輥盤式破冰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07:17:46 1
專利名稱:輥盤式破冰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路面破冰器製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裝配於現有滑移裝載機的輥盤式路面破冰器。
背景技術:
目前的滑移裝載機主要用於挖掘、破碎、鑽孔等作業。本實用新型在現有滑移裝載機的基礎上,增加了破冰作業的功能。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安裝於滑移裝載機的輥盤式破冰器,其增加了現有滑移裝載機的破冰功能,特別適用於較厚冰層的破碎作業。本實用新型採取以下技術方案輥盤式破冰器,包括掛板、第一側板、第二側板、第一搖板、第二搖板、轉軸、輥盤、刀頭及液壓馬達,掛板兩端分別固接第一側板、第二側板,第一側板通過第一銷軸連接第一搖板,第二側板通過第二銷軸連接第二搖板;輥盤呈圓柱狀, 外圓柱壁固接多個刀頭,沿輥盤的軸向穿伸所述的轉軸,轉軸與輥盤聯動,轉軸的兩端伸出輥盤之外且分別轉動地定位於所述的第一搖板、第二搖板;液壓馬達的輸出軸與轉軸的第一端相接而聯動。所述的輥盤式破冰器,第一側板開有一孔,所述的液壓馬達穿過該孔,且液壓馬達的尺寸小於該孔;第一側板的前端固接一凸耳,該凸耳具有一豎向的圓孔;第一搖板、第二搖板的外端各固接一調節座,調節座具有一圓孔,該圓孔與凸耳的圓孔上下對應,一螺杆穿過上述兩圓孔,該螺杆的一端帶有端帽,另一端旋入調節螺母;螺杆外套一彈簧,該彈簧頂於調節座與凸耳之間,螺杆的端帽和調節螺母分別頂壓調節座和凸耳或凸耳和調節座。所述的輥盤式破冰器,刀頭包括刀頭座、螺釘、彈墊、銅套、彈簧、子彈頭,刀頭座呈中空的圓柱狀,一端固定於輥盤的外圓柱壁,刀頭座內伸入中空的圓柱狀銅套,銅套內置入彈簧及子彈頭的內側部分,子彈頭的內端直徑稍大且與銅套的內壁間隙配合,子彈頭的內端面頂壓彈簧;子彈頭的外端伸出銅套及刀頭座之外,該端的端頭呈尖狀;刀頭座與銅套開設相對應的螺孔,螺釘旋入所述的兩個螺孔後,其內端面頂壓於子彈頭的中段。所述的輥盤式破冰器,轉軸的第一端穿過第一軸承的內圈及第一油封,第一軸承及第一油封置於第一軸承支撐套內,第一軸承支撐套螺接於第一搖板;轉軸的第二端穿過第二軸承的內圈及第二油封,第二軸承及第二油封置入第二軸承支撐套內,第二軸承支撐套螺接於第二搖板;第二側板開有孔,所述的第二軸承支撐套處於第二側板的開孔處,且第二軸承支撐套的尺寸小於第二側板的孔。所述的輥盤式破冰器,設一端蓋,該端蓋內壁螺接一墊子後,封蓋於第二軸承支撐套的外埠。所述的輥盤式破冰器,掛板螺接第一側板、第二側板。所述的輥盤式破冰器,第一側板、第二側板的前端之間連接一定位輪支撐架,定位
3輪支撐架與所述的掛板相平行,定位輪支撐架的兩側各螺接一 U型輪架,U型輪架的兩側邊之間裝入滾動式定位輪。所述的輥盤式破冰器,定位輪與U型輪架的兩側邊間通過一輪軸而轉動配合。所述的輥盤式破冰器,液壓馬達的外殼體通過螺栓連接第一搖板的外側壁。所述的輥盤式破冰器,第一側板與第一搖板間置入一墊片;和/或,第二側板與第二搖板間置入一墊片。本實用新型輥盤式破冰器增加了滑移裝載機的破冰功能,大幅降低了破冰作業成本。
圖1是本實用新型輥盤式破冰器的結構分解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輥盤式破冰器的另一結構分解圖。圖3是左側板與左搖板的配合結構分解圖。圖4是刀頭的結構分解圖。圖5是液壓馬達與液壓軟管的分解圖。圖6是輥盤式破冰器與滑移裝載機的裝配結構分解圖。 圖示中,掛板1、左側板2、液壓馬達3、平鍵4、左軸承支撐套5、軸承6、油封7、輥盤 8、定位輪支撐架9、開口銷10、平擋圈11、銅套12、定位輪13、輪軸14、銅套15、輪架16、螺栓17、端蓋18、墊子19、軸承20、油封21、內六方螺栓22、右軸承支撐套23、右側板M、右搖板25、開口銷沈、銷軸27、銷軸觀、開口銷四、調節座30、彈簧31、調節螺母32、螺杆33、刀頭座34、螺釘35、彈墊36、銅套37、小彈簧38、子彈頭39、0型圈40、過渡接頭41、液壓軟管 42、過渡接頭43、0型圈44、快換接頭45、快換接頭46、左搖板47、轉軸48、凸耳49、耐磨尼龍片50、掛鈎51。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詳細說明。如圖1-6所示,掛板1由鋼板折彎焊接、加工而成,呈長方形,其兩端各通過螺栓連接左側板2、右側板M,左側板2、右側板M部分與掛板1相貼,另一部分折彎90度,與掛板1相垂直,左右兩側板相對。左右側板的前端又折回90度,左右側板的該折彎部分別通過螺栓連接定位輪支撐架9,定位輪支撐架9與掛板1相平行,定位輪支撐架9的兩側各通過螺栓連接一 U型輪架16,輪架16的兩側邊間裝入定位輪13,輪軸14橫穿輪架16的兩側邊及定位輪13的中心孔,輪軸14還穿伸兩個銅套12、15及平擋圈11,兩個銅套12、15分別處於定位輪13的兩側與輪架16的兩側邊間,輪軸14的一端帶有端帽,其直徑大於輪架 16的側邊通孔,輪軸14的另一端穿伸平擋圈11,平擋圈11處於輪架16該側邊的外側,輪軸14的該端還插接開口銷10,從而輪軸14便與輪架16相對定位,而輪軸14與定位輪13 轉動配合。兩側相對安裝的左右搖板47、25之間安裝旋轉式輥盤8,輥盤8呈圓柱狀,其外圓柱壁均布多個刀頭,刀頭結構參見圖4,其包括刀頭座34、螺釘35、彈墊36、銅套37、小彈簧 38、子彈頭39,刀頭座34呈中空的圓柱狀,其根部固定於輥盤8的外圓柱壁,刀頭座34內伸入等長且中空狀的銅套37,銅套37內置入小彈簧38及子彈頭39的內側部分,子彈頭39 的內端直徑稍大且與銅套37的內壁間隙配合,子彈頭39的內端面頂壓小彈簧38。子彈頭 39的外端伸出銅套37及刀頭座34之外,該端的部分直徑與刀頭座34相等,直徑向外逐漸變小,其端頭呈尖狀。刀頭座34與銅套37相對應的開設螺孔,螺釘35旋入此兩螺孔後,其內端面頂壓於子彈頭39的中段。螺釘35與刀頭座34的外壁間還墊入彈墊36。子彈頭39 對地面的壓力大小反饋由小彈簧38實現彈性浮動,且子彈頭39可以方便地更換,大幅降低製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轉軸48沿輥盤8的中軸線穿伸,轉軸48與輥盤8連動,轉軸48的兩端分別伸出輥盤8的端面。參見圖3,左側板2中部開有一方孔,方孔內側開有一小圓孔,左側板2的前端折彎部內側固接一凸耳49,該凸耳49具有一豎向的圓孔。左側板2的內側安裝左搖板47,左搖板47開有與左側板2的方孔、小圓孔分別相對應的圓孔、小圓孔,兩者的小圓孔穿伸銷軸 28,銷軸觀的內端直徑稍大,以擋住左搖板47的內側壁,銷軸觀的外端(處於左側板2的外部)插入開口銷29,以擋住左側板2的外側壁。左搖板47可沿此銷軸觀可稍作轉動。 左側板2與左搖板47間還墊入呈圓環狀的耐磨尼龍片50,銷軸28穿過耐磨尼龍片50的中孔。右側板M相對應的結構及其與右搖板25的配合結構與前述左側板結構相對稱,參考前述內容。右側的銷軸標號為27,開口銷標號為沈。左搖板47的外端內壁焊接調節座30,調節座30具有一小圓孔,該小圓孔與凸耳 49的小圓孔上下對應,螺杆33穿過上述兩個小圓孔,其端帽頂住凸耳33,上端伸出調節座 30的小圓孔後旋入調節螺母32。螺杆33還外套一彈簧31,該彈簧31頂於調節座30與凸耳49之間。右搖板25相對應的結構與前述左搖板的結構相對稱,參考前述內容。通過調節螺杆33與螺母32,左右搖板隨之微動,進而來調整輥盤上的刀頭與地面的間隙。其破冰的寬度達到2000 2200毫米。轉軸48的右端穿過右搖板25的中部圓孔,轉軸該端穿過軸承20內圈,軸承20外圈置入右軸承支撐套23內,右軸承支撐套23通過數顆內六方螺栓22固定於右搖板25外側壁,軸承20與右搖板25外側壁間還墊入油封22,油封22也處於右軸承支撐套23內,且轉軸的該端也穿過此油封22的中部通孔。端蓋18內壁通過數顆螺栓17連接墊子19後, 封蓋於右軸承支撐套23的外側埠,從而將軸承20與外界隔開。右側板M開有一方孔。 右軸承支撐套23相對應地處於右側板M的方孔處,且其外形尺寸小於右側板M的方孔。 當右軸承支撐套23隨右搖板25擺動時,右軸承支撐套23與右側板M的方孔上下邊沿留有約30mm的活動間隙。液壓馬達3穿過左側板2的中部方孔及左搖板47的中部圓孔,液壓馬達3的外形尺寸小於左側板2的中部方孔大小,液壓馬達3的輸出軸伸入轉軸48的左端內,兩者相對應地開有鍵槽,並通過平鍵4配合而聯動。轉軸48的左端穿過軸承6的內圈及油封7,軸承6及油封7置於左軸承支撐套5內,左軸承支撐套5通過螺栓連接於左搖板47的內壁。 由於左側板2開設的方孔尺寸大於液壓馬達3的外形尺寸,當液壓馬達3隨左搖板47擺動時,液壓馬達3與左側板2的方孔上下邊沿留有約30mm的活動間隙。當然,液壓馬達3的輸出軸與轉軸48的一端也可以通過花鍵連接、錐度連接、直軸連接、法蘭連接等。液壓馬達3的外殼體通過數顆螺栓連接左搖板47的外側壁。液壓馬達3通過兩個過渡接頭41各連通一根液壓軟管42的一埠,過渡接頭41與液壓馬達3間墊入0型圈 40,液壓軟管42的另一埠通過過渡接頭43連通快換接頭45或46,過渡接頭43與快換接頭45、46間墊入0型圈44,快換接頭45、46連通滑移裝載機駕駛室內的控制閥。圖6顯示了本實用新型輥盤式破冰器與滑移裝載機的裝配結構。掛板1的下邊沿兩側各開有一掛孔1-1。與此相對應地,滑移裝載機的裝載臂前端形成一對掛鈎51,通過此對掛鈎51與掛板1下邊沿的兩掛孔1-1鉤合而將破冰器裝於滑移裝載機,掛板1的上部被滑移裝載機裝載臂撐住。本實用新型可採用滑移裝載機上的柴油發動機驅動高壓齒輪泵輸出液壓油作為動力源,通過設置在滑移裝載機駕駛室內的控制閥,再通過液壓油管連接輸出到破冰器前端的液壓快換接頭,與破冰器的液壓馬達連通,進而驅動輥盤旋轉。輥筒式路面破冰器與滑移裝載機相連後,由快速接頭連通液壓油路,向前行走時, 通過設置在滑移裝載機駕駛室內的控制閥,再通過液壓油管帶動輥盤式路面破冰器的液壓馬達旋轉從而驅動輥盤快速旋轉(輥盤旋轉速度快慢可無極調節控制);排列在輥盤上的刀頭在旋轉時對路面的冰層進行銑削破碎。而輥盤與路面的間隙可通過定位輪、輥盤的上下調節裝置來調整而實現整體彈性浮動,再結合刀頭的自動浮動,保證了在破碎冰層的同時不損壞路面。本實用新型所涉滑移裝載機的有關內容屬現有技術,不再詳述。
權利要求1.輥盤式破冰器,其特徵在於包括掛板、第一側板、第二側板、第一搖板、第二搖板、 轉軸、輥盤、刀頭及液壓馬達,掛板兩端分別固接第一側板、第二側板,第一側板通過第一銷軸連接第一搖板,第二側板通過第二銷軸連接第二搖板;輥盤呈圓柱狀,外圓柱壁固接多個刀頭,沿輥盤的軸向穿伸所述的轉軸,轉軸與輥盤聯動,轉軸的兩端伸出輥盤之外且分別轉動地定位於所述的第一搖板、第二搖板;液壓馬達的輸出軸與轉軸的第一端相接而聯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輥盤式破冰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側板開有一孔,所述的液壓馬達穿過該孔,且液壓馬達的尺寸小於該孔;第一側板的前端固接一凸耳,該凸耳具有一豎向的圓孔;第一搖板、第二搖板的外端各固接一調節座,調節座具有一圓孔,該圓孔與凸耳的圓孔上下對應,一螺杆穿過上述兩圓孔,該螺杆的一端帶有端帽,另一端旋入調節螺母;螺杆外套一彈簧,該彈簧頂於調節座與凸耳之間,螺杆的端帽和調節螺母分別頂壓調節座和凸耳或凸耳和調節座。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輥盤式破冰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刀頭包括刀頭座、螺釘、彈墊、銅套、彈簧、子彈頭,刀頭座呈中空的圓柱狀,一端固定於輥盤的外圓柱壁,刀頭座內伸入中空的圓柱狀銅套,銅套內置入彈簧及子彈頭的內側部分,子彈頭的內端直徑稍大且與銅套的內壁間隙配合,子彈頭的內端面頂壓彈簧;子彈頭的外端伸出銅套及刀頭座之外,該端的端頭呈尖狀;刀頭座與銅套開設相對應的螺孔,螺釘旋入所述的兩個螺孔後,其內端面頂壓於子彈頭的中段。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輥盤式破冰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轉軸的第一端穿過第一軸承的內圈及第一油封,第一軸承及第一油封置於第一軸承支撐套內,第一軸承支撐套螺接於第一搖板;轉軸的第二端穿過第二軸承的內圈及第二油封,第二軸承及第二油封置入第二軸承支撐套內,第二軸承支撐套螺接於第二搖板;第二側板開有孔,所述的第二軸承支撐套處於第二側板的開孔處,且第二軸承支撐套的尺寸小於第二側板的孔。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輥盤式破冰器,其特徵在於設一端蓋,該端蓋內壁螺接一墊子後,封蓋於第二軸承支撐套的外埠。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輥盤式破冰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掛板螺接第一側板、第二側板。
7.如權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輥盤式破冰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側板、第二側板的前端之間連接一定位輪支撐架,定位輪支撐架與所述的掛板相平行,定位輪支撐架的兩側各螺接一 U型輪架,U型輪架的兩側邊之間裝入滾動式定位輪。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輥盤式破冰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定位輪與U型輪架的兩側邊間通過一輪軸而轉動配合。
9.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輥盤式破冰器,其特徵在於液壓馬達的外殼體通過螺栓連接第一搖板的外側壁。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輥盤式破冰器,包括掛板、第一側板、第二側板、第一搖板、第二搖板、轉軸、輥盤、刀頭及液壓馬達,掛板兩端分別固接第一側板、第二側板,第一側板通過第一銷軸連接第一搖板,第二側板通過第二銷軸連接第二搖板;輥盤呈圓柱狀,外圓柱壁固接多個刀頭,沿輥盤的軸向穿伸所述的轉軸,轉軸與輥盤聯動,轉軸的兩端伸出輥盤之外且分別轉動地定位於所述的第一搖板、第二搖板;液壓馬達的輸出軸與轉軸的第一端相接而聯動。本實用新型輥盤式破冰器裝於滑移裝載機,從而增加了滑移裝載機的破冰功能,大幅降低了破冰作業成本。
文檔編號E01H5/12GK202187311SQ20112021951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24日
發明者鄭明法 申請人:鄭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