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紡襪機中的除塵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19:52:11 9
本發明屬於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能自動紡織襪子的紡襪機,特別是自動紡襪機中的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自動紡襪機的作業過程中會產生細小的纖維小塊,為了減少汙染和提高工作環境質量,現有的自動紡襪機上通常具有能吸附上述纖維小塊的除塵設備。現有的除塵設備通常是採用大型的工業除塵設備,同一個除塵設備同時連接多個自動紡襪機。除塵設備工作過程中同時對多個紡襪機處進行除塵。但是,工業生產過程中可能個別紡襪機因維修或其它原因不會進行紡織作業。臺灣專利其公開號TW200408742公開了「一種用以保持紡織機與給紗接觸區域清潔之裝置」,它尤其系織襪機或類似物,它包含一外罩其限定環繞一區之空間,該區中紗接觸一支撐及/或導引及/或停車元件,置於沿紗前由線軸到機臺紗導件之路徑,灰塵在此產生及/或累積,以及一種抽吸裝置接於該空間。其中抽吸裝置為普通的抽吸裝置,而且,通過抽吸裝置抽吸至空間處的灰塵也無法進行回收處理。也就是說,它是通過額外的除塵裝置對其進行除塵,它本身只是將帶塵氣流集中排出而已。對於如何整合吸塵和除塵這兩個功能,它並沒有提出實質性的技術方案。現有的其它紡襪機也都存在類似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緊湊且除塵效果好的自動紡襪機的除塵裝置。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自動紡襪機中的除塵裝置,該裝置包括用於連接在針織機機架上的除塵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除塵筒包括內部為空腔的外筒體和內筒體,所述內筒體的上端具有進口,內筒體下端具有出口,所述內筒體內連接有過濾網且過濾網將內筒體分隔為上下相鄰的兩個腔體:上腔體和下腔體,上述進口位於上腔體處,上述出口位於下腔體處,所述下腔體內還連接有能使上腔體處氣流進入下腔體處的風扇,所述外筒體頂部具有與上述進口相通的連接口,上述外筒體與內筒體之間具有能將兩者定位在一起的定位機構。在本除塵裝置中創造性的將外筒體與內筒體組合成除塵筒,組合後通過定位機構使兩者牢固的連接在一起。風扇動作過程中從而使帶塵氣流由進口流向出口,流動過程中通過過濾網對帶塵氣流中的纖維小塊和其它雜質阻擋。當然,需要阻擋何種顆粒大小的纖維小塊,就選擇何種目數的過濾網。帶塵氣流在內筒體流動過程中,帶塵氣流中的纖維小塊和其它雜質被阻擋在過濾網上,由出口排出的是純淨的空氣。在上述的自動紡襪機中的除塵裝置中,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內筒體外側凹入的定位孔和連接在外筒體側部的插銷,所述插銷與外筒體之間具有彈簧,在彈簧的彈力作用下上述的插銷能插入所述的定位孔處。在彈簧的彈力作用下插銷嵌在內筒體上,從而使外筒體與內筒體牢固的連接在一起。在上述的自動紡襪機中的除塵裝置中,所述內筒體底部具有呈漏鬥狀的導風部,所述的定位機構包括呈筒狀的定位筒和插銷,上述定位筒內部與與導風部相匹配且定位筒套在上述的導風部外側,上述外筒體套在定位筒外側,上述定位筒外側具有凹入的定位孔,上述外筒體上連接有插銷,所述插銷與外筒體之間具有彈簧,在彈簧的彈力作用下上述插銷插入所述的定位孔處。由於內筒體的導風部與外筒體之間具有間隙,通過定位筒能填補上述的間隙,從而使內筒體與外筒體牢固的連接在一起。同時,在定位筒上也能方便的開設定位孔。在上述的自動紡襪機中的除塵裝置中,所述定位孔水平設置,上述定位孔上部具有傾斜的導向槽且導向槽的一端位於定位筒外側,導向槽的另一端位於定位孔處且與定位孔相通。外筒體與內筒體連接過程中,插銷在彈簧的彈力作用能沿著導向槽順暢的滑動至定位孔處。也就是說,在導向槽的導向作用下,插銷能穩定的插入定位孔處。在上述的自動紡襪機中的除塵裝置中,所述插銷的數量為兩根且兩根插銷對稱設置於外筒體兩側。兩根插銷能使外筒體更加牢固的連接在內筒體上。在上述的自動紡襪機中的除塵裝置中,所述內筒體包括筒體一和筒體二,上述過濾網被緊壓在筒體一和筒體二之間且筒體一和筒體二相通,上述筒體一位於筒體二上部,上述導風部位於筒體二處。過濾網通過筒體一和筒體二將其固定,過濾網的裝卸比較簡便。在上述的自動紡襪機中的除塵裝置中,所述筒體一下端具有呈環形凸出的擋沿,上述過濾網被緊壓在擋沿與筒體一之間。擋沿與過濾網接觸面積大,增加了對過濾網的定位穩定性。在上述的自動紡襪機中的除塵裝置中,所述筒體一內具有呈筒狀的過濾筒,過濾筒一端封閉另一端開口,上述過濾筒的封口端抵靠在上述的擋沿處。過濾筒內將顆粒比較小的纖維小塊收集在其內。擋沿不僅能增加過濾網的定位穩定性,而且還能牢固的對過濾筒進行定位。在上述的自動紡襪機中的除塵裝置中,所述過濾筒的開口端與筒體一的上端相平齊。這樣的結構能使顆粒比較小的纖維小塊全部被收集到過濾筒內。在上述的自動紡襪機中的除塵裝置中,所述筒體二出口處外側通過螺紋連接有螺母,上述定位筒被緊壓在螺母與導風部之間。通過螺帽能方便的將定位筒連接在筒體二上。在上述的自動紡襪機中的除塵裝置中,所述螺母與導風部之間具有墊片。墊片與定位筒接觸面積較大,增加定位穩定性。在上述的自動紡襪機中的除塵裝置中,所述外筒體上部內側為圓錐面的連接部,上述連接口和外筒體分別位於連接部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筒體一頂部的進口處具有壓環,上述壓環被緊壓在連接部與筒體一上端之間。過濾筒的上端被壓環定位,過濾筒的下端被擋沿定位。從而穩定的對過濾筒進行定位。在上述的自動紡襪機中的除塵裝置中,所述壓環的內側具有向下凸出的扣沿,上述過濾筒的上端被緊壓在扣沿與筒體一之間。通過扣沿能使過濾筒穩定的貼靠在筒體一內側。在上述的自動紡襪機中的除塵裝置中,所述的筒體二上固連有連接支架,所述風扇包括電機和葉片,上述電機固連在連接支架上,上述葉片固連在電機的轉軸上。連接支架通過焊接固連在筒體二內,風扇能方便且穩定的連接在連接支架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自動紡襪機中的除塵裝置由於通過定位機構使外筒體與內筒體牢固相連接。拆卸過程中也是通過按動定位機構實現的。可以看出,它不僅連接穩定性高,而且拆卸也比較方便。同時,導風部能使經過濾後的純淨風順暢的由出口排出,定位筒連接在導風部外側後,定位筒外側與外筒體內側相平齊。上述的定位機構其實是位於定位筒與外筒體之間,這樣的結構能使定位孔在定位筒上便於開設,從而增加整個除塵裝置的強度和穩定性。附圖說明圖1是本自動紡襪機中的除塵裝置的外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自動紡襪機中的除塵裝置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自動紡襪機中的除塵裝置中定位筒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自動紡襪機中的除塵裝置定位筒處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外筒體;1a、連接口;1b、連接部;2、內筒體;2a、筒體一;2a1、進口;2a2、擋沿;2b、筒體二;2b1、出口;2b2、導風部;3、過濾網;4、上腔體;5、下腔體;6、風扇;7、過濾筒;8、壓環;8a、扣沿;9、定位筒;9a、定位孔;9b、導向槽;10、插銷;11、彈簧;12、螺母;13、墊片;14、連接支架。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自動紡襪機中的除塵裝置包括用於連接在針 織機機架上的除塵筒,除塵筒包括內部為空腔的外筒體1和內筒體2。如圖1和圖2所示,內筒體2的上端具有進口2a1,內筒體2下端具有出口2b1,內筒體2b1內連接有過濾網3且過濾網3將內筒體分隔為上下相鄰的兩個腔體:上腔體4和下腔體5。進口2a1位於上腔體4處,出口2b1位於下腔體5處,下腔體5內還連接有能使上腔體4處氣流進入下腔體5處的風扇6,外筒體1頂部具有與進口2a1相通的連接口1a,外筒體1與內筒體2之間具有能將兩者定位在一起的定位機構。內筒體2包括筒體一2a和筒體二2b,過濾網3被緊壓在筒體一2a和筒體二2b之間,筒體一2a和筒體二2b相通,筒體一2a位於筒體二2b上部。內筒體2底部具有呈漏鬥狀的導風部2b2,本實施例中,導風部2b2位於筒體二2b處。筒體一2a下端具有呈環形凸出的擋沿2a2,上述過濾網3被緊壓在擋沿2a2與筒體一2a之間。筒體一2a內具有呈筒狀的過濾筒7,過濾筒7一端封閉另一端開口,上述過濾筒7的封口端抵靠在上述的擋沿2a2處。過濾筒7的開口端與筒體一2a的上端相平齊。外筒體1上部內側為圓錐面的連接部1b,連接口1a和外筒體1分別位於連接部1b的上部和下部,筒體一2a頂部的進口2a1處具有壓環8,壓環8被緊壓在連接部1b與筒體一2a上端之間。壓環8的內側具有向下凸出的扣沿8a,上述過濾筒7的上端被緊壓在扣沿8a與筒體一2a之間如圖2和圖3和圖4所示,定位機構包括呈筒狀的定位筒9和插銷10,定位筒9內部與導風部2b2相匹配且定位筒9套在上述的導風部2b2外側。外筒體1套在定位筒9外側,定位筒9外側具有凹入的定位孔9a,插銷10與外筒體1之間具有彈簧11, 在彈簧11的彈力作用下上述插銷10插入所述的定位孔9a處。本實施例中,插銷10的數量為兩根且兩根插銷10對稱設置於外筒體1兩側。根據實際情況,定位機構也可以採用另外一種方案,該方案中,內筒體2底部沒有導風部2b2,該定位結構包括內筒體2外側凹入的定位孔和連接在外筒體側部的插銷,插銷與外筒體之間具有彈簧,在彈簧的彈力作用下上述的插銷能插入所述的定位孔處。定位孔9a水平設置,定位孔9a上部具有傾斜的導向槽9b,導向槽9b的一端位於定位筒9外側,導向槽9b的另一端位於定位孔9a處且與定位孔9a相通。筒體二2b出口處外側通過螺紋連接有螺母12,定位筒9被緊壓在螺母12與導風部2b2之間。本實施例中,螺母12與導風部2b2之間具有墊片13。筒體二2b上固連有連接支架14,風扇6包括電機和葉片,電機固連在連接支架14上,葉片固連在電機的轉軸上。在本除塵裝置中創造性的將外筒體1與內筒體2組合成除塵筒,組合後通過定位機構使兩者牢固的連接在一起。具體而言,外筒體1與內筒體2連接過程中,插銷10在彈簧11的彈力作用下抵靠在內筒體2外側,當插銷10移動至筒體二2b的導向槽9b處時,在彈簧11的彈力作用下插銷10順著導向槽9b滑動至定位孔9a內,該狀態下通過定位機構使外筒體1與內筒體2鎖定定位。此時,壓環8被緊壓在筒體一2a與外筒體1的連接部1b內側,從而使外筒體1與內筒體2穩定的連接在一起。當然,在壓環8扣沿8a的作用下過濾筒7的埠處不僅與筒體一2a的上埠平齊,而且過濾筒7外側還緊緊貼靠在筒體一2a內側。風扇6動作過程中,使帶塵氣流由外筒體1的連接口1a進入內筒體2的進口處,然後帶塵氣流再由進口2a流向出口2b。在上述流動過程中,帶塵氣流中的顆粒較大的纖維小塊和其它雜質阻擋在過濾筒7內。顆粒較小的纖維小塊和其它雜質通過過濾筒7後被過濾網3阻擋,從而由出口2b排出純淨的空氣,當然,純淨的空氣經過風扇6時也不會使風扇6上積聚雜質。使風扇6能穩定的正常運轉。當然,需要阻擋何種顆粒大小的纖維小塊,就選擇何種目數的過濾網3和過濾筒7。本實施例中,過濾筒7的目數大於過濾網3的目數。需要更換或者清理過濾筒7時,施加外力撥開插銷10,一旦插銷10脫離定位後,外筒體1就能相對於內筒體2移動,從而使內筒體2暴露,從而方便的更換過濾筒7。將內筒體2上的筒體一2a拆卸後,還能方便對過濾網3進行更換和清理。拆卸過程中,外筒體1、壓環8、過濾筒7、筒體一2a、過濾網3、筒體二2b均能按照上述順序方便的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