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桔黴素紅曲米的生產方法
2023-05-09 22:43:56 5
專利名稱:低桔黴素紅曲米的生產方法
低桔黴素紅曲米的生產方法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微生物發酵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低桔黴素紅曲米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桔黴素是青黴屬和麴黴屬的某些菌株產生的真菌毒素,於1931年首次被分離純化。1979年Carlton將其作為抗菌素進行檢測時,發現它對實驗動物具有顯著的腎臟毒性, 後來,又發現它能引起許多動物的腎臟毒害,並有致癌性。
桔黴素的汙染對消費者的健康構成了危害。日本厚生省1999年已制訂了紅曲色素中桔黴素含量低於O. 2μ g/g的限制量。在「2000東方紅曲國際研討會」上來自日本的報告,採用這一標準測定了 3個來自中國的紅曲色素樣品,結果桔黴素全部超標。美國FDA 明確提出紅曲產品作為食品添加劑必須對桔黴素進行評價,Heber等使用酶聯免疫法檢測了 9種作為營養補充劑的中國紅曲製品,發現7種含有桔黴素。我國紅曲中桔黴素含量很難達到控制標準,桔黴素問題成為限制我國紅曲出口的瓶頸問題。
桔黴素是紅曲菌固有的次級代謝產物,大量實驗證明紅曲菌產桔黴素是普遍性的問題。常規紅曲米的製備方法是利用紫色紅曲菌(Monascus purpureus)發酵大米而成,作為一種常規的紅麴黴菌,紫色紅曲菌在發酵大米的過程中同樣會代謝桔黴素,因此,紅曲米同樣存在桔黴素含量過高的困擾。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低桔黴素紅曲米的生產方法,以得到低桔黴素的紅曲米。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紫色紅曲菌發酵大米而成,該方法的工藝步驟為(1)將清洗乾淨的大米放入加有桔黴素抑制劑的水中浸泡;(2)浸泡後的大米經浙幹、蒸米、降溫、接種,再堆積培養後轉入通風培養;所述通風培養期間通過補加水使物料的含水量保持在50wt% 70wt%,所述補加的水中加入有金屬螯合劑;(3)所述通風培養結束前,向物料加入氧化劑以去除紅曲米上的桔黴素;所述通風培養結束後,出料烘乾,即可得到低桔黴素紅曲米。
本發明所述步驟(I)中的抑制劑為辛酸和/或甲基酮;所述抑制劑在水中的添加量為 O. 5wt% 1. 0wt%。
本發明所述步驟(2)中的金屬螯合劑為乙二胺四乙酸二鈉和/或氨基三乙酸;所述補加的水中金屬螯合劑的濃度為O. 01wt% O. lwt%。
本發明所述步驟(3)中的氧化劑為過氧化氫和/或二氧化氯;所述氧化劑的濃度為O. 01 O. lwt%,添加量為物料重量的5 10%。所述氧化劑加入I 2h後出料。
本發明所述步驟(2)中,蒸熟後的大米降溫至50°C ±3°C接種液體菌種;所述液體菌種的接種體積量為投入大米乾重的7 12%。
本發明所述步驟(I)中,大米在加有桔黴素抑制劑的水中浸泡8 12h。
本發明所述步驟(2)中,浸泡後的大米浙幹至含水量達到30 35wt% ;採用O.1 O.12MPa蒸汽蒸米10 20min。所述通風培養的時間為4 8天。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充分利用了各種因素對桔黴素 的抑制作用,通過在泡米水中添加桔黴素抑制劑、控制培養含水量、在補水中添加金屬螯合 劑等,從而把紅曲米桔黴素的合成控制在比較低的水平上;本發明在發酵後期通過氧化劑 的氧化作用進一步去除桔黴素,從而得到了低桔黴素的紅曲米產品。
本發明通過對現有發酵工藝的改進,從而得到低桔黴素紅曲米,工藝簡單;得到的 紅曲米色價沒有明顯降低,桔黴素可以控制在Ippm/ (500色價)以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本低桔黴素紅曲米的生產方法採用下述工藝步驟。
稱取大米600kg,在加O. 5wt%辛酸的水中浸泡8h ;浸泡後的大米浙幹至含水量為 30wt%,然後用O. 12MPa的蒸汽蒸米15min。待米蒸熟後,降溫至52 °C開始接種液體菌種,菌 種採用紅曲米生產上常用的紫色紅曲菌(Monascus purpureus),接種量為投入大米乾重的 10%。接種後的大米堆積培養,然後轉入通風培養;通風培養過程中加水以保證期間物料的 含水量在50 60%之間,所添加的水中加有O. 01wt%的EDTA-Na2(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通 風培養6天後在物料上均勻噴灑濃度O. 01wt%的過氧化氫溶液,噴灑量為物料重量的5%,待 處理I小時後出料,烘乾即得低桔黴素紅曲米。經檢測,所得紅曲米色價為3960u/g,桔黴素 含量為3. 4ppm。
實施例2 :本低桔黴素紅曲米的生產方法採用下述工藝步驟。
稱取大米600kg,在加O. 5wt%甲基酮的水中浸泡IOh ;浸泡後的大米浙幹至含水量 為30wt%,然後用O. 12MPa的蒸汽蒸米lOmin。待米蒸熟後,降溫至52°C開始接種液體菌 種,菌種採用紫色紅曲菌(Monascus purpureus),接種量為投入大米乾重的10%。接種後的 大米堆積培養,然後轉入通風培養;通風培養過程中加水以保證期間物料的含水量在50 60%之間,所添加的水中加有O. lwt%的EDTA-Na2 (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通風培養6天後在 物料上均勻噴灑濃度O. lwt%的過氧化氫溶液,噴灑量為物料重量的7%,待處理2小時後出 料,烘乾即得低桔黴素紅曲米。經檢測,所得紅曲米色價為3570u/g,桔黴素含量為2. 7ppm。
實施例3 :本低桔黴素紅曲米的生產方法採用下述工藝步驟。
稱取大米600kg,在水中浸泡12h,所述的水中加有O. 5wt%的辛酸和O. 5wt%的甲 基酮;浸泡後的大米浙幹至含水量為32wt%,然後用O. 12MPa的蒸汽蒸米20min。待米蒸熟 後,降溫至53°C開始接種液體菌種,菌種採用紫色紅曲菌(Monascus purpureus),接種量為 投入大米乾重的12%。接種後的大米堆積培養,然後轉入通風培養;通風培養過程中加水以 保證期間物料的含水量在55 65%之間,所添加的水中加有O. lwt%的EDTA-Na2 (乙二胺 四乙酸二鈉)。通風培養5天後在物料上均勻噴灑濃度O. lwt%的過氧化氫溶液,噴灑量為 物料重量的10%,待處理2小時後出料,烘乾即得低桔黴素紅曲米。經檢測,所得紅曲米色價 為3104u/g,桔黴素含量為1. 4ppm。
實施例4 :本低桔黴素紅曲米的生產方法採用下述工藝步驟。
稱取大米600kg,在加1. 0wt%甲基酮的水中浸泡12h ;浸泡後的大米浙幹至含水量 為30wt%,然後用O. 12MPa的蒸汽蒸米15min。待米蒸熟後,降溫至50°C開始接種液體菌 種,菌種採用紫色紅曲菌(Monascus purpureus),接種量為投入大米乾重的9%。接種後的 大米堆積培養,然後轉入通風培養;通風培養過程中加水以保證期間物料的含水量在50 60%之間,所添加的水中加有O. lwt%的氨基三乙酸。通風培養7天後在物料上均勻噴灑濃 度O. 05wt%的二氧化氯溶液,噴灑量為物料重量的8%,待處理2小時後出料,烘乾即得低桔 黴素紅曲米。經檢測,所得紅曲米色價為3321u/g,桔黴素含量為1.7ppm。
實施例5 :本低桔黴素紅曲米的生產方法採用下述工藝步驟。
稱取大米600kg,在加O. 7wt%甲基酮的水中浸泡12h ;浸泡後的大米浙幹至含水量 為35wt%,然後用O.1OMPa的蒸汽蒸米15min。待米蒸熟後,降溫至47°C開始接種液體菌 種,菌種採用紫色紅曲菌(Monascus purpureus),接種量為投入大米乾重的12%。接種後的 大米堆積培養,然後轉入通風培養;通風培養過程中加水以保證期間物料的含水量在60 70%之間,所添加的水中加有O. 06wt%的EDTA-Na2 (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通風培養4天後 在物料上均勻噴灑濃度O. 02wt%的過氧化氫溶液和O. 02wt%的二氧化氯溶液,噴灑總量為 物料重量的6% (每種溶液各噴灑3%),待處理1. 5小時後出料,烘乾即得低桔黴素紅曲米。 經檢測,所得紅曲米色價為3258u/g,桔黴素含量為1.1ppm0
實施例6 :本低桔黴素紅曲米的生產方法採用下述工藝步驟。
稱取大米600kg,在水中浸泡9h,所述的水中加有O. 4%的辛酸和O. 4%的甲基酮; 浸泡後的大米浙幹至含水量為34wt%,蒸米。待米蒸熟後,降溫至48°C開始接種液體菌種, 菌種採用紫色紅曲菌(Monascus purpureus),接種量為投入大米乾重的7%。接種後的大米 堆積培養,然後轉入通風培養;通風培養過程中加水以保證期間物料的含水量在60 65% 之間,所添加的水中加有O. 02wt%的EDTA-Na2和O. 03被%的氨基三乙酸。通風培養8天後在 物料上均勻噴灑濃度O. 07wt%的二氧化氯溶液,噴灑量為物料重量的9%,待處理I小時後出 料,烘乾即得低桔黴素紅曲米。經檢測,所得紅曲米色價為3429u/g,桔黴素含量為1. 9ppm。
權利要求
1.一種低桔黴素紅曲米的生產方法,其採用紫色紅曲菌發酵大米而成,其特徵在於,該方法的工藝步驟為 (1)將清洗乾淨的大米放入加有桔黴素抑制劑的水中浸泡; (2)浸泡後的大米經浙幹、蒸米、降溫、接種,再堆積培養後轉入通風培養;所述通風培養期間通過補加水使物料的含水量保持在50wt% 70wt%,所述補加的水中加入有金屬螯合劑; (3)所述通風培養結束前,向物料加入氧化劑以去除紅曲米上的桔黴素;所述通風培養結束後,出料烘乾,即可得到低桔黴素紅曲米。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桔黴素紅曲米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I)中的抑制劑為辛酸和/或甲基酮;所述抑制劑在水中的添加量為0. 5wt% 1. 0wt%。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桔黴素紅曲米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2)中的金屬螯合劑為乙二胺四乙酸二鈉和/或氨基三乙酸;所述補加的水中金屬螯合劑的濃度為0.01wt% 0. lwt%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桔黴素紅曲米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3)中的氧化劑為過氧化氫和/或二氧化氯的水溶液;所述氧化劑的濃度為0. 01 0. lwt%,加入量為物料重量的5 1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低桔黴素紅曲米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氧化劑加入I 2h後出料。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桔黴素紅曲米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2)中,蒸熟後的大米降溫至50°C ±3°C接種液體菌種;所述液體菌種的接種體積量為投入大米乾重的7 12%。
7.根據權利要求1一 6任意一項所述的低桔黴素紅曲米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I)中,大米在加有桔黴素抑制劑的水中浸泡8 12h。
8.根據權利要求1一 6任意一項所述的低桔黴素紅曲米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2)中,浸泡後的大米浙幹至含水量達到30 35wt%。
9.根據權利要求1一 6任意一項所述的低桔黴素紅曲米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2)中,採用0.1 0. 12MPa蒸汽蒸米10 20min。
10.根據權利要求1一 6任意一項所述的低桔黴素紅曲米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2)中通風培養的時間為4 8天。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桔黴素紅曲米的生產方法,其採用紫色紅曲菌發酵大米而成,該方法的工藝步驟為(1)將清洗乾淨的大米放入加有桔黴素抑制劑的水中浸泡;(2)浸泡後的大米經瀝乾、蒸米、降溫、接種,再堆積培養後轉入通風培養;所述通風培養期間通過補加水使物料的含水量保持在50wt%~70wt%,所述補加的水中加入有金屬螯合劑;(3)所述通風培養結束前,向物料加入氧化劑以去除紅曲米上的桔黴素;所述通風培養結束後,出料烘乾,即可得到低桔黴素紅曲米。本方法通過在泡米水中添加桔黴素抑制劑、控制培養含水量、在補水添加金屬螯合劑等,從而控制桔黴素的合成;並在發酵後期通過氧化劑進一步去除桔黴素,從而得到低桔黴素的紅曲米產品。
文檔編號A23L1/105GK102987180SQ20121053635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3日
發明者王軒, 任慶海, 武亞明, 暴海軍, 李曉陽 申請人: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