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界定rfid讀卡器讀卡範圍的檢測卡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18:33:06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界定rfid讀卡器讀卡範圍的檢測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RFID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採用一種用於界定RFID讀卡器讀卡範圍的檢測卡。
背景技術:
射頻識別技術(RFIDjP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利用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式雙向通信交換數據以達到自動識別的技術。構建射頻識別系統至少應包括以下兩個部分,一是RFID讀卡器,二是射頻卡。和傳統的磁卡、IC卡相比,射頻卡最大的優點就在於非接觸,因此完成識別工作時無須人工幹預,適合於實現系統的自動化且不易損壞,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並可同時識別多個射頻卡,操作快捷方便。射頻卡不怕油漬、灰塵汙染等惡劣的環境,短距離的射頻卡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下替代條碼,用在工廠的流水線等場合跟蹤物體。長距離的產品多用於交通上,距離可達幾十米,可用在自動收費或識別身份等場合。 目前,射頻識別技術被廣泛應用於物流管理、交通管控、防偽信息、門禁管理等眾多領域。發明人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發現在部署遠距離射頻識別系統的時候,由於RFID讀卡器部署的位置對感應接收射頻卡的有效範圍(有效感應區)影響很大(其位置參數如圖1所示,包括RFID讀卡器的水平高度H、RFID讀卡器與射頻卡的距離L、RFID讀卡器軸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α、RFID讀卡器軸向旋轉角度β。),並且實施人員無法直觀判斷RFID讀卡器感應範圍,往往需要反覆調整RFID讀卡器位置參數,以界定出最合適感應範圍,這嚴重影響了部署安裝遠距離射頻識別系統時的施工效率。針對這種情況,目前採用的解決方案是通過RFID讀卡器檢測射頻卡的發射功率,發送至調試終端,調試終端對射頻卡在不同位置的發射功率進行標識,以達到判斷感應區域範圍。但由於RFID讀卡器感應射頻卡的發射功率為非線性,射頻卡的功率感應值本身較小,除非採用成本更高的電路設計大幅提高讀卡器的檢測靈敏度,否則難以區別功率感應值的變化,進行判斷感應區域範圍。因此,如何簡單實用的完成界定讀卡器有效感應範圍,從而提高部署安裝遠距離射頻識別系統時的施工效率是業界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提供一種用於界定RFID讀卡器讀卡範圍的檢測卡,解決上述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於界定RFID讀卡器讀卡範圍的檢測卡包括,RFID射頻識別單元,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控制單元、計數單元、顯示裝置;所述控制單元、RFID射頻識別單元、計數單元和顯示裝置依次連接;進一步的,所述控制單元包括測試按鍵,所述顯示裝置包括發光二極體或液晶顯
3示屏。[0011]其工作原理如下[0012]當RFID讀卡器感應到測試卡時,基於射頻識別技術原理,RFID讀卡器向測試卡發送交互信息,測試卡的計數單元記錄收到交互信息的次數,並通過顯示裝置進行顯示。當測試卡與RFID讀卡器之間的距離增加到一定程度時,由於功率感應值變小,導致RFID讀卡器感應到測試卡的次數變少,同時測試卡能接受到RFID讀卡器發送交互信息的次數也會變少。因此,通過測試卡上顯示的數值大小,就可以判斷測試卡所在位置的感應強度;經過多點測試後就可以基本界定RFID讀卡器的有效感應範圍。[0013]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測試卡上顯示RFID讀卡器向測試卡發送交互信息次數,可以簡單直觀的讓技術人員判斷讀卡器有效感應區範圍,從而提高部署安裝遠距離射頻識別系統時的施工效率。
[0014]圖1是RFID讀卡器有效感應區示意圖;[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內容作進一步說明。[0017]實施例[0018]如圖2所示,在預設RFID讀卡器有效感應區操作測試卡,按下測試按鍵,控制單元控制RFID射頻識別單元在設定時間t秒內工作η次(為了便於描述,本實例中假設t = 10 秒、η = 60。),RFID讀卡器感應到測試卡時,基於射頻識別技術原理,RFID讀卡器向測試卡發送交互信息,測試卡的計數單元記錄收到交互信息的次數m(m ( η),並通過顯示裝置進行顯示。[0019]進一步的,當顯示裝置為液晶顯示屏的時,測試卡收到交互信息的次數直接顯示為數值;當顯示裝置為發光二極體的時候,利用二極體「亮/滅」對應二進位「 1/0」,通過多個二級管將測試卡收到交互信息的次數以二進位方式顯示。[0020]將測試卡移動到不同的位置分別進行測試,當RFID讀卡器感應到測試卡的次數m =η時,判定測試卡與RFID讀卡器之間的距離在有效感應區範圍內;當RFID讀卡器感應到測試卡的次數0 < m < η時,判定測試卡與RFID讀卡器之間的距離在有效感應區邊界範圍;當RFID讀卡器感應到測試卡的次數m = 0時,判定測試卡與RFID讀卡器之間的距離超出有效感應區邊界範圍。[0021]在實際應用中,通常在0 < m < η中取值,作為有效感應區的邊界值,在本實施例中,定義m = 30為有效感應區的邊界值,則30 < m < 60這個範圍內可判定為讀卡器有效感應區。[0022]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界定RFID讀卡器讀卡範圍的檢測卡包括RFID射頻識別單元,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控制單元、計數單元、顯示裝置;所述控制單元、RFID射頻識別單元、計數單元和顯示裝置依次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界定RFID讀卡器讀卡範圍的檢測卡,其特徵在於,所述控制單元包括測試按鍵。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界定RFID讀卡器讀卡範圍的檢測卡,其特徵在於,所述顯示裝置包括發光二極體或液晶顯示屏。
專利摘要一種用於界定RFID讀卡器讀卡範圍的檢測卡包括,RFID射頻識別單元,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控制單元、計數單元、顯示裝置;通過在測試卡上顯示RFID讀卡器向測試卡發送交互信息次數,可以簡單直觀的讓實施人員判斷讀卡器有效感應區範圍,從而提高部署安裝遠距離射頻識別系統時的施工效率。
文檔編號G06K7/00GK202257632SQ20112034692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5日
發明者傅緯球, 劉高志, 吳寧中, 梁健聰, 黃進 申請人:廣東天波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