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紅汗症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18:24:21 1
專利名稱:治療紅汗症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組合物,具體涉及治療紅汗症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紅汗症的典型症狀為汗多色紅,甚至染紅衣被,大部分患者無其它明顯全身症狀,查不出異常病變,少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口乾咽燥、內熱心煩、皮膚上有紅斑血縷、舌質正常或偏紅、舌苔少或無、脈細或細數,申請人認為病因為素體陰虛,或鬱怒化火,或過食辛辣,菸酒厚味,或外邪入裡化熱,熱入營血,形成陰虛,血熱血淤,營衛失和,血熱迫血妄行,導致盜汗且汗中帶血,夜間為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治療紅汗症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清熱涼血,活血化淤,氣陰雙補,斂汗止血。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該中藥組合物由下列組分組成水牛角、生地、太子參、龍骨、牡蠣各30g,丹皮、山芋肉各20g,黃芩、山支、紫草各15g,五味子、茜草、蒲黃各10g,甘草5g。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取各組分混合,加3倍水煎熬半小時,取汁200ml飲用,每天早中晚三次。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中各組份的藥性如下水牛角、生地、丹皮、紫草、茜草、蒲黃具有清血中之熱,止血化淤功效;黃芩清上焦之火,抗變態反應,加強微小血管功能;山支統瀉三焦之火,且解熱除煩,血熱得清,血絡得寧;山芋肉、五味子、龍骨、牡蠣滋陰固腎,固攝澀汗止血;太子參、甘草滋陰補氣。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中各組份取材廣泛,協同增效,使血熱得清,氣陰得補,淤血得化,汗血得止。
具體實施例方式
首先,依重量取以下組分水牛角、生地、太子參、龍骨、牡蠣各30g,丹皮、山芋肉各20g,黃芩、山支、紫草各15g,五味子、茜草、蒲黃各10g,甘草5g;然後,加3倍水煎熬半小時,取汁200ml飲用,每天早中晚三次。
病例1黃毅,男,56歲,漣水縣黃營鄉人,患者自06年6月份起,漸感夜間睡眠多夢,盜汗白天口乾,頭昏,7月份發現襯衣、被裡紅染,當時因飲食、小便正常,未引起注意;9月份病情增重,不但襯衣、被裡紅染較重,且兩腿伸麵皮膚出現紅縷血絲,夾有針尖大小的紅點,壓不退色,10月份並腰膝酸痛、疲乏、口乾、頭昏、睡眠不實、多夢,小便黃少從此開始求醫;先後去縣、市、省級醫院,歷各種檢查沒有查出病因、病原,吃藥無數,病變越來越重;12月經服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用本發明原方3天後就見顯效,又加服2天鞏固,至今未發。
病例2李洗成,男,78歲,患者夜間盜汗,輕度染紅衣、被,餘無症狀,此病已4-5年,每逢勞累、感胃、心情不好,即加重或發生時好時有,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僅三天,多年紅汗治癒,隨訪十多年也未復發。
病例3殷開英,女,42歲,三年前因兒子車禍身亡,鬱怒終日,始起為小腹疼痛,月經不調,繼則每逢經期前後夜間盜汗,多夢,晨起口乾舌燥,頭暈乏力,繼則腰酸耳鳴,頭髮枯絲,蒼老,再則汗出帶血,染紅衣、被,經地方醫院用止血藥無效,又經婦科用藥,不但無效,反致經閉,最後服本發明中藥組合物5付,全身症好轉,恢復正常月經,且盜汗帶血也斷止,先後服本發明中藥組合物16天,隨訪3-4年未復發。
權利要求
1.治療紅汗症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由下列組分組成水牛角、生地、太子參、龍骨、牡蠣各30g,丹皮、山芋肉各20g,黃芩、山支、紫草各15g,五味子、茜草、蒲黃各10g,甘草5g。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紅汗症的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首先取各組分混合,然後加3倍水煎熬半小時,取汁200ml。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治療紅汗症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由下列組分組成水牛角、生地、太子參、龍骨、牡蠣各30g,丹皮、山芋肉各20g,黃芩、山支、紫草各15g,五味子、茜草、蒲黃各10g,甘草5g;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取各組分混合,加3倍水煎熬半小時,取汁200ml飲用,每天早中晚三次,一般三天見效,五天全愈。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中各組份取材廣泛,協同增效,使血熱得清,氣陰得補,淤血得化,汗血得止。
文檔編號A61K35/02GK101028408SQ200710020779
公開日2007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28日
發明者尹耀成 申請人:尹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