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良結構的碎紙機刀片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01:20:46
專利名稱:一種改良結構的碎紙機刀片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碎紙機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改良結構的碎紙機刀片。
背景技術:
現有的碎紙機刀片,刀片的外緣成型有若干刀尖,刀尖用於在碎紙過程中扎破紙張,刀尖是銳角,刀尖的內側邊是一直邊或弧邊,刀尖扎紙時,刀尖內側邊與紙的角度呈銳角,碎斷率不高,需要增大刀片面積和厚度來加強扎紙強度,刀尖扎紙時所需驅動力較大,碎紙機碎紙時所需功率較大。這種刀片成本高,而且使得碎紙機整體體積和重量增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改良結構的碎紙機刀片,因為第二刀尖沿刀片本體旋轉的方向彎折,第二刀尖預先進行扎紙,可以減小刀片的面積和厚度,而且第二刀尖是垂直扎到紙面的,碎斷效率高。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改良結構的碎紙機刀片,包括刀片本體和由所述刀片本體向外周延伸的刀尖,所述刀尖設置於所述刀片本體的外輪緣,所述刀片本體的中部開設有安裝孔,所述刀尖包括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所述第一刀尖一端與所述刀片本體連接,所述第一刀尖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刀尖連接,所述第二刀尖沿所述刀片本體旋轉的方向彎折。所述第一刀尖的外端部的側面設置有一斜面,所述第一刀尖的外端形成一紮紙部。所述第二刀尖設置為沿所述刀片本體旋轉的方向延伸出去的且向所述刀片本體一側方向彎折的用於提前扎紙的尖錐部。所述第一刀尖和所述第二刀尖之間的夾角為鈍角。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刀尖的內側面為曲面。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刀尖的內側面為直面。所述刀尖設置有三個。三個所述刀尖是沿所述刀片本體的外周均勻設置的。其中,所述刀片本體中部的安裝孔的內壁設置有內齒。進一步的,所述刀片本體中部的安裝孔設置為多邊形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因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刀尖沿刀片本體旋轉的方向彎折,第二刀尖預先進行扎紙,刀片的直徑更小,刀片在扎紙時其力臂更小,碎紙時功率更小,節約能源。第二,在具有相同碎紙效果的情況下,生產刀片所需的板材的面積更小,減少材料使用量,降低成本。第三,第二刀尖是垂直扎到紙面的,在碎紙時刀尖更容易扎破紙張,並將紙張扎斷,碎斷效率高。
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中的A處放大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中的B處放大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刀片與傳統刀片的比較示意圖。在圖I至圖5中包括有I——刀片本體 2——刀尖21——第一刀尖22——第二刀尖23-斜面3——安裝孔4——傳統刀尖5-內齒Rl——傳統刀尖的外徑所在圓弧R2——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刀尖的外徑所在的圓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見圖I和圖2,這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I,一種改良結構的碎紙機刀片,包括刀片本體I和由刀片本體I向外周延伸的刀尖2,刀尖2設置於刀片本體I的外輪緣,刀片本體I中部開設有安裝孔3,刀尖2包括第一刀尖21和第二刀尖22,第一刀尖21 —端與刀片本體I連接,第一刀尖21另一端與第二刀尖22連接,第二刀尖22沿刀片本體I旋轉的方向彎折。如圖5所示,Rl為傳統刀尖4的外徑所在圓弧,R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刀尖22的外徑所在的圓弧,如果傳統刀尖4和第二刀尖22在同一時刻扎入同一張紙,那麼Rl的外徑大於R2的外徑。如果刀片的外徑相同,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刀尖22可以率先扎到紙,提高碎紙效率;如果傳統的刀片要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碎紙效果,就必須將外徑增加,但是這樣就會增大刀片的整體外徑,增加成本,也使得碎紙機的體積增大。第一刀尖21的外端部的側面有一斜面23,第一刀尖21的外端形成一紮紙部。在兩個刀片背靠背貼靠在一起而組成一個刀片組時,兩個刀片的刀尖2拼合在一起,兩個刀片的刀尖2呈一 V字形。第二刀尖22設置為沿刀片本體I旋轉的方向延伸出去的且向刀片本體I 一側方向彎折的用於提前扎紙的尖錐部。在刀片旋轉過相同的角度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的刀片的尖錐部能夠提前扎紙。第一刀尖21和第二刀尖22之間的夾角為鈍角。優選的,第二刀尖22的內側面為曲面,即第二刀尖22與第一刀尖21之間的連線為弧線。[0041]優選的,刀尖2設置有三個。更優的,三個刀尖2是沿刀片本體I的外周均勻設置的。刀片本體I中部的安裝孔3的內壁設置有內齒5,內齒5可以使得刀片安裝更加牢固。刀片本體I中部的安裝孔3設置為多邊形孔,多邊形孔可以使得刀片安裝更加牢固。見圖3和圖4,這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一種改良結構的碎紙機刀片,包括刀片本體I和由刀片本體I向外周延伸的刀尖2,刀尖2設置於刀片本體I的外輪緣,刀片本體I中部開設有安裝孔3,刀尖2包括第一刀尖21和第二刀尖22,第一刀尖21 —端與刀片本體I連接,第一刀尖21另一端與第二刀尖22連接,第二刀尖22沿刀片本體I旋轉的方向彎折。如圖5所示,Rl為傳統刀尖4的外徑所在圓弧,R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刀尖22的外徑所在的圓弧,如果傳統刀尖4和第二刀尖22在同一時刻扎入同一張紙,那麼Rl的外徑大於R2的外徑。如果刀片的外徑相同,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刀尖22可以率先扎到紙,提高碎紙效率;如果傳統的刀片要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碎紙效果,就必須將外徑增加,但是這樣就會增大刀片的整體外徑,增加成本,也使得碎紙機的體積增大。第一刀尖21的外端部的側面有一斜面23,第一刀尖21的外端形成一紮紙部。在兩個刀片背靠背貼靠在一起而組成一個刀片組時,兩個刀片的刀尖2拼合在一起,兩個刀片的刀尖2呈一 V字形。第二刀尖22設置為沿刀片本體I旋轉的方向延伸出去的且向刀片本體I 一側方向彎折的用於提前扎紙的尖錐部。在刀片旋轉過相同的角度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的刀片的尖錐部能夠提前扎紙。第一刀尖21和第二刀尖22之間的夾角為鈍角。優選的,第二刀尖22的內側面為直面,即第二刀尖22與第一刀尖21之間的連線為直線。優選的,刀尖2設置有三個。更優的,三個刀尖2是沿刀片本體I的外周均勻設置的。刀片本體I中部的安裝孔3的內壁設置有內齒5,內齒5可以使得刀片安裝更加牢固。刀片本體I中部的安裝孔3設置為多邊形孔,多邊形孔可以使得刀片安裝更加牢固。最後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範圍。
權利要求1.ー種改良結構的碎紙機刀片,包括刀片本體和由所述刀片本體向外周延伸的刀尖,所述刀尖設置於所述刀片本體的外輪緣,所述刀片本體的中部開設有安裝孔,其特徵在幹所述刀尖包括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所述第一刀尖一端與所述刀片本體連接,所述第一刀尖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刀尖連接,所述第二刀尖沿所述刀片本體旋轉的方向彎折。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改良結構的碎紙機刀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刀尖的外端部的側面設置有一斜面,所述第一刀尖的外端形成ー扎紙部。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改良結構的碎紙機刀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刀尖設置為沿所述刀片本體旋轉的方向延伸出去的且向所述刀片本體ー側方向彎折的用於提前扎紙的尖錐部。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改良結構的碎紙機刀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刀尖和所述第二刀尖之間的夾角為鈍角。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改良結構的碎紙機刀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刀尖的內側面為曲面。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改良結構的碎紙機刀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刀尖的內側面為直面。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改良結構的碎紙機刀片,其特徵在於所述刀尖設置有三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ー種改良結構的碎紙機刀片,其特徵在於三個所述刀尖是沿所述刀片本體的外周均勻設置的。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改良結構的碎紙機刀片,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孔的內壁設置有內齒。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改良結構的碎紙機刀片,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孔設置為多邊形孔。
專利摘要一種改良結構的碎紙機刀片,包括刀片本體和由所述刀片本體向外周延伸的刀尖,所述刀尖設置於所述刀片本體的外輪緣,所述刀片本體中部開設有安裝孔,所述刀尖包括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所述第一刀尖一端與所述刀片本體連接,所述第一刀尖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刀尖連接,所述第二刀尖沿所述刀片本體旋轉的方向彎折。因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刀尖沿刀片本體旋轉的方向彎折,第二刀尖預先進行扎紙,可以減小刀片的面積和厚度,而且第二刀尖是垂直扎到紙面的,碎斷效率高。
文檔編號B02C18/18GK202366771SQ2011204890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30日
發明者李欽燦 申請人:東莞市邦澤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