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口拉鏈的製法及穿頭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22:18:21
專利名稱:開口拉鏈的製法及穿頭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與拉鏈有關,特別是指一種開口拉鏈的製法及穿頭裝置。
按拉鏈乃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者,舉凡衣物、皮包、帳蓬…等均應使用拉鏈,可謂無處無之,只是吾人常不自知。
而拉鏈依使用目的,大致可分為開口拉鏈及閉口拉鏈,稱閉口拉鏈者,乃其一端為恆常封合,藉拉鏈頭的滑動開合,唯兩鏈帶於開啟時則是不可分離,此常見於如皮包或褲子;另一種則是開口拉鏈,其常見於衣服的前襟,開啟時可使兩鏈帶完全分離。
開口拉鏈為達完全開啟且兩鏈帶完全分離的功能,故其兩鏈帶的底端,一邊是為鳥爪(PIN),一邊則為下擋(BOX),亦即鳥爪可嵌插入拉鏈頭及下檔後定位,再為拉合,為使其下端受力的補強,故鳥爪與下擋的外側布帶上,往往再貼合一層補強布帶(reinforced tape)。當然,其一如閉口拉鏈,上端處亦具上止的設置。
而習知的開口拉鏈的生產方式,以塑膠拉鏈為例,通常分成兩種方式,其一是將長碼拉鏈定寸貼布後,先切斷成一條一條的拉鏈,再穿上拉頭,再射出上止及開口的方塊(即下擋),插梢(即鳥爪〕,此方法一般均採用於手動的生產設備,並耗用較多人工。
另一種方式則是長碼拉鏈定寸貼布後,並不切斷,使用全自動開口射出機,同時射出上止及方塊插梢。此一方式亦有用在半自動機型上者。請參考申請人以往所獲準的臺灣新型專利策39637號及新型專利第90810號(對應於中國實用新型第93247574.4號專利案)。
此兩方式的不同點,除在於加工順序及耗工的多寡外,尚因施工方式,而具有不同的上止設計,如前述第一種手動方式,是因為先穿入拉鏈頭後再射出,故將上止作成如
圖1、圖2及圖3的具突出的止擋部位A,以防止拉鏈頭的脫出。
而第二種方式,則是先射出上止、下擋及鳥爪後再穿拉鏈頭,故在上止的設計上,除因應嵌穿拉鏈頭的方便性外,尚須考量到防止拉鏈頭脫出,如申請人先前獲準的臺灣新型第114620號專利案(對應於中國實用新型策96200416.2號專利案)即是,而這種方式固然具較多的自動化程度,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唯其美中不足之處在於穿拉鏈頭仍須仰賴手工,且在加工時,上止受到扭曲,拉鏈頭仍有脫出的可能。
有鑑於此,申請人乃本於長年來從事拉鏈生產機器研發與產銷的經驗,與先後蒙中國及臺灣專利局核准多項專利的事實,潛心研究,期能克服上述缺矢,經再三實驗,始創作出本發明的「開口拉鏈的製法及穿頭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開口拉鏈的製法及穿頭裝置,其可克服上述的諸項缺點,具有自動化程度高、降低人工成本和產品質量好的優點。
本發明開口拉鏈的製法為其包括一定位步驟,是將貼合補強布帶的兩邊鏈帶,分別以鏈齒向外,經一導架,而進入定位器,並以布帶的無鏈齒部位的餘布檢知信號一餵頭步驟,由一側的餵頭軌道,使拉鏈頭以排序方式供為取用;一穿頭步驟,由一穿頭器經定位器的信號檢知後,夾持一拉鏈頭並內移至鏈帶處,經拉動鏈帶,使鏈頭自餘布嵌穿後,並供一段鏈齒通過一射出步驟,藉射出模具為上止、下擋與鳥爪的射出成型,而穿頭器放開拉鏈頭,並外移為下一拉鏈頭的夾持,且鏈帶又前進為下一加工周程。
其中的餵頭軌道與穿頭器得視拉鏈的左插或右插,而設於鏈帶右側或左側。
本發明一種開口拉鏈的穿頭裝置,其特徵在於,其是藉設於鏈齒一側的餵頭軌道,並具一穿頭器夾持拉鏈頭,且由不具鏈齒的餘布嵌入該拉鏈頭並拉動鏈帶,經同步射出上止與下擋與鳥爪後,該穿頭器始放鬆拉鏈頭,並移至餵頭軌道為下一隻拉鏈頭的夾持。
本發明一種開口拉鏈的上止、下擋與鳥爪的射出方法,其特徵在於,兩布帶的鏈齒是朝外側,以供穿頭後,以鏈齒向外,布帶向內的方式,經射出模具射出。
為進一步揭示本發明的具體技術內容和特徵,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一詳細的描述,其中圖1至圖3為習知的上止延伸止擋的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加工時拉鏈頭與鏈帶及上止、下擋及鳥爪的相關位置圖;圖5為習知加工時上止與下擋及鳥爪射出時立體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製法下製造裝置配置圖;圖7為本發明未穿頭的鏈帶圖;以及圖8為本發明穿拉鏈頭的鏈帶示意圖。
首先請參閱如圖6所示並結合其他附圖,基本上,本發明的製造方法是由以下步驟依序組成,即一定住步驟,其是將貼妥補強布帶的兩邊鏈帶,分別為鏈齒向外,經一導架1,而進入一定位器2,而此時則利用布帶的無鏈齒部位的餘布,作為檢知信號,使其為定位。
一餵頭步驟,其是由設於一側的餵頭軌道3,使拉鏈頭經由振蕩或等效方式排序,並使其靠近前述的定位器2側方,以使拉鏈頭可供取用。
一穿頭步驟,是藉由一穿頭器4其於前述定位器2檢知後,隨即夾持一最靠近鏈帶的拉鏈頭,並往內移至鏈齒,而後鏈帶往前拉動,以便藉拉鏈頭的斜角位置嵌入無鏈齒的布帶,而後拉鏈布帶前拉,由於穿頭器4仍然握持住拉鏈頭,故鏈齒可因前拉而通過拉鏈頭,亦即拉動後,拉鏈頭業已不在空齒的鏈帶上。
一射出步驟,是藉一射出模具5,同時為上止、鳥爪B及下擋C的射出,其射出於鏈帶上是如圖6所示者,而此時,穿頭器4即可放開拉鏈頭,並向外移位再去夾持下一個拉鏈頭,為次一工序的作動,且射出成型完成並開模後,拉鏈布帶又往前拉,再為定位,穿拉鏈頭等作動,如此,即可達自動穿頭的功效。
由於開口拉鏈有左插,亦即鳥爪在左,以及右插,亦即鳥爪在右之分,因此,本發明的穿頭器4及餵頭軌道3可為置於生產線的左或右側,以為因應,均可達相同的功效,唯不管是左或右側,均為鏈齒朝外的拉動加工。
所以,經由本發明的實施,其不論是何種拉鏈,均可以此方式為穿頭、射出上下止擋,而於射出後,拉鏈頭即無脫出之虞,此點可消除習知的拉鏈頭脫出的不良現象,且本發明可經由程序化的設定與自動控制,達到高度自動化的效果,此俱為習知的加工方法所無法企及的。
本發明所揭示者,乃較佳實施例的一種,舉凡局部的變更或修飾而源於本發明的技術思想而為熟習該項技藝的人所易於推知者,具不脫本發明的專利權範疇。
綜上所陳,本發明無論就目的、手段與功效,在在顯示其迥異於習知的技術特徵,亦在在符合發明的專利要件,懇請貴審查委員明察,並祈早日賜予專利,以便嘉惠社會,實感德便。
權利要求
1.一種開口拉鏈的製法,其特徵在於,其包括一定位步驟,是將貼合補強布帶的兩邊鏈帶,分別以鏈齒向外,經一導架,而進入定位器,並以布帶的無鏈齒部位的餘布檢知信號一餵頭步驟,由一側的餵頭軌道,使拉鏈頭以排序方式供為取用;一穿頭步驟,由一穿頭器經定位器的信號檢知後,夾持一拉鏈頭並內移至鏈帶處,經拉動鏈帶,使鏈頭自餘布嵌穿後,並供一段鏈齒通過一射出步驟,藉射出模具為上止、下擋與鳥爪的射出成型,而穿頭器放開拉鏈頭,並外移為下一拉鏈頭的夾持,且鏈帶又前進為下一加工周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口拉鏈的製法,其特徵在於,其中的餵頭軌道與穿頭器得視拉鏈的左插或右插,而設於鏈帶右側或左側。
3.一種開口拉鏈的穿頭裝置,其特徵在於,其是藉設於鏈齒一側的餵頭軌道,並具一穿頭器夾持拉鏈頭,且由不具鏈齒的餘布嵌入該拉鏈頭並拉動鏈帶,經同步射出上止與下擋與鳥爪後,該穿頭器始放鬆拉鏈頭,並移至餵頭軌道為下一隻拉鏈頭的夾持。
4.一種開口拉鏈的上止、下擋與鳥爪的射出方法,其特徵在於,兩布帶的鏈齒是朝外側,以供穿頭後,以鏈齒向外,布帶向內的方式,經射出模具射出。
全文摘要
一種開口拉鏈的製法,包括一定位步驟,將貼合補強布帶以鏈齒向外經一導架而進入定位器,並以布帶的無鏈齒部位的餘布檢知信號:一餵頭步驟,由一側的餵頭軌道使拉鏈頭以排序方式供為取用;一穿頭步驟,由一穿頭器經信號檢知後,夾持一拉鏈頭並內移至鏈帶處,使拉頭自餘布嵌穿後,供一段鏈齒通過:一射出步驟,藉射出模具為上止、下擋與鳥爪的射出成型,而穿頭器放開拉鏈頭,外移為下一拉鏈頭的夾持,且鏈帶又前進為下一加工周程。
文檔編號A44B19/42GK1292241SQ99121659
公開日2001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1999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1999年10月12日
發明者吳振發 申請人:愷升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