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底板後澆帶防漏漿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05:00:36 2
專利名稱:基礎底板後澆帶防漏漿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建築施工構造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礎底板後澆帶防漏 漿結構。
背景技術:
對於大型建築物的現澆整體鋼筋混凝土結構,在基礎底板的澆築中,要留有溫
度伸縮縫等變形縫,待所澆築的底板收縮變形穩定後(一般要養護6個星期),再 用混凝土澆築變形縫部分(在施工中稱為後澆帶)封死,使變形縫兩邊的底板連接 起來。以保證底板的整體性和抗震性。隨著後澆帶的布置在眾多結構工程中的運用, 後澆帶的施工質量直接影響主體結構工程的質量,主體結構施工階段中,如對後澆 帶施工控制不好,將直接影響施工進度,增加旌工成本,嚴重的影響結構工程施工 質量。在基礎底板後澆帶留置過程中,豎向模板下口往往漏槳嚴重,清理起來非常 麻煩,費時費工。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施工時能防止大量 漏漿出現的基礎底板後澆帶防漏漿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基礎 底板後澆帶防漏漿結構,主要由防水保護層、澆築在下口的素混凝土帶、基礎底板 鋼筋、與底板鋼筋採用點焊方式焊接的豎向支撐鋼筋、水平向加筋、綁紮鋼絲構成, 其中鋼板網分別與基礎底板鋼筋、支撐鋼筋綁紮牢固;放置在鋼板網要澆築混凝土 的一面的水平向加筋壓住鋼板網,並與底板鋼筋及豎向支撐鋼筋綁紮牢固;放置在 頂部的方木與豎向支撐鋼筋及底板鋼筋綁紮牢固。
前述的基礎底板後澆帶防漏漿結構,其特徵在於素混凝土帶與防水層保護層一 起澆築成形。
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基礎底板澆筑後和養護期間,後澆帶幾乎沒有漏 漿現象,防漏槳效果顯著,而且減少重複用工,提高了施工質量。
圖1基礎底板後澆帶示意圖2圖1中節點A的示意圖3圖1中節點B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
參照圖l,基礎底板後澆帶防漏漿結構,主要由防水保護層l、澆築在下口的 素混凝土帶3、基礎底板鋼筋4、與底板鋼筋釆用點焊方式焊接的豎向支撐鋼筋6、 水平向加筋8、綁紮鋼絲(未圖示)構成。
在澆築防水層保護層1時同時支模澆築素混凝土帶3。在底板鋼筋4綁紮完畢 後,採用點焊方式將豎向支撐鋼筋6與底板鋼筋4焊接。支撐鋼筋6採用①18鋼 筋。
支撐鋼筋6焊牢後,綁紮鋼板網7。綁紮時,鋼板網7在遇到底板鋼筋4的部 位要剪開,使網片上口能夠平底板混凝土面,下口伸到防水保護層2。開口處用綁 扎鋼絲綁紮連接。
參照圖2及圖3,為防止鋼板網7上下剪開部分翹起,在鋼板網要澆築混凝土 的一面放置水平向加鋼筋8,壓住鋼板網7,並與底板鋼筋4及豎向支撐鋼筋6綁 扎牢固。
參照圖3,在頂部放置方木5並與豎向支撐鋼筋6及底板鋼筋4綁紮牢固。 以上已以較佳實施例公布了本發明,然其並非用於限制本發明,凡採取等同替 換或等效變換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基礎底板後澆帶防漏漿結構,主要由防水保護層、澆築在下口的素混凝土帶、基礎底板鋼筋、與底板鋼筋焊接的豎向支撐鋼筋、鋼板網、綁紮鋼絲構成,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水平向加強筋、方木,所述水平向加強筋設置在鋼板網要澆築混凝土的一面,並與底板鋼筋及豎向支撐鋼筋綁紮牢固,所述方木放置在鋼板網的頂部,並與豎向支撐鋼筋及底板鋼筋綁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礎底板後澆帶防漏漿結構,其特徵在於素混凝土 帶與防水層保護層一起澆築成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礎地板後澆帶防漏漿結構,屬於建築施工技術領域。主要構成是在澆築防水層保護層時同時支模澆築在下口的素混凝土帶、鋼板網、與底板鋼筋採用點焊方式焊接的豎向支撐鋼筋、綁紮鋼絲。本實用新型能防止施工時大量漏漿出現,減少重複用工,保證施工質量。
文檔編號E02D29/00GK201288339SQ20082003276
公開日2009年8月12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3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3日
發明者史加慶, 周玉榮, 朱一平, 湯衛華, 坡 王 申請人:南通華新建工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