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橋梁支座地腳螺栓預留孔的施工方法
2023-04-30 17:02:31 1
一種橋梁支座地腳螺栓預留孔的施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橋梁支座地腳螺栓預留孔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一)確定好預留孔位於待澆築帽梁或墩臺中的位置,留下預留洞間隙;(二)確定支座地腳螺栓預留孔的中心相對帽梁或墩臺上層鋼筋的位置;(三)製作鋼套筒;(四)製作固定骨架;(五)將固定骨架安裝於待澆築帽梁或墩臺的鋼筋層的上方;(六)將鋼套筒插入固定骨架的圓環中;(七)澆築砼,終凝後抽出鋼套筒,移除或保留固定骨架;(八)由預留支座墊石縱筋,綁紮支座墊石鋼筋網片,二次插入鋼套筒,澆築支座墊石砼;本發明①工序少,操作簡單;②鋼套筒可重複使用;③支座地腳螺栓預留孔安裝位置準確,偏差小;④鋼套筒抽出後,孔洞表面粗糙,粘結性好,後期灌漿密實度高。
【專利說明】一種橋梁支座地腳螺栓預留孔的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橋梁支座地腳螺栓預留孔的施工方法,屬於橋梁工程【技術領域】。【背景技術】
[0002]在橋梁結構中,支座是橋梁上、下部結構的連接點,其作用是將上部結構的荷載順適、安全地傳遞到橋墩臺上去,同時保證上部結構在荷載、溫度變化、混凝土收縮等因素作用下的自由變形,以便使結構的實際受力情況符合計算圖式,並保護梁端、墩臺帽不受損傷。如何在施工過程中確保支座安裝位置準確,使其受力均勻,防止偏心過大而損壞,是施工中必須考慮和解決的問題。
[0003]支座安裝前,須進行支座地腳螺栓孔的預留。傳統施工工藝是採用預埋PVC塑料管或圓木,根據支座廠家提供地腳螺栓直徑、長度以及預留孔直徑進行施工。PVC塑料管下口封死,使其不漏漿,上口突出帽梁頂面位置10cm,並用活動蓋封口,管身固定在帽梁或墩臺鋼筋上使其在澆築混凝土過程中不位移。目前,此種工藝因方法簡便得到大範圍使用,但仍存在幾點不足,一是PVC管和墩身鋼筋缺少有效的固定措施,在砼振搗過程中,易發生PVC管移位或損壞;二是PVC管按照單管預埋的方式施工,若是其中一個PVC管發生偏位現象,需要進行後期鑿孔,方能使支座正常安裝;三是PVC管管壁光滑,地腳螺栓埋置後,採用環氧樹脂砂漿填縫,粘結效果不理想。
【發明內容】
[0004]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橋梁支座地腳螺栓預留孔的施工方法,該方法工序少,操作簡單,裝置利用率高,預留孔位置準確,偏差小,且孔洞表面粗糙,粘結性好,後期灌漿密實度高。
[0005]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橋梁支座地腳螺栓預留孔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一)根據設計及支座生產廠家要求確定好預留孔位於待澆築帽梁或墩臺中的位置,然後綁紮待澆築帽梁或墩臺的鋼筋,留下預留洞間隙;
(二)待澆築帽梁或墩臺的鋼筋綁紮及側模支設結束後,採用全站儀確定支座地腳螺栓預留孔的中心相對帽梁或墩臺上層鋼筋的位置;
(三)製作鋼套筒,所述鋼套筒的外徑等於預留孔的內徑,所述鋼套筒的長度大於預留孔的深度與支座墊石的厚度之和,所述鋼套筒的兩埠通過鋼板焊接密封,所述鋼套筒的一埠的側壁上固定有拉環;
(四)根據支座規格型號製作固定骨架,所述固定骨架由相互平行的上骨架片與下骨架片構成,所述上骨架片位於下骨架片的正上方,所述上下骨架片之間通過立筋固定連接,所述固定骨架的高度小於鋼套筒的長度與預留孔的深度之差,所述骨架片包括四個等直徑圓環、四根等長邊筋和四根等長對角筋,所述圓環的內徑等於預留孔的內徑,所述圓環與邊筋交替連接形成正方形結構,所述圓環與邊筋位於同一個平面內,所述正方形結構對角的兩對圓環之間通過對角筋連接,所述對角筋固定於各對圓環的兩側;
(五)將固定骨架安裝於待澆築帽梁或墩臺的鋼筋層的上方且所述固定骨架的底面高於帽梁或墩臺的上表面;首先,於兩個以上圓環中心位置處採用鉛錘線法以步驟(二)確定的位置確定固定骨架的平面位置,所述固定骨架的兩側固定於螺紋鋼上,所述螺紋鋼的兩端固定於側模上,最後,於固定骨架四周的位置處預留支座墊石的縱筋;
(六)根據生產廠家要求,確定鋼套筒插入待澆築帽梁或墩臺的深度,將鋼套筒插入固定骨架的圓環中,點焊固定;
(七)檢查相關預埋件,澆築砼,待砼終凝後抽出鋼套筒,移除或保留固定骨架;
(A)帽梁或墩臺的模板拆除後,由預留支座墊石縱筋,綁紮支座墊石鋼筋網片,二次插入鋼套筒,澆築支座墊石砼,控制墊石標高,待砼終凝後抽出鋼套筒,由此橋梁支座地腳螺栓預留孔施工完畢。
[0006]進一步地,待固定骨架循環利用到最後,所述步驟(七)中保留固定骨架,用作支座墊石的預埋鋼筋。
[0007]所述步驟(二)中採用短鋼筋焊接在待澆築的帽梁或墩臺的上層鋼筋上,然後塗抹紅色油漆作為預留孔中心的標識。
[0008]所述步驟(四)中的圓環、邊筋及對角筋均採用直徑IOmm的鋼筋製作而成,所述圓環與邊筋、對角筋之間點焊固定連接。
[0009]所述步驟(三)中的鋼套筒採用壁厚2mm鋼管制作而成。
[0010]所述步驟(八)中鋼套筒的上埠與支座墊石上表面的距離大於或等於10cm。
[0011]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所述的橋梁支座地腳螺栓預留孔的施工方法,①工序少,操作簡單;②裝置可重複使用,利用率高;③固定骨架整體固定成型,支座地腳螺栓預留孔安裝位置準確,偏差小鋼套筒抽出後,孔洞表面粗糙,粘結性好,後期灌漿密實度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實施例1所述固定骨架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實施例1中鋼套筒安裝於固定骨架中的示意圖。
[0014]圖中:1、上骨架片;2、下骨架片;3、立筋;4、圓環;5、邊筋;6、對角筋;7、鋼套筒;
8、拉環。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不局限於所述實施例。
[0016]實施例1:一種橋梁支座地腳螺栓預留孔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一)根據設計及支座生產廠家要求確定好預留孔位於待澆注帽梁中的位置,然後綁紮帽梁鋼筋,留下預留洞間隙;
(二)鋼筋綁紮及帽梁側模支設結束後,採用全站儀確定支座地腳螺栓預留孔的中心相對帽梁上層鋼筋的位置;用短鋼筋焊接在待澆築帽梁的上層鋼筋上,然後塗抹紅色油漆作為預留孔中心的標識。[0017](三)製作鋼套筒,所述鋼套筒採用壁厚2_鋼管制作而成,其外徑等於預留孔的內徑,長度大於預留孔的深度與支座墊石的厚度之和,所述鋼套筒的兩埠通過3mm厚的鋼板焊接密封,所述鋼套筒的一埠的側壁上固定有拉環;
(四)根據支座規格型號製作固定骨架,所述固定骨架由相互平行的上骨架片與下骨架片構成,所述上骨架片位於下骨架片的正上方,所述上下骨架片之間通過立筋固定連接,所述固定骨架的高度小於鋼套筒的長度與預留孔的深度之差,所述骨架片包括四個等直徑圓環、四根等長邊筋和四根等長對角筋,所述圓環的內徑等於預留孔的內徑,所述圓環與邊筋交替連接形成正方形結構,所述圓環與邊筋位於同一個平面內,所述正方形結構對角的兩對圓環之間通過對角筋連接,所述對角筋固定於各對圓環的兩側,詳見附圖1 ;其中,圓環、邊筋、對角筋及立筋均採用直徑IOmm的鋼筋製作而成,所述圓環、邊筋、對角筋及立筋之間點焊固定連接。
[0018](五)將固定骨架安裝於待澆築帽梁的鋼筋層的上方且所述固定骨架的底面高於帽梁的上表面;首先,於兩個以上圓環中心位置處採用鉛錘線法以步驟(二)確定的位置確定固定骨架的平面位置,所述固定骨架的兩側固定於螺紋鋼上,所述螺紋鋼的兩端點焊固定於帽梁側模上,防止骨架滑移,最後,於固定骨架四周的位置處預留支座墊石的縱筋;
(六)根據生產廠家要求,確定鋼套筒插入待澆築帽梁的深度,將鋼套筒插入固定骨架的圓環中點焊固定,詳見附圖2;
(七)檢查相關預埋件,澆築粱體砼,待砼終凝後抽出鋼套筒,移除固定骨架;
(A)粱體模板拆除後,由預留支座墊石縱筋,綁紮支座墊石鋼筋網片,二次插入鋼套筒,鋼套筒的上埠與支座墊石上表面的距離大於或等於10cm,澆築支座墊石砼,控制墊石標高,待砼終凝後抽出鋼套筒,由此橋梁支座地腳螺栓預留孔施工完畢。
[0019]待固定骨架循環利用到最後,所述步驟(七)中保留固定骨架,用作支座墊石的預埋鋼筋。
[0020]如上所述,儘管參照特定的優選實施例已經表示和表述了本發明,但其不得解釋為對本發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定義的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前提下,可對其在形式上和細節上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橋梁支座地腳螺栓預留孔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一)根據設計及支座生產廠家要求確定好預留孔位於待澆築帽梁或墩臺中的位置,然後綁紮待澆築帽梁或墩臺的鋼筋,留下預留洞間隙; (二)待澆築帽梁或墩臺的鋼筋綁紮及側模支設結束後,採用全站儀確定支座地腳螺栓預留孔的中心相對帽梁或墩臺上層鋼筋的位置; (三)製作鋼套筒,所述鋼套筒的外徑等於預留孔的內徑,所述鋼套筒的長度大於預留孔的深度與支座墊石的厚度之和,所述鋼套筒的兩埠通過鋼板焊接密封,所述鋼套筒的一埠的側壁上固定有拉環; (四)根據支座規格型號製作固定骨架,所述固定骨架由相互平行的上骨架片與下骨架片構成,所述上骨架片位於下骨架片的正上方,所述上下骨架片之間通過立筋固定連接,所述固定骨架的高度小於鋼套筒的長度與預留孔的深度之差,所述骨架片包括四個等直徑圓環、四根等長邊筋和四根等長對角筋,所述圓環的內徑等於預留孔的內徑,所述圓環與邊筋交替連接形成正方形結構,所述圓環與邊筋位於同一個平面內,所述正方形結構對角的兩對圓環之間通過對角筋連接,所述對角筋固定於各對圓環的兩側; (五)將固定骨架安裝於待澆築帽梁或墩臺的鋼筋層的上方且所述固定骨架的底面高於帽梁或墩臺的上表面;首先,於兩個以上圓環中心位置處採用鉛錘線法以步驟(二)確定的位置確定固定骨架的平面位置,所述固定骨架的兩側固定於螺紋鋼上,所述螺紋鋼的兩端固定於側模上,最後,於固定骨架四周的位置處預留支座墊石的縱筋; (六)根據生產廠家要求,確定鋼套筒插入待澆築帽梁或墩臺的深度,將鋼套筒插入固定骨架的圓環中,點焊固定; (七)檢查相關預埋件,澆築砼,待砼終凝後抽出鋼套筒,移除或保留固定骨架; (A)帽梁或墩臺模板拆除後,由預留支座墊石縱筋,綁紮支座墊石鋼筋網片,二次插入鋼套筒,澆築支座墊石砼,控制墊石標高,待砼終凝後抽出鋼套筒,由此橋梁支座地腳螺栓預留孔施工完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橋梁支座地腳螺栓預留孔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七)中保留固定骨架,用作支座墊石的預埋鋼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橋梁支座地腳螺栓預留孔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二)中採用短鋼筋焊接在待澆築的帽梁或墩臺的上層鋼筋上,然後塗抹紅色油漆作為預留孔中心的標識。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橋梁支座地腳螺栓預留孔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四)中的圓環、邊筋及對角筋均採用直徑IOmm的鋼筋製作而成,所述圓環與邊筋、對角筋之間點焊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橋梁支座地腳螺栓預留孔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三)中的鋼套筒採用壁厚2mm鋼管制作而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橋梁支座地腳螺栓預留孔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八)中鋼套筒的上埠與支座墊石上表面的距離大於或等於10cm。
【文檔編號】E01D21/00GK103469732SQ201310432049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2日
【發明者】彭超, 程建軍, 馬磊, 全有維 申請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