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頂板可自動開合的散裝物料箱的製作方法
2023-05-10 12:06:0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製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輸送設備,具體涉及一種頂板可自動開合的散裝物料箱。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西部大開發的實施,我國在西部興建了許多鐵路、公路、電廠、礦山等一大批基礎設施。興建或使用這些設施中有大量的散裝物料需要運輸。由於我國西部大多屬於山地或丘陵地貌,溝壑縱橫,如果依靠公路或鐵路運輸,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同時耗時很長,嚴重製約了項目的快速推進和實施。索道運輸具有建造時間短、成本低、使用維護方便、適應性廣等諸多優點,正越來越多地使用索道來輸送散裝物料。
以往的索道輸送散裝物料,其料箱呈方形或圓柱形,底部不能自由開合,當料箱需要卸料時,需要停止索道運行,通過人工方式卸料,生產效率低下,索道有效運輸時間短,運輸成本高,不適用現代化生產的需要。
此外,由於散裝物料運距大,途中時間長,開放的散裝物料箱在運輸過程中極易受天氣影響,颳風時極易產生揚塵,對工作環境影響較大,不符合環保要求,同時造成物料損失;雨雪天散裝物料長時間暴露,物料溼度增大,重量增加很多,對整個索道運輸系統影響較大,給後續物料的處理增加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頂板可自動開合的散裝物料箱,可應用在索道上運輸散裝物料,能夠實現索道的快速卸料甚至不停車連續運輸,不僅極大地提高了運輸效率,節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同時還避免輸送過程中物料收到雨雪、揚塵侵蝕,做到了安全文明生產,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具體是技術方案是:
一種頂板可自動開合的散裝物料箱,包括:
一箱體,具有頂部開口及底部開口,包括四個依次連接的壁部,分別為對稱設置的一對執行壁部及一對驅動壁部;
封閉所述底部開口的一門組件;
封閉所述頂部開口的一頂板組件;
一對所述執行壁部的外側對稱設置有:兩對底部驅動液壓缸組件,用以驅動所述門組件的開閉;一對頂部驅動液壓缸組件,用以驅動所述頂板組件的開閉;
一對所述驅動壁部的外側設置有一對液壓油站,分別用以驅動兩對所述底部驅動液壓缸組件及一對頂部驅動液壓缸組件。
進一步地,所述頂板組件為屋脊狀,包括對稱布置的一對頂板,其具有一對鉸支邊,通過一對所述鉸支邊,一對頂板分別與一對所述驅動壁部的上邊鉸接;在一對所述鉸支邊的中間位置形成有一對連杆,連杆末端具有一對連接鉸接支座。
進一步地,每一所述頂部驅動液壓缸組件包括:
一執行液壓缸,包括:缸體及一活塞杆;
固設於所述執行壁部外側的一支撐鉸接支座;
所述缸體的尾部鉸接於所述支撐鉸接支座,所述活塞缸的頭部鉸接於所述連接鉸接支座。
進一步地,所述門組件包括:一對翻轉門板,其具有一對鉸接邊;通過一對鉸接邊,一對翻轉門板分別與一對所述驅動壁部的下邊鉸接;一對翻轉門板完全封閉所述底部開口,並且具有凸出於所述執行壁部形成的一對凸出部。
進一步地,每一所述底部驅動液壓缸組件包括:
一驅動液壓缸,包括:一缸體及一活塞杆;
固設於所述執行壁部外側的一第一鉸接支座;
固設於所述凸出部的一第二鉸接支座;
所述缸體的尾部鉸接於所述第一鉸接支座,所述活塞缸的頭部鉸接於所述第二鉸接支座。
進一步地,所述門組件具有一開啟工位及一封閉工位,處於開啟工位時,各所述活塞杆伸出所述缸體外;處於封閉工位時,各所述活塞杆收縮於所述缸體內。
進一步地,各所述驅動壁部外側設有固定支架;各所述液壓油站固設於所述固定支架上;在液壓油站上方還設有一護罩。
進一步地,所述液壓油站包括:驅動電機、油泵、安全閥、手動換向閥外,蓄能器及液壓鎖。
進一步地,所述液壓油站還包括一電纜快速接口,用以連接電纜向驅動電機供能。
進一步地,所述液壓油站還包括一蓄能電源,用以向驅動電機功能。
進一步地,所述箱體及門組件的材質均為蜂窩複合材料。
進一步地,還包括一吊件部;為框架結構,固設於所述箱體頂部,用以連接一運輸索道。
通過採取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以液壓驅動方式實現物料卸載,卸料完成後又以液壓驅動方式封閉箱體底部開口,卸料過程僅需簡短停止,操作順暢可實現不停止料鬥卸料,實現連續輸送,能夠提高運輸索道的有效作業時間,從而提高運輸效率,同時,在受料過程中,以液壓驅動方式開啟頂部開口,受料完畢後,封閉頂部開口,這樣可以避免箱內物料直接暴露於外部環境。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頂板可自動開合的散裝物料箱頂部封閉時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頂板可自動開合的散裝物料箱頂部封閉時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頂板可自動開合的散裝物料箱頂部開啟時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頂板可自動開合的散裝物料箱頂部開啟時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圖1至圖4所示,在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頂板可自動開合的散裝物料箱,包括:
箱體1,具有頂部開口及底部開口,包括四個依次連接的壁部,分別為對稱設置的一對執行壁部(圖2中位於箱體左右兩側的部分)及一對驅動壁部(圖1中位於箱體左右兩側的部分);封閉所述底部的開口的門組件4;封閉所述頂部開口的頂板組件11;一對所述執行壁部的外側對稱設置有兩對驅動液壓缸組件3,用以驅動門組件4的開閉;及一對頂部驅動液壓缸組件12,用以驅動所述頂板組件的開閉;一對所述驅動壁部的外側設置有一對液壓油站6,分別用以驅動兩對所述驅動液壓缸組件3及一對頂部驅動液壓缸組件。
具體地,頂板組件11為屋脊狀,包括對稱布置的一對頂板,其具有一對鉸支邊,通過一對所述鉸支邊,一對頂板分別與一對所述驅動壁部的上邊鉸接;在一對所述鉸支邊的中間位置形成有一對連杆,連杆末端具有一對連接鉸接支座。
每一頂部驅動液壓缸組件12包括:一執行液壓缸,包括:缸體及一活塞杆;固設於所述執行壁部外側的一支撐鉸接支座;所述缸體的尾部鉸接於所述支撐鉸接支座,所述活塞缸的頭部鉸接於所述連接鉸接支座。
門組件4包括:一對翻轉門板,其具有一對鉸接邊;通過一對鉸接邊一對翻轉門板分別與一對所述驅動壁部的下邊鉸接;一對翻轉門板完全封閉所述底部開口,並且具有凸出於所述執行壁部形成的一對凸出部。
每一所述驅動液壓缸組件3包括:一驅動液壓缸,包括:一缸體及一活塞杆;固設於所述執行壁部外側的一第一鉸接支座;固設於所述凸出部的一第二鉸接支座;所述缸體的尾部鉸接於所述第一鉸接支座,所述活塞缸的頭部鉸接於所述第二鉸接支座。
門組件4具有一開啟工位及一封閉工位,處於開啟工位時,各所述活塞杆伸出所述缸體外;處於封閉工位時,各所述活塞杆收縮於所述缸體內。
各所述驅動壁部外側設有固定支架;各所述液壓油站固設於所述固定支架上;在液壓油站上方還設有護罩7。
液壓油站6包括:驅動電機、油泵、安全閥(圖未示)、手動換向閥外(圖未示),蓄能器(圖未示)及液壓鎖(圖未示)。還包括電纜快速接口8,用以連接電纜向驅動電機供能。
在另外的一些實施例中,液壓油站還包括一蓄能電源(圖未示),用以向驅動電機功能。
箱體及門組件的材質均為蜂窩複合材料。
此外,還包括吊件部9;為框架結構,固設於所述箱體頂部,用以連接運輸索道10。
基於上述結構,下面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散裝物料箱的功能及使用狀態。
箱體頂部開口通過頂板組件11封閉,停車受料時,以液壓驅動方式打開,受料結束後,液壓驅動封閉頂部開口,包括物料不受外界侵蝕。箱體採用框架式結構,板料採用具有高強度、超輕、高阻燃性和抗老化的蜂窩複合材料,具體選用的蜂窩複合板材為雲逸工程技術集團生產的連續纖維蜂窩複合板材,彈性模量50至60GPA,密度為50kg/m3。較傳統材質的物料箱體,能夠使設備自重降低50%以上。
散裝物料箱的門組件4採用箱體1同等結構,它由兩片翻轉門板組成。一側與箱體1相鉸接,它可以圍繞轉軸向下旋轉90°。翻轉門板比箱體1要寬一些。在每片翻轉門板的兩側外延上各有一個鉸接座,通過鉸接座與油缸相連。油缸的另一端固定在箱體壁上。頂板組件11的結構與門組件4類似,其屋脊形狀利於頂部排除積水和積雪,避免增壓額外的運輸載荷。
在本實施例中,共有六個油缸。為保持動作的同一性,將相同腔體通過膠管5相連接,最終與液壓油站6相對接(頂部驅動液壓缸組件11與液壓油站連接的油管在圖中已省略,實際按照本領域常規設置,存在連接液壓油站與驅動液壓缸的進油口及出油口的油管)。油缸外伸,門組件4向下開啟,完成卸料。油缸回縮,門組件4向上閉合,為下一次裝料做準備。
為保持整個物料箱的平衡,液壓油站6採用對稱布置的方式分布在箱體1兩側,上方有護罩7,防止物料灑落在液壓油站6上,影響其正常運行。需要說明的是,將各油缸布置在驅動壁部,使配重儘量均勻分布於箱體1的四周,同樣有利於保證整個物料箱的平衡和運轉穩定。
液壓油站6使用380V電機作為驅動力,液壓系統中除了油泵、安全閥、手動換向閥外,還有蓄能器和液壓鎖。蓄能器和液壓鎖可以較長時間保持液壓系統壓力,防止由於系統洩漏影響門組件4的開合。手動換向閥安裝在液壓油站6比較顯眼和突出位置,便於人員操作。若在需要卸料的位置,安裝一觸碰機構,當換向手柄觸碰到該機構後,換向閥換向,門組件4在物料和自重的雙重壓力下,自動開啟進行卸料。延時一段時間後,換向閥再換向,蓄能器的液壓油快速充入油缸縮回腔體,油缸回縮,門組件4閉合,散裝物料箱完成了一次門組件4的開和合。
為補充蓄能器的油壓,要在適當位置將電纜插頭插入電纜快速接口8中,向電機供能,使其運轉,對液壓系統補壓。電纜插頭跟隨散裝物料箱一起行走一段時間後,電纜插頭自動脫落,並回復到原位,為下一個散裝物料箱的通電補壓最好準備。
此外,液壓油站6也可以使用24V或36V蓄電池作為直流電機的動力,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對蓄電池進行充電。
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