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鐵路貨車三軸轉向架的製作方法
2023-05-10 05:50:27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鐵路貨車三軸轉向架,屬於軌道交通車輛轉向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提高鐵路貨車載重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增大轉向架軸重,另一種是增加轉向架軸數。在線路負荷條件受限的情況下,即軸重一定時,可採用增加軸數的方法提高貨車運能。
轉向架是影響鐵路貨車運行性能的關鍵部件。鐵路貨車轉向架結構主要有鑄鋼三大件式和焊接構架式轉向架兩種,鑄鋼三大件式貨車轉向架雖然具有結構簡單、檢修方便的優點,但具有簧下質量大,輪軌動作用力大,抗菱剛度低,蛇形失穩臨界速度低等缺點。三軸及多軸轉向架一般採用焊接構架式結構,能夠有效地解決鑄鋼三大件式轉向架的上述缺點,並提高車輛載重。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傳統鑄鋼三大件式貨車轉向架簧下質量大、輪軌間的相互動作用力大,提供一種能夠降低輪軌間動作用力、穩定性好的鐵路貨車三軸轉向架。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鐵路貨車三軸轉向架,包括第一外側輪對、中間輪對、第二外側輪對、安裝在第一外側和第二外側及中間輪對上的構架組成、軸箱、兩級剛度懸掛減振裝置、載荷均衡裝置、基礎制動裝置、彈性旁承裝置、中心銷組成、心盤磨耗盤、下心盤,其特徵是:構架組成採用H型焊接構架和第一系軸箱懸掛,通過H型焊接構架及軸箱懸掛裝置將第一外側輪對、中間輪對、第二外側輪對連接在一起;內圓彈簧和外圓彈簧組成的兩級剛度彈簧組安裝在軸箱之上,且端部彈簧懸掛處設置變摩擦減振器;在第一外側輪對上的懸掛與中間輪對上的懸掛間設置載荷均衡裝置;構架兩側梁上安裝彈性旁承裝置;構架中部安裝下心盤,下心盤內安裝平面心盤磨耗盤和中心銷。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1、轉向架採用3軸車軸,能夠有效地提高車輛載重約50%;
2、採用焊接一體式剛性構架,具有構造速度高和簧下質量輕的特點,極大降低了輪軌間的動作用力;
3、採用軸箱兩級剛度彈簧提高了空車垂向平穩性,使空車和重車均具有良好的動力學性能;
4、採用變摩擦減振器,方便地實現了空重車兩種不同的相對摩擦係數,滿足了空重車不同減振力的要求;變摩擦減振器對垂向和橫向振動都有衰減作用,性能穩定,摩擦力受外界氣候條件及磨耗狀態的影響較小,且磨耗面易於修復;
5、採用平面心盤和常接觸彈性旁承聯合承載方式,提高了轉向架蛇形運動的穩定性,有效限制車體的滾擺運動,有利於提高車輛的抗傾覆安全性;
6、採用吊掛式雙側閘瓦制動,提高了制動效率,易於緩解,減少了閘瓦磨耗;
7、轉向架第一與第二輪對間採用載荷均衡裝置,能夠有效均衡由於線路等引起的載荷不均勻問題,避免某一根軸載荷過大;
8、轉向架中間輪對採用薄輪緣車輪,車輛在通過曲線時,輪緣與鋼軌有一定間
隙,轉向架可以順利通過曲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側示意圖;
圖3是圖1的俯視示意圖;
圖4是輪對裝配示意圖;
圖5是減薄輪緣車輪和輪緣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6是軸箱示意圖;
圖7是構架組成示意圖;
圖8是均衡梁組成示意圖;
圖9是變摩擦減振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鐵路貨車三軸轉向架,包括:第一外側輪對1、中間輪對10、第二外側輪對9、構架組成2、懸掛減振裝置3、載荷均衡裝置4、基礎制動裝置5、軸箱6、中心銷組成7、彈性旁承裝置8、心盤磨耗盤11、下心盤12。
如圖4、圖5、圖6所示,車輪19、車輪21通過過盈配合安裝到車軸20上,組成第一外側輪對1、中間輪對10、第二外側輪對9;滾動軸承23通過過盈配合與車軸20軸頸連接;軸箱6安裝在第一外側輪對1、中間輪對10和第二外側輪對9上;構架2通過懸掛減振裝置3和載荷均衡裝置4安放在軸箱6上,構成轉向架的一系懸掛裝置;中心銷組成7、彈性旁承裝置8、心盤磨耗盤11、下心盤12 均安裝在構架2上;基礎制動裝置5通過其吊杆和支撐槓桿懸吊在構架2上。
如圖6所示,所述的軸箱6由軸箱體22、滾動軸承23、彈簧導座24、橫向磨耗板25及縱向磨耗板26組成。軸箱體22為鑄鋼件,軸承孔為貫通式長圓筒形,滾動軸承23置於其中。彈簧導座24通過焊接與軸箱體22下部的彈簧安裝平臺固接。橫向磨耗板25及縱向磨耗板26通過焊接與軸箱體22立面連接。
如圖7所示,所述的構架組成2為導框式剛性焊接結構,主要由兩個側梁27、兩個橫梁28、一個心盤梁29及兩個端梁30組成,側梁27下部設置有導框31,導框31用焊接方式或螺栓連接的方式固定於構架組成2上。側梁27中部設有凹形結構,用以組裝彈性旁承裝置8。
如圖1、圖8所示,在第一外側輪對1和中間輪對10相鄰的彈簧懸掛上採用載荷均衡裝置4,使第一外側輪對1與中間輪對10連鎖為一個支點。對內,當第一外側輪對1與中間輪對10載荷不平衡,即兩相鄰彈簧懸掛壓縮量不同時,載荷均衡裝置4能夠繞轉動塊13轉動,平衡第一外側輪對1與中間輪對10載荷;對外,該連鎖支點與第二外側輪對9構成兩支點平衡結構,能夠自動平衡其與第二外側輪對9間的載荷。
如圖9所示,在端部彈簧懸掛處設置變摩擦減振器,位於彈簧帽14上的銷15和設置在構架2上的銷17由吊環16套在一起,當轉向架承受載荷時,構架2上的銷17通過吊環16拉拽銷15,由於吊環16預設有角度,彈簧帽14將向右移動,拉動推桿18,並將推桿18與構架2擠緊,兩者間產生垂向摩擦力。該摩擦阻力由彈簧剛度控制,由於採用兩級剛度彈簧,空車時只有外圓彈簧32承載、重車時外圓彈簧32、內圓彈簧33共同承載,因此,轉向架實現了空、重車兩種不同的相對摩擦係數。
如圖2、3所示,下心盤12通過螺栓緊固在構架2上,下心盤故障時,可通過鬆開螺栓拆卸下心盤。
如圖2示,下心盤12上嵌入耐磨材質的平面心盤磨耗盤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