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換再生動力機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01:20:21 3
專利名稱:能源轉換再生動力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電裝置,具體來說是以電動機為動力,通過機械傳動機構,驅動 發電機進行發電的裝置。
背景技術:
本發明人長期從事發電機的研製,曾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能源轉換再生動力 機」(申請號為=200810045970. 8)的專利申請。通過反覆試驗,不斷改進和完善方案,發現從電動機至發電機的原有機械傳動機 構存在以下問題原有結構尚不完善,沒有配重輪和曲軸的結構設計,其機械傳動效率有待
進一步提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傳動效率較高的能源轉換再生動力機。本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能源轉換再生動力機,主要由電動機、齒輪傳動 機構以及發電機組成。電動機的軸上安裝有主動皮帶輪,從動皮帶輪經皮帶與主動皮帶輪 連接;齒輪傳動機構由至少三組齒輪組成,每組齒輪又由一對相互嚙合傳動的主動齒輪和 從動齒輪組成,其中,後一組齒輪的主動齒輪與前一組齒輪的從動齒輪同軸設置,第一組齒 輪的主動齒輪與從動皮帶輪同軸設置,且第一組齒輪的從動齒輪為配重輪,最後一組齒輪 的從動齒輪的軸上安裝有鏈輪,鏈輪和第一從動鏈輪以及第二從動鏈輪三者分別位於一個 三角形的頂點,上述三者經同一鏈條傳動,圖2中,鏈條上設置有張緊輪(即調節鏈條張進 度);第一轉輪和第二轉輪分別與第一從動鏈輪和第二從動鏈輪同軸設置,第一連杆一端 偏心地鉸接在第一轉輪上,第一連杆另一端鉸接在曲軸的第一曲拐上,第二連杆一端偏心 地鉸接在第二轉輪上,第二連杆另一端鉸接在第二曲軸上,第一連杆與第二連杆呈90度設 置;第一曲拐和第二曲拐在曲軸上錯位180度設置;曲軸上安裝有輸出主動皮帶輪,經皮帶 由輸出主動皮帶輪連接傳動的輸出從動皮帶輪安裝在發電機軸上。上述齒輪傳動機構由五組齒輪組成,從第一組齒輪至第五組齒輪的每一組齒輪中 的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的齒數之比順次為43 120,20 65,23 65,54 98,64 82; 主動皮帶輪和從動皮帶輪的直徑分別為290mm和105mm ;鏈輪、第一從動鏈輪和第二從動鏈 輪的直徑分別為400mm、112mm和112mm ;配重輪的重量為100kg。上述輸出主動皮帶輪和輸出從動皮帶輪的 徑分別為500mm和100mm。本新型的特點和優點如下1、結構更合理通過多組齒輪(均為圓柱齒輪)傳動,與最後一組齒輪的從動齒輪同軸安裝一個 鏈輪,該鏈輪再同時傳動兩個小鏈輪,最後通過偏心設置的兩個連杆(相互錯位90度),經 曲軸傳動輸出大皮帶輪,帶動小皮帶輪,驅動發電機發電。2、配重輪與曲軸的配合以及曲軸雙曲拐的結構,有利於克服曲軸轉動的拐點,有利於轉動更為平穩。
圖1是本新型的齒輪傳動機構一個實施例(採用5組齒輪)的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鏈輪以後的鏈傳動以及曲軸連杆傳動機構示意圖;圖3是圖2所示曲軸的立體圖;圖4是圖2所示曲軸以後用作驅動發電機的皮帶傳動機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2、圖4示出,本新型主要由電動機1、齒輪傳動機構以及發電機18組成。電動 機1的軸上安裝有主動皮帶輪2a,從動皮帶輪2b經皮帶與主動皮帶輪2a連接;所述齒輪 傳動機構由至少三組齒輪組成,每組齒輪又由一對相互嚙合傳動的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組 成,其中,後一組齒輪的主動齒輪與前一組齒輪的從動齒輪同軸設置,第一組齒輪的主動齒 輪3a與從動皮帶輪2b同軸設置,且第一組齒輪的從動齒輪3b為配重輪,最後一組齒輪的 從動齒輪的軸上安裝有鏈輪8,鏈輪8和第一從動鏈輪9以及第二從動鏈輪三者分別位於一 個三角形的頂點,上述三者經同一鏈條傳動;第一轉輪10和第二轉輪12分別與第一從動鏈 輪9和第二從動鏈輪11同軸設置,第一連杆13 —端偏心地鉸接在第一轉輪上,第一連杆另 一端鉸接在曲軸15的第一曲拐15a上,第二連杆14 一端偏心地鉸接在第二轉輪上,第二連 杆另一端鉸接在第二曲軸15b上,安裝後,第一連杆與第二連杆呈90度設置;第一曲拐和第 二曲拐在曲軸15上錯位180度設置;曲軸15上安裝有輸出主動皮帶輪16,經皮帶由輸出 主動皮帶輪16連接傳動的輸出從動皮帶輪17安裝在所述發電機18軸上(參見圖3)。實施例參見圖1,齒輪傳動機構由五組齒輪組成,從第一組齒輪至第五組齒輪的每一組齒 輪中的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五組中,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為第一組主動齒輪3a、從動齒 輪3b ;第二組主動齒輪4a、從動齒輪4b ;第三組主動齒輪5a、從動齒輪5b ;第四組主動齒輪 6a、從動齒輪6b ;第五組主動齒輪7a、從動齒輪7b)的齒數之比順次為43 120,20 65, 23 65,54 98,64 82 ;主動皮帶輪2a和從動皮帶輪2b的直徑分別為290mm和105mm ; 鏈輪8、第一從動鏈輪9和第二從動鏈輪11的直徑分別為400mm、112mm和112mm ;配重輪的 重量為IOOkg (根據需要調整,如考慮起動電流因素等)。輸出主動皮帶輪16和輸出從動皮 帶輪17的直徑分別為500mm和100mm。兩個曲拐的中心線與曲軸中心間距為100mm,兩個 轉輪的圓心至轉輪上連杆鉸接點的距離為100mm。採用5. 5KwU500r/分的電動機,最終推動15Kw的發電機(交流發電機)正常發 電。多組齒輪傳動機構可設計共用一個牙箱,以便維護和檢修用。電動機經皮帶輪傳動機構與至少三組齒輪連接,其中,後一組齒輪的從動齒輪與 前一組齒輪的主動齒輪同軸設置,最有一組齒輪從動齒輪的軸上裝有鏈輪,該鏈輪同時傳 動兩個小鏈輪,以及與兩個小鏈輪同軸的兩個轉輪,偏心設置在兩個轉輪上的兩根連杆的 另一端分別鉸接在曲軸的兩個互成180度的曲拐上,曲軸上的輸出主動皮帶輪再驅動輸出 從動皮帶輪,最終驅動發電機轉動。本新型採用配重輪與雙曲拐曲軸結構,便於克服曲軸拐點,使傳動更平穩。
權利要求一種能源轉換再生動力機,包括,電動機(1),齒輪傳動機構,發電機(18),其特徵是所述電動機(1)的軸上安裝有主動皮帶輪(2a),從動皮帶輪(2b)經皮帶與主動皮帶輪(2a)連接;所述齒輪傳動機構由至少三組齒輪組成,每組齒輪又由一對相互嚙合傳動的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組成,其中,後一組齒輪的主動齒輪與前一組齒輪的從動齒輪同軸設置,第一組齒輪的主動齒輪(3a)與從動皮帶輪(2b)同軸設置,且第一組齒輪的從動齒輪(3b)為配重輪,最後一組齒輪的從動齒輪的軸上安裝有鏈輪(8),鏈輪(8)和第一從動鏈輪(9)以及第二從動鏈輪三者分別位於一個三角形的頂點,上述三者經同一鏈條傳動;第一轉輪(10)和第二轉輪(12)分別與第一從動鏈輪(9)和第二從動鏈輪(11)同軸設置,第一連杆(13)一端偏心地鉸接在第一轉輪上,第一連杆另一端鉸接在曲軸(15)的第一曲拐(15a)上,第二連杆(14)一端偏心地鉸接在第二轉輪上,第二連杆另一端鉸接在第二曲軸(15b)上,第一連杆與第二連杆互成90度設置;第一曲拐和第二曲拐在曲軸(15)上錯位180度設置;曲軸(15)上安裝有輸出主動皮帶輪(16),經皮帶由輸出主動皮帶輪(16)連接傳動的輸出從動皮帶輪(17)安裝在所述發電機(18)軸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屬能源轉換再生動力機,其特徵是所述齒輪傳動機構由五組齒 輪組成,從第一組齒輪至第五組齒輪的每一組齒輪中的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的齒數之比順 次為43 120,20 65,23 65,54 98,64 82 ;所述主動皮帶輪(2a)和從動皮帶輪 (2b)的直徑分別為290mm和105mm ;所述鏈輪(8)、第一從動鏈輪(9)和第二從動鏈輪(11) 的直徑分別為400mm、112mm和112mm ;所述配重輪的重量為100kg。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能源轉換再生動力機,其特徵是所述輸出主動皮帶輪(16)和 輸出從動皮帶輪(17)的直徑分別為500mm和100mm。
專利摘要一種能源轉換再生動力機,涉及以電動機為動力,通過機械傳動機構驅動發電機的發電裝置。電動機通過皮帶傳動機構以及至少三組齒輪傳動機構,再通過最後一組齒輪的從動齒輪的軸上安裝的鏈輪,再傳動兩個小鏈輪及其同軸的兩個轉輪,每個轉輪又通過連杆、曲軸傳動機構,使曲軸轉動,最終帶動曲輪上的主動皮帶輪轉動,從而傳動從動皮帶輪上的發電機轉動。其中,第一齒輪組的從動齒輪為配重輪。本實用新型採用配重輪與曲軸雙曲拐結構,具有傳動平穩,機械傳動效率更高的特點。
文檔編號F16H55/36GK201708679SQ201020240979
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9日
發明者胥春福 申請人:胥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