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上升流式人工魚礁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05:19:56 1

本發明涉及魚礁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上升流式人工魚礁。
背景技術:
20世紀80年代起,由於過度捕撈和環境汙染,特別是底拖網等殺傷性漁具的高強度作業,導致我國近海漁業生態環境惡化,漁業資源衰退。針對以上問題,如何採取措施來改善海洋環境和資源已勢在必行,其中在近海投放人工魚礁來改善海洋生態環境已取得較好效果,投放人工魚礁對於恢復和保護近海漁業資源、改善沿海生態環境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工魚礁的發展對修復和改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海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現有的人工魚礁雖種類繁多,但主要還是針對如何為魚類等提供繁殖、生長、索餌和庇敵等的場所,功能比較單一,容易發生阻塞等現象,甚至對海流有一定的阻擋作用,從而引起海域內溫躍層和鹽躍層的出現,減緩了水體的垂直交換而使海底形成缺氧層,容易導致刺參等水生生物的死亡。因此如何改善人工魚礁的上升流效應,這是我們應該去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上升流式人工魚礁,它能夠為魚類等水生生物的聚集、索餌、繁殖、生長和避敵提供必要又安全的棲息場所,它也能夠產生上升流,可改變該海域內流場的分布,帶動底層營養鹽物質與上層水體交換,為上層水體內浮遊生物等繁殖和生長提供養分,營造良好的海洋生物棲息環境,增進浮遊生物的繁殖滋生能力,形成極佳的餌料場,吸引洄遊性魚類的聚集和滯留,實現更好的聚魚效果,同時它還能有效防止魚礁在使用過程中的阻塞,海流流經魚礁下體產生的上升流能夠帶動魚礁上體腔內的海水流動,清理魚礁上體腔內的泥沙,保證魚類等水生生物的生存繁殖的空間,以達到保護、增值漁業資源和提高漁獲量的目的。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它是由魚礁上體、魚礁下體、支撐柱和底座構成,所述魚礁上體是各側面為凹曲面的內部鏤空的凸臺體結構,所述魚礁上體的各表面上設有通孔,所述魚礁下體是各側面為凹曲面的內部鏤空的凸臺體結構,所述魚礁下體固定在底座上,所述魚礁下體上表面設有通孔,所述魚礁上體底面的通孔相對魚礁下體上面的通孔,所述支撐柱固定在底座上用於支撐魚礁上體,所述底座的表面上設有通孔。
本發明的顯著特點在於:
一種上升流式人工魚礁的魚礁上體是內部鏤空的凸臺體結構,可以有效的利用海流,當海流流經魚礁上體時,凸臺體結構可有效減少水流動力的損失,有利於提高上升流高度,使沉積在海底的營養物質上升,帶動底層營養鹽物質與上層水體交換,為上層水體內浮遊生物等繁殖和生長提供養分,營造良好的海洋生物棲息環境,實現更好的聚魚效果,同時在魚礁上體側面及背面形成大範圍的背渦流,為不同魚類提供各種流場環境。
一種上升流式人工魚礁的魚礁上體的側面為凹曲面,可以進一步減小作為迎流面的魚礁上體外側面對水流動力的損失,在水流沿魚礁上體外側面往上流動的過程中,凹曲面起到水流往上導流的作用,減小水流往礁體兩側水平流動,從而提高上升流的流量及高度,使沉積在海底的營養物質上升。
一種上升流式人工魚礁的魚礁下體是各側面為凹曲面的內部鏤空的凸臺體結構,凸臺體結構有助於上升流的形成,凹曲面能夠減小水流動力的損失,從而提高上升流高度,海流流經魚礁下體產生的上升流能夠帶動魚礁上體腔內的海水流動,清理魚礁上體腔內的泥沙,能有效防止魚礁在使用過程中的阻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正視剖面圖。
圖3是本發明的魚礁下體和底座結構示意圖。
圖中:魚礁上體1,通孔11,魚礁下體2,通孔21,支撐柱3,底座4,通孔4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
參見圖1,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上升流式人工魚礁,它是由魚礁上體1、魚礁下體2、支撐柱3和底座4構成,所述魚礁上體1是各側面為凹曲面的內部鏤空的凸臺體結構,所述魚礁上體1的各表面上設有通孔11,所述魚礁下體2是各側面為凹曲面的內部鏤空的凸臺體結構,所述魚礁下體2固定在底座4上,所述魚礁下體2上表面設有通孔21,所述魚礁上體1底面的通孔11相對魚礁下體2上面的通孔21,所述支撐柱3固定在底座4上用於支撐魚礁上體1,所述底座4的表面上設有通孔41。
參見圖1,當海底水流流經凸臺體結構的魚礁上體時,會形成上升式的水流,同時凸臺體結構可有效減少水流動力的損失,有利於提高上升流高度,使沉積在海底的營養物質上升,帶動底層營養鹽物質與上層水體交換,為上層水體內浮遊生物等繁殖和生長提供養分,營造良好的海洋生物棲息環境,實現更好的聚魚效果,同時在魚礁上體側面及背面形成大範圍的背渦流,為不同魚類提供各種流場環境。
參見圖1,當海底水流流經側面為凹曲面的魚礁上體時,可以進一步減小作為迎流面的魚礁上體外側面對水流動力的損失,在水流沿魚礁上體外側面往上流動的過程中,凹曲面起到水流往上導流的作用,減小水流往礁體兩側水平流動,從而提高上升流的流量及高度,使沉積在海底的營養物質上升,營造良好的海洋生物棲息環境,有利於增值和優化漁業資源、拯救珍稀瀕危生物和保護生物多樣性。
參見圖2,魚礁上體內部鏤空,外表面設有通孔,魚類等水生生物可通過通孔進入內腔,在內腔聚集、生長和避敵,同時內腔的水流較為平緩,有利於魚類等生物在此產卵繁殖,以達到保護、增值漁業資源和提高漁獲量的目的,同時底座通孔有利於人工魚礁投放時垂直水流的流過,增加人工魚礁的穩定性。
參見圖3,當海底水流流經凸臺體結構的魚礁下體時,凸臺體結構有助於上升流的形成,凹曲面能夠減小水流動力的損失,從而提高上升流高度,海流流經魚礁下體產生的上升流能夠帶動魚礁上體腔內的海水流動,清理魚礁上體腔內的泥沙,能有效防止魚礁在使用過程中的阻塞,保證魚類等水生生物的生存繁殖的空間,提高人工魚礁附近的海域初級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