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硫化鞋圍條機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03:39:06 1

本發明涉及一種硫化鞋生產設備,尤其是一種硫化鞋圍條機。
背景技術:
硫化鞋是一種以橡膠、織物或皮革為幫面,以橡膠為底料用粘貼、模壓或注膠等方式加工成型,再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進行硫化所形成的鞋子,硫化鞋的鞋底和鞋面之間通常貼合有圍條,用於加強鞋子的強度並使得外表較為美觀。
現有的硫化鞋通常採用人工貼合的方式完成貼圍條的工序,且在貼合之間還需要對圍條進行裁剪、清潔和刷膠,生產效率相對較低。
公布號為cn105877008a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本申請人早期研發的一種用於硫化鞋圍條自動貼附的裝置,該裝置包含圍條理料組件和圍條貼附機器人;所述圍條貼附機器人通過設置在手臂上的硫化鞋夾具夾取固定硫化鞋;所述圍條理料組件包含通過環形盤繞結構儲存有圍條的圍條出料裝置;還包含用於將經由圍條出料裝置輸送來的圍條擠壓在傳輸皮帶上的擠壓輥;擠壓輥的前方設置有用於圍條貼附面刷膠的圍條刷膠裝置;圍條刷膠裝置前方為輸送案板ⅱ,輸送案板前方為輸送案板ⅰ,輸送案板ⅰ位於輸送案板ⅱ的下方;輸送案板ⅱ和輸送案板ⅰ之間設置有用於定長切斷圍條的圍條切斷裝置;所述輸送案板ⅰ前方設置有圍條貼附輥,所述圍條貼附輥上設置有貼附位置傳感器。該裝置雖然能夠實現自動完成貼圍條的工序,但是其所採用的直列式的流水線布置結構會佔用較大的車間空間,且該裝置上沒有設置烘乾和清潔設備,圍條上的膠水粘附力相對較差,影響圍條的貼合質量。
有鑑於此,本發明人對硫化鞋圍條機的結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貼合質量相對較好且佔用空間相對較小的硫化鞋圍條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硫化鞋圍條機,包括機架和控制系統,所述機架上設置有分別與所述控制系統通訊連接的放卷裝置、除塵裝置、換向裝置、輸送裝置、圍條塗膠裝置、烘乾裝置以及圍條張緊剪切貼合裝置,所述放卷裝置位於所述除塵裝置的上方,所述除塵裝置位於所述輸送裝置的上方,所述輸送裝置位於所述烘乾裝置的上方,所述換向裝置包括驅動電機、與所述驅動電機傳動連接的轉向主動輪、位於所述轉向主動輪上方且抵頂在所述轉向主動輪上的轉向從動輪以及多個轉動連接在所述機架上的轉向活動輪,各所述轉向活動輪呈弧線狀等間距布置在所述轉向從動輪和所述輸送裝置之間,所述圍條塗膠裝置包括塗膠組件和翻轉組件。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放卷裝置包括放料組件,所述放料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的送料電機、用於放置圍條卷且與所述送料電機傳動連接的料盤、豎直滑動連接在所述機架上的滑塊、轉動連接在所述滑塊上第一導向輪、兩個分別位於所述第一導向輪兩側的第二導向輪以及用於檢測所述滑塊位置的位移傳感器,兩個所述第二導向輪的水平位置分別高於所述滑塊位於上極限位置時的水平位置或者分別與所述滑塊位於上極限位置時的水平位置平齊,所述送料電機和所述位移傳感器分別與所述控制系統通訊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放料組件有兩組,還包括換卷組件,所述換卷組件包括兩個分別與兩組所述放料組件配合的第一導輪單元以及位於兩組第一導輪單元下方的第二導輪單元,每一個所述第一導輪單元和所述第二導輪單元之間分別設置有用於檢測是否有圍條通過的物料傳感器,所述第一導輪單元和所述第二導輪單元都包括導向電機、與所述導向電機傳動連接的第三導向輪以及抵頂在所述第三導向輪上的第四導向輪,所述物料傳感器和所述導向電機分別與所述控制系統通訊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除塵裝置包括位於同一水平位置的除塵傳動組件、清掃組件和清洗組件,所述清掃組件包括清掃電機、與所述清掃電機傳動連接的毛刷輪和位於所述毛刷輪下方的清掃託輥輪,所述清洗組件包括清洗電機、與所述清洗電機傳動連接的海綿輪、位於所述海綿輪下方的清洗託輥輪以及位於所述海綿輪上方用於提供清洗處理劑的滴定針。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清掃組件還包括防塵罩,所述毛刷輪和所述清掃託輥輪都位於所述防塵罩內,所述防塵罩上還設置有吸塵管,所述吸塵管與外部吸塵器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輸送裝置包括位於同一水平位置上的輸送主動輪和輸送從動輪、以及環繞在所述輸送主動輪和所述輸送從動輪之間的輸送帶,所述輸送主動輪和所述驅動電機傳動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塗膠組件包括裝盛有膠水的膠槽、轉動連接在所述機架上且浸泡在所述膠槽中的塗膠輪、位於所述塗膠輪上方且抵頂在所述塗膠輪上的上壓輪以及與所述塗膠輪傳動連接的塗膠電機,所述翻轉組件包括多個轉動連接在所述機架上的翻轉活動輪,各所述翻轉活動輪呈弧線狀等間距布置,該弧線的弧心位於所述塗膠輪下方,且位於最上方的所述翻轉活動輪的水平位置高於所述塗膠輪的水平位置。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圍條張緊剪切貼合裝置包括依次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的送料組件、張緊組件、剪切組件和貼合組件,所述剪切組件包括固定連接在所述機架上的剪切氣缸和上壓板、固定連接在所述剪切氣缸的活塞杆上的固定座、固定連接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切刀、滑動連接在所述固定座上的下壓板以及兩端分別抵頂在所述下壓板和所述固定座上的壓縮彈簧,所述上壓板位於所述剪切氣缸的活塞杆的延長線上,所述壓縮彈簧位於所述下壓板遠離所述上壓板的一側,且所述壓縮彈簧、所述切刀和所述剪切氣缸的活塞杆相互平行。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上壓板朝向所述下壓板的一側設置有相對於所述剪切氣缸的活塞杆的長度方向傾斜布置的上壓緊面,所述下壓板朝向所述上壓板的一側設置有與所述上壓緊面配合的下壓緊面,所述切刀的延長面與所述上壓緊面相交。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張緊組件包括固定連接在所述機架上的滑軌、滑動連接在所述滑軌上的滑座、轉動連接在所述滑座上的張緊輪和用於驅動所述滑座在所述滑軌上滑動的張緊氣缸。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過設置除塵裝置和烘乾裝置,有效提高了膠水的粘附力,貼合質量相對較好,同時通過將放卷裝置設置在除塵裝置的上方,將除塵裝置設置在輸送裝置的上方,將輸送裝置設置在烘乾裝置的上方,並在除塵裝置和輸送裝置之間設置換向裝置,在圍條塗膠裝置上設置翻轉組件,使得圍條的輸送路徑呈s形,佔用空間相對較小。
2、本發明的放卷裝置通過設置滑塊和位移傳傳感器,使得料盤可以根據圍條的使用需求自動調整放卷速度,供料較為穩定;同時通過設置換卷組件,可以使得料盤的自動換卷,生產效率相對較高。
3、本發明的除塵裝置通過設置清掃組件可以有效去除圍條上粘附的飛塵,通過設置清洗組件可以避免飛塵再次粘附,提高膠水和圍條之間的粘結度。
4、本發明的圍條塗膠裝置將塗膠輪設置在上壓輪的下方,將膠水塗抹在圍條的下側面上,然後在利用翻轉組件翻轉過來,不易粘附其他雜質,且如果塗抹在圍條上的膠水量太多,也可以在重力作用下回落到膠槽中。
5、本發明的圍條張緊剪切貼合裝置通過設置相對於活塞杆傾斜布置的壓緊面,且接到的延長面與壓緊面相交,使得剪切後的圍條端面為斜面,降低圍條長度的精度要求,進而降低設備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硫化鞋圍條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硫化鞋圍條機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a處位置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本發明硫化鞋圍條機的清掃組件省略防塵罩部分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省略清掃電機;
圖5為本發明硫化鞋圍條機的清洗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省略清洗電機;
圖6為圖1中b處位置的局部放大圖;
圖7為圖1中c處位置的局部放大圖;
圖8為本發明硫化鞋圍條機的圍條張緊剪切貼合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硫化鞋圍條機的圍條張緊剪切貼合裝置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示對應如下:
100-機架;200-放卷裝置;
210-放料組件;211-送料電機;
212-料盤;213-滑塊;
214-第一導向輪;215-第二導向輪;
216-位移傳感器;
220-換卷組件;221-第一導輪單元;
222-第二導輪單元;223-物料傳感器;
224-第三導向輪;225-第四導向輪;
226-導向電機;227-調節組件;
228-過料通道;300-除塵裝置;
310-除塵傳動組件;311-主動傳動輪;
312-從動傳動輪;320-清掃組件;
321-清掃電機;322-毛刷輪;
323-清掃託輥輪;324-防塵罩;
325-吸塵管;330-清洗組件;
331-清洗電機;332-海綿輪;
333-清洗託輥輪;334-滴定針;
340-導向板;350-支撐板;
400-換向裝置;410-驅動電機;
420-轉向主動輪;430-轉向從動輪;
440-轉向活動輪;450-弧形導向板;
460-同步帶組件;500-輸送裝置;
510-輸送主動輪;520-輸送從動輪;
530-輸送帶;600-圍條塗膠裝置;
610-塗膠組件;611-膠槽;
612-塗膠輪;613-上壓輪;
614-塗膠電機;615-刷條;
616-回流板;617-進膠孔;
620-翻轉組件;621-翻轉活動輪;
700-烘乾裝置;800-圍條張緊剪切貼合裝置;
810-送料組件;820-張緊組件;
821-滑軌;822-滑座;
823-張緊輪;824-張緊氣缸;
825-支託輪;830-剪切組件;
831-剪切氣缸;832-上壓板;
832a-上壓緊面;833-固定座;
834-切刀;835-下壓板;
835a-下壓緊面;836-壓縮彈簧;
840-貼合組件;841-託滾輪;
842-引導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圖9所示並結合其他附圖,本實施例提供的硫化鞋圍條機,包括機架100和控制系統(圖中未示出),控制系統可以為常規的系統,可從市場上直接購買獲得並根據實際功能需求進行設置,並非本實施例的重點,此處不再詳述。
機架100上設置有分別與控制系統通訊連接的放卷裝置200、除塵裝置300、換向裝置400、輸送裝置500、圍條塗膠裝置600、烘乾裝置700以及圍條張緊剪切貼合裝置800,其中,放卷裝置200位於除塵裝置300的上方,除塵裝置300位於輸送裝置500的上方,輸送裝置500位於烘乾裝置600的上方,圍條從放卷裝置200中被拉出後,依次經過除塵裝置300、換向裝置400、輸送裝置500、圍條塗膠裝置600、烘乾裝置700以及圍條張緊剪切貼合裝置800,最終被貼合在硫化鞋上,圍條的輸送路徑呈s形,佔用空間相對較小。
放卷裝置200包括放料組件210和換卷組件220,其中放料組件210有兩組,兩組放料組件210的結構相同。以其中一組放料組件210為例,放料組件210包括設置在機架100上的送料電機211、用於放置圍條卷且與送料電機211傳動連接的料盤212、豎直滑動連接在機架100上的滑塊213、轉動連接在滑塊213上第一導向輪214、兩個分別第一導向輪214兩側的第二導向輪215以及用於檢測滑塊213位置的位移傳感器216,兩個第二導向輪215的水平位置分別高於滑塊213位於上極限位置時的水平位置或者分別與滑塊213位於上極限位置時的水平位置平齊,而送料電機211和位移傳感器216則分別與控制系統通訊連接。
仍以其中一組放料組件210為例,使用前,將圍條卷放置在料盤212上,並將圍條卷的開放端拉出,依次從靠近料盤212的第二導向輪215的最高點、第一導向輪214的最低點和另一第二導向輪215的最高點繞過,最終被壓緊在換卷組件220上;使用時,後道工序如果需要用料,則會拉動圍條,第一導向輪214在圍條的拉力作用下會帶動滑塊213往上滑動,位移傳感器216檢測到滑塊213往上滑動後將信號發送給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控制送料電機211驅動料盤212轉動,直到滑塊213回到下極限位置,料盤212可以根據圍條的使用需求自動調整放卷速度,供料較為穩定。
換卷組件220包括兩個分別與兩組放料組件210配合的第一導輪單元221以及位於兩組第一導輪單元221下方的第二導輪單元222,每一個第一導輪單元221和第二導輪單元222之間分別設置有用於檢測是否有圍條通過的物料傳感器223。第一導輪單元221和第二導輪單元222的結構相同,僅僅是導輪的尺寸可能存在不同,第一導輪單元221和第二導輪單元222都包括導向電機226、與導向電機223傳動連接的第三導向輪224以及抵頂在第三導向輪224上的第四導向輪225,需要說明的是,第三導向輪224和第四導向輪225相互抵頂並不要求兩者實際接觸,當圍條穿過第三導向輪224和第四導向輪225之間時,第三導向輪224和第四導向輪225通過抵頂在圍條上間接實現相互抵頂,下文提及的相互抵頂也同樣可以通過抵頂在圍條上間接實現。此外,物料傳感器223和導向電機226分別與控制系統通訊連接。
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輪單元221和第二導輪單元222上分別設置有用於調節對應的第三導向輪224和第四導向輪225之間的夾緊力的調節組件227,調節組件227可以為常規的組件,此處不再詳述。
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每一個第一導輪單元221和第二導輪單元222之間還分別設置有過料通道228,確保圍條能夠從第一導輪單元221被準確的送入第二導輪單元222,物料傳感器223位於過料通道228中。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導輪單元222上的第三導向輪224和第四導向輪225相互抵頂位置的切線豎直布置。
使用時,從放料組件210引出的圍條被夾緊在對應的第一導輪單元221上的第三導向輪224和第四導向輪225之間,正常狀態下,僅其中一個第一導輪單元221處於工作狀態,即僅其中一個第一導輪單元221會將圍條送入第二導輪單元222,當與該第一導輪單元221對應的放料組件210中的圍條卷耗盡時,對應的物料傳感器223檢測不到圍條則將信號發送給控制系統,控制系統關閉當前處於工作狀態的第一導輪單元221上的導向電機226,並啟動另一第一導輪單元221上的導向電機226,使得另一第一導輪單元221開始工作,實現換料動作。
除塵裝置300包括位於同一水平位置的除塵傳動組件310、清掃組件320和清洗組件330,其中除塵傳動組件310有兩組,分別位於清掃組件320的兩側,清洗組件330位於靠近換向裝置400的一側。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相對靠近第二導輪單元221的除塵傳動組件310和第二導輪單元221之間還設置有導向板340,用於確保圍條能夠準確進入除塵傳動組件。此外,除塵裝置300還包括水平布置的支撐板350,用於支撐圍條並為圍條提供導向,確保圍條準確進入除塵傳動組件310、清掃組件320或清洗組件330。
除塵傳動組件310主要用於傳送圍條,包括相互抵頂的主動傳動輪311和從動傳動輪312,其中主動傳動輪311位於從動傳動輪312的下方。當然,主動傳動輪311需要與動力部件傳動連接,在本實施例中,兩組除塵傳動組件310的主動傳動輪311都與換向裝置400的驅動電機410傳動連接。
清掃組件320包括清掃電機321、與清掃電機321傳動連接的毛刷輪322和位於毛刷輪322下方的清掃託輥輪323,其中,毛刷輪322的轉向和從動傳動輪312的轉向相反,以此對穿插在毛刷輪322和清掃託輥輪323之間的圍條進行清掃。毛刷輪322的軸線和主動傳動輪311的軸線分別與支撐板350平行,且毛刷輪322的軸線相對於主動傳動輪311的軸線傾斜布置。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清掃組件320還包括防塵罩324,毛刷輪322和清掃託輥輪323都位於防塵罩324內,且防塵罩324上還設置有吸塵管325,吸塵管325與外部吸塵器連接,用於吸取飛塵。
清洗組件330包括清洗電機331、與清洗電機331傳動連接的海綿輪332、位於海綿輪332下方的清洗託輥輪333以及位於海綿輪332上方用於提供清洗處理劑的滴定針334,其中滴定針334主要用於向海綿輪332提供清洗處理劑液滴,可從市場上直接購買獲得,此處不再詳述。海綿輪332的轉向與毛刷輪322相同,且在轉動的過程中,一邊吸收清洗處理劑後,一邊對穿插在海綿輪332和清洗託輥輪333的圍條進行擦拭。此外,必要時,也可以設置防塵罩324將清洗組件330罩住,確保清洗效果。
換向裝置400包括驅動電機410、與驅動電機410傳動連接的轉向主動輪420、位於轉向主動輪420上方且抵頂在轉向主動輪420上的轉向從動輪430以及多個轉動連接在機架100上的轉向活動輪440,各轉向活動輪440呈弧線狀等間距布置在轉向從動輪430和輸送裝置500之間,也即是說,多個轉向活動輪440排列所形成的弧線的一端位於靠近轉向從動輪430的位置,另一端位於靠近輸送裝置500的進口端的位置處,這樣,從除塵裝置300出來的圍條在支撐板350的導向作用和除塵傳動組件310的驅動下下被送到轉向主動輪420和轉向從動輪430之間的位置處,接著圍條在轉向主動輪420的帶動下繼續往前運動,並在多個轉向活動輪440的導向作用下實現轉向和翻面,最後進入輸送裝置500中。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多個轉向活動輪440排列所形成的弧線內側還設置有弧形導向板450,確保圍條可以抵頂在轉向活動輪440上並被導向。
輸送裝置500包括位於同一水平位置上的輸送主動輪510和輸送從動輪520、以及環繞在輸送主動輪510和輸送從動輪520之間的輸送帶530,其中輸送主動輪510和驅動電機410傳動連接,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驅動電機410通過同步帶輪組件460同時與轉向主動輪420、輸送主動輪510以及各主動傳動輪311傳動連接,這樣不僅可以確保各個裝置的輸送速度相同,也較為節能。
圍條塗膠裝置600包括支架,該支架可以是獨立設置的,也可以與機架100一體式設置,在本實施例中,該支架和機架100一體式設置,即該支架也是機架100的一部分。圍條塗膠裝置300還包括設置在支架上的塗膠組件610和翻轉組件620,其中,翻轉組件620位於塗膠組件610遠離所述輸送裝置500的一側。
塗膠組件610包括裝盛有膠水的膠槽611、轉動連接在機架100對應的支架上且浸泡在膠槽311中的塗膠輪612、位於塗膠輪612上方且抵頂在塗膠輪612上的上壓輪613以及與塗膠輪612傳動連接的塗膠電機614,其中,塗膠輪612的轉向和主動傳動輪311的轉向相同,這樣從下往上將膠水塗抹在圍條的下側面上,然後在利用翻轉組件620翻轉過來,不易粘附其他雜質,且如果塗抹在圍條上的膠水量太多,也可以在重力作用下回落到膠槽611中。此外,在本實施例中,膠槽611靠近翻轉組件620的一側設置有刷條615,刷條615抵頂在塗膠輪611上,用於確保膠水在塗膠輪611上的分布均勻,膠槽611遠離刷條615的一側設置有與水平面傾斜布置的回流板616,這樣,在離心力作用下從塗膠輪611上噴出的膠水會滴落在回流板616上,並回流到膠槽611中。此外,膠槽611上設置有進膠孔617和排膠孔(圖中未示出),並與清洗膠槽611。
翻轉組件620包括多個轉動連接在機架100對應的支架上的翻轉活動輪621,與換向裝置400類似,各翻轉活動輪621呈弧線狀等間距布置,該弧線的弧心位於塗膠輪611下方,且位於最上方的翻轉活動輪621的水平位置高於塗膠輪611的水平位置,具體的,多個翻轉活動輪621排列所形成的弧線的一端位於靠近上壓輪613的位置,另一端位於靠近烘乾裝置700的進口端的位置處,這樣,從塗膠後的圍條在輸送裝置500的驅動下和多個翻轉活動輪621的導向作用下實現轉向和翻面,最後進入烘乾裝置700中。需要說明的是,在翻轉組件620中最好不要設置類似於轉向裝置400中的弧形導向板450,而是依靠圍條自身的張力抵頂在各個翻轉活動輪621上,避免膠水粘附在弧形導向板上。
烘乾裝置700為具有流水傳送裝置的烘箱,這類烘箱是傳統的硫化鞋生產線中所使用的烘箱,並非本實施例的重點,此處不再詳述。
圍條張緊剪切貼合裝置800包括支架,同樣的,該支架可以是獨立設置的,也可以與機架100一體式設置,在本實施例中,該支架和機架100一體式設置,即該支架也是機架100的一部分。圍條張緊剪切貼合裝置800還包括依次設置在機架100對應的支架上的送料組件810、張緊組件820、剪切組件830和貼合組件840。
送料組件810的結構和除塵傳動組件310的結構相同,用於將經烘乾的圍條送入張緊組件820中,其具體結構此處不再詳述。
張緊組件820包括固定連接在機架100對應的支架上的滑軌821、滑動連接在滑軌821上的滑座822、轉動連接在滑座822上的張緊輪823和用於驅動滑座822在滑軌821上滑動的張緊氣缸824,其中,滑軌821豎直布置,此外,在本實施例中,滑座822上還轉動連接有位於張緊輪823下方的支託輪825。同時,張緊組件820還包括張緊彈簧(圖中未示出),張緊彈簧和張緊氣缸824分別位於滑座822的上下兩側,且張緊彈簧的兩端分別抵頂在滑座822和機架100對應支架上,用於對滑座822施加向下的預緊力。
剪切組件830包括固定連接在機架100對應的支架上的剪切氣缸831和上壓板832、固定連接在剪切氣缸831的活塞杆上的固定座833、固定連接在固定座833上的切刀834、滑動連接在固定座833上的下壓板835以及兩端分別抵頂在下壓板835和固定座833上的壓縮彈簧836,其中,上壓板832位於剪切氣缸831的活塞杆的延長線上,壓縮彈簧836位於下壓板835遠離上壓板832的一側,且壓縮彈簧836、切刀834和剪切氣缸831的活塞杆相互平行布置。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上壓板832朝向下壓板835的一側設置有相對於剪切氣缸831的活塞杆的長度方向傾斜布置的上壓緊面832a,下壓板835朝向上壓板832的一側設置有與上壓緊面832a配合的下壓緊面835a,切刀834的延長面與上壓緊面832a的邊沿相交,這樣,被切刀834剪切的圍條的端面為斜面,貼合時圍條兩端的斜面相互抵頂,可降低圍條長度的精度要求,進而降低設備成本。
貼合組件840包括轉動連接在機架100對應的支架上的託滾輪841,該託滾輪841的軸線和上壓板832或下壓板835相互平行。此外,貼合組件840還包括用於放置圍條跑偏的引導輪842。
使用時,送料組件810將圍條輸送到張緊輪823的下方,使其依次經過張緊輪823和支託輪825之間的位置以及上壓板832和下壓板835之間的位置被輸送到託滾輪841上,此時,人工或機械手將硫化鞋對應的位置壓緊在位於託滾輪841上的圍條上,使其粘結在一起,然後將硫化鞋貼著託滾輪821轉動,使得圍條卷繞並貼合在硫化鞋上,在這個過程中,在圍條開設貼合前,張緊氣缸824的活塞杆推出將滑座822推動到上極限位置,同時壓縮張緊彈簧,此時張緊輪823與圍條分離,當圍條在硫化鞋上貼合一定的長度後,張緊氣缸824復位,滑座822在張緊彈簧的作用下滑動到下極限位置,並將圍條往下壓,使得圍條被拉緊,避免圍條貼合時起皺,當圍條在硫化鞋上卷繞預定長度後,剪切氣缸831的活塞杆往上推出,使得固定座833先帶動下壓板835壓緊在上壓板832上,然後在壓縮壓縮彈簧836並帶動切刀834切斷圍條,圍條被切斷後,剪切氣缸831的活塞杆帶動固定座833復位,被切斷的圍條在隨著硫化鞋的轉動完全在貼合在硫化鞋上。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並不僅限於上述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現有技術可以對本發明做出各種變形,如將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氣缸變更為液壓缸等,這些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