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夾持裝置的拉鏈切斷機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17:26:42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拉鏈切斷機技術領域,尤指一種具有夾持裝置的拉鏈切斷機。
背景技術:
傳統的拉鏈切斷機,主要是有以下問題點:1、利用毛刷裝置由馬達傳動後而帶動旋轉,所以拉鏈會被毛刷裝置帶動而往後輸出,然而,因為毛刷裝置表面是使用刷毛的關係,所以輸送拉鏈時,常因摩擦係數太小而造成打滑等問題發生,導致拉鏈並未被往後輸送,而使整個生產作業停擺。2、由於拉鏈柔軟易折,因此當拉鏈移動時,常會有彎折的情況產生,而嚴重導致拉鏈無法正常輸出造成作業中斷。為此,要如何解決上述的問題,研發出一種能使拉鏈在輸送過程中避免產生彎折或打滑等問題的拉鏈切斷機,已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值得研究的課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穩定性好,能使拉鏈在輸送過程中避免產生彎折或打滑等問題的具有夾持裝置的拉鏈切斷機。
本實用新型是採用如下技術解決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具有夾持裝置的拉鏈切斷機,其特徵在於,包括:一裁切裝置;一設於該裁切裝置一端的進料裝置;一設於該裁切裝置另一端、並能水平往復移動的夾持裝置;以及一設於該夾持裝置一側、能驅動該夾持裝置水平往復移動的驅動組件。
更具體的是,所述裁切裝置,還包含有一超音波裝置、及一設於該超音波裝置下方,並與該超音波裝置呈上、下對應的刀具組。
更具體的是,所述裁切裝置,還包含有一上刀具組、及一設於該上刀具組下方,並與該上刀具組呈上、下對應的下刀具組,該上刀具組還包含有一上切刀,該上切刀的中央具有一刀口,該刀口的兩側分別具有一引導柱,而前述下刀具組一側還設置有兩迫緊件,該迫緊件是由兩設置於該下刀具組一側、且中央具有一凹槽的定位塊、及兩設置於該凹槽內,能將該下刀具組迫緊的彈簧鋼珠所組成。
更具體的是,所述夾持裝置,更包含有一設於該驅動組件頂面、能被該驅動組件帶動作動並接續驅動該夾持裝置水平往復移動的夾持裝置連接塊;一與該夾持裝置連接塊連接的外殼體;一設於該外殼體一端的氣缸;一設於該氣缸前端的夾具支撐件;以及一設於該夾具支撐件前端、並與該夾具支撐件連接的夾具組。
更具體的是,所述夾具組,更包含有一設於該氣缸前端、能被該氣缸驅動而水平往復移動、並且前端具有一斜面的夾具連接件;一設於該夾具連接件前端、並與該夾具支撐件連接的下爪;一與該下爪呈上、下對應設置,並與該夾具支撐件連接的上爪;以及一分別設於該上爪內側面、並且一端面與該斜面表面接觸,用以控制該上爪進行上、下作動的上爪夾緊輪。
更具體的是,所述驅動組件,其是為無杆氣壓缸、線性馬達、伺服馬達、步進馬達和同步馬達中的一種。
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技術解決方案所能達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通過夾持裝置的應用,可確保整個拉鏈切斷作業順暢,整個拉鏈切斷過程中不會有拉鏈被彎折或卡滯而造成作業中斷的情況產生,使拉鏈切斷作業流程達到順暢的效果,大幅提升整體的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裁切裝置為超音波裁切裝置時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裁切裝置為超音波裁切裝置時的分解示意圖;
圖3、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裁切裝置為超音波裁切裝置時的實施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裁切裝置為上、下切刀裁切裝置時的分解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上、下切刀裁切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裁切裝置為上、下切刀裁切裝置時的實施示意圖;
圖8~11為本實用新型的拉鏈成品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 裁切裝置 3 夾持裝置
11 超音波裝置 31 連接塊
12 刀具組 32 外殼體
13 上刀具組 33 氣缸
131 上切刀 34 夾具支撐件
1311 刀口 35 夾具組
1312 引導柱 351 夾具連接件
14 下刀具組 3511 斜面
15 迫緊件 352 下爪
151 定位塊 353 上爪
1511 凹槽 354 上爪夾緊輪
152 彈簧鋼珠 4 驅動組件
2 進料裝置 10 拉鏈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方案作詳細的描述。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具有夾持裝置的拉鏈切斷機,其包括:一裁切裝置1;一設於該裁切裝置1一端的進料裝置2;一設於該裁切裝置1另一端、並能水平往復移動的夾持裝置3;以及一設於該夾持裝置3一側、能驅動該夾持裝置3水平往復移動的驅動組件4。因此,可通過該夾持裝置3將拉鏈10拉直再進行切斷的動作,以避免拉鏈10輸送時產生彎折的情形而造成作業中斷,使拉鏈切斷作業流程達到順暢的效果,大幅提升整體的生產效率。
上述圖1、2、5中還揭示出,所述驅動組件4為無杆氣壓缸,當然該驅動組件4除了無杆氣壓缸之外,亦可為線性馬達、伺服馬達、步進馬達、同步馬達等,其中,以無杆氣壓缸的使用效果最佳,也最為首選,而圖式中的驅動組件4僅揭示出無杆氣壓缸,並非用以限制本案的驅動組件,其僅為參考例,並非唯一實施範例。
上述圖1~4中還揭示出,本新型裁切裝置為超音波裁切裝置,所述裁切裝置1還包含有一超音波裝置11、及一設於該超音波裝置11下方,並與該超音波裝置11呈上、下對應的刀具組12。
其中,通過該超音波裝置11與該刀具組12的配合應用,使切斷後的拉鏈10,切斷口的纖維不會有脫線的問題產生,且切斷口更為整齊均勻,以提升拉鏈10的質量,切斷後的拉鏈10可參閱圖11所示。
請再參閱圖3、4,所述夾持裝置3,更包含有一設於該驅動組件4頂面、能被該驅動組件4帶動作動並接續驅動該夾持裝置3水平往復移動的夾持裝置連接塊31;一與該夾持裝置連接塊31連接的外殼體32;一設於該外殼體32一端的氣缸33;一設於該氣缸33前端的夾具支撐件34;以及一設於該夾具支撐件34前端、並與該夾具支撐件34連接的夾具組35,該夾具組35,更包含有一設於該氣缸33前端、能被該氣缸33驅動而水平往復移動、並且前端具有一斜面3511的夾具連接件351;一設於該夾具連接件351前端、並與該夾具支撐件34連接的下爪352;一與該下爪352呈上、下對應設置,並與該夾具支撐件34連接的上爪353;以及一分別設於該上爪353內側面、並且一端面與該斜面3511表面接觸,用以控制該上爪353進行上、下作動的上爪夾緊輪354。
其中,當拉鏈10被進料裝置2輸送向前到達定位時,該氣缸33會驅動該夾具連接件351向前作動,令該斜面3511上的上爪夾緊輪354向後滾動,使該上爪353向下位移並與該下爪352配合夾持住該拉鏈10的未端,接著藉由該驅動組件4驅動該夾持裝置3向後位移,將拉鏈10拉直後進行切斷的動作,即完成該拉鏈10的切斷作業。
上述圖5~7中還揭示出,本新型裁切裝置為上、下切刀裁切裝置,所述裁切裝置1,還包含有一上刀具組13、及一設於該上刀具組13下方,並與該上刀具組13呈上、下對應的下刀具組14,該上刀具組13還包含有一上切刀131,該上切刀131的中央具有一刀口1311,該刀口1311的兩側分別具有一引導柱1312,而下刀具組14一側還設置有兩迫緊件15,該迫緊件15是由兩設置於該下刀具組14一側、且中央具有一凹槽1511的定位塊151、及兩設置於該凹槽1511內,能將該下刀具組14迫緊的彈簧鋼珠152所組成。
其中,通過上切刀131、下刀具組14、及迫緊件15的配合應用,當本新型進行拉鏈裁切時,該上切刀131會被氣缸帶動下降至該下刀具組14與該迫緊件15之間的間隙,此時,該彈簧鋼珠152則會向前推動該上切刀131兩側的引導柱1312,使該上切刀131的刀口1311會貼靠於該下刀具組14的刀口,進而將該拉鏈10切斷,完成該拉鏈10的切斷作業,切斷後的拉鏈10可參閱圖8、9、10所示。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通過夾持裝置的應用,可確保整個拉鏈切斷作業順暢,整個拉鏈切斷過程中不會有拉鏈被彎折或卡滯而造成作業中斷的情況產生,使拉鏈切斷作業流程達到順暢的效果,大幅提升整體的生產效率。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