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聚合物鋰電池折極耳後極耳固定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10 13:04:06 1
專利名稱:一種聚合物鋰電池折極耳後極耳固定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聚合物鋰電池折極耳後極耳固定裝置,包括:極耳結構、摺疊位結構和點膠位結構,所述極耳結構是電池主體鋁極耳點焊鎳片後結構,摺疊位結構是採用鎳片與鋁極耳焊接點處的底部位置,點膠位結構包括位於摺疊位正下方的鋁極耳,所述鋁極耳沿摺疊位折成「Z」字形後使鋁極耳與電池主體相接觸。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採用速幹絕緣膠液在紫外線照射下與空氣接觸能夠立即固化,固化後的膠體光滑平整,操作簡單;並且因折極耳工序雙面膠粘上異物導致的外觀不良由原來的0.09%降至0,有效改善了因雙面膠導致的外觀不良;生產效率由原來的23pcs/min,提升至51pcs/min。
【專利說明】 一種聚合物鋰電池折極耳後極耳固定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聚合物鋰電池折極耳後極耳固定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軟包裝電池的極耳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來說,聚合物鋰離子電池需要在正極鋁極耳上焊上鎳片,以使電池正極能夠錫焊;焊上鎳片後需要彎折鋁極耳,並使鋁極耳固定在電池主體,使鋁極耳與鎳極耳平齊,以達到客戶要求;折鋁極耳時先將面積為36mm2雙面膠用鑷子貼在鋁極耳下方,並撕下雙面膠另一面,將極耳沿焊接點向下折成」 Z」字形,貼在雙面膠上捏緊,使極耳與電池主體固定。雙面膠面積過小,不易操作;對於寬度< 6mm極耳,極耳不能完全蓋住雙面膠,雙面膠外漏部分易粘上異物,影響產品外觀,同時對產品性能也存在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聚合物鋰電池折極耳後極耳固定裝置,包括:極耳結構、摺疊位結構和點膠位結構,所述極耳結構是電池主體鋁極耳點焊鎳片後結構,摺疊位結構是採用鎳片與鋁極耳焊接點處的底部位置,點膠位結構包括位於摺疊位正下方的鋁極耳,所述鋁極耳沿摺疊位折成「Z」字形後使鋁極耳與電池主體相接觸。
[0004]優選的,所述極耳與電池主體距離小於0.5mm。
[0005]優選的,所述極耳與電池的接觸部分採用速幹絕緣膠液連接。
[0006]其中,所述速幹絕緣膠液由沃邦公司生產。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採用速幹絕緣膠液在紫外線照射下與空氣接觸能夠立即固化,固化後的膠體光滑平整,操作簡單;並且因折極耳工序雙面膠粘上異物導致的外觀不良由原來的0.09%降至0,有效改善了因雙面膠導致的外觀不良;生產效率由原來的23pcs/min,提升至 51pcs/min。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折極耳正面圖;
[0009]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折極耳的左視圖
[0010]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折極耳的左視圖
[0011]圖4是改善前雙面膠固定極耳的正面圖
[0012]圖5是改善後速幹絕緣膠固定極耳的正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優的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4]如圖1至5所示,該一種聚合物鋰電池折極耳後極耳固定裝置9包含有摺疊位5和點膠位7兩部分,摺疊位5是鎳片I與鋁極耳3焊接點2處的底部位置,點膠位7是位於摺疊位5正下方鋁極耳3摺疊後與電池主體8相接觸的部分,其中主要步驟是,先將鋁極耳3上鎳片I沿摺疊位將極耳4折成「Z」字形,再彎折鋁極耳3至摺疊位5正下方的點膠位7,使鎳片I在摺疊後的鋁極耳3中間位置,中間鎳片6與鋁極耳3在點膠位7兩邊緣對齊,然後在點膠位7將極耳4進行水平壓平貼近電池主體8,保證極耳4與電池主體8距離< 0.5mm,壓平後將電池點膠位7輕輕推入紫外線照射燈下,使紫外線能夠照射到點膠位7,對準點膠位7擠出兩滴由特殊感光材料合成的速幹絕緣膠液10均勻覆蓋在極耳4與電池接觸部分,速幹絕緣膠液10在紫外線照射下與空氣中氧氣接觸在0.02s內凝固,將極耳4與電池主體8固定。
[0015]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對於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聚合物鋰電池折極耳後極耳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極耳結構、摺疊位結構和點膠位結構,所述極耳結構是電池主體鋁極耳點焊鎳片後結構,摺疊位結構是採用鎳片與鋁極耳焊接點處的底部位置,點膠位結構包括位於摺疊位正下方的鋁極耳,所述鋁極耳沿摺疊位折成「Z」字形後使鋁極耳與電池主體相接觸。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鋰電池折極耳後極耳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極耳與電池主體距離小於0.5mm。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鋰電池折極耳後極耳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極耳與電池的接觸部分採用速幹絕緣膠液連接。
【文檔編號】H01M2-26GK204289625SQ201420523022
【發明者】喻標, 沈兩尼, 嚴洪桔, 袁潮 [申請人]深圳瑞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