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裝壓縮式垃圾車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05:45:31
專利名稱:後裝壓縮式垃圾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後裝壓縮式垃圾車。
背景技術:
現有的後裝壓縮式垃圾車通常含有車廂和填料裝置。填料裝置上端的轉軸設置在 車廂後端框架的頂部。填料裝置上端的轉軸可以繞車廂後端框架的頂部轉動。車廂的主要 作用是用來堆放垃圾,填料裝置的主要作用是用來將垃圾裝進車廂內。當將車廂內的垃圾 排出時,填料裝置上端的轉軸繞車廂後端框架的頂部轉動,使填料裝置處於上位。填料裝置 在將垃圾裝進車廂內及運輸的過程中,填料裝置位於下位,填料裝置的前面與車廂後端框 架的後面通過自動鎖緊裝置的鎖鉤使之緊貼在一起。為了防止汙水從填料裝置的前面與車 廂後端框架的後面之間的接觸處漏出,現有填料裝置不僅在其底部設有汙水箱,而且在填 料裝置的前面設有汙水收集長槽且位於車廂後端框架的下方,該汙水收集長槽通過連接管 與汙水箱相連;同時在填料裝置前面的底部、左側部及右側部上設有一條橡膠密封條,該橡 膠密封條在填料裝置前面成U形分布。由於後裝壓縮式垃圾車一般裝進車廂內的垃圾是滿 載的,因此車廂內的垃圾滲出的汙水,還可能從上述成U分布的橡膠密封條兩側的上端流 出。而現有的填料裝置雖然在其底部設有汙水箱、在其前面設有汙水收集長槽且位於車廂 後端框架的下方,但無法收集從上述成U分布的橡膠密封條兩側的上端流出的汙水,因此 這些流出的汙水對環境形成了二次汙染。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後裝壓縮式垃圾車,該車能夠收集從車 廂內垃圾滲出的汙水,從而有效防止了二次環境汙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後裝壓縮式垃圾車,它含有車廂和 填料裝置,填料裝置上端的轉軸設置在車廂後端框架的頂部,填料裝置的底部設有汙水箱, 所述車廂後端框架含有左側部、右側部和底部,所述車廂後端框架的左側部的側邊上和右 側部的側邊上分別設有擋汙水板,所述填料裝置的兩側的下部分別設有汙水槽,這兩個汙 水槽的上口,在所述填料裝置位於下位時,分別位於所述車廂後端框架左側部擋汙水板和 右側部擋汙水板的下方,所述填料裝置兩側下部分別設有的汙水槽均通過管道與所述汙 水箱相連接。所述汙水槽由開口箱體和排水管構成,排水管的上端設置在開口箱體的底部且與 之相通。由於在車廂後端框架的左側部的側邊上和右側部的側邊上分別設有擋汙水板,填 料裝置的兩側的下部分別設有汙水槽,且其汙水槽的上口分別位於擋汙水板的下方,汙水 槽均通過管道與汙水箱相連接,這樣當車廂內的垃圾滲出的汙水從成U分布的橡膠密封條 兩側的上端流出時,因車廂後端框架兩側擋汙水板的阻擋,汙水則順著車廂後端框架、擋汙 水板及U分布的橡膠密封條兩側的外側所形成的槽形空間流入擋汙水板下方的汙水槽中,進入汙水槽的汙水經管道進入填料裝置底部設有的汙水箱中,從而汙水得到收集,因此有 效防止了二次環境汙染。
圖1是本實用新型後裝壓縮式垃圾車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後裝壓縮式垃圾車的車廂的右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的B向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A-A剖面示意圖。圖5是圖1所示後裝壓縮式垃圾車的填料裝置左側下部設有的左汙水槽結構示意 圖。圖6是圖5所示的左汙水槽的左視圖。圖7是圖5所示的左汙水槽的俯視圖。圖中1.車廂,2.後端框架,3.左擋汙水板,4.填料裝置,5.左汙水槽,6.汙水箱, 7.管道,8.右擋汙水板,9.右側部,10.左側部,11.底部,12.開口箱體,13.排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2和圖3中,後裝壓縮式垃圾車含有車廂1和填料裝置4,填料裝置4上端 的轉軸設置在車廂1後端框架2的頂部,填料裝置4上端的轉軸可以繞車廂1後端框架2 的頂部轉動。填料裝置4的底部設有汙水箱6。車廂1後端框架2含有左側部10、右側部9 和底部11。車廂1後端框架2的左側部10的側邊上設有左擋汙水板3,如圖3、圖4所示。 車廂1後端框架2的右側部9的側邊上設有右擋汙水板8。左擋汙水板3和右擋汙水板8 在結構形狀上相對稱。填料裝置4的左側下部設有左汙水槽5,該左汙水槽5,如圖5、圖6、 圖7所示,左汙水槽5由開口箱體12和排水管13構成,排水管13的上端設置在開口箱體 12的底部且與之相通。填料裝置4的右側下部設有右汙水槽,該右汙水槽與左汙水槽5在 結構形狀上相對稱。在填料裝置4位於下位時,填料裝置4的左側下部設有的左汙水槽5, 位於車廂1後端框架2左側部10的側邊上設有的左擋汙水板3的下方。填料裝置4的右 側下部設有的右汙水槽,位於車廂1後端框架2右側部9的側邊上設有的右擋汙水板8的 下方。填料裝置4兩側下部分別設有的左汙水槽5和右汙水槽均通過管道7與汙水箱6相 連接。本實用新型由於在車廂1後端框架2的左側部10的側邊上和右側部9的側邊上分 別設有左擋汙水板3和右擋汙水板8,填料裝置4的兩側的下部分別設有左汙水槽5和右汙 水槽,且左汙水槽5和右汙水槽的上口分別位於左擋汙水板3和右擋汙水板8的下方,左汙 水槽5和右汙水槽均通過管道7與汙水箱6相連接,這樣當車廂1內的垃圾滲出的汙水從 成U分布的橡膠密封條兩側上端流出時,因車廂1後端框架2兩側左擋汙水板3和右擋汙 水板8的阻擋,汙水則順著車廂1後端框架2、左擋汙水板3和右擋汙水板8及U分布的橡 膠密封條兩側的外側所形成的槽形空間分別流入左汙水槽5和右汙水槽中,進入左汙水槽 5和右汙水槽的汙水經管道7進入填料裝置4底部設有的汙水箱6中,從而汙水得到收集, 因此有效防止了二次環境汙染。
權利要求一種後裝壓縮式垃圾車,它含有車廂和填料裝置,填料裝置上端的轉軸設置在車廂後端框架的頂部,填料裝置的底部設有汙水箱,所述車廂後端框架含有左側部、右側部和底部,其特徵在於所述車廂後端框架的左側部的側邊上和右側部的側邊上分別設有擋汙水板,所述填料裝置的兩側的下部分別設有汙水槽,這兩個汙水槽的上口,在所述填料裝置位於下位時,分別位於所述車廂後端框架左側部擋汙水板和右側部擋汙水板的下方,所述填料裝置兩側下部分別設有的汙水槽均通過管道與所述汙水箱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後裝壓縮式垃圾車,其特徵在於所述汙水槽由開口箱體和 排水管構成,排水管的上端設置在開口箱體的底部且與之相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後裝壓縮式垃圾車,它含有車廂和填料裝置,填料裝置上端的轉軸設置在車廂後端框架的頂部,填料裝置的底部設有汙水箱,所述車廂後端框架含有左側部、右側部和底部,所述車廂後端框架的左側部的側邊上和右側部的側邊上分別設有擋汙水板,所述填料裝置的兩側的下部分別設有汙水槽,這兩個汙水槽的上口,在所述填料裝置位於下位時,分別位於所述車廂後端框架左側部擋汙水板和右側部擋汙水板的下方,所述填料裝置兩側下部分別設有的汙水槽均通過管道與所述汙水箱相連接。該車能夠收集從車廂內垃圾滲出的汙水,從而有效防止了二次環境汙染。
文檔編號B65F3/14GK201770245SQ20102016271
公開日2011年3月23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19日
發明者周明春, 杜訓剛, 王成平, 王成生, 王滌成 申請人:江蘇悅達專用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