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建築基礎施工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16:39:29 1

本發明涉及建築基礎使用的混凝土灌注樁的施工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建築行業的快速發展,在許多工業建築及民用建築施工過程中,都採用不同的樁基礎結構來進行施工。樁基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建築結構的穩定性,提高了建築結構
的承載能力,能夠有效避免發生不均勻沉降。
混凝土灌注樁是建築中常採用的基礎結構,具有適應性強、成本適中、施工簡便等特點,已被廣泛採用公路及城市橋梁建築中。混凝土樁基的施工技術與質量直接關係到整個建築項目的工程質量。好的樁基質量能增強建築物的安全性,提高建築物的被使用壽命,進一步滿足人們對建築物的質量要求。
具體的,混凝土灌注樁是一種可以直接在工地孔樁的樁位上打成孔,然後可以在孔內澆築混凝土或安先安放鋼筋籠再澆注混凝土而成的一種樁基形式。套管成孔灌注樁是混凝土灌注樁的一種常用的施工工藝,其利用錘擊打樁法或振動打樁法,將帶有鋼筋混凝土樁靴或帶有活瓣式樁靴的鋼套管沉入土中,然後灌注混凝土並拔管而成混凝土灌注樁。其中利用錘擊沉樁設備沉管稱為錘擊灌注樁;利用激振器的振動沉管稱為振動灌注樁。
現有技術中,201410351906.8的發明專利提出了一種建築地基中成孔的護筒裝置以及施工方法,其中通過在護筒下設置直徑大於護筒的尖錐體,將其通過條狀鋼板焊接在護筒上,從而在通過尖錐體的衝擊能夠提高成孔效率。但是,該發明技術方案中,由於焊接了護筒頂端尖錐體,在填注樁孔時需要將具有尖錐體的護筒從樁孔中取出,然後將其他護筒放入樁孔進行填充,這樣一方面增加施工流程,從而導致施工效率降低,並且還需要增加施工設備;另一方面,護筒的取出和沉入會對樁孔造成損害,從而影響施工質量。
本發明是針對上述發明的改進,提出了改進的一種建築基礎成孔的施工設備,能夠解決現有技術的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作為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建築基礎施工設備,包括:多個鋼管,其具有不同的直徑,形成地基混凝土灌注樁的施工護筒的筒身;多個衝擊錐體,其對應於不同直徑的多個鋼管,能夠與不同直徑的鋼管組合;其特徵在於:所述衝擊錐體包括圓柱形的上半部分以及圓錐形的下半部分;所述鋼管的內表面設置有內螺紋;所述衝擊錐體的上半部分的直徑等於所述鋼管的內徑,其外表面設置有對應的外螺紋,使所述衝擊錐體的上半部分能夠通過螺紋連接固定於所述鋼管;所述衝擊錐體的下半部分的最大直徑等於所述鋼管的內徑。
優選的,還包括環狀結合體,其具有環形結構,內部設置有內螺紋,外表面設置多個豎條;所述鋼管與所述衝擊錐體結合部分外表面設置與其對應的外螺紋,從而能夠將所述環狀結合體與所述鋼管結合固定。
優選的,所述衝擊錐體的上半部分設置有盲孔,所述盲孔內表面設置內螺紋,所述盲孔的內螺紋的方向與所述鋼管的內表面的內螺紋的方向相反;所述建築基礎施工設備還包括取出杆,其直徑與所述盲孔的直徑相等,長度高於所述鋼管的長度,底部設置與所述盲孔內表面螺紋對應的外螺紋。
優選的,所述鋼管內表面的螺紋為貫通整根鋼管的內螺紋。
優選的,通過所述取出杆能夠將所述衝擊錐體通過所述鋼管內部旋轉取出。
優選的,所述取出杆底部螺紋盡頭後設置突出條,使該位置的直徑大於所述盲孔的直徑。
優選的,所述多根鋼管的不同直徑,對應於不同直徑的灌注樁的需求,其中同一直徑的鋼管中,具有多根不同長度的鋼管。
優選的,所述鋼管的底部和頂部,設置有外螺紋,通過所述環狀結合體的內螺紋能夠將同一直徑的鋼管固定連接在一起。
作為本發明的另外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建築基礎施工方法,其中通過上述建築基礎施工設備製作混凝土樁基。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建築基礎施工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衝擊錐體和取出杆的配合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將使用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僅僅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實施例獲取其他的技術方案,也屬於本發明的公開範圍。
參見圖1和圖2,本發明實施例的建築基礎施工設備,包括鋼管1,衝擊錐體2,環狀結合體3以及取出杆4。其中包括多根鋼管1,其具有不同的直徑,形成地基混凝土灌注樁的施工護筒的筒身。與其對應的,還包括不同直徑的衝擊錐體2,其對應於不同直徑的多個鋼管1,能夠與不同直徑的鋼管1組合。
衝擊錐體2包括圓柱形的上半部分21以及圓錐形的下半部分22,其上半部分21用於與鋼管2相連接,下半部分22用於在重錘作用下對於地基土體產生衝擊能量,從而生成樁坑。
鋼管1的內表面設置有貫穿鋼管1的內螺紋11,衝擊錐體2的上半部分21的外表面設置有對應的外螺紋211,使衝擊錐體2的上半部分21能夠通過螺紋連接固定於鋼管1。衝擊錐體2的下半部分22的下半部分為圓錐形,其最大直徑等於鋼管1的內徑。
衝擊錐體2的上半部分21設置有盲孔212,盲孔212內表面設置內螺紋,盲孔212的內螺紋的方向與鋼管1的內表面的內螺紋的方向相反。建築基礎施工設備還包括取出杆4,其直徑與盲孔212的直徑相等,長度高於鋼管1的長度,底部設置與盲孔212內表面螺紋對應的外螺紋。取出杆4在其螺紋的盡頭設置有突出條41,使取出杆4在該位置的直徑大於盲孔212的直徑。取出杆4用於在樁孔成孔後,將其升入鋼管1內,旋轉從而通過螺紋固定盲孔212;在旋轉到取出杆4的突出條41後,繼續旋轉取出杆4將帶動衝擊錐體2向上運動,從而將衝擊錐體2通過鋼管內部取出,從而可以在護筒內繼續進行後續的樁端以及樁身的施工,不需要將通過將護筒整體取出後,沉入其他護筒進行樁端以及樁身的施工。
環狀結合體3,其具有環形結構,內部設置有內螺紋,外表面設置多個豎條31。豎條31用於在成孔時在孔壁上形成數條豎向的孔槽。鋼管1與衝擊錐體2結合部分的外表面設置與其對應的外螺紋,從而能夠將環狀結合體3與鋼管1結合固定。
本發明的建築基礎施工設備,在施工過程中,先將衝擊錐體2的上半部分21與鋼管2通過螺紋連接,然後將環狀結合體3螺紋連接於鋼管1與衝擊錐體2結合部分的外表面;將組合成的護筒裝置放置於樁位處,通過底端為平底的細長重錘擊打衝擊錐體2,形成樁孔;然後,將取出杆4升入鋼管1內,將衝擊錐體2旋轉從鋼管1的內部取出;通過鋼管1進行樁端和樁身的施工;在施工完畢後,將鋼管1全部拔出地面。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多根鋼管1的不同直徑,對應於不同直徑的灌注樁的需求,優選的,可以在同一直徑的鋼管中,設置多根不同長度的鋼管。其中,各個不同長度的鋼管的底部和頂部,設置有外螺紋,通過環狀結合體的內螺紋能夠將同一直徑的鋼管固定連接在一起。通過上述設置,能夠將不同長度的鋼管結合,從而適應不同深度的灌注樁的需求。
可替換的,上述實施例中的衝擊錐體2的上半部分21可以設置十字形的開槽,取出杆4的底部設置對應的十字凸條,通過該開槽與凸條的配合,也能夠將衝擊錐體2從鋼管1的內部取出。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於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