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節流閥可變噴嘴的噴射器及使用該噴射器的噴射器循環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22:23:51 3
專利名稱:有節流閥可變噴嘴的噴射器及使用該噴射器的噴射器循環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噴射器(參考JIS Z 8126編號2.1.2.3)以及使用所述噴射器的噴射器循環,所述噴射器利用高速噴射的驅動流體的夾帶作用傳送流體。所述噴射器具有節流閥可變噴嘴。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在噴射器循環中,低壓側致冷劑(即,在蒸發器中的致冷劑)通過噴射器的抽吸操作進行循環。除此以外,在噴射器中,膨脹能量轉化為壓力能量的同時,將會被抽吸的致冷劑作用在壓縮機上的吸入壓力增加,以便降低壓縮機的功率消耗。然而,當噴射器中的能量轉化效率(即,噴射器效率)降低時,噴射器中壓縮機的吸入壓力不能充分增加,結果壓縮機的功率消耗不能充分降低。此外,造成不足量的致冷劑循環進入蒸發器中。
另一方面,當噴射器中的噴嘴是固定型節流閥時,流入噴嘴中的致冷劑的量會有波動,噴嘴的效率和噴射器效率隨著波動而變化。當壓力能量轉化為噴嘴中的速度能量時,噴嘴效率是轉換效率。理想的是,優選噴嘴的節流閥打開程度根據致冷劑的流量被可變地控制。然而,根據本發明發明人的實驗,只是簡單地改變噴嘴的節流閥打開程度,會極大地破壞噴嘴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噴射器,該噴射器能控制其噴嘴的節流閥打開程度,同時提高噴嘴效率。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噴射器包括具有內壁表面的噴嘴,所述內壁表面用來限定驅動流體流經的流體通路;加壓部分,在所述加壓部分中,通過所述噴嘴噴射出的所述驅動流體的噴射流產生的夾帶作用抽吸流體,並且所述流體與所述噴嘴噴射出的所述驅動流體混合;以及針閥,用來改變所述噴嘴中所述流體通路的節流閥打開程度。此外,所述噴嘴包括喉部,所述喉部的截面面積(即,內徑)在所述流體通路中為最小,所述針閥在所述噴嘴的所述流體通路中沿軸向移動。此外,所述針閥具有呈錐形的端部,使得所述針閥的截面面積朝向所述針閥的頂端逐漸減少,至少在所述節流閥打開程度為最小時所述針閥的端部沿所述驅動流體的流動方向到達至所述喉部的下遊側,並且所述噴嘴的所述流體通路在從所述喉部而下的下遊部分中具有大致恆定的截面面積。
由此,由所述噴嘴的內壁表面和所述下遊部分中的所述針閥限定的實際致冷劑通路的截面面積根據所述針閥的錐形逐漸增加。因此,可以防止由於噴嘴中通路面積的快速擴大而引起的壓力損失。這樣,可以控制所述噴嘴的節流閥打開程度,同時改善所述噴嘴的效率。此外,在從所述喉部而下的下遊部分中,所述噴嘴的所述流體通路具有大致恆定的截面面積。因此,不需要形成內徑逐漸增加的擴散部分。這樣,可以容易地形成具有所述喉部的所述噴嘴。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所述流體通路形成為錐形,其截面面積從所述節流閥部分的下遊側向著所述流體的出口至少到所述喉部逐漸減少錐角θ1,所述流體通路的錐角θ1小於所述針閥錐形端部的錐角θ2。因此,由所述噴嘴的內壁表面和所述下遊部分中的所述針閥限定的實際致冷劑通路的截面面積可以根據所述針閥的錐形逐漸增加。在本發明中,所述流體通路可以是以多階梯形式逐漸變細的多階錐形。
優選的是,所述喉部具有形成為曲線形的內周邊表面。在這種情況下,所述流體通路的通路截面面積可以連續平滑地被改變。更優選的是,即使在所述節流閥打開程度為最大時,所述針閥的頂端到達至所述流體流相對於所述喉部的下遊側。此外,所述針閥的端部可以形成為圓錐形狀,或可以形成為吊鐘(hanging bell)形狀。
此外,本發明的噴射器可以有效地用於噴射器循環。在這種情況下,噴射器的噴嘴使來自高壓熱交換器的致冷劑減壓,在蒸發器(低壓熱交換器)中的致冷劑被所述噴嘴噴射出的致冷劑的噴射流產生的夾帶作用抽吸入所述加壓部分中,並且在所述加壓部分中與所述噴嘴噴射出的致冷劑混合。在這種情況下,所述噴嘴的打開程度可以被控制,並且不會降低所述噴嘴效率和噴射器效率。因此,可以有效地實施所述噴射器循環。
參考附圖,通過以下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以上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將變得更明顯,其中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噴射器循環的示意性簡圖;圖2A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噴射器的示意性剖視圖,圖2B是圖2A中噴射器的噴嘴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放大視圖;圖3是莫裡爾圖(p-h圖),示出噴射器循環中致冷劑壓力與焓之間的關係,莫裡爾圖用於解釋噴射器循環的運行;圖4是用於解釋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噴射器的效果的示意性簡圖;圖5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噴射器的製造方法的示意性剖視圖;圖6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噴射器的示意性剖視圖;圖7是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噴射器的示意性剖視圖;圖8是用於解釋根據第三實施例的噴射器的效果的示意性簡圖;圖9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噴射器的示意性剖視圖;圖10是用於解釋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針閥端部的形狀的示意性簡圖;圖11是根據現有技術的噴射器的示意性剖視圖;圖12是用於解釋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噴射問題的示意性簡圖;圖13是用於解釋現有技術中噴射器製造方法中存在的問題的示意性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第一實施例)與本發明相關的實施例中的噴射器通常用在車輛空氣調節器的噴射器循環中。
圖1示出使用二氧化碳作為致冷劑的噴射器循環1的示意性簡圖。壓縮機10是可變容積式壓縮機,用來抽吸和壓縮致冷劑,並且由車輛引擎驅動運行。壓縮機10的排放量受控,從而將蒸發器30(稍後描述)中的溫度或壓力控制在預定範圍內。
散熱器20是高壓側熱交換器,其通過在壓縮機10排出的致冷劑與外部空氣(即,乘客室外部的空氣)之間實施熱交換來冷卻致冷劑。蒸發器30是低壓側熱交換器,其通過在將被吹向乘客室的空氣與液體致冷劑之間實施熱交換來冷卻將被吹向乘客室的空氣,同時使液體致冷劑蒸發。
噴射器40抽吸在蒸發器30中被蒸發的氣體致冷劑,同時使從散熱器20流出的致冷劑減壓和膨脹,噴射器40通過將膨脹能量轉化為壓力能量來增加將被抽吸至壓縮機10的致冷劑的吸入壓力。稍後將詳細描述。
從噴射器40流出的致冷劑流入氣-液分離器50中。氣-液分離器50將流入的致冷劑分離成氣體致冷劑和液體致冷劑,並且氣-液分離器50用於收集液體致冷劑。氣-液分離器50的氣體致冷劑出口與壓縮機10的吸入口相連,液體致冷劑出口與蒸發器30的入口相連。節流閥60是解壓裝置,用於解除從氣-液分離器50流出的液體致冷劑的壓力。
下面將詳細描述噴射器。如圖2所示,噴射器40包括噴嘴41、混合部分42以及擴散部分43等等。噴嘴41將高壓致冷劑的壓力能量轉化為致冷劑的速度能量,並且使致冷劑等熵地解壓和膨脹。混合部分42將噴嘴41噴射的高速致冷劑和從蒸發器30抽吸的氣體致冷劑混合。在蒸發器30中蒸發的氣體致冷劑被噴嘴41噴射出的高速致冷劑流的夾帶作用抽吸。擴散部分43進一步將噴嘴41噴射出的致冷劑和從蒸發器30抽吸的致冷劑混合,並將混合致冷劑的速度能量轉化成壓力能量,以便增加將被抽吸至壓縮機10的致冷劑的壓力。
噴嘴41噴射出的致冷劑流和從蒸發器30被吸入噴射器40中的致冷劑流在混合部分42中混合,同時兩者的動量和被保存。因此,致冷劑的靜壓力在混合部分42中增加。另一方面,通過在擴散部分43中逐漸增加致冷劑通路的截面面積使致冷劑的動壓力轉化為靜壓力。因此,致冷劑壓力在噴射器40的混合部分42中和擴散部分43中均增加。由此,混合部分42和擴散部分43通稱為加壓部分。即,優選致冷劑壓力在混合部分42中增加,以便保持兩種致冷劑流的動量之和,致冷劑壓力在擴散部分43中增加,以便將能量保存在理想噴射器40中。
噴嘴41是拉瓦爾噴嘴(參考東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流體引擎(fluidengineering)」)。拉瓦爾噴嘴具有喉部41a,其中由噴嘴41內壁表面限定的致冷劑通路的通路面積在其中遊極大地降低,噴嘴擴散部分41b在喉部41a的後面。實際的致冷劑通路由噴嘴41的內壁表面和針閥44限定。噴嘴41的節流閥打開程度(即,實際最小致冷劑通路的最小截面面積)由針閥44控制,其中致動器45沿噴嘴41的軸向使所述針閥44在噴嘴41中移動。在本實施例中,設置噴嘴41和針閥44,使得實際致冷劑通路的截面面積從喉部41a向著下遊在噴嘴擴散部分41b中逐漸增加。
詳細地說,噴嘴41中在致冷劑流相對喉部41a的下遊一側的致冷劑通路的內徑,即噴嘴擴散部分41b的內徑(即,噴嘴擴散部分41b中致冷劑通路的截面面積)大致為恆定的。此外,針閥44的端部為圓錐形,向著其頂端(下遊端)圓錐形截面面積減小。針閥44控制節流閥的打開,從最小的打開程度到最大的打開程度,並且在針閥44的端部位於致冷劑流相對喉部41a的下遊一側處的範圍內。
在本實施例中,噴嘴擴散部分41b的內徑恆定,以使得喉部41c的位置等於喉部41a的位置。喉部41c是實際致冷劑通路中具有最小截面面積的部分,其中所述實際致冷劑通路由針閥44和噴嘴41的內壁表面限定。
在本實施例中,諸如步進電機等具有螺紋機構或線性螺線管的電子致動器用作致動器45。此外,高壓側致冷劑的溫度由溫度傳感器(未示出)檢測,噴嘴41的節流閥打開程度受控,以便使由壓力傳感器(未示出)檢測的高壓側致冷劑的壓力接近由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溫度確定的目標壓力。
設置高壓側致冷劑的目標壓力,使噴射器循環的性能係數相對高壓側致冷劑的溫度達到最大。在圖3所示的本實施例中,如果熱負載高,則噴嘴41的節流閥打開程度受控,以使得流入噴嘴41中的高壓致冷劑的壓力增加並高於致冷劑的壓力。當熱負載低時,噴嘴41的節流閥打開程度受控,以使得流入噴嘴41中的高壓致冷劑的壓力在高壓致冷劑的壓力低於它的臨界壓力的條件下具有預定的過冷程度。
下面將描述噴射器循環的一般運行。在噴射器循環中,圖3中所示標號C1-C9分別指示圖1中標號C1-C9所指示的位置處的致冷劑狀態。從壓縮機10中排出的致冷劑循環至散熱器20。在散熱器20中冷卻的致冷劑在噴射器40的噴嘴41中等熵地解壓膨脹,然後以大於聲速的速度流入混合部分42中。通過流入混合部分42中的高速致冷劑產生的夾帶作用將在蒸發器30中蒸發的致冷劑吸入混合部分42中。因此,低壓側致冷劑以這樣的順序循環氣-液分離器50→節流閥60→蒸發器30→噴射器40的加壓部分42、43→氣-液分離器50。另一方面,從蒸發器30抽吸的致冷劑(吸入流)和從噴嘴41排出的致冷劑(驅動流)在混合部分42中混合,同時在擴散部分43中它的動壓力轉化為靜壓力,其後返回至氣-液分離器50。
下面將描述本發明的特徵。在本實施例中,針閥44的端部為錐形,其截面面積向著它的頂端減小。至少在它的節流閥打開程度設置在最小時,針閥44的端部達到致冷劑流相對喉部41a的下遊側。此外,噴嘴擴散部分41b的截面面積大致恆定,使得噴嘴擴散部分41的實際致冷劑通路的截面面積S根據針閥44的錐形向著下遊端逐漸增加,如圖4所示。因此,由喉部41a之後的實際致冷劑通路的快速膨脹引起的耗損可以被抑制。由此,噴嘴41的節流閥打開程度可以受控,並且不會降低噴嘴效率和噴射器效率。
圖11示出節流閥可變噴嘴141的對比實例。節流閥可變噴嘴141是拉瓦爾噴嘴,包括截面面積在噴嘴141的致冷劑通路中為最小的喉部141a;噴嘴擴散部分141b,所述噴嘴擴散部分141b在致冷劑通路中的截面面積朝著下遊側在喉部141a之後逐漸增加;以及端部形狀為圓錐的針閥144。然而,節流閥可變噴嘴141具有以下問題。
如圖12所示,噴嘴141中實際致冷劑通路的截面面積S沿它的軸向在B-C區中迅速變化。針閥44的外周邊表面大部分接近節流閥部分B中噴嘴141的內周邊表面。點C對應針閥144的頂端。在這種情況下,與節流閥部分B的下遊C-D區相比,實際致冷劑通路的截面面積從節流閥部分B至點C快速增加。由此,快速膨脹引起壓力損失,從而破壞了噴嘴效率和噴射器效率。
此外,如圖13所示,當噴嘴141以燒結等方式製造時,模子100從噴嘴141的入口側插入,模子101從噴嘴141的出口側插入,以在喉部141a中被對接。喉部141a是噴嘴141中需要製造得最精密的部分,然而,通過諸如對接兩個模子100、101等的製造方法很難保持高的製造精度,噴嘴141的成品率可能會降低。當噴嘴141由機械加工製造時,需要從噴嘴141的入口側以及從噴嘴141的出口側鑽孔。與利用燒結製造噴嘴141一樣,很難在喉部141a處保持製造精度,噴嘴141的成品率可能會降低。
相反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噴嘴擴散部分41b中致冷劑通路的截面面積大致恆定。這樣,當通過燒結等方法製造噴嘴41時,如圖5所示,致冷劑通路可以通過從噴嘴41的入口插入的模子100形成在噴嘴41的內部中。這樣,就可以容易地保持喉部41a的高製造精度,從而可以提高噴嘴41的成品率。當噴嘴41由機械加工製造時,可以從噴嘴41的入口側實施鑽孔,以形成致冷劑通路。這樣,可容易地保持喉部41a的高製造精度,從而可以提高噴嘴41的成品率。
根據第一實施例,不需要在喉部41a之後形成內徑逐漸增加的擴散部分。這樣,噴嘴41可以容易地被製造,根據本發明的噴嘴41的生產成本可以降低,同時能保持高的製造精度。此外,噴嘴41的節流閥打開程度可以受控,同時提高噴嘴效率和噴射器效率。
(第二實施例)在圖6所示第二實施例中,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噴嘴41中的喉部41a的內壁形狀為曲面,使得致冷劑通路的截面面積從噴嘴41的致冷劑入口連續平滑地變化至喉部41a。這樣,可以減少喉部41a附近下遊側中渦流的產生,從而可以減少損失,例如渦流損失等等。由此,噴嘴效率可以進一步提高。在第二實施例中,其他部分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的那些部分類似。
(第三實施例)
在本發明上述第一實施例中,從噴嘴41的致冷劑入口至喉部41a致冷劑通路的截面面積逐漸減少恆定的錐角。然而,在本實施例中,如圖7所示,在噴嘴41的喉部41a一側上錐角θ1設置為小於噴嘴41的致冷劑入口側上的錐角θ0和針閥44的端部的錐角θ2。此外,針閥44控制節流閥打開程度,從最小打開程度至最大打開程度,而至少針閥44的頂端位於致冷劑流中喉部41a的下遊側上。
在本實施例中,喉部41a的錐角θ1小於噴嘴41的致冷劑入口側的錐角θ0,節流閥部分41c的位置在致冷劑流相對於喉部41a位置的上遊側。因此,致冷劑流相對於喉部41a在喉部41c之後的上遊側作為下面將描述的噴嘴擴散部分41b的一部分。與第一實施例相類似,噴嘴41的致冷劑通路在致冷劑流相對於喉部41a的下遊一側上的內徑大致恆定。因此,流入噴嘴41中的致冷劑的速度增加至聲速。實際致冷劑通路S的截面面積在節流閥部分41c的下遊處增加,以使得致冷劑局部沸騰,且速度增加超過聲速。
在本實施例中,針閥44的末端的錐角θ2小於噴嘴41的致冷劑入口側的錐角θ0。然而,該實施例不局限於所述錐角關係。
下面描述本實施例的特徵。至少在節流閥打開程度為最小時,針閥44的頂端部分到達至致冷劑流相對節流閥部分41c的下遊側,在噴嘴41的致冷劑通路中相對節流閥部分41c的下遊側上的錐角θ1小於針閥44的端部上的錐角θ2。因此,噴嘴擴散部分41b中實際致冷劑通路的截面面積S根據針閥44的錐形逐漸擴大,如圖8所示。因此,由節流閥部分41c之後的快速膨脹引起的損失可以降低,並且可以控制噴嘴41的節流閥打開程度,而不會顯著地降低噴嘴效率和噴射器效率。
此外,噴嘴41的生產成本可以降低,同時保持與第一實施例相類似的高製造精度,因為不需要形成在喉部41a之後內徑逐漸變寬的噴嘴擴散部分。
在第三實施例中,從喉部41a向著下遊的噴嘴擴散部分41b的截面面積可以製成大致恆定。
(第四實施例)在如圖9所示的第四實施例中,根據第三實施例的噴嘴41的喉部41a的內壁形狀形成為曲面。這樣,致冷劑通路從噴嘴41的致冷劑入口連續平滑地變化至喉部41a。這樣,可以減少由渦流等引起的損失,從而可以提高噴嘴效率。在第四實施例中,其他部分與上述第三實施例的那些部分相類似。
(第五實施例)在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中,針閥44的端部為圓錐形。然而,在第五實施例中,針閥44的末端形狀可以形成為如圖10所示。在第五實施例中,如圖10所示,形成針閥44的末端形狀,使得半徑尺寸r相對於軸位置X的二階微分值變得小於0。即,針閥44的形狀形成為吊鐘形狀。直徑r的變化率朝著它的末端變小,針閥44的輪廓切線變得近似垂直於軸線X。
(其他實施例)雖然已經參考附圖、結合本發明優選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地描述,但請注意,各種改變和修改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
例如,在上述實施例中,本發明應用於車輛的空氣調節器。然而,本發明不局限於應用在空氣調節器上。本發明可以應用在冰箱、冷凍裝置、熱水供應設備以及其他噴射器循環。
致動器45不局限於上述實施例所示的實例。例如,可以使用利用惰性氣體的氣體壓力的機械致動器以及電磁致動器,諸如利用壓電裝置的電子致動器。
在上述實施例中,通過使用二氧化碳作為致冷劑將高壓側致冷劑的壓力設置得高於致冷劑的臨界壓力。然而,本發明中的致冷劑不局限於二氧化碳。例如,氯氟碳化合物(R134a)可以用作致冷劑,使得高壓側的致冷劑壓力變得低於致冷劑的臨界壓力。此外,其他流體也可以用作致冷劑。
另外,致冷劑通路可以形成為多階錐形。即,關於圖9,噴嘴41的致冷劑通路中相對節流閥部分41c的下遊一側上錐角θ1可以朝著出口改變為多階形式。在這種情況下,與上述實施相同,噴嘴擴散部分41b中實際致冷劑通路的截面面積S逐漸擴大,因此由節流閥部分41c之後的快速膨脹引起的損失可以降低,噴嘴41的節流閥打開程度可以受控,而不會極大的降低噴嘴效率和噴射器效率。
在上述實施例中,噴射器循環中的致冷劑流過噴射器。然而,除致冷劑之外的流體也可以用在噴射器中。
可以理解,這樣改變和修改將落在權利要求所限定的本發明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噴射器,包括具有內壁表面的噴嘴(41),所述內壁表面用來限定驅動流體流經的流體通路,所述噴嘴包括喉部(41a),所述喉部的截面面積在所述流體通路中為最小;加壓部分(42,43),在所述加壓部分中,通過所述噴嘴噴射出的所述驅動流體的噴射流產生的夾帶作用抽吸流體,並且所述流體與所述噴嘴噴射出的所述驅動流體混合;以及針閥(44),用來改變所述流體通路的節流閥打開程度,所述針閥在所述噴嘴的所述流體通路中沿軸向移動,其特徵在於所述針閥具有呈錐形的端部,使得所述針閥的截面面積朝向所述針閥的頂端減少;至少在所述節流閥打開程度為最小時所述針閥的端部沿所述驅動流體的流動方向到達至所述喉部的下遊側;以及所述噴嘴的所述流體通路在從所述喉部而下的下遊部分中具有大致恆定的截面面積。
2.一種噴射器,包括具有內壁表面的噴嘴(41),所述內壁表面用來限定驅動流體流經的流體通路,所述噴嘴包括喉部(41a),所述喉部的截面面積在所述流體通路中為最小;加壓部分(42,43),在所述加壓部分中,通過所述噴嘴噴射出的所述驅動流體的噴射流產生的夾帶作用抽吸流體,並且所述流體與所述噴嘴噴射出的所述驅動流體混合;以及針閥(44),用來改變所述流體通路的節流閥打開程度,所述針閥在所述噴嘴的所述流體通路中沿軸向移動,其特徵在於所述針閥具有呈錐形的端部,使得所述針閥的截面面積朝向所述針閥的頂端減少;至少在所述節流閥打開程度為最小時所述針閥的端部沿所述驅動流體的流動方向到達至所述喉部的下遊側;以及所述流體通路形成為錐形,其截面面積從所述節流閥部分的下遊側朝向所述流體的出口至少至所述喉部逐漸減少錐角θ1,並且所述流體通路的錐角θ1小於所述針閥端部的錐角θ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噴射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流體通路形成為以多階梯形式逐漸變細的多階錐形。
4.根據權利要求1和2中任一項所述的噴射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喉部具有形成為彎曲形狀的內周邊表面。
5.根據權利要求1和2中任一項所述的噴射器,其特徵在於,即使當所述節流閥打開程度為最大時,所述針閥的頂端也到達至流體流相對所述喉部的下遊側。
6.根據權利要求1和2中任一項所述的噴射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針閥的端部形成為圓錐形。
7.根據權利要求1和2中任一項所述的噴射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針閥的端部形成為吊鐘形。
8.一種噴射器循環,包括壓縮機(10),用於壓縮致冷劑;高壓側熱交換器(20),用於冷卻從所述壓縮機排出的致冷劑;蒸發器(30),用於蒸發被解壓後的低壓致冷劑;噴射器(40)包括具有內壁表面的噴嘴(41),所述內壁表面用於限定致冷劑通路,所述噴嘴用於使從高壓側熱交換器來的致冷劑減壓,所述噴嘴包括喉部(41a),所述喉部的截面面積在致冷劑通路中為最小,加壓部分(42,43),在所述加壓部分中,通過所述噴嘴噴射出的所述致冷劑的噴射流產生的夾帶作用抽吸來自所述蒸發器的致冷劑,並且從所述蒸發器來的所述致冷劑與所述噴嘴噴射出的所述致冷劑混合;以及針閥(44),用於改變所述噴嘴中致冷劑通路的節流閥打開程度,所述針閥在所述噴嘴的所述致冷劑通路中沿軸向移動;以及氣-液分離器(50),用於將來自所述噴射器的所述致冷劑分離成將被供至所述壓縮機的氣體致冷劑和將被供至所述蒸發器的液體致冷劑,其特徵在於所述針閥具有呈錐形的端部,使得所述針閥的截面面積朝向所述針閥的頂端減少;至少在所述節流閥打開程度為最小時所述針閥的端部沿所述致冷劑的流動方向到達至所述喉部的下遊側;所述噴嘴的所述致冷劑通路在從所述喉部而下的下遊部分中具有大致恆定的截面面積。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噴射器循環,其特徵在於,在運行模式中所述高壓側熱交換器中的致冷劑壓力變得高於所述致冷劑的臨界壓力。
10.根據權利要求8和9中任一項所述的噴射器循環,其特徵在於,二氧化碳用作所述致冷劑。
11.根據權利要求8和9中任一項所述的噴射器循環,其特徵在於,所述致冷劑通路形成為錐形,其截面面積從所述節流閥部分的下遊側朝向下遊至所述喉部逐漸減少錐角θ1,並且所述致冷劑通路的錐角θ1小於所述針閥端部的錐角θ2。
全文摘要
噴射器(40)包括噴嘴(41)和形成為錐形的針閥(44)。針閥(44)控制噴嘴的節流閥打開程度,從最小打開程度至最大打開程度,而針閥的端部位於相對於噴嘴喉部(41a)的下遊側,此外,噴嘴擴散部分(41b)的截面面積形成為大致恆定,且為喉部的下遊。這樣,由噴嘴內表面和針閥限定的實際致冷劑通路的截面面積根據針閥的錐形逐漸變寬。因此,可以抑制伴隨快速膨脹而產生的壓力損失。結果,噴嘴的節流閥打開程度可以受控,同時提高噴嘴效率和噴射器效率。
文檔編號F04F5/46GK1499158SQ20031010145
公開日2004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3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02年10月25日
發明者川村進, 酒井猛 申請人:株式會社電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