋)組合等這些傳統工藝進行淨化處理,雖 然能夠去除油煙、異味和有害氣體,但由於這些設備工藝及技術要求的特點,廢氣必須在設 備內停留較長時間,迫使設備的體積非常龐大,造價一直居高不下,又由於體積龐大也使電 能消耗和耗材成本增大,較高的設備成本和運行成本使用戶難以接受,這也是給環保部門 監督帶來困難。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體積小、成本低、效果好的複合式廢氣 淨化除臭裝置。[0004]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包括水簾生物降解系統和碳纖維吸附系 統,所述水簾生物降解系統包括複合型溼膜、溼膜箱體和布水設備,所述溼膜箱體的前、後 側壁、頂壁和底壁呈敞開狀態,所述複合型溼膜設置在溼膜箱體內,所述布水設備的出水端 設置在溼膜箱體上方;所述碳纖維吸附系統包括蜂窩狀碳纖維板和噴塑箱體,所述噴塑箱 體的前、後側壁呈敞開狀態,所述蜂窩狀碳纖維板為兩塊呈V型設置的斜板構成,蜂窩狀碳 纖維板的尖角朝向噴塑箱體的前側壁,所述碳纖維吸附系統設置在水簾生物降解系統的後 方。[0005]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其中所述水簾生物降解系統與碳纖維吸附 系統之間設有脫水系統,所述脫水系統包括甩水扇盤和動力裝置,所述甩水扇盤包括若干 平面盤葉和圓形外框,所述盤葉的外端與圓形外框相連接,盤葉的內端相互連接構成甩水 扇盤的中心連接部,所述動力裝置一側的輸出端與至少一個甩水扇盤的中心連接部相連 接,所述甩油扇盤的外側設置有甩水盤外殼,所述動力裝置通過機架固定安裝在甩水盤外 殼上,所述甩水扇盤朝向水簾生物降解系統安裝。[0006]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其中所述布水設備包括布水管、水箱和水 泵,所述布水管通過可抽拉的水管架安裝在溼膜箱體的上方,布水管朝向溼膜箱體的方向 設有若干噴水口,所述水箱設置在溼膜箱體的下方,所述布水管的進水口通過水泵與水箱 相連通。[0007]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還包括等離子放電電場、等離子吸附電場 和等離子分解電場,[0008]所述等離子放電電場包括電場箱體、正極板、負極板、正極導電棒、負極導電棒和 電源,所述電場箱體的前、後側壁為敞開狀態,若干所述正極板和負極板均勻間隔的交替安裝在電場箱體內,且平行於電場箱體左、右側壁,所述正極板上開設有若干通孔,所述負極 導電棒從通孔中穿過且與負極板固定連接,負極導電棒的兩端通過絕緣套固定安裝在電場 箱體的左、右側壁上,所述正極導電棒貫穿所有正極板且與正極板固定連接,正極導電棒的 兩端通過絕緣套固定安裝在電場箱體的左、右側壁上,所述負極板的兩側邊設有若干鋸齒 狀尖端,所述正極板與負極板之間的間距為25 40mm ;[0009]所述等離子吸附電場的結構與等離子放電電場的結構相同,其中等離子吸附電場 中正極板與負極板之間的間距為15 25mm ;[0010]所述等離子分解電場包括分解電場箱體、分解正極板、分解負極板、分解正極導電 棒、分解負極導電棒和電源,所述分解電場箱體的前、後側壁為敞開狀態,若干所述分解正 極板和分解負極板均勻間隔的交替安裝在分解電場箱體內,且平行於分解電場箱體的左、 右側壁,兩片相鄰的所述分解負極板之間設置有兩片位於同一平面的分解正極板,所述分 解負極板上開設有若干通孔,所述分解正極導電棒從通孔中穿過且與分解正極板固定連 接,分解正極導電棒的兩端通過絕緣套固定安裝在分解電場箱體的左、右側壁上,所述分解 負極導電棒貫穿所有分解負極板且與分解負極板固定連接,分解負極導電棒的兩端通過絕 緣套固定安裝在分解電場箱體的左、右側壁上,所述分解正極板的兩側邊設有若干鋸齒狀 尖端,所述分解正極板與分解負極板之間的間距為5 15mm ;[0011]所述等離子放電電場、等離子吸附電場和等離子分解電場按照從前至後的順序依 次設置在水簾生物降解系統的前方。[0012]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其中所述相鄰的正極板之間、相鄰的負極 板之間、相鄰的分解正極板之間以及相鄰的分解負極板之間設置有導電隔套,所述導電隔 套安裝在正極導電棒、負極導電棒、分解正極導電棒以及分解負極導電棒上。[0013]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其中所述正極板和負極板的上、下兩端距 離電場箱體上、下側壁的間距為30 40mm,所述分解正極板和分解負極板的上、下兩端距 離分解電場箱體上、下側壁的間距為20 25mm。[0014]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還包括甩油系統,所述甩油系統包括甩油 扇盤和動力裝置,所述甩油扇盤的結構與甩水扇盤的結構相同,所述甩油扇盤外側設置有 甩油盤外殼,所述動力裝置的輸出端與至少一個甩油扇盤固定連接,動力裝置通過機架固 定安裝在甩油盤外殼上,所述甩油系統設置在等離子放電電場前方,所述甩油扇盤朝向前 方。[0015]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其中所述動力裝置為高速電機。[0016]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還包括前置箱體和後置箱體,所述甩油系 統、等離子放電電場、等離子吸附電場和至少一個等離子分解電場按照從前至後的順序放 置在前置箱體內,所述前置箱體下部與甩油系統相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集油盒,所述水簾 生物降解系統、脫水系統和碳纖維吸附系統按照從前置後的順序放置在後置箱體內,所述 前置箱體和後置箱體的側面分別設有箱門,所述箱門上分別裝有前置電控箱和後置電控 箱,所述前置箱體和後置箱體的前側壁和後側壁上分別裝有過濾網,前置箱體位於後置箱 體前方。[0017]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其中所述甩水扇盤和甩油扇盤的盤葉數量 為100 150條,甩水扇盤和甩油扇盤的直徑為200 500mm,所述盤葉的寬度為1 3mm,厚度為1 3mm ;所述斜板的厚度為30 100mm,兩塊斜板之間的夾角為80 100°。[0018]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與現有技術不同之處在於本實用新型複合 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中的水簾生物降解系統通過布水裝置將混合有生物除味液的水噴灑 在複合型溼膜的頂部,複合型溼膜使水在其內部形成水簾,當異味、惡臭氣體分子經過水簾 時,水中的生物除味液與異味氣體在磨擦、碰撞中產生化學位移,有效地去除廢氣中的異味 和惡臭,同時,水簾也能對廢氣進行降溫,有效抑制滯留在淨化系統內的汙染物在高溫下產 生二次汙染。碳纖維吸附系統中的蜂窩狀碳纖維板可有效的去除廢氣中殘留的各種有害惡 臭物質,如氨、甲硫醇、硫化氫、二甲硫、三甲氨等,V型的結構可以增大碳纖維板與氣體的接 觸面積,提高淨化效率。[0019]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中脫水系統是利用動力裝置驅動甩水扇盤 高速旋轉,在水力生物降解系統中產生的水霧經過脫水系統時,甩水扇盤使水霧產生離心 力,由於水與氣的附著力不同,水滴就會被盤葉甩向四周,而氣體就從盤葉間的空隙流過, 從而達到脫水的目的,減少水資源的消耗,同時也避免水分進入後續的設備中,減輕對後續 設備造成的腐蝕。[0020]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中的等離子放電電場所產生的高濃度離子 對微小顆粒的油霧、煙塵等進行荷電,荷電後的油霧、煙塵進入等離子吸附電場進行收集, 等離子分解電場用於對廢氣中的汙染物介質進行分解和收集;甩油系統的工作原理與脫水 系統相類似,是將大顆粒的油霧和煙塵從廢氣中分離出來。[0021]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作進一步說明。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的結構示意圖;[0023]圖2為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中脫水系統和甩油系統的主視圖;[0024]圖3為圖2中A-A方向的剖視圖;[0025]圖4為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中等離子放電電場和等離子吸附電 場的主視圖;[0026]圖5為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中等離子放電電場和等離子吸附電 場的側視圖;[0027]圖6為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中等離子分解電場的主視圖;[0028]圖7為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中等離子分解電場的側視圖;[0029]圖8為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中水簾生物降解系統的結構示意圖;[0030]圖9為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中碳纖維吸附系統的側視圖;[0031]圖10為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的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包括前置箱體6和後置箱體,前 置箱體6內從前至後依次設置有甩油系統3』、等離子放電電場4、等離子吸附電場4』和兩 個等離子分解電場5,後置箱體7內從前至後依次設置有水簾生物降解系統1、脫水系統3 和碳纖維吸附系統2,前置箱體6下部與甩油系統3』相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集油盒63,前置箱體6和後置箱體7的側面分別設有箱門61、71,箱門61、71上分別裝有前置電控箱62 和後置電控箱72,前置箱體6和後置箱體7的前側壁和後側壁上分別裝有過濾網67。[0033]如圖2和圖3所示,脫水系統3包括甩水扇盤31和作為動力裝置的高速電機37, 甩水扇盤31包括若干平面盤葉32和圓形外框33,盤葉32的外端與圓形外框33相連接, 盤葉32的內端相互連接構成甩水扇盤31的中心連接部34,高速電機37的輸出軸與兩個 甩水扇盤31的中心連接部34相連接,甩水扇盤31的外側設置有甩水盤外殼35,高速電機 37通過機架36固定安裝在甩水盤外殼35上,甩水扇盤31朝向水簾生物降解系統1安裝。 甩油系統3』包括甩油扇盤31』和作為動力裝置的高速電機37,甩油扇盤31』的結構與甩水 扇盤31的結構相同,甩油扇盤31』外側設置有甩油盤外殼35』,高速電機37的輸出軸與兩 個甩油扇盤31』固定連接,高速電機通過機架36固定安裝在甩油盤外殼35』上,甩油系統 3』設置在等離子放電電場4前方,甩油扇盤31』朝向前置箱體6的前方。甩水扇盤31和甩 油扇盤31,的盤葉32數量為100 150條,甩水扇盤31和甩油扇盤31,的直徑為200 500mm,盤葉32的寬度為1 3mm,厚度為1 3_。[0034]如圖4和圖5所示,等離子放電電場4包括電場箱體41、正極板42、負極板43、正 極導電棒44、負極導電棒45和電源,電場箱體41的前、後側壁為敞開狀態,若干正極板42 和負極板43均勻間隔的交替安裝在電場箱體41內,且平行於電場箱體41左、右側壁,正極 板42上開設有若干通孔46,負極導電棒45從通孔46中穿過且與負極板43固定連接,負 極導電棒45的兩端通過絕緣套47固定安裝在電場箱體41的左、右側壁上,正極導電棒44 貫穿所有正極板42且與正極板42固定連接,正極導電棒44的兩端通過絕緣套47固定安 裝在電場箱體41的左、右側壁上,負極板43的兩側邊設有若干鋸齒狀尖端48,相鄰的正極 板42之間和相鄰的負極板43之間設置有導電隔套49,導電隔套49安裝在正極導電棒44 和負極導電棒45上。正極板42與負極板43之間的間距為25 40mm,正極板42和負極板 43的上、下兩端距離電場箱體41上、下側壁的間距為30 40mm。等離子吸附電場4,的結 構與等離子放電電場4的結構相同,其中等離子吸附電場4』中正極板42與負極板43之間 的間距為15 25mm。[0035]如圖6和圖7所示,等離子分解電場5包括分解電場箱體51、分解正極板52、分解 負極板53、分解正極導電棒M、分解負極導電棒55和電源,分解電場箱體51的前、後側壁 為敞開狀態,若干分解正極板52和分解負極板53均勻間隔的交替安裝在分解電場箱體51 內,且平行於分解電場箱體51的左、右側壁,兩片相鄰的分解負極板53之間設只有兩片位 於同一平面的分解正極板52,分解負極板53上開設有若干通孔46』,分解正極導電棒M從 通孔46』中穿過且與分解正極板52固定連接,分解正極導電棒M的兩端通過絕緣套47』 固定安裝在分解電場箱體51的左、右側壁上,分解負極導電棒55貫穿所有分解負極板53 且與分解負極板53固定連接,分解負極導電棒55的兩端通過絕緣套47』固定安裝在分解 電場箱體51的左、右側壁上,分解正極板52的兩側邊設有若干鋸齒狀尖端48』,相鄰的分解 正極板52之間以及相鄰的分解負極板53之間設置有導電隔套49』,導電隔套49』安裝在分 解正極導電棒討和分解負極導電棒陽上。分解正極板52與分解負極板53之間的間距為 5 15mm。分解正極板52和分解負極板53的上、下兩端距離分解電場箱體51上、下側壁 的間距為20 25mm。[0036]如圖1和圖8所示,水簾生物降解系統1包括複合型溼膜11 (賽代克)、溼膜箱體12和布水設備,溼膜箱體12的前、後側壁、頂壁和底壁呈敞開狀態,複合型溼膜11設置在 溼膜箱體12內,布水設備的出水端設置在溼膜箱體12上方;布水設備包括布水管13、水箱 14和水泵15,布水管13通過可抽拉的水管架16安裝在溼膜箱體12的上方,布水管13朝 向溼膜箱體12的方向設有若干噴水口,水箱14設置在溼膜箱體12的下方,布水管13的進 水口通過水泵15與水箱14相連通。[0037]如圖9所示,碳纖維吸附系統2包括蜂窩狀碳纖維板21和噴塑箱體22,噴塑箱體 22的前、後側壁呈敞開狀態,蜂窩狀碳纖維板21為兩塊呈V型設置的斜板23構成,蜂窩狀 碳纖維板21的尖角朝向噴塑箱體22的前側壁,斜板23的厚度為30 100mm,兩塊斜板23 之間的夾角為80 100°。[0038]如圖10所示的為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的一種功能最全面的使用 方式,將前置箱體6和後置箱體7串聯在排氣通道內,排氣通道的前部與集煙罩8相連通, 後部裝有抽風機9,抽風機9後部裝有煙@ 10,由抽風機9在排氣通道內產生負壓,使廢氣 從集煙罩8進入排氣通道內,經過甩油系統3』去除大顆粒油霧和煙塵,等離子放電電場4 和等離子吸附電場4』去除小顆粒油霧和煙塵,等離子分解電場5去除汙染物介質,水簾生 物降解系統1去除異味、惡臭分子,脫水系統3去除水簾生物降解系統1產生的水霧,碳纖 維吸附系統2去除廢氣中殘留的各種有害惡臭物質,然後淨化後的氣體從煙囪10排出。[0039]除了上述使用方式之外,還可以根據實際要處理廢氣的情況對前置箱體6內的各 系統進行增減,以到達高效的處理效果。[0040]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並非對本實用 新型的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 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 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水簾生物降解系統(1)和碳纖維 吸附系統O),所述水簾生物降解系統(1)包括複合型溼膜(11)、溼膜箱體(1 和布水設 備,所述溼膜箱體(1 的前、後側壁、頂壁和底壁呈敞開狀態,所述複合型溼膜(11)設置在 溼膜箱體(1 內,所述布水設備的出水端設置在溼膜箱體(1 上方;所述碳纖維吸附系統 (2)包括蜂窩狀碳纖維板和噴塑箱體(22),所述噴塑箱體0 的前、後側壁呈敞開狀 態,所述蜂窩狀碳纖維板為兩塊呈V型設置的斜板構成,蜂窩狀碳纖維板的 尖角朝向噴塑箱體02)的前側壁,所述碳纖維吸附系統(2)設置在水簾生物降解系統(1) 的後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水簾生物降解 系統(1)與碳纖維吸附系統(2)之間設有脫水系統(3),所述脫水系統(3)包括甩水扇盤(31)和動力裝置,所述甩水扇盤(31)包括若干平面盤葉(3 和圓形外框(33),所述盤葉(32)的外端與圓形外框(33)相連接,盤葉(32)的內端相互連接構成甩水扇盤(31)的中心 連接部(34),所述動力裝置一側的輸出端與至少一個甩水扇盤(31)的中心連接部(34)相 連接,所述甩水扇盤(31)的外側設置有甩水盤外殼(35),所述動力裝置通過機架(36)固定 安裝在甩水盤外殼(35)上,所述甩水扇盤(31)朝向水簾生物降解系統(1)安裝。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布水設備包括 布水管(13)、水箱(14)和水泵(15),所述布水管(1 通過可抽拉的水管架(16)安裝在 溼膜箱體(1 的上方,布水管(1 朝向溼膜箱體(1 的方向設有若干噴水口,所述水箱 (14)設置在溼膜箱體(12)的下方,所述布水管(13)的進水口通過水泵(15)與水箱(14) 相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等離子放電 電場0)、等離子吸附電場(4』 )和等離子分解電場(5),所述等離子放電電場(4)包括電場箱體(41)、正極板(42)、負極板(43)、正極導電棒 (44)、負極導電棒0 和電源,所述電場箱體Gl)的前、後側壁為敞開狀態,若干所述正極 板0 和負極板均勻間隔的交替安裝在電場箱體Gl)內,且平行於電場箱體Gl) 左、右側壁,所述正極板0 上開設有若干通孔(46),所述負極導電棒0 從通孔06)中 穿過且與負極板G3)固定連接,負極導電棒G5)的兩端通過絕緣套07)固定安裝在電場 箱體Gl)的左、右側壁上,所述正極導電棒G4)貫穿所有正極板G2)且與正極板02)固 定連接,正極導電棒G4)的兩端通過絕緣套07)固定安裝在電場箱體Gl)的左、右側壁 上,所述負極板^幻的兩側邊設有若干鋸齒狀尖端(48),所述正極板0 與負極板G3) 之間的間距為25 40mm ;所述等離子吸附電場G』)的結構與等離子放電電場(4)的結構相同,其中等離子吸附 電場(4』 )中正極板02)與負極板03)之間的間距為15 25mm ;所述等離子分解電場( 包括分解電場箱體(51)、分解正極板(5 、分解負極板(53)、 分解正極導電棒(M)、分解負極導電棒(5 和電源,所述分解電場箱體(51)的前、後側 壁為敞開狀態,若干所述分解正極板(52)和分解負極板(53)均勻間隔的交替安裝在分解 電場箱體(51)內,且平行於分解電場箱體(51)的左、右側壁,兩片相鄰的所述分解負極板 (53)之間設置有兩片位於同一平面的分解正極板(52),所述分解負極板(53)上開設有若 幹通孔G6』),所述分解正極導電棒(54)從通孔06』 )中穿過且與分解正極板(52)固定連接,分解正極導電棒(54)的兩端通過絕緣套07』)固定安裝在分解電場箱體(51)的左、 右側壁上,所述分解負極導電棒(5 貫穿所有分解負極板(5 且與分解負極板(53)固 定連接,分解負極導電棒(5 的兩端通過絕緣套07』 )固定安裝在分解電場箱體(51)的 左、右側壁上,所述分解正極板(5 的兩側邊設有若干鋸齒狀尖端G8』),所述分解正極板(52)與分解負極板(53)之間的間距為5 15mm;所述等離子放電電場G)、等離子吸附電場G』)和等離子分解電場(5)按照從前至後 的順序依次設置在水簾生物降解系統(1)的前方。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相鄰的正極板 (42)之間、相鄰的負極板之間、相鄰的分解正極板(5 之間以及相鄰的分解負極板(53)之間設置有導電隔套(49、49』),所述導電隔套(49,49')安裝在正極導電棒(44)、負 極導電棒(45)、分解正極導電棒(54)以及分解負極導電棒(55)上。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正極板02)和 負極板G3)的上、下兩端距離電場箱體Gl)上、下側壁的間距為30 40mm,所述分解正極 板(5 和分解負極板(5 的上、下兩端距離分解電場箱體(51)上、下側壁的間距為20 25mm0
7.根據權利要求4至6所述之一的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甩 油系統(3』),所述甩油系統(3』 )包括甩油扇盤(31』 )和動力裝置,所述甩油扇盤(31』 ) 的結構與甩水扇盤(31)的結構相同,所述甩油扇盤(31』 )外側設置有甩油盤外殼(35』), 所述動力裝置的輸出端與至少一個甩油扇盤(31』)固定連接,動力裝置通過機架(36)固定 安裝在甩油盤外殼(35』)上,所述甩油系統(3』)設置在等離子放電電場(4)前方,所述甩 油扇盤(31,)朝向前方。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動力裝置為高 速電機(37)。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前置箱體(6) 和後置箱體(7),所述甩油系統(3』)、等離子放電電場G)、等離子吸附電場G』)和至少一 個等離子分解電場(5)按照從前至後的順序放置在前置箱體(6)內,所述前置箱體(6)下 部與甩油系統(3』 )相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集油盒(63),所述水簾生物降解系統(1)、脫水 系統(3)和碳纖維吸附系統(2)按照從前置後的順序放置在後置箱體(7)內,所述前置箱 體(6)和後置箱體(7)的側面分別設有箱門(61、71),所述箱門(61、71)上分別裝有前置電 控箱(6 和後置電控箱(72),所述前置箱體(6)和後置箱體(7)的前側壁和後側壁上分別 裝有過濾網(67),前置箱體(6)位於後置箱體(7)前方。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甩水扇盤(31) 和甩油扇盤(31』)的盤葉(32)數量為100 150條,甩水扇盤(31)和甩油扇盤(31』)的 直徑為200 500mm,所述盤葉(3 的寬度為1 3mm,厚度為1 3mm ;所述斜板03)的 厚度為30 100mm,兩塊斜板Q3)之間的夾角為80 10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涉及一種用於工業、餐飲業以及食品加工業的氣體淨化裝置。其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體積小、成本低、效果好的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本實用新型複合式廢氣淨化除臭裝置包括水簾生物降解系統和碳纖維吸附系統,水簾生物降解系統包括複合型溼膜、溼膜箱體和布水設備,溼膜箱體的前、後側壁、頂壁和底壁呈敞開狀態,複合型溼膜設置在溼膜箱體內,布水設備的出水端設置在溼膜箱體上方;碳纖維吸附系統包括蜂窩狀碳纖維板和噴塑箱體,噴塑箱體的前、後側壁呈敞開狀態,蜂窩狀碳纖維板為兩塊呈V型設置的斜板構成,蜂窩狀碳纖維板的尖角朝向噴塑箱體的前側壁,碳纖維吸附系統設置在水簾生物降解系統的後方。
文檔編號B01D53/84GK201815240SQ20102057024
公開日2011年5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21日
發明者黃瑞春 申請人:北京藍博同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