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測量數據採集方法與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11:56:46
專利名稱:一種測量數據採集方法與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測量數據(計量型數據)的採集方法與裝置,尤其涉及一種 可供操作者對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按照任意順序進行測量的方法與裝置。
背景技術:
最原始的產品測量技術是由操作者按照測量控制指標的規定順序(例如按照 長、寬、高的順序依次測量)對產品進行測量,並將測量結果記錄在紙張上。這種 原始的測量方式效率低下,而且紙張的保留方式成本太大而且可靠性低。後來的測
量設備具有了數據傳輸接口 (例如USB或RS232等),以這些測量設備為基礎,實 現了初級的數位化測量方式,操作者可以將測量數據記錄在計算機中,較之最原始 的紙張記錄的測量方式,有了很大的改進。但是此種測量方式仍然需要操作者機械 地、按部就班地按照體系規定的測量順序對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進行測量和數據錄 入,從而導致生產一線的操作工人在測量操作上需要學習和熟練記憶的內容過多, 稍有不規範的操作順序就會產生錯誤的信息記錄,從而不能達到正確和高效進行測 量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測量數據採集方法,通過該方 法改良了傳統的操作繁瑣、冗餘性差的測量方式,提高了操作者測量的工作效率。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了一種測量數據採集裝置,通過該裝置改良了傳統的 操作繁瑣、冗餘性差的測量方式,提高了操作者測量的工作效率。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本發明揭示了一種測量數據採集方法,供操作者對被 測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按任意順序進行測量,該測量數據是一種計量型數據,該方 法包括
(1)預設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的範圍值,存儲在系統中;(2) 接收操作者測量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的測量數據,並將當前測量數據與 數據的ID屬性信息進行綁定;
(3) 將被測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的測量數據依次與系統中存儲的該產品各個 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值進行比較,如果控制指標的測量數據屬於系統中的預設範圍 則進入步驟(4),否則進入步驟(5);
(4) 判斷控制指標的測量數據是否只屬於被測產品的某個控制指標的預設範 圍,如果屬於則將測量數據自動歸入系統中對應的控制指標,否則測量數據通過人 工選擇歸入系統中對應的控制指標;
(5) 將測量數據歸入到系統中某個被測產品的預設範圍最接近該測量數據的 控制指標。
上述的測量數據採集方法,其中,步驟(2)中的該數據的ID屬性信息包括 測量設備編號、人員、批次。
上述的測量數據採集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
判斷採集到的測量數據是否符合控制圖理論的判異準則,如果符合則反饋表 示正常數據的信號,如果不符合則反饋表示異常數據的信號。
上述的測量數據採集方法,其中,判斷是否符合控制圖理論的判異準則的步 驟進一步包括
判斷採集到的測量數據是否超出控制標準或規範標準,如果未超出則反饋表
示正常數據的信號,如果超出則反饋表示異常數據的信號。
本發明還揭示了一種測量數據採集裝置,供操作者對被測產品的各個控制指
標按任意順序進行測量,該測量數據是一種計量型數據,該裝置包括 範圍預設模塊,預設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的範圍值; 資料庫模塊,存儲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 測量數據接收模塊,接收操作者測量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的測量數據; 屬性綁定模塊,將當前測量數據與數據的ID屬性信息綁定在一起; 第一比較模塊,將該被測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的測量數據依次與該資料庫模
塊中存儲的該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進行比較,判斷測量數據是否屬於數
據庫模塊中該產品的某個/些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如果測量數據不屬於該產品任
何一個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則輸出第一歸類信號;第二比較模塊,在第一比較模塊判斷出測量數據屬於被測產品的控制指標的 預設範圍後,進一步判斷測量數據是否只屬於資料庫模塊中該產品的其中一個控制 指標的預設範圍,如果只屬於其中的一個則輸出第二歸類信號,否則輸出第三歸類 信號;
歸類模塊,在接收到第一歸類信號後將測量數據歸入資料庫模塊中被測產品 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最接近該測量數據的控制指標,在接收到第二歸類信號後將測 量數據歸入資料庫模塊中的預設範圍包含該測量數據的控制指標,在接收到第三歸 類信號後將測量數據通過人工選擇的方式歸入到資料庫模塊中所選擇的控制指標 中。
上述的測量數據採集裝置,其中,該屬性綁定模塊中的數據的ID屬性信息包
括測量設備編號、人員、批次。
上述的測量數據採集裝置,其中,該裝置還包括
數據異常判斷模塊,通過判斷採集到的測量數據是否符合控制圖理論的判異 準則來判斷數據是否異常;
反饋模塊,在數據異常判斷模塊判斷出數據異常後反饋表示異常的信號,在 數據異常判斷模塊判斷出數據正常後反饋表示正常的信號。
上述的測量數據採集裝置,其中,該數據異常判斷模塊中的控制圖理論的判 異準則包括判斷測量數據是否超出控制標準或規範標準。
本發明對比現有技術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將測量值與系統中存儲 的各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進行比較,並據此將測量數據歸入到對應的控制指標中。 本發明還提供了對測量數據進行數據異常的判定方式。對比現有技術,本發明改良 了原有的操作繁瑣的測量方式,使得操作者在測量產品時無需按照控制指標的規定 順序進行測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測量的準確度。
圖1是本發明的測量數據採集方法的第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的測量數據採集方法的第二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3是本發明的測量數據採集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原理圖。 圖4是本發明的測量數據採集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的原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示出了本發明的測量數據採集方法的第一實施例的流程。請參見圖1,下
面是對該方法中各步驟的詳細描述。
步驟S100:預設各個產品下的各個控制指標的範圍值,存儲在系統中。 所謂控制指標,就是產品需要測量的物理量,例如產品的長、寬、高等。 步驟S101:接收操作者測量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的測量數據,並將當前的測
量數據與數據的ID屬性信息綁定在一起。
操作者可以通過操作界面選擇當前測量的產品,然後對該產品的多個控制指
標按照任意順序進行測量,這些測量數據連同數據的ID屬性信息(例如測量設備
編號等)一起輸入到計算機中。
步驟S102:將各個測量數據依序與存儲的當前測量產品下的各個控制指標的
範圍值相比較。判斷測量數據是否落入這些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中,如果落入則進
入步驟S103,否則進入步驟S106。
步驟S103:判斷測量數據是否僅落入一個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中,如果是則
進入步驟S104,否則進入步驟S105。
步驟S104:將測量數據自動歸入到預設範圍包含該測量數據的控制指標中。 在這種情況下,舉例來說,測量數據是25, 3個控制指標A、 B、 C的預設範
圍依次為5 10, 15 30,以及40 50,則測量數據25歸入到15 30的控制指標B中。
步驟S105:將測量數據通過人工選擇的方式歸入到預設範圍包含該測量數據 的其中一個控制指標中。
在這種情況下,舉例來說,測量數據是25, 3個控制指標A、 B、 C的預設範 圍依次為5 10、 20 30、 22 32,則測量數據25可以被歸入到控制指標B或C 中,此時提示操作者選擇其中的一個控制指標,測量數據25被歸入到操作者所選 的那一個控制指標中。
步驟S106:將測量數據歸入到系統中預設範圍最接近測量數據的控制指標中。
在這種情況下,舉例來說,測量數據是25, 3個控制指標A、 B、 C的預設範圍依次為5 10、 15 20、 40 50,由於預設範圍15 20是離測量數據25最接近
的,則測量數據25被歸入到控制指標B中。
圖2示出了本發明的測量數據採集方法的第二實施例的流程。請參見圖2,下
面是對該方法中各步驟的詳細描述。
步驟S200:預設各個產品下的各個控制指標的範圍值,存儲在系統中。 所謂控制指標,就是產品需要測量的物理量,例如產品的長、寬、高等。 步驟S201:接收操作者測量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的測量數據,並將當前測量
數據與數據的ID屬性信息綁定在一起。
操作者可以通過操作界面選擇當前測量的產品,然後對產品的多個控制指標
按照任意順序進行測量,這些測量數據連同數據的ID屬性信息(例如測量設備編
號等)一起輸入到計算機中。
步驟S202:將各個測量數據依序與存儲的當前測量產品下的各個控制指標的
範圍值相比較。判斷測量數據是否落入這些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中,如果落入則進
入步驟S203,否則進入步驟S206。
步驟S203:判斷測量數據是否僅落入一個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中,如果是則
進入步驟S204,否則進入步驟S205。
步驟S204:將測量數據自動歸入到預設範圍包含該測量數據的控制指標中。 在這種情況下,舉例來說,測量數據是25, 3個控制指標A、 B、 C的預設範
圍依次為5 10, 15 30,以及40 50,則測量數據25歸入到15 30的控制指標B中。
步驟S205:將測量數據通過人工選擇的方式歸入到預設範圍包含該測量數據 的其中一個控制指標中。
在這種情況下,舉例來說,測量數據是25, 3個控制指標A、 B、 C的預設範 圍依次為5 10、 20 30、 22 32,則測量數據25可以被歸入到控制指標B或C 中,此時提示操作者選擇其中的一個控制指標,測量數據25被歸入到操作者所選 的那一個控制指標中。
步驟S206:將測量數據歸入到系統中預設範圍最接近測量數據的控制指標中。
在這種情況下,舉例來說,測量數據是25, 3個控制指標A、 B、 C的預設範 圍依次為5 10、 15 20、 40 50,由於預設範圍15 20是離測量數據25最接近的,則測量數據25被歸入到控制指標B中。
步驟S207:判斷採集到的測量數據是否符合控制圖理論的判異準則,如果符 合則進入步驟S208,否則進入步驟S209。
這裡的控制圖理論的判異準則是指判斷採集到的測量數據是否超出控制標準 或規範標準。規範標準通常由規範上限、規範下限和規範標準限組成,規範標準是 統一的。而控制標準通常是由測量到的歷史數據計算出來的,往往也是由控制上限、 控制下限和控制標準限組成。
步驟S208:反饋表示正常數據的信號。
步驟S209:反饋表示異常數據的信號。
圖3示出了本發明的測量數據採集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原理。請參見圖3,裝 置包括範圍預設模塊100、資料庫模塊101、測量數據接收模塊102、屬性綁定模 塊103、第一比較模塊104、第二比較模塊105以及歸類模塊106。
範圍預設模塊100預設各個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的範圍值,存儲在資料庫模 塊101中。測量時,測量數據接收模塊102接收操作者測量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的 測量數據,同時屬性綁定模塊103將當前測量與數據的ID屬性信息(例如是測量 設備編號、人員、批次等)綁定在一起。
第一比較模塊104將各個測量數據依次與資料庫模塊101中存儲的各個控制 指標的預設範圍進行比較,判斷測量數據是否屬於資料庫模塊101中的某個或某些 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如果測量數據不屬於任何一個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則輸出第 一歸類信號給歸類模塊106。歸類模塊106在接收到第一歸類信號後將測量數據歸 入資料庫模塊101中的預設範圍最接近測量數據的控制指標中。
第二比較模塊105在第一比較模塊104判斷出測量數據屬於某個或某些控制 指標的預設範圍後,進一步判斷測量數據是否只屬於其中的一個控制指標的預設範 圍,還是屬於其中的多個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如果只屬於其中的一個控制指標的 範圍則輸出第二歸類信號給歸類模塊106。歸類模塊106在接收到第二歸類信號後 將測量數據歸入資料庫模塊101中的預設範圍包含該測量數據的控制指標中。如果 第二比較模塊105判斷測量數據屬於多個控制指標的範圍則輸出第三歸類信號給 歸類模塊106。歸類模塊106在接收到第三歸類信號後提示操作者選擇其中的一個 控制指標,並將測量數據歸入到操作者所選擇的那個控制指標中。圖4示出了本發明的測量數據採集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的原理。請參見圖4,裝 置包括範圍預設模塊200、資料庫模塊201、測量數據接收模塊202、屬性綁定模 塊203、第一比較模塊204、第二比較模塊205、歸類模塊206、數據異常判斷模塊 207以及反饋模塊208。
範圍預設模塊200預設各個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的範圍值,存儲在資料庫模 塊201中。測量時,測量數據接收模塊202接收操作者測量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的 測量數據,同時屬性綁定模塊203將當前測量數據與數據的ID屬性信息(例如是 測量設備編號、人員、批次)綁定在一起。
第一比較模塊204將各個測量數據依次與資料庫模塊201中存儲的各個控制 指標的預設範圍進行比較,判斷測量數據是否屬於資料庫模塊201中的某個或某些 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如果測量數據不屬於任何一個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則輸出第 一歸類信號給歸類模塊206。歸類模塊206在接收到第一歸類信號後將測量數據歸 入資料庫模塊201中的預設範圍最接近測量數據的控制指標中。
第二比較模塊205在第一比較模塊204判斷出測量數據屬於某個或某些控制 指標的預設範圍後,進一步判斷測量數據是否只屬於其中的一個控制指標的預設範 圍,還是屬於其中的多個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如果只屬於其中的一個控制指標的 範圍則輸出第二歸類信號給歸類模塊206。歸類模塊206在接收到第二歸類信號後 將測量數據歸入資料庫模塊201中的預設範圍包含該測量數據的控制指標中。如果 第二比較模塊205判斷測量數據屬於多個控制指標的範圍則輸出第三歸類信號給 歸類模塊206。歸類模塊206在接收到第三歸類信號後提示操作者選擇其中的一個 控制指標,並將測量數據歸入到操作者所選擇的那個控制指標中。
數據異常判斷模塊207通過判斷採集到的測量數據是否符合控制圖理論的判 異標準來判斷測量數據是否異常。例如判斷測量數據是否超出控制標準或規範標準 來判斷測量數據是否異常。反饋模塊208在數據異常判斷模塊207判斷出數據異常 後反饋表示異常的信號,在數據異常判斷模塊208判斷出數據正常後反饋表示正常 的信號。數據異常判斷模塊207和反饋模塊208可以是遠程的,歸類模塊206在完 成測量數據的控制指標歸類後通過DDL動態連結庫與遠程後臺系統發生數據交互。
上述實施例是提供給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實現或使用本發明的,本領域普 通技術人員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發明思想的情況下,對上述實施例做出種種修改或變化,因而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被上述實施例所限,而應該是符合權利要求書提 到的創新性特徵的最大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測量數據採集方法,供操作者對被測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按任意順序進行測量,該測量數據是一種計量型數據,該方法包括(1)預設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的範圍值,存儲在系統中;(2)接收操作者測量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的測量數據,並將當前測量數據與數據的ID屬性信息進行綁定;(3)將被測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的測量數據依次與系統中存儲的該產品各個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值進行比較,如果控制指標的測量數據屬於系統中的預設範圍則進入步驟(4),否則進入步驟(5);(4)判斷控制指標的測量數據是否只屬於被測產品的某個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如果屬於則將測量數據自動歸入系統中對應的控制指標,否則測量數據通過人工選擇歸入系統中對應的控制指標;(5)將測量數據歸入到系統中某個被測產品的預設範圍最接近該測量數據的控制指標。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量數據採集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2)中的 該數據的ID屬性信息包括測量設備編號、人員、批次。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量數據採集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還包括 判斷採集到的測量數據是否符合控制圖理論的判異準則,如果符合則反饋表示正常數據的信號,如果不符合則反饋表示異常數據的信號。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測量數據採集方法,其特徵在於,判斷是否符合控 製圖理論的判異準則的步驟進一步包括判斷採集到的測量數據是否超出控制標準或規範標準,如果未超出則反饋表 示正常數據的信號,如果超出則反饋表示異常數據的信號。
5、 一種測量數據採集裝置,供操作者對被測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按任意順序進行測量,該測量數據是一種計量型數據,該裝置包括 範圍預設模塊,預設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的範圍值; 資料庫模塊,存儲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測量數據接收模塊,接收操作者測量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的測量數據; 屬性綁定模塊,將當前測量數據與數據的ID屬性信息綁定在一起; 第一比較模塊,將該被測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的測量數據依次與該資料庫模塊中存儲的該產品的各個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進行比較,判斷測量數據是否屬於資料庫模塊中該產品的某個/些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如果測量數據不屬於該產品任何一個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則輸出第一歸類信號;第二比較模塊,在第一比較模塊判斷出測量數據屬於被測產品的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後,進一步判斷測量數據是否只屬於資料庫模塊中該產品的其中一個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如果只屬於其中的一個則輸出第二歸類信號,否則輸出第三歸類A 口 信5;歸類模塊,在接收到第一歸類信號後將測量數據歸入資料庫模塊中被測產品 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最接近該測量數據的控制指標,在接收到第二歸類信號後將測 量數據歸入資料庫模塊中的預設範圍包含該測量數據的控制指標,在接收到第三歸 類信號後將測量數據通過人工選擇的方式歸入到資料庫模塊中所選擇的控制指標 中。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測量數據採集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屬性綁定模塊 中的數據的ID屬性信息包括測量設備編號、人員、批次。
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測量數據採集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還包括 數據異常判斷模塊,通過判斷採集到的測量數據是否符合控制圖理論的判異準則來判斷數據是否異常;反饋模塊,在數據異常判斷模塊判斷出數據異常後反饋表示異常的信號,在 數據異常判斷模塊判斷出數據正常後反饋表示正常的信號。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測量數據採集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數據異常判斷模塊中的控制圖理論的判異準則包括判斷測量數據是否超出控制標準或規範標準。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測量數據採集方法和裝置,改良了傳統測量方式,提高了測量效率。其技術方案為方法包括(1)預設並存儲產品各控制指標的範圍值;(2)接收產品各控制指標的測量數據,並綁定當前測量數據與數據ID屬性信息;(3)將產品各控制指標的測量數據依次與產品各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值比較,如果測量數據屬於預設範圍則進入步驟(4),否則進入步驟(5);(4)判斷測量數據是否只屬於被測產品某控制指標的預設範圍,若是則將測量數據歸入對應的控制指標,否則通過人工選擇歸入對應的控制指標;(5)將測量數據歸入到系統中某預設範圍最接近測量數據的控制指標。本發明應用於產品測量設備的領域。
文檔編號G01D9/00GK101625248SQ20081004026
公開日2010年1月13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7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7日
發明者李祿麟, 高孫鋒 申請人:上海新策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