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橫梁擺缸軸環配流液壓馬達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04:55:21
專利名稱:新型橫梁擺缸軸環配流液壓馬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的橫梁擺缸軸環配流液壓馬達;屬於機械領域的液壓傳動元件。
液壓馬達是將液壓能轉化為機械能的執行元件,為工作機輸出轉速和扭矩。現有技術中按高壓油輸入油缸的油道分布方式分為外殼體內藏油道及曲軸內含油道兩類。①外殼內藏油道液壓馬達的缺陷是殼體內藏有5條或以上細長高壓油道,對殼體強度及鑄造技術水平要求高,高壓油口接合位置容易出現滲漏現象,但這類產品中,橫梁擺缸式產品有體積細小加工工藝簡單優點;②曲軸內含油道為軸環配流技術類液壓馬達,殼體內沒有高壓油道,這類技術實現配流環平面平移運動的現有技術結構可靠性不高,市場上這類產品很少,但這類技術可有效克服高壓油口接合位置滲漏缺陷,對殼體機械性能要求不高。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對現有技術優點進行綜合,克服現有缺點,提出一種技術結構可靠、體積小、加工工藝簡單、製造成本低、提高密封性的新型的橫梁擺缸軸環配流液壓馬達;提出一種簡單可靠結構以實現配流環平面平移運動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體積小、降低材料工藝成本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提高密封性能,克服高壓油口接合位置容易出現滲漏的現象,是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目的。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殼體(1)與後蓋(15)固定連接,曲軸(7)與輸出軸(5)固定接合支承在兩端軸承組(2)兩端,曲軸(7)上套有配流環(3),配流環(3)上均布有與由橫梁擺缸(9)、柱塞(10)及配流環(3)本體組成的油柱腔對正的數量相同的配油窗口,柱塞(10)與配流環(3)接觸面由彈簧(11)預緊密封,配流環(3)一端分布加工有平行對稱的平面套入平移框(4)內腔內可作直線方向來回平移運動,平移框(4)又套入限向板(8)內腔,平移框(4)可連同配流環(3)一起在另一方向直線來回平移運動,配流環(3)同時受由兩個獨立的直線方向來回平移運動的複合限制,只能作平面平移運動,不能繞自身軸心線轉動或擺動。
柱塞(10)的與配流環(3)接觸區處,軸向方向尺寸比沿配流環(3)外側圓周方向尺寸大。
曲軸(7)與輸出軸(5)固定結合而成傳統曲軸偏心結構及完成功率輸出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由於採用配流環(3)與平移框(4)、平移框(4)與限向板(8)之間的由兩個獨立的直線來回平移運動的複合限制結構複合而成配流環(3)平面平移運動,結構簡單可靠、阻止配流環(3)繞自身中心線旋轉受力性能好,加工容易;由於採用橫梁擺缸結構,體積小,工藝簡單;由於採用軸環配流結構,降低了對鑄鐵件材料要求,克服了高壓油口接合位置容易出現高壓滲漏的現象。由於採用了柱塞(10)的與配流環(3)接觸區處,軸向方向尺寸比沿配流環(3)外側圓周方向尺寸大,缸徑加大時,接觸區處所承受單位面壓仍然較低;由於採用了配流環(3)配流環(3)將傳統偏心曲軸分成曲軸(7)、輸出(5)兩段或多段固定接合,可使曲軸(7)的柱徑在強度足夠條件下儘量縮小,裝入配流環(3)不受偏心距大小影響,節省材料,從而也縮小整體體積。
圖1為本實用新型總體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2為圖1的F-F剖視圖。
圖3為圖1的K-K剖視圖。
結合上述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3所示,殼體(1)與後蓋(15)固定連接,曲軸(7)與輸出軸(5)固定接合支承在兩端軸承組(2)中,曲軸(7)上套有配流環(3),配流環(3)上均布有與由橫梁擺缸(9)、柱塞(10)及配流環(3)本體組成的油柱腔對正的數量相同的配油窗口,柱塞(10)與配流環(3)接觸面由彈簧(11)預緊密封,柱塞(10)的與配流環(3)接觸區處,軸向方向尺寸比沿配流環(3)外側圓周方向尺寸大,配流環(3)一端分布加工有平行對稱的平面套入平移框(4)兩側同樣加工有平行對稱的平面內腔,配流環(3)可作D1方向直線來回平移運動,平移框(4)外側平行對稱的平面又套入限向板(8)內平行對稱的平面內腔,平移框(4)可連同配流環(3)一起在D2方向直線來回平移運動,配流環(3)同時受由平移框(4)和限向板(8)共同作用產生的由D1和D2兩個直線方向來回平移運動的複合運動限制,只能作平面平移運動,不能繞自身軸心線轉動或擺動,實現配流環(3)上均布的配流窗口始終與各自對應的由橫梁擺缸(9)、柱塞(10)及配流環(3)本體所組成的油柱腔相通,D1與D2方向互成90°交角時的效果最好。
曲軸(7)與輸出軸(5)固定結合而成傳統曲軸偏心結構及完成功率輸出功能,又可使曲軸(7)的柱徑在強度足夠條件下儘量縮小,裝入配流環(3)又不受偏心距大小影響,節省材料,從而也縮小整體體積。
本實用新型的液壓傳動過程如下高壓油由後蓋(15)接口依次進入曲軸(7)內A通道(圖1)、配流環(3)與曲軸(7)凹口圍成的A腔(圖2)、經配流環(3)的配油窗口充入由橫梁擺缸(9)、柱塞(10)及配流環(3)本體組成的油柱腔,形成高壓油柱,產生液壓力,作用到配流環(3)、曲軸(7)的曲扭拐上,此作用力因曲拐偏心距產生轉動扭矩使曲軸(7)、輸出軸(5)轉動,轉動方向按圖2正面看為反時針方向,此時,正上方的油柱腔正處於困油狀態,垂直中心線右邊的兩個油柱腔充油拉長,左邊兩個充油腔被壓縮縮短排油,所排油經配流環(3)上的窗口到配流環(3)與曲軸(7)凹口圍成的B腔,再流經圖1所示曲軸(7)上的B流道、後蓋(15)的排油接口排出。隨著高壓油的進入和曲軸(7)、輸出軸(5)的轉動,圖2中正上方的油柱腔將由困油狀態轉入充油狀態,而中心線右下方的油柱腔轉入困油狀態;曲軸(7)、輸出軸(5)繼續轉動,中心線右下方的油柱腔又將轉入排油狀態,左上方的油柱腔則由排油狀態轉入困油狀態。就這樣,總是有兩個或三個油柱腔充油,實現驅動曲軸(7)、輸出軸(5)連續轉動,輸出功率。
當改變為由曲軸(7)的B油道通入高壓油時,曲軸(7)、輸出軸(5)的旋轉方向則相反。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橫梁擺缸軸環配流液壓馬達,其特徵在於殼體(1)與後蓋(15)固定連接,曲軸(7)與輸出軸(5)固定接合支承在兩端軸承組(2)中,曲軸(7)上套有配流環(3),配流環(3)上均布有與由橫梁擺缸(9)、柱塞(10)及配流環(3)本體組成的油柱腔對正的數量相同的配油窗口,柱塞(10)與配流環(3)接觸面由彈簧(11)預緊密封,柱塞(10)與配流環(3)接觸區處,軸向方向尺寸比沿配流環(3)外側圓周方向尺寸大,配流環(3)一端分布加工有平行對稱的平面套入平移框(4)內腔可作一直線方向來回平移運動,平移框(4)外側同樣加工有平行對稱的平面又套入限向板(8)平行對稱的平面內腔內,平移框(4)可連同配流環(3)一起在另一直線方向來回平移運動,曲軸(7)與輸出軸(5)固定結合而成傳統曲軸偏心結構及完成功率輸出功能,配流環(3)同時受由平移框(4)和限向板(8)共同作用的由兩個直線方向來回平移運動的複合運動限制,只能作平面平移運動,不能繞自身軸心線轉動或擺動,配流環(3)上均布的配流窗口始終與各自對應的由橫梁擺缸(9)、柱塞(10)及配流環(3)本體組成的油柱腔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橫梁擺缸軸環配流液壓馬達,其特徵是軸段曲拐偏心結構由曲軸(7)、輸出軸(5)兩段或多段固定結合而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橫梁擺缸軸環配流液壓馬達,其特徵是同時具有橫梁擺缸結構和軸環配流結構。橫梁擺缸結構由橫梁擺缸(9)、柱塞(10)及配流環(3)組成;軸環配流結構由曲軸(7)、配流環(3)組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的橫梁擺缸式軸環配流無連杆液壓馬達,由殼體、後蓋、曲軸、輸出軸、配流環、橫梁擺缸、柱塞、彈簧、平移框、限向板、軸承組等組成。本設計將兩個獨立的直線方向來回平移運動複合限制而成配流環的平面平移運動,由曲軸、輸出軸固定結合實現傳統的曲軸轉動輸出功率功能,橫梁擺缸結構與軸環配流結構同時結合應用。本實用新型柱塞無側向壓力,材料比壓低,靜力平衡,密封可靠,低速平穩,效率高、工藝性好,體積小,材料工藝成本低,壽命較長。廣泛適用於注塑機械、化工、建築、工程、船舶、起重、礦山、地質、農機等各個機械領域。
文檔編號F15B15/04GK2402859SQ99238979
公開日2000年10月25日 申請日期1999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1999年10月13日
發明者餘啟平 申請人:餘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