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於散熱的電力逆變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18:02:2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供電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便於散熱的電力逆變器。
背景技術:
電力逆變器是把直流電能轉變成交流電的裝置。應急電源,一般是把直流電瓶逆變成220V交流的。逆變器就是一種將低壓直流電轉變為220伏交流電的電子設備。因為我們通常是將220伏交流電整流變成直流電來使用,而逆變器的作用與此相反,因此而得名。我們處在一個「移動」的時代,移動辦公,移動通訊,移動休閒和娛樂。在移動的狀態中,人們不但需要由電池或電瓶供給的低壓直流電,同時更需要我們在日常環境中不可或缺的220伏交流電,逆變器就可以滿足我們的這種需求。
現有的電力逆變器在使用時散熱性不好,同時也存在使用安全性低的缺點,因此,設計一種便於散熱且安全的電力逆變器是很有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便於散熱的電力逆變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便於散熱的電力逆變器,包括逆變器本體、控制按鈕、冷凝液進口、套板、擋板、冷凝液出口、電動推桿、第一支撐彈簧、冷凝板、電路板、散熱扇、控制箱、通風網、第二支撐彈簧、單片機、溫度傳感器和蜂鳴報警器,所述逆變器本體的一側安裝有所述控制按鈕,所述逆變器本體的另一側安裝有所述冷凝液進口,所述冷凝液進口的一側安裝有所述冷凝液出口,所述逆變器本體的對應兩側均安裝有所述套板,所述套板的頂部安裝有所述擋板,所述擋板的底部通過所述電動推桿與所述套板的底部內壁連接,所述逆變器本體的內部安裝有所述電路板,所述電路板的底部通過所述第一支撐彈簧與所述逆變器本體的底部內壁連接,所述電路板的頂部通過所述第二支撐彈簧與所述逆變器本體的頂部內壁連接,所述電路板的頂部安裝有所述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內部安裝有所述單片機、所述溫度傳感器和所述蜂鳴報警器,所述逆變器本體的頂部內壁安裝有所述散熱扇,所述逆變器本體的底部內壁安裝有所述冷凝板,所述冷凝板的一側通過第一連接管與所述冷凝液進口連接,所述冷凝板的另一側通過第二連接管與所述冷凝液出口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按鈕、電動推桿、散熱扇、溫度傳感器和蜂鳴報警器均與單片機電性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單片機為一種AT89S51單片機。
進一步的,所述電動推桿由驅動電機、減速齒輪、螺杆、螺母、導套、推桿、滑座、彈簧、外殼、渦輪和微動控制開關組成。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撐彈簧和第二支撐彈簧均與電路板通過螺栓活動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逆變器本體與散熱扇通過卡扣活動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該便於散熱的電力逆變器,通過操控控制按鈕使單片機控制電動推桿運行,便於帶動擋板向下運行,有利於將擋板回收到套板的內部,便於散熱,同時便於形成熱對流,提升散熱效率;通風網設置可以有效避免使用者手指誤碰到電力逆變器的內部,進而對使用者造成意外的傷害,有利於提升該逆變器的安全性;溫度傳感器便於實時監控逆變器內部的溫度變化情況,並將收集的信號傳遞給單片機,當逆變器內部的溫度高於單片機的預設值時,單片機控制蜂鳴報警器報警,提醒使用者注意,及時將冷凝液注入冷凝板中進行循環,有利於加快熱量的傳遞,提升散熱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並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控制箱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逆變器本體;2-控制按鈕;3-冷凝液進口;4-套板;5-擋板;6-冷凝液出口;7-電動推桿;8-第一支撐彈簧;9-冷凝板;10-電路板;11-散熱扇;12-控制箱;13-通風網;14-第二支撐彈簧;15-單片機;16-溫度傳感器;17-蜂鳴報警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便於散熱的電力逆變器,包括逆變器本體1、控制按鈕2、冷凝液進口3、套板4、擋板5、冷凝液出口6、電動推桿7、第一支撐彈簧8、冷凝板9、電路板10、散熱扇11、控制箱12、通風網13、第二支撐彈簧14、單片機15、溫度傳感器16和蜂鳴報警器17,逆變器本體1的一側安裝有控制按鈕2,逆變器本體1的另一側安裝有冷凝液進口3,冷凝液進口3的一側安裝有冷凝液出口6,逆變器本體1的對應兩側均安裝有套板4,套板4的頂部安裝有擋板5,擋板5的底部通過電動推桿7與套板4的底部內壁連接,逆變器本體1的內部安裝有電路板10,電路板10的底部通過第一支撐彈簧8與逆變器本體1的底部內壁連接,電路板10的頂部通過第二支撐彈簧14與逆變器本體1的頂部內壁連接,電路板10的頂部安裝有控制箱12,控制箱12的內部安裝有單片機15、溫度傳感器16和蜂鳴報警器17,逆變器本體1的頂部內壁安裝有散熱扇11,所述逆變器本體1的底部內壁安裝有所述冷凝板9,所述冷凝板9的一側通過第一連接管與所述冷凝液進口3連接,所述冷凝板9的另一側通過第二連接管與所述冷凝液出口6連接。
進一步的,控制按鈕2、電動推桿7、散熱扇11、溫度傳感器16和蜂鳴報警器17均與單片機15電性連接,便於信號的傳輸。
進一步的,單片機15為一種AT89S51單片機,具有高性能和低功耗的特點。
進一步的,電動推桿7由驅動電機、減速齒輪、螺杆、螺母、導套、推桿、滑座、彈簧、外殼、渦輪和微動控制開關組成,便於帶動擋板5做直線往復運動。
進一步的,第一支撐彈簧8和第二支撐彈簧14均與電路板10通過螺栓活動連接,便於拆卸。
進一步的,逆變器本體1與散熱扇11通過卡扣活動連接,便於拆卸,有利於更換散熱扇11。
工作原理:工作時,通過操控控制按鈕2使單片機15控制電動推桿7運行,便於帶動擋板5向下運行,有利於將擋板5回收到套板4的內部,便於散熱,同時便於形成熱對流,提升散熱效率;通風網13設置可以有效避免使用者手指誤碰到電力逆變器的內部,進而對使用者造成意外的傷害,有利於提升該逆變器的安全性;溫度傳感器16便於實時監控逆變器內部的溫度變化情況,並將收集的信號傳遞給單片機15,當逆變器內部的溫度高於單片機15的預設值時,單片機15控制蜂鳴報警器17報警,提醒使用者注意,及時將冷凝液注入冷凝板9中進行循環,有利於加快熱量的傳遞,提升散熱效率。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