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面料的起泡方法與流程
2023-04-30 04:11:36 1
本發明涉及新型面料的起泡方法,屬於面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的面料通常為單層結構,功能較為單一。近幾年隨著紡織工業的發展,出現了雙層面料,雙層面料為三維結構,具有立體層次感,厚實度和強度都比較好,但不具備防靜電功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不足,提供立體層次感較好的新型面料的起泡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新型面料的起泡方法,包括面料本體,所述面料本體表面設有細紋面料層,細紋面料層與面料本體用線連接,所述細紋面料層上分布粗紋長方形短條布,所述短條布在水平方向上交錯排列,並用線固定在細紋面料層上,所述面料本體的底面設有絨毛層,絨毛層底面設有防靜電層,所述防靜電層上開設有下層氣孔,所述細紋面料層上開設有上層氣孔;
新型面料的起泡方法的製作工藝為:
1)、紗線品種設計:
選用羊毛纖維、竹炭滌綸纖維和聚乳酸纖維,對羊毛纖維、竹炭滌綸纖維和聚乳酸纖維進行抗起球處理、酶處理和柔軟處理,抗起球處理選用磷酸酯三氧化二銻混合物作為抗起球劑,磷酸酯三氧化二銻混合物用量為羊毛纖維重量1.5-4%,酶處理系使用蛋白酶進行處理,蛋白酶用量為羊毛纖維重量的0.1-0.2%,柔軟處理選用的柔軟劑為水溶性有機矽柔軟劑,水溶性有機矽柔軟劑用量為羊毛纖維重量的6-8%;
2)、紡紗工藝:
將染色後70%的細支羊毛纖維,30%的聚酯纖維通過和毛→打毛→開松→梳毛(成條)→並條(一併、二並)→氣流紡→自動絡筒,其中紡紗工藝流程中控制相對溼度50%~55%,溫度25℃~30℃;
在和毛工藝中,選用nimatecf-5和毛油,nimatec602陽離子型抗靜電劑,以噴霧法,添加佔毛量10%的和毛油及佔毛量10%的抗靜電劑,使纖維具有優異的潤滑性,增加纖維的抱合性、抗靜電性,提高了纖維的可梳理性,有助於不同性能纖維充分均勻混合;
在梳毛工藝中,餵毛周期掌握50s~60s,出條速度不超過100m/min,出條克重5g/m,不勻係數控制在2%以內;
在並條工藝中,紡制25/1公支的高支粗紡紗,一併的參數8.2,二並後毛條克重控制在4g/m。選用進口自調勻整並條機(d45型),下機毛條克重均勻差異係數不超過0.5%~1%。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控制好牽伸倍數,總牽伸控制7.8倍,其中主牽伸4.58倍,後續牽伸1.7倍;
3)、織造工藝:
整經→穿綜、插筘、插片→劍杆織造,在劍杆織機上將25/1公支的高支粗紡紗,以2/2的斜紋為基礎組織,採用單經單緯的方式上機織造,上機幅寬為178cm,上機經密為225根/10cm,緯密為216根/10cm;
4)、後整理工藝:
將第四步織成的面料再通過坯檢→修布→復驗→縫邊→預洗→縮呢→精洗呢→脫水→蒸呢→針輥起毛→剪毛→刺果起毛→溼刷→烘乾定型→燙光→成檢製成成品;
5)測試起泡性:
步驟一:在70cm通幅面料樣品上取60cm×60cm的樣品兩塊作為測試試樣;
步驟二:將試樣平置於溫度20±2℃,溼度65±3%的環境條件下平衡2小時;
步驟三:把試樣縱向摺疊試樣,摺疊後的試樣為30cm(橫向)×60cm(縱向)正面朝外放到壓燙機上,噴蒸汽10秒,蒸汽壓力為6kg,織物受溼熱後發生變形、起泡,表面起不同大小或不同密度的摺痕或泡泡;
步驟四:噴完蒸汽後,用吸風將面料冷卻5秒後將面料取出,將試樣的橫向一端夾在褲子衣架上,使試樣保持自然垂直;
步驟五:將夾有試樣的褲子衣架懸掛於溫度20±2℃,溼度65±3%的環境下,將平衡後的樣品移到自然背光條件下,分別在整燙後1小時後及整燙後24小時後這兩個時間段,觀察試樣外觀變化確定試樣的起泡等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新型面料的起泡方法中短條布凸出細紋面料層的所在平面,增強了條紋面料的層次感,絨毛層增強了條紋面料的保暖性,同時防靜電層提高了防靜電性。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涉及新型面料的起泡方法,包括面料本體,所述面料本體表面設有細紋面料層,細紋面料層與面料本體用線連接,所述細紋面料層上分布粗紋長方形短條布,所述短條布在水平方向上交錯排列,並用線固定在細紋面料層上,所述面料本體的底面設有絨毛層,絨毛層底面設有防靜電層,所述防靜電層上開設有下層氣孔,所述細紋面料層上開設有上層氣孔。
製作新型面料的起泡方法的工藝方法為:
1)、紗線品種設計:
選用羊毛纖維、竹炭滌綸纖維和聚乳酸纖維,對羊毛纖維、竹炭滌綸纖維和聚乳酸纖維進行抗起球處理、酶處理和柔軟處理,抗起球處理選用磷酸酯三氧化二銻混合物作為抗起球劑,磷酸酯三氧化二銻混合物用量為羊毛纖維重量1.5-4%,酶處理系使用蛋白酶進行處理,蛋白酶用量為羊毛纖維重量的0.1-0.2%,柔軟處理選用的柔軟劑為水溶性有機矽柔軟劑,水溶性有機矽柔軟劑用量為羊毛纖維重量的6-8%;
2)、紡紗工藝:
將染色後70%的細支羊毛纖維,30%的聚酯纖維通過和毛→打毛→開松→梳毛(成條)→並條(一併、二並)→氣流紡→自動絡筒,其中紡紗工藝流程中控制相對溼度50%~55%,溫度25℃~30℃;
在和毛工藝中,選用nimatecf-5和毛油,nimatec602陽離子型抗靜電劑,以噴霧法,添加佔毛量10%的和毛油及佔毛量10%的抗靜電劑,使纖維具有優異的潤滑性,增加纖維的抱合性、抗靜電性,提高了纖維的可梳理性,有助於不同性能纖維充分均勻混合;
在梳毛工藝中,餵毛周期掌握50s~60s,出條速度不超過100m/min,出條克重5g/m,不勻係數控制在2%以內;
在並條工藝中,紡制25/1公支的高支粗紡紗,一併的參數8.2,二並後毛條克重控制在4g/m。選用進口自調勻整並條機(d45型),下機毛條克重均勻差異係數不超過0.5%~1%。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控制好牽伸倍數,總牽伸控制7.8倍,其中主牽伸4.58倍,後續牽伸1.7倍;
3)、織造工藝:
整經→穿綜、插筘、插片→劍杆織造,在劍杆織機上將25/1公支的高支粗紡紗,以2/2的斜紋為基礎組織,採用單經單緯的方式上機織造,上機幅寬為178cm,上機經密為225根/10cm,緯密為216根/10cm;
4)、後整理工藝:
將第四步織成的面料再通過坯檢→修布→復驗→縫邊→預洗→縮呢→精洗呢→脫水→蒸呢→針輥起毛→剪毛→刺果起毛→溼刷→烘乾定型→燙光→成檢製成成品;
5)測試起泡性:
步驟一:在70cm通幅面料樣品上取60cm×60cm的樣品兩塊作為測試試樣;
步驟二:將試樣平置於溫度20±2℃,溼度65±3%的環境條件下平衡2小時;
步驟三:把試樣縱向摺疊試樣,摺疊後的試樣為30cm(橫向)×60cm(縱向)正面朝外放到壓燙機上,噴蒸汽10秒,蒸汽壓力為6kg,織物受溼熱後發生變形、起泡,表面起不同大小或不同密度的摺痕或泡泡;
步驟四:噴完蒸汽後,用吸風將面料冷卻5秒後將面料取出,將試樣的橫向一端夾在褲子衣架上,使試樣保持自然垂直;
步驟五:將夾有試樣的褲子衣架懸掛於溫度20±2℃,溼度65±3%的環境下,將平衡後的樣品移到自然背光條件下,分別在整燙後1小時後及整燙後24小時後這兩個時間段,觀察試樣外觀變化確定試樣的起泡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