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筒紙電子束印刷複合式除氧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18:33:21 2
專利名稱:捲筒紙電子束印刷複合式除氧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捲筒紙電子束印刷複合式除氧設備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束印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捲筒紙電子束印刷複合式除氧設備。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印刷品已經不僅僅局限於視覺上的享受,對產品環保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這就給我國印刷工業提出了環保的新概念。在印刷中, 油墨也向著快幹、無毒和環保方向發展,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水基油墨、紫外光固化油墨和電子束輻射固化油墨。目前應用較多的能量固化技術主要是UV光固化和加速高能電子束 (EB)固化兩種。[0003]其中,電子束輻射固化油墨是指採用電子束能量固化的油墨。就是油墨在輻射能照射下,固著或硬化在承印物上,從而獲得乾燥的印跡。電子束固化油墨的優點很多[0004](I)其固化後的固含量為100%,不含有機揮發物(V0C),屬於零排放技術;[0005](2)由於主要依靠高電壓低電流電子束的輻射來實現油墨的乾燥等,節省能量,節約了生產成本;[0006](3)電子束固化油墨的固化時間很短,一般只需要O. I秒即可徹底乾燥固著在基材表面,從而大幅度提聞了作業效率;[0007](4)電子束固化油墨印刷的印品墨跡具有很強的耐抗性,同時因油墨中的化學物質是通過交聯反應而形成高分子立體網狀聚合物的,所以油墨表面具有很強的耐化學性能和耐摩擦性能,還能保證印刷品表面乾淨無髒點、網點擴大率小、印跡亮度好。[0008]雖然電子束固化油墨有很多好處,但是仍在存在一定缺點,其固化設備成本高是推廣應用中最大的障礙。例如EB固化時雖然只需要一個離子陰極管,但卻必須嚴格控制固化處理室內的活性氣體含量(如氧氣)。目前常用的做法是在電子束固化設備20進行固化時,增加一個氮氣保護倉10,如圖I所示,通過在氮氣保護倉10裡充氮氣,要求氮氣濃度不低於99. 5%,使得承印物上的油墨在EB固化時能夠使其與氧氣隔絕。這樣一來,EB固化設備非常複雜,成本非常高,不利於EB固化技術的大規模推廣。另外,在捲筒紙印刷時,無法利用EB進行固化,也是目前EB固化技術中無法克服的問題。[0009]有鑑於此,現有技術還有待改進和提高。實用新型內容[0010]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捲筒紙電子束印刷複合式除氧設備,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捲筒紙電子束印刷時需要安裝氮氣保護倉,從而造成成本過高的問題。[0011]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了以下技術方案[0012]一種捲筒紙電子束印刷複合式除氧設備,設置在捲筒紙印刷機上,所述複合式除氧設備連接用於通過電子束將油墨固化在捲筒紙上的電子束固化設備,其中,所述複合式除氧設備包括[0013]用於將膜傳送至電子束固化位置前的收卷輪;[0014]用於將膜與捲筒紙分離開的傳送輪;[0015]用於將膜與捲筒紙上的油墨複合在一起滾筒;[0016]支架;[0017]所述傳送輪、收卷輪和滾筒設置在支架上。[0018]所述的捲筒紙電子束印刷複合式除氧設備,其中,還包括一用於帶動收卷輪和傳送輪同步運轉的電機,所述電機設置在機架上。[0019]所述的捲筒紙電子束印刷複合式除氧設備,其中,所述膜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0020]所述的捲筒紙電子束印刷複合式除氧設備,其中,所述膜為聚丙烯膜。[0021]一種所述的捲筒紙電子束印刷複合式除氧設備的除氧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0022]S210、傳送輪將膜傳送至電子束固化位置前,滾筒將膜與捲筒紙上的油墨複合在一起;[0023]S211、複合有膜的捲筒紙在電子束固化位置處進行固化;[0024]S212、固化結束後,收卷輪將膜與所述捲筒紙分離開。[0025]所述的捲筒紙電子束印刷複合式除氧設備的除氧方法,其中,所述膜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0026]所述的捲筒紙電子束印刷複合式除氧設備的除氧方法,其中,所述膜為聚丙烯膜。[0027]所述的捲筒紙電子束印刷複合式除氧設備的除氧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驟S211 中,通過機械臂將複合有膜的捲筒紙送在電子束固化位置處。[0028]有益效果[002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捲筒紙電子束印刷複合式除氧設備,只需在普通的捲筒紙印刷機的電子束固化設備上增設所述除氧設備,便可去除目前所使用的氮氣保護倉,完成電子束固化時控制活性氣體含量的需求,大大降低了整個捲筒紙印刷設備的成本,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0030]圖I為現有技術中印刷設備的電子束固化時氮氣保護倉的示意圖。[0031]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捲筒紙電子束印刷複合式除氧設備的實施例的示意圖。[0032]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捲筒紙電子束印刷複合式除氧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3]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參照附圖並舉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0034]請參閱圖2,其為本實用新型的捲筒紙電子束印刷複合式除氧設備的實施例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捲筒紙電子束印刷複合式除氧設備,設置在捲筒紙印刷機上,所述複合式除氧設備連接用於通過電子束將油墨固化在捲筒紙上的電子束固化設備。所述複合式除氧設備為一貼膜裝置,用於將膜附在捲筒紙的油墨上,使捲筒紙上的油墨在電子束固化時與空氣隔絕。這種通過貼膜的方式將捲筒紙上的油墨在電子束固化時空氣隔絕,固化完成後將膜與捲筒紙分離,成本較低,實現起來也比較簡單。如圖所示,所述貼膜裝置包括傳送輪100、滾筒200、收卷輪300和支架400,所述傳送輪100、收卷輪300和滾筒200設置在支架400上;所述傳送輪100將膜500傳送至電子束固化位置前,由滾筒200將膜500 與印有油墨的捲筒紙複合在一起,固化結束後,由收卷輪300將膜500與捲筒紙分離開。應當理解地是,所述貼膜裝置是安裝在捲筒紙印刷機的電子束固化設備處,圖2中僅僅是為了便於理解的局部放大示意圖。[0035]而現今氮氣保護倉主要由AGA氣體公司和Praxair公司這樣的氣體供應商提供, 在其中還需要增設冷卻器,其用於管理電子束固化設備本身的溫度的。「它的用法和汽車裡的散熱器的道理是一樣的。」在許多包裝加工廠已經有印刷機用的冷卻系統時,安裝電子束固化設備可能還需再加設備,從而造成成本過高,EB技術無法得到快速推廣。[0036]進一步地,我們還可以通過在機架上增設一電機,從而帶動收卷輪和傳送輪同步運轉,保證膜能夠平整地複合在捲筒紙的油墨上。[0037]更進一步地,所述膜可以採用PET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其隔絕空氣效果較佳,成本也更為合適,或者也可以採用OPP (聚丙烯)膜。[0038]通過概括,我們可以得到上述貼膜裝置的除氧方法的具體步驟,其包括[0039]S210、傳送輪將膜傳送至電子束固化位置前,滾筒將膜與捲筒紙上的油墨複合在一起;[0040]S211、複合有膜的捲筒紙在電子束固化位置處進行固化;[0041]S212、固化結束後,收卷輪將膜與所述捲筒紙分離開。[0042]進一步地,所述膜可以採用PET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其隔絕空氣效果較佳,成本也更為合適,或者也可以採用OPP (聚丙烯)膜。[0043]更進一步地,在所述步驟S211中,可以通過機械臂將複合有膜的捲筒紙送在電子束固化位置處。具體所述機械臂與複合式除氧設備之間的結合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實現, 這裡就不再贅述了。[0044]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捲筒紙電子束印刷複合式除氧設備,所述除氧設備連接用於通過電子束將油墨固化在捲筒紙上的電子束固化設備,所述除氧設備包括傳送輪100、 滾筒200、收卷輪300和支架400,所述傳送輪100、收卷輪300和滾筒200設置在支架400 上;所述傳送輪100將膜500傳送至電子束固化位置前,由滾筒200將膜500與印有油墨的捲筒紙複合在一起,固化結束後,由收卷輪300將膜500與捲筒紙分離開。。通過本實用新型的捲筒紙電子束印刷複合式除氧方法及設備,只需在普通的捲筒紙印刷機的電子束固化設備上增設所述除氧設備,便可去除目前所使用的氮氣保護倉,完成電子束固化時控制活性氣體含量的需求,大大降低了整個捲筒紙印刷設備的成本,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0045]可以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而所有這些改變或替換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捲筒紙電子束印刷複合式除氧設備,設置在捲筒紙印刷機上,所述複合式除氧設備連接用於通過電子束將油墨固化在捲筒紙上的電子束固化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複合式除氧設備包括用於將膜傳送至電子束固化位置前的收卷輪;用於將膜與捲筒紙分離開的傳送輪;用於將膜與捲筒紙上的油墨複合在一起滾筒;支架;所述傳送輪、收卷輪和滾筒設置在支架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捲筒紙電子束印刷複合式除氧設備,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用於帶動收卷輪和傳送輪同步運轉的電機,所述電機設置在機架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捲筒紙電子束印刷複合式除氧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膜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捲筒紙電子束印刷複合式除氧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膜為聚丙烯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捲筒紙電子束印刷複合式除氧設備,連接用於通過電子束將油墨固化在捲筒紙上的電子束固化設備,所述除氧設備用於在電子束固化設備工作時,將捲筒紙上的油墨與空氣隔絕開來。通過本實用新型的電子束印刷除氧設備及其除氧方法,只需在普通的捲筒紙印刷機的電子束固化設備上增設所述電子束除氧設備,便可去除目前所使用的氮氣保護倉,完成電子束固化時控制活性氣體含量的需求,大大降低了整個印刷設備的成本,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文檔編號B41F23/00GK202727564SQ20122013593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日
發明者呂偉, 湯曉青 申請人:深圳勁嘉彩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