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鎖操作方法
2023-04-26 10:21:31 1
專利名稱:電子鎖操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子鎖操作方法,特別有關一種適用左右側門安裝的電子鎖操作方法。
背景技術:
一般建築物的門鎖,是以鑰匙來進行開啟與關閉,然而由於鑰匙容易有遺失的情形,因此現在已有電子鎖的相關產品,不需要使用到鑰匙來作啟閉,例如美國專利5,347,267號、日本特開2002-235470號、日本特開2005-213994號均屬類似技術。然而由於建築物的空間規劃,門板會有左開門或右開門設計,而公知的電子鎖會依據門板的開啟方向(如左開門或右開門),設計符合左開門或右開門的鎖閂,且組裝在門板時,電子鎖的組裝方向也會有不同。因此,當消費者選用了錯誤方向的鎖閂或是門板開啟方向因空間設計必須變更而左右對調時,原有的電子鎖鎖閂將無法使用,而必須再重新購買適合的電子鎖鎖閂,這樣將衍生額外更換鎖閂的費用。因此,如何讓消費者在操作電子鎖時,利用直覺、人性化的電子系統界面,容易變更左開門或右開門的開啟方向,並且也可以具有密碼控管、增修、刪除等功能、多種輸入界面、降低更換費用的特點,是一個主要研究的方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公開一種電子鎖操作方法,所述電子鎖具有一控制單元、一內側本體與一外側本體,所述內側本體具有一內側輸入部,所述外側本體具有一輸入設備,所述操作方法包含操控所述內側本體的所述內側輸入部,依據所述內側輸入部被操作的模式而送出各種信號,其中,所述各種信號包含一第一信號;以及當所述控制單元接收所述第一信號後,操控所述輸入設備,以登入所述電子鎖的管理功能,其中所述電子鎖的管理功能具有第一控制項,用來通過操作所述輸入設備而設定左開啟模式或右開啟模式。通過上述技術特徵,本發明若要登入電子鎖的管理功能,只能先操控內側本體的內側輸入部,無法從外側本體進行操作,可以有效防止竊賊小偷從外部操作電子鎖進入管理功能的狀況,以提高電子鎖的安全性,另外在所述電子鎖的管理功能中,輕易地變更左開門或右開門的開啟方向,使電子鎖同時適用於左側門及右側門安裝,更可大幅提升電子鎖的安裝便利性。
圖1是本發明電子鎖的優選實施例的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電子鎖的優選實施例在另一個視角的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電子鎖操作方法的優選實施例的流程圖。圖4是根據圖1的優選實施例安裝在左側開門的立體圖。圖5是根據圖1的優選實施例安裝在右側開門的立體圖。
圖6至圖9是電子鎖安裝在左側門且初始狀態為伸出狀態的判定流程示意圖。圖10至圖13是電子鎖安裝在右側門且初始狀態為伸出狀態的判定流程示意圖。圖14至圖17是電子鎖安裝在左側門且初始狀態為縮回狀態的判定流程示意圖。圖18至圖21是電子鎖安裝在右側門且初始狀態為縮回狀態的判定流程示意圖。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I電子鎖10鎖閂機構12輸入設備13儲存區14驗證區15外側本體16非接觸式控制設備20旋轉件20a圓周面21第一凸部22第二凸部23第三凸部24第四凸部30控制單元40內側本體42內側輸入部Cl第一扇形周面C2第二扇形周面C3第三扇形周面C4第四扇形周面
Rl第一旋轉方向R2第二旋轉方向SI第一控制開關S2第二控制開關
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考圖1以及圖2,圖1是本發明電子鎖I的優選實施例的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電子鎖I的優選實施例在另一個視角的示意圖。電子鎖I包含一個用來進行上鎖及解閂動作的鎖閂機構10、一個用來輸入一待認證碼的輸入設備12、一個外側本體15,以及至少一個非接觸式控制設備16,其中,外側本體15可以是一面板,鎖閂機構10是一種輔助鎖(Deadbolt)的鎖閂結構,並不是具有斜面的鎖閂結構(Latch),輸入設備12設置在外側本體15上,並以鍵盤的方式呈現,可供輸入數字密碼類型的待認證碼。另外,電子鎖I進一步包含一個控制單元30以及一個內側本體40,控制單元30包含一個儲存有單一個主密碼與至少一個使用者密碼的儲存區13以及一個驗證該待認證碼是否符合該主密碼的驗證區14,內側本體40具有一內側輸入部42,電子鎖I接受驗證區14或是接受非接觸式控制設備16所發出的一個解閂信號而進行解閂。再請參考圖3,圖3是本發明的一種電子鎖操作方法的優選實施例的流程圖。首先電子鎖I維持供電待機的狀態,接著操控電子鎖I的內側本體40的內側輸入部42,依據內側輸入部42被操作的模式而送出各種信號,例如在一設定時間內啟動一次內側輸入部42時,內側輸入部42便可以送出一第一信號至控制單元30,當控制單元30接收到第一信號後,控制單元30便可以啟動外側本體15的輸入設備12。這時,使用者便可操控輸入設備12,以從輸入設備12上輸入一個待認證碼至控制單元30,若電子鎖I是首次安裝使用,該待認證碼就是出廠默認密碼,由製造廠所提供。接著控制單元30的驗證區14再驗證該待認證碼是否符合儲存區13所記錄的主密碼,由於製造廠已經將出廠默認密碼直接記錄在儲存區13之中,作為主密碼之用,因此,該待認證碼便可以符合該主密碼,此時,電子鎖I進行解閂並準許登入電子鎖I的管理功能。另外,當該待認證碼不符合該主密碼時,電子鎖I不解閂也不準許登入電子鎖I的管理功能。另外,當使用者不操控輸入設備12,也就是說輸入設備12未被操控而在一段時間內未送出信號時,貝U控制單兀30自動離開或不能登入電子鎖I的管理功能。當登入到電子鎖I的管理功能之後,電子鎖I的管理功能就可以操作多項子功能,如下所述:(I)進入一個第一控制項,以設定左開啟模式或右開啟模式,圖4是左開啟模式,圖5是右開啟模式,至於如何使得鎖閂設定在左開啟模式或右開啟模式,其整體結構如下所述:請參考圖6,設置一個旋轉件20是被馬達(圖未示)所驅動旋轉,且設定旋轉件20的旋轉方向對應到鎖閂機構10的移動方向。以本實施例而言,旋轉件20往第一旋轉方向Rl轉動,代表鎖閂機構10向左移動,旋轉件20往第二旋轉方向R2轉動,代表鎖閂機構10向右移動。旋轉件20具有一個圓周面20a、一個第一凸部21、一個第二凸部22、一個第三凸部23及一個第四凸部24,圓周面20a由一個第一扇形周面Cl、一個相對第一扇形周面Cl的第二扇形周面C2、一個位於第一扇形周面Cl與第二扇形周面C2之間的第三扇形周面C3及一個相對第三扇形周面C3的第四扇形周面C4所組成。其中第一凸部21與第二凸部22形成在第一扇形周面Cl,而第三凸部23與第四凸部24形成在第二扇形周面C2。首先使旋轉件20往第一旋轉方向Rl轉動,會觸動一個第一控制開關SI及觸動一個第二控制開關S2,並判斷旋轉件20先觸動哪一個控制開關,請再參考圖6以及7,若旋轉件20的第二凸部22先觸動第一控制開關SI,然後旋轉件20的第三凸部23再觸動第二控制開關S2,則可判定電子鎖I安裝在左側門,且安裝初始鎖閂機構10呈縮回狀態,鎖閂機構10可向左伸出形成上鎖狀態。在本實施例中,當判定出電子鎖I安裝在左側門後,進一步包括進行鎖閂復歸動作,請參考圖8以及9,圖8以及9描繪了驅動旋轉件20往第二旋轉方向R2轉動,以觸動第二控制開關S2及第一控制開關SI。旋轉件20的第三凸部23觸動第二控制開關S2,接著旋轉件20的第二凸部22觸動第一控制開關SI,以使鎖閂機構10可向右復位形成解鎖狀態。因此,電子鎖I即可自動設定為左開啟模式,當馬達驅動旋轉件20往第一旋轉方向Rl轉動,代表鎖閂機構10上鎖,往第二旋轉方向R2轉動,代表鎖閂機構10解鎖。反之,請再參考圖10以及11,使旋轉件20往第一旋轉方向Rl轉動,若旋轉件20的第二凸部22先觸動第二控制開關S2,然後,旋轉件20的第一凸部21再觸動第一控制開關SI,則可判定電子鎖I安裝在右側門,且安裝初始鎖閂機構10呈伸出狀態,鎖閂機構10可向左復位形成解鎖狀態。在本實施例中,當判定出電子鎖I安裝在右側門後,進一步包括進行鎖閂復歸動作。請參考圖12以及13,圖12以及13描繪了驅動旋轉件20往第二旋轉方向R2轉動,以依序觸動第一控制開關SI及第二控制開關S2。在本實施例中,旋轉件20的第一凸部21觸動第一控制開關SI,接著旋轉件20的第二凸部22觸動第二控制開關S2,以使鎖閂機構10可向右伸出形成上鎖狀態。因此,電子鎖I即可自動設定為右開啟模式,當馬達驅動旋轉件20往第一旋轉方向Rl轉動,代表鎖閂機構10解鎖,往第二旋轉方向R2轉動,代表鎖閂機構10上鎖。請參考圖14以及15,使旋轉件20往第一旋轉方向Rl轉動,若旋轉件20無法觸動第二控制開關S2及第一控制開關SI,即代表鎖閂機構10處於異常,再參考圖16以及17,馬達此時反轉帶動旋轉件20往第二旋轉方向R2轉動,若旋轉件20的第三凸部23先觸動第二控制開關S2,然後,第二凸部22再觸動第一控制開關SI,則可判定電子鎖I安裝在左側門,且安裝初始鎖閂機構10呈伸出狀態,鎖閂機構10可向右復位形成解鎖狀態。因此,電子鎖I即可自動設定為左開啟模式,當馬達驅動旋轉件20往第一旋轉方向Rl轉動,代表鎖閂機構10上鎖,往第二旋轉方向R2轉動,代表鎖閂機構10解鎖。請參考圖18以及19,使旋轉件20往第一旋轉方向Rl轉動,若旋轉件20無法觸動第二控制開關S2及第一控制開關SI,即代表鎖閂機構10處於異常,再參考圖20以及21,馬達此時反轉帶動旋轉件20往第二旋轉方向R2轉動,若旋轉件20的第一凸部21先觸動第一控制開關SI,然後,第二凸部22再觸動第二控制開關S2,則可判定電子鎖I安裝在右側門,且安裝初始鎖閂機構10呈縮回狀態,鎖閂機構10可向右伸出形成上鎖狀態。因此,電子鎖I即可自動設定為右開啟模式,當馬達驅動旋轉件20往第一旋轉方向Rl轉動,代表鎖閂機構10解鎖,往第二旋轉方向R2轉動,代表鎖閂機構10上鎖。(2)進入一個第二控制項,用來修改該主密碼,由於製造廠已經將出廠默認密碼直接記錄在儲存區13之中,作為主密碼的用途,所以使用者若沒有修改該主密碼,即容易造成無安全防盜功能,再者,由於該主密碼是進入該管理功能的惟一方式,且僅只有一組,因此,隨時更換該主密碼也有助於提高電子鎖I的防護功能。(3)進入一個第三控制項,用來增加新的使用者密碼或新的非接觸式控制設備16,由於該主密碼僅只有一組,若被太多使用者知悉而作更換修改,便很容易喪失了密碼安全性,故本發明電子鎖I還可以儲存有至少一個使用者密碼或是接受至少一個非接觸式控制設備16所發出的解閂信號,以供其它使用者操作,只要先以該主密碼進入該管理功能,之後就可以再增加新的使用者密碼或是新的非接觸式控制設備16。特別要注要的是,當輸入該待認證碼符合該至少一個使用者密碼時,電子鎖不準許登入電子鎖I的管理功能,這樣就可以限制只有一個使用者可以進入電子鎖I的管理功能,以達到密碼安全性。另外要說明的是,本發明所謂的非接觸式控制設備16,可以泛指任何非接觸式的通信技術的設備,例如搖控器、感應卡片、行動電話、PDA、遠程監控計算機、或是平板計算機等,而非接觸式的通信技術則包含紅外線、無線射頻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藍牙、WiFi等。對應地,電子鎖I可以設置紅外線接收器、無線射頻接收器、藍牙接收器、有線/無線網絡接收器等模塊。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先以管理者密碼進入管理功能,之後再增加新的使用者密碼或是新的非接觸式控制設備16的方式以外,也可以利用按壓內側輸入部42的次數來決定密碼的組數,藉以取代管理者密碼進入管理功能,上述的方法如下所述:在一設定時間內,按壓操控一次內側輸入部42時,接著再從輸入設備12鍵入新的使用者密碼,此時,第三控制項便會把所鍵入的使用者密碼成為新的第一組使用者密碼,在一設定時間內,按壓操控兩次內側輸入部42時,接著再從該輸入設備12鍵入新的使用者密碼,此時,第三控制項便會把所鍵入的使用者密碼予以增加為新的第二組使用者密碼。(4)進入一個第四控制項,用來刪除已存在的該至少一個使用者密碼或至少一個非接觸式控制設備16,在如租屋或飯店的門鎖情況,使用者只會使用電子鎖I 一段時間就會換下一位使用者使用電子鎖1,因此,便需要將舊的、未使用的、已存在的使用者密碼或非接觸式控制設備16加以取消,以維護安全性。以上是登入到電子鎖I的管理功能之後的操作說明,另外,當輸入該主密碼錯誤並導致登入不成功時,也會有防護警示措施,如下所述:當驗證該待認證碼不符合該主密碼的次數大於一默認次數時,電子鎖I停止運作一段預定時間,一般可以由製造商或使用者自行設定停止運作的時間,本發明的默認值是一分鐘。除此之外,當驗證該待認證碼不符合該主密碼的次數大於一默認次數時,電子鎖I發出警示,這也可以由製造商或使用者自行設定容許輸入錯誤的次數,本發明的默認值是四次。除了本發明的輸入設備12是以一個鍵盤的方式呈現,可供輸入數字密碼類型的待認證碼之外,輸入設備12也可以採用行動裝置、數據存儲碟、卡片閱讀機、攝影機、指紋辨識器、虹膜辨識器、聲音辨識器、臉部辨識器、生物特徵辨識器等其中任一種,以從數字密碼、圖文密碼、動作、指紋、虹膜、聲音、臉部外型、生物特徵等其中任一種方式來輸入該待認證碼,故不應以本發明說明所述的鍵盤、數字密碼為限。除此之外,若使用者在室內不想要被打擾,欲反鎖電子鎖I時,只要持續啟動內側輸入部42超過一設定時間之後,內側輸入部42便可送出一第二信號至控制單元30,當控制單元30接收該第二信號後,控制單元30便可操控輸入設備12無法作動,這樣一來,即使其他人使用合格的使用者密碼或非接觸式控制設備16,也都不能從室外開啟所述電子鎖1,可確實達到反鎖效果。相較於現有技術,本發明若要登入電子鎖的管理功能,只能先操控內側本體的內側輸入部,無法從外側本體進行操作,可以有效防止竊賊小偷從外部操作電子鎖進入管理功能的狀況,以提高電子鎖的安全性。另外可以通過操作輸入設備,而在電子鎖的管理功能之中,輕易地變更左開門或右開門的開啟方向,使電子鎖同時適用左側門及右側門安裝,更可大幅提升電子鎖的安裝便利性,同時還有直覺、人性化的電子系統界面、密碼控管、增修、刪除等功能、多種輸入界面、降低更換費用等功效。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子鎖操作方法,所述電子鎖具有控制單元、內側本體與外側本體,所述內側本體具有內側輸入部,所述外側本體具有輸入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操作方法包含: 操控所述內側本體的所述內側輸入部,依據所述內側輸入部被操作的模式而送出各種信號,其中,所述各種信號包含第一信號;以及 當所述控制單元接收所述第一信號後,操控所述輸入設備,以登入所述電子鎖的管理功能,其中所述電子鎖的管理功能具有第一控制項,用來通過操作所述輸入設備而設定左開啟模式或右開啟模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鎖操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電子鎖儲存有單一主密碼,當所述控制單元接收所述第一信號後,操控所述輸入設備,以輸入待認證碼,當所述待認證碼符合所述主密碼時,準予登入所述電子鎖的管理功能,當所述輸入設備未被操控而未送出信號時,則自動離開或不能登入所述電子鎖的管理功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鎖操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在設定時間內啟動一次所述內側輸入部時,所述內側輸入部送出所述第一信號,當持續啟動所述內側輸入部超過所述設定時間後,所述內側輸入部送出第二信號,當所述控制單元接收所述第二信號後,所述控制單元能夠操控所述輸入設備無法作動。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鎖操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電子鎖的管理功能進一步包括第二控制項,用來修改所述主密碼。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鎖操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電子鎖進一步儲存有使用者密碼,當所述待認證碼符合所述使用者密碼時,所述電子鎖不準許登入所述電子鎖的管理功能。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子鎖操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電子鎖接受非接觸式控制設備所發出的解閂信號而進行解閂。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子鎖操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電子鎖的管理功能進一步包括第三控制項,用來增加新的使用者密碼或新的非接觸式控制設備。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子鎖操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電子鎖的管理功能進一步包括第四控制項,用來刪除所述使用者密碼或所述非接觸式控制設備。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鎖操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當驗證所述待認證碼不符合所述主密碼的次數大於一個默認次數時,所述電子鎖停止運作一段預定時間。
10.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鎖操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當驗證所述待認證碼不符合所述主密碼的次數大於一個默認次數時,所述電子鎖發出警示。
11.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鎖操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待認證碼是數字密碼、圖文密碼、動作、指紋、虹膜、聲音、臉部外型、生物特徵任一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子鎖操作方法,所述電子鎖具有一控制單元、一內側本體與一外側本體,所述內側本體具有一內側輸入部,所述外側本體具有一輸入設備,所述操作方法包含操控所述內側本體的所述內側輸入部,依據所述內側輸入部被操作的模式而送出各種信號,其中,所述各種信號包含一第一信號;以及當所述控制單元接收所述第一信號後,操控所述輸入設備,以登入所述電子鎖的管理功能,其中所述電子鎖的管理功能具有第一控制項,用來通過操作所述輸入設備而設定左開啟模式或右開啟模式。
文檔編號G07C9/00GK103186933SQ20121059145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3日
發明者詹天福, 呂世敏, 黃蓮溪 申請人:臺灣福興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