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肋現澆支架用鋼筋砼異型帽梁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01:26:46 2
專利名稱:拱肋現澆支架用鋼筋砼異型帽梁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帽梁,尤其是涉及一種拱肋現澆支架用鋼筋砼異型帽梁。
背景技術:
實際對自錨上承式轉體拱橋進行施工過程中,具體是對拱橋拱肋進行現澆時,均需設置拱肋現澆支架作為拱肋現澆的支撐系統。現如今,在拱肋現澆支架施工中,一般均採用滿堂式碗扣支架系統、由膺架和滿堂支架組成的組合結構等傳統的拱肋現澆支架系統。採用傳統的支架系統進行實際施工時,存在以下實際問題第一、由於支架體系的非彈性變形大,需要通過預壓來消除支架非彈性變形,因而沿拱肋曲線上的預壓難度較大; 第二、在拱肋施工過程中,由於施工現場各種工況複雜,而傳統支架體系的受力結構複雜, 不利於結構模擬受力分析,因而拱肋施工過程中,所施工拱肋結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較多; 第三、由於拱肋施工中產生的水平分向力巨大,而傳統支架系統無法克服水平分向力,從而造成拱肋結構水平位移較大,整個拱肋結構變形增大,易造成拱腳部位出現裂縫等質量問題,施工安全風險因素較多。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拱肋現澆支架用鋼筋砼異型帽梁,其結構設計合理、施工方便、施工效率高且能抵消拱肋水平力、經濟實用,在減少支架施工工期與臨時工程量的同時,能解決現有拱肋現澆支架存在的拱肋結構變形較大、施工安全風險因素較多、易造成拱腳部位出現裂縫等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拱肋現澆支架用鋼筋砼異型帽梁,其特徵在於由底部支撐梁和上部連接梁組成,所述上部連接梁位於所述底部支撐梁上方,所述上部連接梁和底部支撐梁均為鋼筋混凝土梁且二者澆築為一體,所述底部支撐梁的上部結構與其所安裝位置處所支撐拱形梁的底部結構一致,所述上部連接梁的上部結構與其所安裝位置處所連接拱形梁的頂部結構一致;所述拱形梁對需施工拱肋進行整體支撐且其由多個拱形梁節段拼裝組成,相鄰兩個拱形梁節段之間通過上部連接梁進行緊固連接。上述拱肋現澆支架用鋼筋砼異型帽梁,其特徵是所述上部連接梁內預埋有用於連接相鄰兩個拱形梁節段的預埋連接件。上述拱肋現澆支架用鋼筋砼異型帽梁,其特徵是所述預埋連接件為多層預埋在上部連接梁內的連接鋼帶,所述連接鋼帶的左右端部均自上部連接梁伸出,且連接鋼帶的左右端部分別與位於上部連接梁左右兩側的相鄰兩個拱形梁節段緊固連接。上述拱肋現澆支架用鋼筋砼異型帽梁,其特徵是所述連接鋼帶的數量為兩層,且兩層連接鋼帶分別預埋在上部連接梁的上下部。上述拱肋現澆支架用鋼筋砼異型帽梁,其特徵是所述底部支撐梁與拱形梁節段之間通過支座進行支撐固定,且所述支座固定安裝在所述底部支撐梁上部。[0010]上述拱肋現澆支架用鋼筋砼異型帽梁,其特徵是所述底部支撐梁內穿有水平預應力鋼絞線束,且所述鋼筋混凝土帽梁內預留有供水平預應力鋼絞線束穿過的孔道。上述拱肋現澆支架用鋼筋砼異型帽梁,其特徵是所述連接鋼帶與拱形梁節段之間通過錨板進行連接。上述拱肋現澆支架用鋼筋砼異型帽梁,其特徵是所述底部支撐梁底部通過多根豎向立柱進行支撐固定,所述豎向立柱為內部填充有混凝土或細砂的鋼管立柱,所述底部支撐梁內預埋有多根柱頂錨固鋼筋,所述柱頂錨固鋼筋底部錨固在鋼管立柱頂部。上述拱肋現澆支架用鋼筋砼異型帽梁,其特徵是所述支座為型鋼支座。上述拱肋現澆支架用鋼筋砼異型帽梁,其特徵是所述上部連接梁上方設置有落架砂箱。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施工步驟簡單,投入成本低。2、使得整體支架的受力結構相對簡單,非彈性變形小,並且彈性變形可通過計算可得,因而可省去支架預壓工序。同時,使得整體支架自身為自平衡體系,可抵消拱肋水平力。3、使用效果好,一方面讓拱肋上受集中荷載部位的荷載能夠直接傳遞給帽梁,減少貝雷梁桁架的受力情形;另一方面鋼筋混凝土結構剛性較大,能夠減少整個支架體系的變形情況。同時,在對帽梁上設置水平預應力體系,用以平衡拱肋的水平分力,因而達到結構自身平衡,減少拱肋水平方向的變形量,增加拱肋結構的安全可靠性。4、由於貝雷梁桁架一般都採用銷接方式,設置鋼筋混凝土異型結構帽梁後,可滿足貝雷梁桁架的吊裝要求。實際施工時,首先施工帽梁的底部支撐梁並安裝型鋼支座,因而待貝雷梁桁架吊裝後可直接擱置在帽梁上已安裝好的型鋼支座上;之後,在澆築上部連接梁並預埋連接鋼帶,待貝雷梁桁架擔好後,先將錨板與貝雷梁連接銷進行銷接,然後將錨板 (即16Mn鋼帶)與預埋的連接鋼帶焊接,達到連接貝雷梁的作用;最後澆築帽梁的上部連接梁,且在上部連接梁頂部設置轉體用的落架砂箱。因而,異型結構帽梁結構受力明確,結構簡單。能夠更加方便安全快捷地進行貝雷梁桁架安裝,大大提高了貝雷梁的安裝速度和安全性,改進效果明顯。5、綜合效益好且適用性強,能儘量減少支架施工的工期及臨時工程量,達到輔助設施與主體同步施工的目的。另外,能夠滿足結構受力穩定性要求,並能適應拱肋截面變化的需要,因而能夠滿足周邊制約因素的多種限制。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施工方便、施工效率高且能抵消拱肋水平力、經濟實用,在減少支架施工工期與臨時工程量的同時,能有效解決現有拱肋現澆支架實際使用時存在的拱肋結構變形較大、施工安全風險因素較多、易造成拱腳部位出現裂縫等實際問題。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參考圖。附圖標記說明[0025]2-水平預應力鋼絞線束;5-連接鋼帶;8-柱頂錨固鋼筋;11-底部支撐梁;
3-落架砂箱; 6-錨板;
9-鋼筋混凝土立柱; 12-上部連接梁。
4-型鋼支座; 7-拱形梁節段; 10-鋼管立柱;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底部支撐梁11和上部連接梁12組成,所述上部連接梁 12位於所述底部支撐梁11上方,所述上部連接梁12和底部支撐梁11均為鋼筋混凝土梁且二者澆築為一體,所述底部支撐梁11的上部結構與其所安裝位置處所支撐拱形梁的底部結構一致,所述上部連接梁12的上部結構與其所安裝位置處所連接拱形梁的頂部結構一致。所述拱形梁對需施工拱肋進行整體支撐且其由多個拱形梁節段7拼裝組成,相鄰兩個拱形梁節段7之間通過上部連接梁12進行緊固連接,所述拱形梁節段7的左右兩端分別支撐在相鄰兩個異型帽梁的底部支撐梁11上。也就是說,將本實用新型分為對拱形梁節段7 進行支撐的底部支撐梁11和用於將多個拱形梁節段7連接為一體的上部連接梁12。實際施工時,所述上部連接梁12內預埋有用於連接相鄰兩個拱形梁節段7的預埋連接件。本實施例中,所述預埋連接件為多層預埋在上部連接梁12內的連接鋼帶5,所述連接鋼帶5的左右端部均自上部連接梁12伸出,且連接鋼帶5的左右端部分別與位於上部連接梁12左右兩側的相鄰兩個拱形梁節段7緊固連接。所述拱形梁節段7為由貝雷梁杆件組成的貝雷梁桁架節段。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鋼帶5的數量為兩層,且兩層連接鋼帶5分別預埋在上部連接梁12的上下部,並且所述連接鋼帶5與拱形梁節段7之間通過錨板6進行連接。所述底部支撐梁11與拱形梁節段7之間通過支座進行支撐固定,且所述支座固定安裝在所述底部支撐梁11上部。本實施例中,所述支座為型鋼支座4。本實施例中,所述底部支撐梁11底部通過多根豎向立柱進行支撐固定,所述豎向立柱為內部填充有混凝土或細砂的鋼管立柱10,所述底部支撐梁11內預埋有多根柱頂錨固鋼筋8,所述柱頂錨固鋼筋8底部錨固在所述鋼管立柱10頂部。實際施工時,當鋼管立柱 10內填充細砂時,鋼管立柱10與底部支撐梁11之間通過鋼筋混凝土立柱9進行連接。本實施例中,所述底部支撐梁11內穿有水平預應力鋼絞線束2,且所述鋼筋混凝土帽梁內預留有供水平預應力鋼絞線束2穿過的孔道,所述上部連接梁12上方設置有落架砂箱3。實際施工時,為便於貝雷梁桁架(即拱形梁節段7)的吊裝,用於成型本實用新型的鋼筋一次綁紮成型,而混凝土分兩次澆築第一次澆築支撐貝雷梁桁架的梁體部分(即所述底部支撐梁11),並在所述底部支撐梁11內預埋對貝雷梁桁架進行支撐的型鋼支座4 的預埋件;待將貝雷梁桁架吊裝至型鋼支座4上,且通過錨板6將貝雷梁桁架與上部連接梁 12內預埋的預埋連接件鉸接後,再對所述上部連接梁12進行第二次混凝土澆築。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化,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拱肋現澆支架用鋼筋砼異型帽梁,其特徵在於由底部支撐梁(11)和上部連接梁(1 組成,所述上部連接梁(1 位於所述底部支撐梁(11)上方,所述上部連接梁(12) 和底部支撐梁(11)均為鋼筋混凝土梁且二者澆築為一體,所述底部支撐梁(11)的上部結構與其所安裝位置處所支撐拱形梁的底部結構一致,所述上部連接梁(12)的上部結構與其所安裝位置處所連接拱形梁的頂部結構一致;所述拱形梁對需施工拱肋進行整體支撐且其由多個拱形梁節段(7)拼裝組成,相鄰兩個拱形梁節段(7)之間通過上部連接梁(12)進行緊固連接。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拱肋現澆支架用鋼筋砼異型帽梁,其特徵在於所述上部連接梁(1 內預埋有用於連接相鄰兩個拱形梁節段(7)的預埋連接件。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拱肋現澆支架用鋼筋砼異型帽梁,其特徵在於所述預埋連接件為多層預埋在上部連接梁(1 內的連接鋼帶(5),所述連接鋼帶(5)的左右端部均自上部連接梁(12)伸出,且連接鋼帶(5)的左右端部分別與位於上部連接梁(12)左右兩側的相鄰兩個拱形梁節段(7)緊固連接。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拱肋現澆支架用鋼筋砼異型帽梁,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鋼帶(5)的數量為兩層,且兩層連接鋼帶( 分別預埋在上部連接梁(1 的上下部。
5.按照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拱肋現澆支架用鋼筋砼異型帽梁,其特徵在於所述底部支撐梁(11)與拱形梁節段(7)之間通過支座進行支撐固定,且所述支座固定安裝在所述底部支撐梁(11)上部。
6.按照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拱肋現澆支架用鋼筋砼異型帽梁,其特徵在於所述底部支撐梁(11)內穿有水平預應力鋼絞線束O),且所述鋼筋混凝土帽梁內預留有供水平預應力鋼絞線束O)穿過的孔道。
7.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拱肋現澆支架用鋼筋砼異型帽梁,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鋼帶(5)與拱形梁節段(7)之間通過錨板(6)進行連接。
8.按照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拱肋現澆支架用鋼筋砼異型帽梁,其特徵在於所述底部支撐梁(11)底部通過多根豎向立柱進行支撐固定,所述豎向立柱為內部填充有混凝土或細砂的鋼管立柱(10),所述底部支撐梁(11)內預埋有多根柱頂錨固鋼筋 (8),所述柱頂錨固鋼筋(8)底部錨固在鋼管立柱(10)頂部。
9.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拱肋現澆支架用鋼筋砼異型帽梁,其特徵在於所述支座為型鋼支座⑷。
10.按照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拱肋現澆支架用鋼筋砼異型帽梁,其特徵在於所述上部連接梁(1 上方設置有落架砂箱(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拱肋現澆支架用鋼筋砼異型帽梁,由底部支撐梁和上部連接梁組成,上部連接梁位於底部支撐梁上方,上部連接梁和底部支撐梁均為鋼筋混凝土梁且二者澆築為一體,底部支撐梁的上部結構與其所安裝位置處所支撐拱形梁的底部結構一致,上部連接梁的上部結構與其所安裝位置處所連接拱形梁的頂部結構一致;拱形梁沿拱肋布設以對需施工拱肋進行整體支撐且其由多個拱形梁節段拼裝組成,相鄰拱形梁節段間通過上部連接梁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施工方便、施工效率高且能抵消拱肋水平力、經濟實用,在減少支架施工工期與臨時工程量的同時,能解決現有支架存在的拱肋結構變形較大、施工風險因素較多、拱腳部位易出現裂縫等問題。
文檔編號E01D4/00GK201981483SQ20112005369
公開日2011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3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3日
發明者廖文華, 李海珍, 胡文俊, 範恆秀, 董文學, 路臻, 靜國鋒 申請人: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